秦峤皱眉更紧,一边为你弟弟投机取巧,一边又说不能投机取巧,里外都是你有道理,你自己不觉得矛盾吗?
矛盾什么?为弟弟那是为了他有功名光耀门楣,将来个自己也能多一份保障,为秦川那是为 了不祸害一方,贻害百姓。
“此话又怎讲?”秦峤暗暗吃惊,这其中的利弊,一个未经世事的乡下姑娘真的能懂吗?“难不成我家川儿更进一步不能光耀你家门楣。”
就算入了他家族谱也是个形势而已,最后写的也是做了林家赘婿。
“我家小顺靠着这份投机取巧最多就是个是秀才而已。”
“何意?”
“投机取巧是一定的作用,但能走到的地方就只有这么远了,连考秀才都需要投机取巧,考中举人只怕没得十年八年的深造是不可能的。”
“到底是何意?”
“父亲,您觉得秀才能做什么?也就是在家里吹吹牛逼,自诩读书人而已,在村里还算个人物,在祠堂能说上话,到了县城不过如此罢了,到了府城更是过江之鲫,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我相公已经是小三元,往上走就是进士、三元及第,是可以做官的路子,若只会背诵前人的文章,猜测考官出题,言谈就会之乎者也,能做什么官,又能做什么事?若是借着你的名头混日子还好,若自以为怀才不遇要去干个什么大事业,实际又不懂,或者懂一部分而不懂全貌,这危害就不一样了。”
能不能考上秀才投机取巧是有那么点意义,但若是真的去做官,那就必须有夯实的基础才行。
世人读书多为功名,功名多是为功利,有捷径自然想要取巧,但今日取巧很可能就是断日后之路。
很多道理不是没人懂,而是到了一定的年纪才懂。
等懂的时候,人生过半,很多事情都已经回不了头了。
秦峤甚至有种怪异的想法,若是自己早点遇到林小小,是不是境遇也会不一样。
年过花甲不是无憾,而是憾事已经无法弥补了而已。
“川儿有你这样的贤妻,老夫不配为他之师。”秦峤感慨,有些人遇到得太早,有些人遇到得太迟。
遇到迟可比没有遇到还是强几分。
林小小可不敢夸这个大,“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各有所长罢了,你我都是为了相公的将来,父亲何必说这样的话?”
秦峤长叹口气,儿媳对科举无心,对男人做不做官也没追求,能努力做出这本册子怕是真心为了儿子。
“父亲,古人不是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会的也就是一点发散思维,算起来也是投机取巧,您才是真正的难求名师,您可不能这个时候撂挑子。”
秦峤也就是一时感慨,活了大半辈子还真让个小丫头片子给比下去?
给了她一个白眼,“哪个古人说的?老夫怎么没听说过?”
上次秦川说没听过,她以为还是秦川读的书不够多,秦峤都没听过,那看来这名言名语还是孔夫子说的比较可靠。
“我也不记得了。”装傻充愣一日比一日专业。
“再说了,不是您说的吗?读书要勤奋刻苦,但实际更需要悟性慧根,有时候若不是天赋差距悬殊,埋头苦读十载抵不上良师指引几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