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连忙从口袋里掏出手帕为房倩擦拭。
“倩倩,没事吧?”
房倩泪水在眼眶打转,她愤怒的拍开姚玲的手:“你眼瞎啊,我这像是没事的样子吗?还不赶紧送我去医院。”
孟鱼扭头看了房倩一眼,一手揽住了孟澈的肩膀,捏了捏他的脸蛋子,微微上挑的丹凤眼中荡漾着笑意。
孟澈握紧了孟鱼的手,心中的委屈消散。
姚玲忙不迭的扶起房倩走出了百货商场。
姚玲今年二十九岁,是房倩的表姐,因为遇人不淑,前夫明明自己不行生不了孩子却还拿她出气,实在忍受不了前夫的家暴,姚玲离婚回了娘家。
离婚的名头不好听,流言蜚语缠的姚玲不敢出门,父母弟弟弟妹也跟着抬不起头来。
恰逢表妹闹脾气报名下乡,姑姑姑父不放心表妹独自一人下乡,便让她跟着一起下乡照顾表妹。
姚玲想了想,下乡不仅能躲避流言蜚语,还能在回城之后获得一份工作,何乐而不为?
附近就有医院,匆匆忙忙的去医院处理了一下,房倩耷拉着脸又去了百货商场。
两个男知青已经买好生活用品,大眼瞪小眼的站在百货商场的门口。
林腾俊抬起手腕看了眼手表上的时间:“时间不早了,得赶紧回公社,可别让大队长等急了。”
郑岭赞同的点点头:“还有半小时,你们赶紧买东西吧。”
房倩不以为意,慢悠悠的走在商场里:“迟到就迟到吧,一个大队长还能把我们吃了不成?”
她连爸妈都不怕,难不成会怕一个小小的大队长?
张家和站在公社门口等了半天也没瞧见那四个知青的身影,他抽着烟,烦躁的来回踱步。
孟秋实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其余人跟在后面。
“大队长。”孟秋实瞧见张家和打了个招呼,公社门口是回村的必经之路。
张家和扔掉手里的烟头,视线落在了孟秋实推着的自行车上。
“你们这是买自行车了?”崭亮的自行车吸引着张家和的目光,他不由自主凑了上去,摸了摸车把手,凤凰牌的自行车真漂亮啊。
他眼馋自行车很久了,家里有买自行车的钱,但是没有自行车的票。
孟清笑眯眯的弯起眼眸:“爷爷买自行车回来打算接送弟弟妹妹们上下学。”
“这小学就离咱们大队一公里,用得着骑自行车接?”张家和不由感慨孟长城太宠孩子,这个孟秋实忒好命,认了这么个好爹,搞得他也想给孟长城当儿子了。
孟秋实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递给张家和一根烟:“我们打算送两个小的去城里上小学。”
张家和嫉妒又羡慕:“秋实啊,你这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好了。”
孟秋实家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全托孟长城的福。
羡慕归羡慕,其他人倒不敢折腾幺蛾子,因为孟长城是为国家干活的。
“天这么热,你在外面干晒着啊?”孟秋实把烟塞回了口袋,这烟可以不抽,但必须有,在外交际用的上。
“别说了,咱们大队分配了四个知青,说是去买生活用品了,到现在都没回来。”张家和瞬间觉得嘴里的烟都不香了,那些知青,难缠的很。
孟秋实扭头看向徐春花,刚才在商场碰到的几个人不会就是村里新来的知青吧?
徐春花撑着油纸伞站在太阳底下:“天热,咱们先回家吧。”
下乡容易回城难,甭管再傲气的知青,在村里蹉跎几年就不傲气了。
孟鱼嗦着手里的雪糕,刚刚路过供销社的时候一人买了一个雪糕,她选了个绿豆雪糕,清爽不腻。
自行车顶多能做两个孩子一个大人,关键是在场有三位大人,总不能让其他人在后面苦兮兮的走着。
张家和摆摆手:“赶紧回去吧,可别晒中暑了。”
张家和看着孟秋实一家远去的背影顶了顶腮,伸手摸了摸鼓起的口袋。
今天收了一笔钱,有人让他对牛棚的爷孙多多‘关照’一些。
孟秋丰当大队长的时候没赶上好时候,没捞到什么好处。
他运气好,靠着职位捞了不少好处。
张家和晃了晃脑袋,眯着眼睛向前走了几步,他深深呼出一口气,跑到牛车上睡觉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巴掌拍在了张家和的身上。
张家和一个哆嗦惊醒坐起,看着面前的四个知青,他脸色难看。
“看我们做什么?赶紧走吧!”房倩理直气壮的吩咐着,说完坐上了牛车。
张家和一愣,随即气笑了,这个娇小姐是过来当皇帝的吗?
“你们迟到了多久了?”
林腾俊看了眼手表上的时间没有说话,张家和给他们一小时的时间准备,他们迟到了一个小时半。
郑岭若无其事的上了牛车。
房倩伸手挡住了头顶的太阳:“快点吧,真够磨蹭的。”
张家和扯了扯嘴角:“赶紧上牛车。”
这些新来的知青用鼻孔看人,可惜他们太年轻,不懂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家里条件再好又怎么样,还能把手伸到这里来不成。
多让这些知青吃吃苦头,就能学会低头了。
牛车打扫的还算干净,房倩坐上去的时候找了件衣服垫了上去。
姚玲心痛的捂着胸口,因为被房倩垫在屁股下面的是她的衣服。
…………
推着自行车进了村,收获了许多人的目光。
“你们竟然买自行车了?”
“这可要不少钱吧?”
“你们家真是发达了。”
孟长城:“这些年辛辛苦苦,攒那么多钱就是给孩子们花的,我乐意。
暑假过后小鱼儿小澈儿去城里上小学,我就用自行车接送他们。”
其他人纷纷夸道:“长城,你对孩子们好的没话说。”
“孟鱼孟澈,你们爷爷对你们这么好,等长大了可一定要孝顺他啊。”
孟长城在外面这么多年,无儿无女的,买得起自行车正常。
王翠莲和陈柔拉着孟珠的手出来遛弯,刚好就见到了这样的场景。
陈柔脚步一顿,不肯往前走了,徐春花都能有自行车了,她也想有。
家里不缺钱,之前一直有所顾忌没敢买,这次陈柔不想再等待。
“妈,咱们以后也买个自行车吧,我也想送珠珠去城里上小学。”
她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想让女儿受更好的教育。
王翠莲低头看了眼仰着脸望着她的孟珠,没有任何犹豫:“自行车必须买,那俩小崽子去城里上小学,咱们珠珠不能被他们比下去。”
为了孟珠,一切都是值得的。
…………
牛车慢慢悠悠的来到了村口,听说来了知青,大家新鲜的往村口走去,跟看马戏团的猴子一般把知青们围到中间。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