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老师还在刑部没有回家,卫辞一回到文家师母就迎了上来。
自从王夫人得到消息后,就激动的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住。
她一边派人去刑部向文源清报喜,一边命人放炮仗,接着又打赏下人。
如今卫辞回来了王夫人更是喜不自胜,王夫人感叹夫君眼光好,收了个这么争气的徒弟。
接下来王夫人狠狠夸了卫辞一番,又让他好好准备殿试。
他如今已经连中五元,就差殿试那么一哆嗦了。
与此同时,京中悄然传起了会元卫辞科举作弊的小道消息。
谣言传的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目睹一般说卫辞是陈阁老的徒孙。
陈阁老又是治水的行家,此次会试中又出现了治水的策论。
卫辞说不定就通过陈阁老提前得知了考题,才能一举夺魁。
其实每年会试放榜都会有这种谣言,全国各地每年有几万甚至十数万学子进京赶考。
会试录取人数却不足千人,不中者说几句说几句酸话,传几句谣言再正常不过。
所有不中的学子内心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主考官有眼无珠。
上榜者远不如自己,这个时候恶意猜测他人是作弊再正常不过。
希望这样的谣言私下传两天也就算了,没人敢把这种话摆上台面的。
可这次却不同,谣言竟有越演越烈之势。
其实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什么陈阁老透题都是扯淡。
会试的考题都是由皇上和主考官出题。
主考官一经指定就被御林军护送到贡院出不来了,然后在贡院出题。
皇上出的考题同样由御林军将考卷护送到贡院,不到考试当天不能打开。
陈阁老再牛也不可能把手插到羽林卫啊。
那可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保着皇上性命的。
陈阁老莫说向羽林卫插手,他就是动动心思皇上都能凌迟了他。
为了一个徒孙陈阁老会去动皇上的底线?陈阁老脑子进水了也不可能。
不过这种事知道归知道,但谣言硬是这样传也不耽误大家八卦。
有心人知道这是有人在朝卫辞下手,可这关他们什么事呢。
卫辞是陈阁老的徒孙,他名声有碍该急得是陈阁老。
就在有人等着谣言越传越广,最后卫辞名声毁于一旦,皇上迫于众怒避讳不点卫辞为状元时。
一个更劲爆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京城,周侍郎和已出嫁的小姨子偷情。
被小姨子的夫君丁举人抓了个正着,结果两人当场打了起来。
周侍郎的头不仅被丁举人打破,丁举人还跑到京兆府尹状告周侍郎淫秽乱伦。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京城顿时炸开了锅。
大大小小所有百姓都在讨论周侍郎和小姨子偷情的事。
有人还说丁举人的儿子都是周侍郎的,丁举人在替周侍郎养儿子。
还有人说周侍郎和小姨子偷情被丁举人抓到时。
周侍郎连裤子都没来得及穿就和丁举人打了起来。
周围邻居爬墙去看,正好看到周侍郎光着屁股在院里和丁举人打架。
至于什么卫辞科举作弊一事,根本没人感兴趣了。
……
王安打听完消息一脸兴奋的回到文家,他穿过画廊走进卫辞居住的院子。
正巧看到卫辞坐在院中的石桌上自己跟自己下棋。
见到卫辞王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满脸笑意道:
“少爷,你是不知道,现在全京城的百姓都在讨论周侍郎的屁股有多白,真是笑死我了。”
卫辞闻言头也不抬,脸上神色都未变一下。
这消息就是他让人放出去的,他自然没有任何意外。
会试榜单还未出来之前,卫辞既然已经猜到温党要找自己的茬,他又怎能只躲在文家避风头。
通过上次在程家和程有为的对话,卫辞已经大致猜到温党可能会坏他的名声。
而坏名声这种东西,自然都是通过谣言泼污水。
温党势大,他们若真铁了心要泼卫辞的污水,哪怕卫辞再防备也没用。
因为他不可能堵住天下所有人的嘴。
所以在文源清询问卫辞可有对策时。
卫辞想起了前世每当有大人物出事,上面习惯性拿明星的消息来转移群众目光的做法。
想要破坏一个谣言的传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用一个更大更劲爆的消息去覆盖。
温党既然往卫辞头上泼污水说他科举作弊,那他自然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就是传谣言呢,谁不会呢,他不仅要传,他还要传一个更大更劲爆更真实的谣言。
不对,不是谣言,毕竟周侍郎是真的在和小姨子偷情。
卫辞把自己的对策告诉文源清后,文源清立刻想到他们刚查到周侍郎和小姨子偷情一事。
这个消息陈党刚得知没多久,原还没想好如何使用才能把周侍郎拉下马。
卫辞向文源清提建议,先联系丁举人。
丁举人原是楚城丁氏的嫡支,丁氏一族在前朝乃是大族。
前朝末年丁家人站错了队,及时回头才保住家族没有覆灭。
但整个丁氏在大周依旧不受待见,以至于人才凋敝,子孙越来越不争气。
丁举人是丁家这一代最有读书天赋的族人了。
丁举人的父亲知道他们家族不受皇家待见,
为了儿子的前程,他不得不挟恩图报,替儿子求娶了温阁老的女儿,以求温阁老提携庇佑。
温阁老还未入朝为官时,曾经受过丁家的恩惠。
后来他踏入朝堂,入了皇上的眼,官越做越大。
对于丁家这个不得皇家待见的家族,自然避之不及,完全不想与其扯上关系。
至于丁家的恩情,他也打算私下赠一笔金银便算了了。
可丁家不依,他们想要扒上当时步步高升的温阁老。
于是拿出曾经的恩情希望温阁老嫁女。
温阁老迫于恩情不得不应下这门婚事,可若想让他碍于女儿的关系扶持丁家,那丁家就想多了。
温阁老嫁女之后,不仅没扶持丁家,还私下吩咐断了丁举人的青云路。
从此后无论丁举人参加多少次会试,在温阁老的示意下他就从未中过榜,一直都只是个举人不说。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