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鱼多有意思。”老永乐呵呵地说着,用树枝逗弄着池中的鱼儿。
看着几位老人兴致勃勃的样子,陈阳提着铁锹往瓜地走去。路上碰到不少放水的乡亲,大家互相打着招呼,询问着各自地里的情况。
到了瓜地,正巧碰到四叔陈德孙在那忙活。他蹲在地头,愁眉苦脸地看着被大雨打蔫的瓜苗。
“三叔,情况咋样?”陈阳快步走了过去。
陈德贵叹了口气,“这雨来得太猛,小花骨朵打掉不少。你看这些藤蔓,都耷拉着。”
两人一起动手疏通排水沟,整理倒伏的瓜藤。忙活一阵后,陈阳又赶去帮陈刚。
父子俩正在高粱地里忙着,突然水沟里“哗啦”一声,一条大鲫鱼翻着肚皮游了过来。
“爸,快看!”陈阳眼疾手快,一铁锹将鱼连水带泥扔到了田埂上。
鲫鱼在泥巴里扑腾着,足有半斤重。这一下可提起了父子俩的兴致,放下手中的活计,专心抓起鱼来。
果然,水沟里的鱼不少,没多会功夫就又逮到了四五条。正高兴着,突然一条大鲶鱼从水草中窜出,足有三四斤重。
“爸,您堵住前面,我从这边往您那赶!”陈阳兴奋地喊道。
这一上午的收获着实不小。光是鲶鱼就抓到了两条,最大的那条足有四斤半重。陈刚乐呵呵地把鱼装进桶里,时不时看两眼,生怕鱼儿跳出来。
回到桃林的时候,正巧遇到钱建国带着妻女来买桃子。他媳妇小梅提着篮子,女儿欢欢追着豆豆满院子跑。
“建国哥,今天运气不错,”陈阳笑着说,“桃子刚摘的,个头都不小。”
钱建国从鱼桶里瞧了一眼,“我说阳子,这鱼是从哪逮的?个头不小啊。”
“高粱地的排水沟里,”陈阳得意地说,“这雨一下,鱼都顺着水沟游过来了。”
旺财追着豆豆跑得满头大汗,小梅连忙叫她过来擦汗。豆豆倒是机灵,一溜烟钻进了草丛,只露出一个尾巴尖儿。
“叔,婶,你们挑桃子吧,”陈阳一边收拾鱼桶一边说,“今年的桃子可甜了。”
小梅拿起一个桃子仔细端详,“是挺好的,就是有点虫眼。”
“虫眼的更甜,”孙老在一旁说道,“你们城里人不知道,这虫子啊,最会挑甜的下口。”
众人都笑了起来。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桃林里,地上的水渍反射着点点金光。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混合着桃子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对了,”钱建国突然想起什么,“听说镇上要修路,从咱们村边过。”
陈阳眼睛一亮,“真的?这可是好事啊。”
“嗯,说是年底就能通车,到时候运桃子就方便了。”
这个消息让陈阳心里一阵欣喜。确实,村里的路况一直是个问题,每到收获季节,运输都特别困难。要是能修条像样的公路,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