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越国大熟,越王对文种道:“寡人不偿吴粟,则失信;若偿吴粟,则又损越而利吴,如何而可?”
文种道:“宜择精粟,蒸而与之。吴王苟爱吾粟,用以布种,吾计售矣。”
越王用文种之计,果以熟谷偿吴,如其半斛之数。
吴王叹道:“越王真信人也。”又见其谷粗大异常,对伯(喜否)说道:“越国土地肥沃,其种甚佳,可散与吾民植之。”
于是国中皆用越粟,虽种而不发生,吴民大饥。夫差还以谓土地不同之故,不知粟已蒸熟,却中文种毒计也。
越王闻知吴国饥困,便欲兴师伐吴。文种谏道:“时未至也,其忠臣尚在。”
越王又问于范蠡。范蠡答道:“不远矣,愿王益习战以待之。夫善战者,必有精卒,精卒必有兼人之技。大者剑戟,小者弓弩,非得明师教习,不得尽善。臣知南林有Chu女,精于剑戟;又有楚人陈音,精于弓矣。王其聘之。”
越王从其言。分遣二使,赍厚礼,聘请Chu女教导剑戟,陈音训练弓矢。
Chu女在越,教成三千剑戟之上,辞别越王,仍回南林。
陈音亦教习三千军士,均授以连弩之法,三矢接续发去,人不能防。历时三月,军士尽得其巧。陈音抱病而死,越王厚礼葬之,名其葬处曰:“陈音山。”后人有诗咏越王练兵之事道:击剑弯弓总为吴,卧薪尝胆沔几枯。
苏台歌舞方如沸,遑问邻邦事有无。
越王练兵习武,教训军士之举,传至吴国。伍子胥闻之,遂求见夫差,涕泣谏道:“大王信越之臣顺,今越用范蠡,训练士卒,剑戟弓矢之艺,无不精良,一旦乘间而入,吴国不能支矣。王如不信,何不使人察之。”
夫差果使人探听越国,探知Chu女教剑戟,陈音训弓矢,现已练成六千劲卒,技艺娴熟,号曰君子军之事,一一回报夫差。
夫差问伯(喜否)道:“越已臣服,今复治兵,意欲何为?
“伯(喜否)答道:“越蒙大王赐他,非兵莫守,况治兵乃守国之常事,大王何必疑心呢。”
夫差听了伯豁之言。未知有何主张,且待下文分解。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