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吧,没事儿就别再来了,不方便。”贺秋生说了一句,转身又开始干活了。
  许南南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眼贺秋生。又叹着气离开了。
  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反正她只知道,贺老师确实是帮了她的大忙就是了。
  回到宋桂花家里,宋桂花也没问她去干什么了。只是给她和小满安排了住的地方。家里就两间正屋,一间是陈奶奶带着两个孙子住,一间是宋桂花两口子住。
  这次许南南和许小满回来了,总不能让她们去外面住。宋桂花便让两个儿子跟着她和许贵住,让两孩子去陈奶奶房间住。
  陈奶奶现在对许南南姐妹两也越发的亲切了。
  知道两孩子睡自己屋里,还特意把新床单拿出来铺上,好让两孩子睡的舒舒服服的。
  晚上许南南和许小满睡觉,陈奶奶点着油灯不睡。
  这要是在以前,陈奶奶可不会舍得晚上点油灯的,早早的就睡下了。不过为了赶在大年初一把新衣服做出来。她也是咬了牙了。
  过了一会儿,宋桂花也拿着针线和布过来了。
  婆媳两个坐在一起做新衣服。
  看着两人这样,许南南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干脆买一件成衣的……
  第二天年三十了。
  家里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也不用许南南和许小满做啥,许南南又给贺秋生送了些下酒菜过去,还在淘宝里面买了兰花豆和炸花生,给他放在屋里当零嘴吃。
  其实如果可以,她都想给贺秋生买个收音机了。不过还是忍住了。
  除夕的晚上,宋桂花家里吃完饭之后就开始包饺子。
  这可是好些年没有的日子了。
  以往最多就是过年这天吃顿肉菜吃顿饱饭,哪里还敢想着晚上还吃顿饺子啊。
  这次因为许南南买回来的肉和面粉,家里总算是过了一顿红火年了。
  “过年啦!吃饺子啦,吃了饺子来年平平安安,大吉大利。”陈奶奶端着饺子往堂屋里走,在院子里就喊了起来了。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这也是这年头大伙最喜欢干的事儿,炫耀自家有肉吃,有大白面吃。
  许南南早就习惯了。
  以前她还在许家村的时候,就没少见那些家里吃了肉的媳妇嫂子们,嘴唇上油乎乎的,还愣是舍不得擦嘴,故意在村里走一圈。恨不得让全村子人都知道他们家吃肉了。
  桂花婶子私下里还和她说,有些人家其实没吃肉,就是故意的把嘴里上抹点猪油。这村里就这么大,谁家要真的吃肉了,早就闻着肉香了。
  即便如此,大家似乎也是乐在其中。
  这会子晚上还很安静,陈奶奶这一嗓子,听到的人家可不少。
  后屋老许家,一家人围在东屋里和许老太吃饭。这村里很少会有晚上吃两顿的,老许家却是例外。以往家里收入好,加上许建生在城里,过年的时候总会加餐,这都养成习惯了。所以今年即便光景大不如从前了,依然加了餐。
  按着许老太的说法,越是过不好,越要让人看看他们家的红火,不要让人以为老许家真的不行了,以后就更看不起老许家了。
  家里自然是没包饺子的,不过煮了面疙瘩。这还是许建生从城里拿回来的大白面。是矿上发的年货。
  肉是舍不得割的,这季节也没青菜,连颗野菜也找不到,也就只能捏面疙瘩吃了。但是许老太割了几块腊肉混着一起煮,出锅的时候,依然冒着香气。
  还不是每人都能吃。许建生三兄弟有半碗,老太太又半碗,许老头有一大碗,另外两个孙子一人一碗。儿媳妇是没有的,就刘巧还因为帮着许老太做饭的缘故,分了疙瘩汤。
  许红和许梅子每人分到点汤水和三个肉疙瘩。许玲捧着小碗,装着点汤水,在旁边小口的喝着。许建生看到她碗里没啥东西,拿着筷子扒拉了几个给她。她顿时捧着碗吃的欢快起来。
  张翠琴依然和自己儿子坐在一起,时不时的扒拉一个塞嘴里。
  李静坐在老太太身后,低着头抱着炉子,一句话也不敢说。许老太说她今年犯了大错,而且没分粮食,所以晚上这顿就不用吃了。
  许老太发话,许建生都不敢说什么。李静也下不了面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吃的了。
  突然,前屋传来了陈婆子欢快的吆喝声,“吃饺子啦……”
  众人这筷子都顿了顿。
  许老头抬头扫视一圈,“干啥呢,吃饭,不想吃的别吃。”
  听到许老头的呵斥,也没人敢吭声了。就是许龙和许磊想吃饺子,也不敢吭声。
  只有许老太嘀咕道,“两块钱呢,要是割肉,也能吃上饺子了。”
  她看向了自己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嘴里顿时觉得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大年初一,下起了雪。整个许家村白茫茫的一片。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大伙过新年的热情。
  才开门呢,就有各家各户的过来走动拜年了。
  长辈们基本上是不出门的,大都是年轻男人带着新媳妇,或者还没结婚的小伙子,姑娘们带着弟弟妹妹们上门来说句吉利话。
  许南南和许小满也被安排出去拜年了。石头和木头也跟上了。
  甭管平时熟不熟的,只要到了门口,都要进屋去说几句吉祥话,遇上家境好点的,还能弄点干果之类的。
  村里虽然家境好的不多,不过一圈下来,几个孩子兜里也揣得鼓鼓的了。
  大多还是葵花籽。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