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从山沟里飞出的凤凰 > 十五

十五

十五

肩上担着大米的母亲喘着粗气,她一步步地行径在崎岖的山路上,她略有些驼背,一根根白头发开始从头上冒出,几粒老人斑挂在脸上,汗水从头顶上流了下来湿透了她的衣裳。

“妈妈,还是让我来担一会儿吧!”我心疼地说,

“孩子,你挑不动的!”母亲说。

“我已经十五岁了,让我试一下吧!”

我抢过母亲手中挑担。担子很沉重,在我的肩上东晃西歪。没走几步,我感到身上胀痛得厉害,便歇息下来。

母亲把担子从我肩上取下放到自己肩上,说:“别逞能了,还是让我挑吧!”

大约走了两公里的路程,我们来到一座大山下的砣江码头,三百多米宽的河面阻挡了我们的去路,河对岸的牛佛镇清晰可见。

我们背靠的这座山叫牛王山。

传说有一位农夫,牵着一头牛沿江岸饮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老牛为了救出农夫,不停地饮吸江水,试图将江水喝­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砣江还是原来的样子。倒是一场大洪水将老牛淹死了,尸体沁泡在水里变成了一座山。

人们被老牛的­精­神所感动,在山上修了一座牛神庙,庙里雕塑了许多佛像,取名为牛佛。河对岸的牛佛镇因此得名。

今天是逢聚的日子。砣江码头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等待上船渡河,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的挑着蔬菜,有的担着大米,有的牵着牛、羊、­鸡­、狗等的牲畜,准备到市场上便卖。

几条大篷船满载着赶聚的农民,在砣江水面上来回穿梭;篷船是用木板制成的,船头上有两个摇橹的艄工,各拿一把摇橹,摇动时让船在江水里行驶,一根用竹竿做成的蒿杆是船在停靠和离开岸上码头时定位用的;船尾的一名船工,掌握着船舵,用来调节行驶方向;船上共有两排长木凳,船顶上,是一块弓型的竹顶篷,船上坐满站满人时,可装一百多号人。

我们担着挑担好不容易才挤上了一条篷船,母亲把担子放在船里,我们就坐在放到箩筐上的扁担上;船上拥挤不堪,我们看不到船外面的景­色­,好像打了一个盹儿,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河对岸的牛佛镇码头。

牛佛镇的米市、菜市、­肉­市、牲畜市场是分开的。米市就设在镇子边上的砣江河坝的空地上。

我和母亲担着米担子来到市场和其他卖米人的挑担一起,自动排成两排,中间组成一条长长的人行走廊。

市场上人声鼎沸,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声声不息。

几个商贩模样的人沿着米市的走廊,从两排的米筐中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米地放在手中品察后,开始和卖米的农民讨价还价。

一个满脸胡子的中年男子走到我们跟前,顺手抓了一把萝筐里的大米,看了一下说:“你们的米为何这么碎?”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