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日:少荃会剿金陵,好处甚多,其不好处不过分占美名而已。后之论者曰:润公克鄂省,迪庵克九江,沅甫克安庆,少荃克苏州,季高克杭州,金陵一城沅与泉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何必全克而后为美名哉?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哉?……少荃将到之时,余亦必赶到金陵会剿,一看热闹也。
五月十七日:余十五日与少泉之一咨一信,惟愿弟之速送,又惟恐弟之径送,反复无定,为弟所笑,亦必为弟所亮也。今日命纪泽赴金陵省视老弟,余于六月初间亦必往,兄弟鬯叙。届时少荃若到,余即在彼,不遽回皖。如少荃不到,余即坐轮船速归。
经过如此反复之后,老九终于同意李鸿章来会剿。
然而,李鸿章对此心知肚明。他回复曾国藩道:尚须教练枪炮各队,且须攻破湖州再来金陵。他对老九太了解了,不愿意此时来凑热闹。故曾国藩说:“若深知弟军之千辛万苦,不欲分此垂成之功者。诚能如此存心,则过人远矣。”
老九也不负阿兄一片好心,终于在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攻克金陵。
同治六年,曾国藩说了一番心里话:
少荃宫保于吾兄弟之事极力扶助,虽于弟劾顺斋不甚谓然,然但虑此后做官之不利,非谓做人之有损也。弟于渠兄弟务须推诚相待,同心协力,以求有济。……大约淮湘两军,曾李两家必须联为一气,然后贼匪可渐平,外侮不能侵。
曾国藩对李鸿章越发称赞有加:李相创立上海、金陵两机器局,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厥功甚伟。……以后上海铁厂仍请李相主持。
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还懂得分享快乐。
发现下属有进步、有成功,身体好,他禁不住打心里的高兴,并且把这种高兴写信给别人,希望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在曾国藩看来,孝悌也是一种分享之道。年轻时,他悠游放浪,不懂得事亲行孝;立志自新以后,开始事亲至孝,带头垂范。
曾国藩说孝悌一门大学问,尽一分孝便是一分学,尽十分孝便是十分学。上而父母无一时不安乐,下而兄弟妻子蔼然有恩,秩序有成。
歌德说:能与他人分享痛苦的,是人;能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是神。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