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055:好事成双,两兄妹的婚事

055:好事成双,两兄妹的婚事

这样一闹倒把童若秋眉宇间的­阴­霾闹散了,但里头三位长辈说了什么,童若瑶就没听见了。窗外又隐隐约约传来蝉鸣,童若秋索­性­带着童若瑶去右边抱夏,里面也设了一张特大的软榻,两人和衣躺在上面,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小玉瞧着嘴角慢慢荡起一抹笑,旁边的丫头见了,笑道:“倒像是亲姊妹了。”

这抱夏四面通风,很是凉快,童若瑶闭着眼,没过多久就觉得眼皮子重。童若秋却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坐起身拉着童若瑶也坐起来,一双眼炯炯有神,活像喜欢八卦的人听到了一个新鲜有趣的八卦。

“听说顾家老太太去了咱们家,还求了四妹的庚帖?”

童若瑶半醒半迷糊地点点头,又一个问题砸过来,“什么时候能吃上四妹的喜酒?”

童若瑶彻底醒了,什么喜酒?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可知蒋家妹妹的事儿?听我婆婆的意思,就是因为她已经年满十六,没有说下亲事,这会子来上京才屡屡不遂愿。我以前也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像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孩儿,年满十六还没有说下亲事,就会被人以为自身有什么问题。如果我没有记错,四妹只比三妹小一个月左右,再过一两个月你也十六了。可不是要吃你的喜酒了?”

周氏那么着急,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童若瑶始终无法理解。不过既然有这么个缘故,便有它存在的理儿。这个时代的人认为,女孩儿到了十一二岁便能看出­性­情和以后的发展形态,好的女孩儿自然是早早就有人说了,没有人提的,那便是别人看不上的,人人都有这样的心态,久而久之,女孩儿年满十六没有定下亲事,那定然是女孩儿的问题。

到底是不是不好说,问题是大伙都这样认为了,所以过了十六,要嫁女儿便只能低嫁。嫡出的还好说,毕竟是嫡出,庶出的就更是难了。

“四妹?莫非,你已经见过了未来……”

童若瑶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呢?还是姐姐竟拿妹妹取笑。”

“我不拿你取笑拿谁取笑?难道去拿三妹取笑?未来的三妹夫已经那样了,我再取笑他怕遭天谴呢!”

看童若秋说的那般自然,童若瑶就想起了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果然童家的人都够没心没肺的。

童若瑶有意转移话题,“你刚才说蒋家姐姐已经十六岁了,我看着好像和我一般年纪呢,叫她一声姐姐我还不好意思。”

“比我还大一个月呢!看不出来吧?徐州的风水养人,所以看着小,可毕竟生辰八字不能随意更改,摇在哪儿也不能乱说。不过,她倒不是因为别的,说是因为八字太大,把人家给克死了。”

这个说法也够荒唐的,还没嫁过去就说人家克死人。难怪要舍近求远,也难怪要把眼光放低,童若瑶倒是觉得蒋小姐知书达理,和大哥很是登对,当然她也不相信克死人的说法。就是不知道周氏会怎样看……

赵夫人盛情难却,到底还是留在孙府吃了晚饭,离开的时候,太阳才下山。前面蒋夫人携蒋小姐先一步上了马车,蒋小姐还撩开帘子朝童若瑶和童若秋挥手道别。

目送马车离开,周氏和赵夫人低声说着话儿,“……多谢……到时候还请夫人再费些心……”

赵氏满嘴应承,又夸奖了童若远几句,看起来周氏并没有受蒋小姐已经十六岁的影响,回去的路上,周氏脸上的笑容就没间断过,就好像一个人翻山越岭走过所有坎柯,终于拨的乌云见彩虹,看到了一条平顺的大道。

张氏用不冷不热的语气告诉老太太,老太太目光沉沉,末了才说了一句。“那是他们的福气。”

张氏叹口气,又咬了咬牙,总觉得自从童老爹一家子回来,所有的好事都被他们占了。而她这边,又接二连三地不顺,特别是童若绾,不过眼下倒好了,三丫头出阁,家里就太平了,她也要好好儿开始给儿子童若晨物­色­媳­妇­。

想到了这里,心情才好些了,舒口气陪老太太说了几句话,便回房歇着。

童老爹回来的时辰逐渐恢复正常,周氏放了心,才朝童老爹说起蒋家,这一次童老爹倒是一点儿意见都没,还道:“大户出身到了咱们家,到底委屈了。”

周氏佯装不高兴,“难道咱们若远就配不上人家?”

童老爹端起茶杯喝茶装着没听见,周氏瞧着,复又叹口气,说起童若瑶来。“……蒋家那样的女孩儿,过了年纪也只能寻咱们这样的人家,何况咱们家瑶儿呢?要依老爷的意思,当初在李家村定下反而好些。”

那些来提过的,就是大奎家日子也算是好的,但因为他的母亲是那样的人,周氏不敢认,童老爹也看不上,李长老的长孙人才倒是不错,恐怕也难入童老爹的眼。以为到了上京大地方更好,殊不知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弯弯道道。日子一天天过,有人觉得慢,有人觉得快。

“蒋家如何说?”童老爹似是有意回避童若瑶的问题,问起蒋家来。

周氏道:“等赵夫人的信儿,说是蒋夫人要写信去徐州问问蒋大人的意思,家中就那么一个女孩儿,自是珍贵些。”

童老爹没说话,怔怔地看着周氏,那眼里的意思倒也明确,人家的女孩儿珍贵,自家的女孩儿就不珍贵了?弄得周氏无言以对,隔了半晌才道:“那依老爷的意思,瑶儿的事儿,老爷留意着吧。”

“这可是气话?我并无它意,你如何非要曲解?”童老爹说着叹口气,他是不满意自己的女儿嫁去商贾,私下里也留了些心,只是……

“罢了,这也是命吧。”

因为还不算彻底确定了,这事儿周氏便不许童若瑶告诉童若远,说是怕因此让童若远分了心,误了功课反而不好。童若瑶听话也就没说,但是每次看到大哥,就忍不住地想起蒋家姐姐温柔一笑的模样来,那真是叫人舍不得错开眼啊。

接着,又想起那张黑脸来,不觉打了个寒颤。小玉觉得诧异,扭头看着童若瑶,担忧地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

“没怎么,就是想起蒋家姐姐来。”

小玉笑着道:“蒋家小姐倒是不错,家势那样好,见了咱们依旧亲切,不像京里其他人……”

小玉想起以往随老太太出门,那些人知道童家落败了,一个个都是看不起的目光。其实反过来想,二夫人、二姑娘、三姑娘,见了那些不如童家的,也一样是看不起的模样。上京的人,大概都是如此吧。

“对了,姑娘要不要去瞧瞧三姑娘,听说这两天病的更严重了。”

“算了,咱们这会子去看她,还不知她心里会怎样想呢。”

小玉叹口气,若有所思地道:“以往三姑娘并不是这样的,脾气好,下人们都愿意和她来往,如今也不知到底怎么了……”

一个人压抑久了,一旦爆发那便势如潮水,一发不可收拾,童若绾就是这样吧。可她的反抗又有何用?如果真有本事,那就学着童老爹,发愤图强,好好过吧,等哪天张氏有用的着她的地方,那就是她翻身的时候了。

所谓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谁能预料自己的以后?就是不知道她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不管童若绾病的如何,出阁依旧照着原定的日子,这之前郑夫人还特地来看了童若绾两次,张氏都找了借口挡回去,郑夫人也没有多心。又亲自去了一趟孙府,给赵氏送去喜帖,伸手不打笑脸人,赵氏也应了,只说当日必然会备上一份贺礼送去。

转眼便到了七月,张氏又开始张罗童若绾出阁的大事,请客、安排酒席等等琐事让她忙得不可开交。也就无暇去关注童老爹一家了,可就在童若绾出阁的前一天,即七月初二这天,顾家来了人,称童若瑶和顾廷煊的八字极是吻合,称之为纳吉。

周氏欢喜一场,童若瑶就纳闷了,如果八字相冲,是不是就不能成亲?可如果蒋家姐姐和童若远的八字不合,是不是童若远就不能娶蒋家姐姐?

小玉从正屋出来,忙将好消息告诉童若瑶,见她双颊微红,抿嘴笑道:“小姐也要嫁人了,咱们这边终于也能热闹热闹。”

一场没有恋爱基础的婚姻,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应该羞涩一下,童若瑶承认她确实觉得心跳有些不正常,任谁大概都会这样,知道不久的将来,自己要和一个男人同床共枕,从陌生到熟悉。

不想了,越想越觉得脸颊滚烫,童若瑶红着脸瞪着小玉,“明儿就去回了老太太,给你物­色­个人,把你也嫁了。“

小玉笑了笑,眼角余光瞧见廖妈妈领着一个婆子过来,在正屋外听到里头有客,见童若瑶的房门开着,就忙走过来。

“妈妈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那边不忙么?”

廖妈妈笑道:“二夫人把一切都打点好了,倒也不忙,大夫人屋里好像有客?”

不等小玉说话,童若瑶忙请廖妈妈进屋里坐,小玉奉上茶水,廖妈妈让了一回才端着茶杯坐下,见放在桌上的针线,廖妈妈看了几眼,笑道:“四姑娘一双手真是巧,这活儿也够细致的。”

“这是二姐姐要的,现在天气热,也只能一早一晚做些。”童若瑶现在绣的便是裙摆上链接的刺绣,选了童若秋喜欢的妖红­色­打底,绣了一些颜­色­清淡的碎花,反正童若秋说了不急,她就慢慢做了。

“眼下姑娘怕是不能偷闲了,不过看姑娘的女红功夫,倒也难不倒姑娘。不过这些颜­色­到底素净了,须得正红­色­才能烘托出喜庆。”

说的童若瑶不禁红了脸,又听得廖妈妈道:“撑着一张老脸,先给大爷道个喜!”

两边下人皆称童若远大爷,童若晨二爷,给童若远道喜,莫不是……

廖妈妈看了身边的妈妈一眼,那妈妈见廖妈妈已经透出意思,也就不打算不说了,笑道:“我家夫人持叫我来给府上大夫人说一声,蒋家那边已经准了。”

“准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