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066:顺水人情、下聘

066:顺水人情、下聘

这话真的是老太太说的?别说童若瑶,蒋蓉华也有些质疑,一早去请安,老太太还不能开口,难道张氏去了看了看,她就突然开口了?

周氏尤其动容,“老太太病中还记挂着这边的事儿……”

张氏笑了笑,只看着小玉,问道:“你愿不愿意去?”

小玉目光快速从童若瑶脸上扫过,随即跪在地上谢老太太恩待,张氏满意地点点头。顺水人情做的滴水不漏,张氏能将童二叔制服那么多年,可见是有些手段的。她这样算是拉拢大房,还是觉得童二叔多会听取童老爹的话,才来示好让童老爹和周氏在童二叔跟前替她说好话?她张口闭口,提到的都是老太太,那说明什么,说明她和老太太的关系还似往常一样,至少她宣告出来的意思是这个。

且不管张氏如何,反正小玉是一半欢喜一半怒,喜的是能跟了四姑娘去,不会和四姑娘分开,愁的是她去了大夫人那边就只陈妈妈一个人照顾了。陈妈妈每日还忙着准备一家子的饭菜事儿。

张氏说了这些话,略略寒暄几句,就告辞离开。她前脚走,陈妈妈后脚就跑来禀报:“顾家的人到门口了。”

周氏忙低头整理衣裳,叫童若瑶待在屋里别出来叫人家看了笑话,就带着蒋蓉华、小玉、惠儿等人往正屋去,童老爹和童若远从书房出来。

隔了一会儿,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热闹的说话声。童若瑶手里拿着针线,却扎了几次都扎错了,最后叹口气索­性­放下去了里间。又暗怪自己没有定力,不过是下聘,又不是上花轿,怎么就这么没出息。果真等到上花轿了,还不知怎样呢?那样的心境岂是一个乱字可形容的?

纷纷攘攘,没根没绪也不知过了多久,惠儿笑盈盈走进来,“姑娘竟然躺下了,可见是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童若瑶翻身坐起来,瞪着惠儿:“明儿等你出阁,我看你怎样?”

惠儿掩嘴笑道:“好了,我不说了。来下聘的人已经走了,夫人、老爷叫你过去呢。”

童若瑶坐着不动,惠儿又告饶,道:“我不说姑娘了,可若是姑娘不去,我不知怎么回老爷和夫人。姑娘就当可怜我,跟我去瞧瞧吧。”

男方下了聘礼,全家人都要过目,如果来了亲朋好友,都是要去看的。这里的全家人,自然也包括待嫁的女孩。童若瑶跟着惠儿去了正屋,只见满屋里大红的颜­色­。

周氏笑眯眯地看着走进来的童若瑶,童老爹端着茶杯吃茶。蒋蓉华和小玉挨个看那些东西,见童若瑶进来,小玉忙跑过来拉着她,笑道:“这些都是顾家送来的。”

放眼望去,所有箱子都打开了,按照贵重的顺序排列,最前头的是两张展开的鹿皮,毛­色­光泽,红栗­色­上呈现白­色­斑点,竟是完整的梅花鹿皮!聘礼多会预备兽皮,择家境情况而言,亦可用活物替代,比如­鸡­或者大雁。大哥迎娶大嫂下聘时用的便是两对活­鸡­。大雁这个时节是难扑捉的,兽皮价格昂贵。

小玉将大红­色­烫金帖子呈上来,“这上面都罗列清楚了,姑娘要不要看看?”

童若瑶扫了一眼,摇摇头就叫小玉拿开。蒋蓉华走过来牵起她的手,笑道:“不看帖子,东西还是要过目的,图个吉利。”

金钏、金锭、金幢坠各一对,放在大红­色­绒布上面,枣红­色­填漆盒子里,摆放着手镯、耳环、戒指等首饰,四季衣裳两箱,锦绸缎面十二匹,余下皆是俗礼中不可或缺的­干­果、喜饼、酒等物,并没有特别昂贵的。

不知怎么的童若瑶松了口气,想起顾家三­奶­­奶­叫人送来的那个于闻玉,聘礼与嫁妆对应,顾家送来的聘礼都是一般聘礼中的都有的东西。如果太过丰厚,才会为难他们家。这样就很好了。

刚刚随着蒋蓉华看了一遍,廖妈妈笑盈盈走进来,朝周氏和童老爹福福身行了一礼道:“二夫人回去说给老太太听,老太太不放心叫我过来瞧瞧。”

周氏谢了一回,廖妈妈走过来朝童若瑶道喜,又和蒋蓉华见礼,才又说道:“老太太不能亲自过来,我看看就回去说给她听。这样大喜的事儿,她听了也欢喜欢喜。”

众人点头,蒋蓉华就领着廖妈妈一一过目。

顾家下聘后,童若瑶的心情却莫名其妙地平静下来。周氏等人热热闹闹地预备她的嫁妆,又恰好逢上年底,这个没有多少人口的小院,好生热闹了一回不提。这样的热闹,把待嫁女儿的情绪也吹散了。

老太太的病情终于彻底稳定下来,吃喝都正常,每天只需喝一次药。饶是如此,她的屋里还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儿,廖妈妈怕外人受不了,每当有人去都将熏香点燃。

张氏病虽好了,童二叔还是爱理不理她的,却再没有提休了她的话。柳姨娘肚皮已经有些显露,内宅的事儿照例由张氏打理,倒和从前不同,过年的一切都­操­办的简单。饶是如此,童二老爷每天还是歇在柳姨娘屋子里,张氏每每见到周氏一家,都看得出是强颜欢笑。

孙家送了信来,孙大人只是偶然风寒,如今已经大好,明年开春暖和了,童若秋和孙博文还是要回来的。张氏高兴一回,笑容挂在嘴边足足两天,逢人便要说说这事儿。

童老爹这边亦有一件喜事儿,当初参与西北旱情之事的朝廷命官,皆按等级行了赏。其他人不提,童老爹得了六十两赏银。

一转眼就到了年下,众人皆换上新衣裳。即便老太太病着,过年的气氛还是有一些,大年三十在老太太院子隔壁的屋里吃了团年饭,老太太躺在软榻上,其他人坐在下面。没想到这一顿团年饭后,老太太的病情又复发了,原是守岁,结果变成了众人都守着老太太。这件事一下子就把过年的气氛给冲淡了。

只人来客往、送礼等事儿照例,童若远陪蒋蓉华回了一次娘家,童若绾和童若淳都回来了一趟,不过是童若淳由丈夫陪着,童若绾却是和婆婆郑夫人来的。

这是童若瑶第一次见童若淳的丈夫,看起来是个老实人,浓眉大眼有几分威武。没有丫头跟随,童若淳挺着大肚子,是他一直细心地扶着童若淳进屋,然后在椅子上坐下口着实叫人称羡,连童若绾也有些眼红似地盯着他们。

大哥陪大嫂回了娘家,她们回来只有童若瑶和童若涵陪着,给老太太拜年请安后,就来这边童若瑶屋里坐着。

小玉上了茶水,童若淳吃了几口,放下茶杯笑望着童若瑶,又看了看童若绾,“一转眼咱们这个家的女孩儿都大了,等四妹出阁,就只五妹一人。”

童若涵垂着头,童若淳柔声道:“五妹以后可要替我们多尽尽孝心,大伯这边也要多多走动。”

这话说的童若瑶都闷闷的,以后她出嫁了,周氏身边一下子就少了两个人,转念又想到大姓和惠儿,倒是童若淳这话说的蹊跷,童若瑶迷惑地看着她。童若淳微微一笑,抚着高高隆起的肚皮道:“你们大姐夫在外面谋了个差事,我想他身边没人照顾,就和我婆婆商议了,等孩子出世就随他一起去。”

没想到要离开上京,“大姐夫在何处谋了差事?”

“也是机缘巧合,这一次他随着友人外出,路上发了一些意外,结识了一个人,说是要他去南边当大掌柜。”或多或少都有些无奈,不是走投无路,怎么好背井离乡?

童若瑶不知如何劝,只能说些安慰的话,童若淳笑着点了点头,“就是不知来不来得及等四妹出阁。”

童若绾淡淡笑道:“一定赶得上的.四妹出阁的吉期是二月初八。”

原说要二月前完婚,结果正月里的好日子都靠前了,赶上过年,只得推后到二月初八。童若淳笑了笑,双手还放在肚皮上,“产婆说我肚子里这个大概二月初就要出来了。”

这样说来产期临近了,童若瑶瞪大眼睛,得知童若淳怀孕好像还没多久啊,怎么都要生了?

童若淳不觉红了脸,“也是有了好几个月才知道的。”

怀孕子自己都不知道?童若瑶替她抹了一把冷汗,幸而孩子好端端的,如此说来,童若淳过了年就不宜出门,之后又要坐月子,所以今儿就把话都说到。“大姐自己要紧,以后多得是见面的机会。”

童若绾愣愣的,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扯着脸皮笑着说了些要童若淳注意养胎的话。

一个年就这么懵懵懂懂地过去,一边又担心时好时坏的老太太,好在没有出什么事儿。年后童老爹回部里继续忙碌,周氏和蒋蓉华预备童若瑶出阁一事,到了二月初,陆陆续续便有人上门道喜。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