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把一切告诉你2 > 第1章 不能对新人动武,但得有招儿降服刺儿头

第1章 不能对新人动武,但得有招儿降服刺儿头

2001年过完春节,再次回到a集团。我在c市企划部工作挺顺,不到3周,h市和f市企划部便已成立。小黄和贺平捷报传来:“老大,人员都招齐了,都按照你的招聘方式出的招,个个顶呱呱。”

“好,玩命­干­,有机会我去培训他们。记住企划部新人进门的规矩啊,妈的,坏了规矩,我拿你们是问!听见没?”

“知道了,老大!”小黄大声喊道。

啥规矩?新人进企划部头3个月,请忘记休息,没有周六周日一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为何制定这等损人规矩?因为这是长期带队经验所得,有实战意义。

说句不好听的话,国人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进门的首要任务是遵守规矩——到企划部工作就得卖命­干­活,接受不了,请自动走人。习惯成自然嘛,等众人习惯后,谁加班时还能说半个“不”字?哈,老子劈了他!都已经养成天天加班的习惯了,自然没啥可抱怨的。但如果进来就享受轻松工作,等真要加班突击时,他们还不得造反:“喂,雨总,天天加班可以,但怎么也要申请点儿加班费吧?!要不今后给点调休机会?”

给新人下马威的含义就在于此。《水浒》里说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即使是那么大的一个打虎英雄,没犯事也要照吃一百杀威­棒­,为什么?典狱长告诉他们,在这里,是龙得卧着,是虎得趴着,就是要打掉所有人的威风和锐气。

记得早些年,a集团刚在成都设立办事处时,所有员工一律实行6天工作日,结果遭到新人们集体抱怨。因为成都是座休闲城市,那里的工作节奏相对缓慢,成都人对悠闲的生活方式也习以为常。新进员工抱怨归抱怨,抵触归抵触,可3个月后再也没人感觉不自在了。因为在快销商品领域,大部分公司都是6天工作日,大环境如此嘛。环境能改变人,即使悠闲惯了的人在紧张工作的环境下照样能适应,没啥好奇怪的。而没有这种经历的人自然很不理解。成都当地曾经有一个财务经理经常加班,气得她老公大骂:“你是嫁给a集团了吧,妈的,怎么天天上班呢?”一时传为笑谈。

咱不能对新人动武,但得有招儿降服刺儿头。新人们来自天南海北,都是带着不同公司的文化和背景而来,难保良莠不齐。如何管束好他们?好办。

利用企划部已经建立起来的文化熏陶他们,通过长达3个月的“716”特训,许多坏习气自然能给掰过来,正所谓环境改变人嘛。

喜欢传闲话?对不起,忙得天天一挨枕头就闭眼,没空多说半句。想偷­奸­耍滑?对不起,所有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试用期­干­不好就得滚蛋。擅长调皮捣蛋?对不起,所有人都忙忙碌碌,没人有时间配合表演。

一句话概括,咱这一百杀威­棒­就是猛­干­3个月!新人们哪里经受过这等耐力长跑啊,到最后个个累得嘴歪眼斜,更有甚者,一看见新任务又铺天盖地布置下来,嘴巴立刻咧成了瓢。但他们通过强化培训,不仅能学到真本事,迅速成长起来,而且也磨炼了意志力。看到光明前途,他们大都能咬牙不当逃兵。

作为大集团的部门管理者,通过实施一百杀威­棒­的超强手段,能得到五大好处:

第一,面试不一定能看准一个人的全部,但经过高强度试用期,还看不清楚?说白了,就是用极端做法看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性­格本质,逼到极端见真章,真金才不怕火炼嘛

第二,最大程度地利益均沾。还是那话,员工和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他们­干­得越多越好,领导者篮筐里的收成就越丰厚。咖啡、面包、红酒、沙拉、烤鱼、­肉­汤全都有。

第三,锻炼了团队业务。团队要通过艰苦磨砺才形成战斗力,天下没有掉黄金叶的奇迹。华为集团为啥发展如此迅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加班成风,深夜下班是常态,据说最近又推出一个“年轻人奋斗计划”,即取消陪产假等若­干­福利政策。只有吃苦在前,才有享受在后的故事发生。

第四,培养加班习惯。当前快销品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干­1小时的活儿比不上10个小时的努力。新人们不付出超常努力就想市场获胜?不加班就想在集团脱颖而出?算了,洗洗睡吧。

第五,增进团队凝聚力。大家从早到晚都在玩命­干­活,互相配合协作,感情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形成的。讲其他的?没用。

当然,采用这类杀威­棒­法,要建立在大公司基础上才行得通。那小公司呢?只能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切莫霸王硬上弓,生搬硬套。一句话,大公司管理是威大于恩,小公司则相反。

我在杂志社带团队时,已经立下这破规矩,成效斐然。到了a集团自然照搬成功经验,要把企划部打造成一支能冲锋陷阵的虎狼之师。嗯,目的达到了。集团里包括老板在内的无数高管对我刮目相看,不仅因为我打赢了包装设计赛,更是看到企划部与众不同的­干­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谁不动容?只有老板才会如此玩命地­干­活,但我当时只是一个分公司企划部的小部长。

高管们发现了我的长处和工作态度,谁不喜欢不要钱却自愿长期加班­干­活的人?自然也是青睐有加。后来成为我老婆的小珺也是从这点发现了我,开始对我“感冒”起来。呵呵,后话暂且不提。

在紧张忙碌中又过了几个月,新招聘的10个人基本都已转正。我又给贺平和小黄分别调去两人,充实他们的策划师队伍。而贺平、小黄二人也算争气,没丢企划部的金字招牌,两大分公司的主管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

为此汤总还让张总转达了他对企划部工作的赞赏意见。

小黄报喜电话打来:“老大,人力资源总部已经上调我和贺平的工资啦,从原来你给开的3000元涨到每月6500元,这月开始执行,呵呵,多谢老大提携,这可真是嗑瓜子嗑出虾米来——遇上了好仁哦。”

“靠,我早说了,大家跟着我­干­,最后人人工资翻两番。只要肯付出,你拿万元月薪根本不是梦!”

“是的,廖总也是这么画馅饼的。他还许诺叫我好好­干­,年底给企划部申请团队一等奖。”

“妈的,你是部门四大金刚,6500就高兴成这样?你丫真没出息!现在高兴得想跟小朋友去抢滑梯玩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