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霍景之特意去了趟开阳,请了一位退休的御医给思宸诊脉,不但开了方子,连病症的原由也说出来了,是怀孕的时候就伤了心神,虽然是顺产,但生产时间长,月子的时候又染了病,几下一下也就有了这一场大病。
时至入秋思宸的身体总算有点起色,退休御医也就放心了,冬天不是调养的好季节,要是入冬之后身体再没有起色,只怕病症会越来越重。现在病症减轻,只要好好调养,按方子吃药,再有一两年时间也就彻底好了。
不过就是等到身体彻底好了,一两年也不能怀孕,就是从现在开始算起,至少四年内思宸不会再怀孕。退休御医说的时候,霍景之也在旁边,夫妻两个并不担心这个,思宸己经生了三个儿子,虽然还想要个女儿,但又不是以后都不能生了,只是四年内不能再生。
“当日从京城回来,我就该寻个好大夫给你瞧瞧,是我耽搁你的病了。”霍景之说着,要是思宸怀孕的时候,湖阳郡主闹自杀折腾那一回,思宸也未必会病这么大一场。
思宸笑着道:“怎么能怪老爷,我自己的身子,自己都没想着。”她自己也大意了,也请大夫诊脉了,当时说没事,她就以为一切正常的,没想到几重重症一起发作了。
“现在家务事少,你只管让方姨娘打理,今年年底回了京,以后家中之后就让媳妇去做,你就好好养着吧。”霍景之说着,妾室管家家不像样,但儿媳妇管家就理所当然了。
思宸脸上却有几分喜色,道:“恭喜老爷,今年就能回京了。”官员外放历练的时间不限,但三年就能回去的并不多,外放虽然不错,但霍景之更想回去,因为回去才能更进一步。
霍景之笑了起来,神情多少有几分得意,虽然还不到官员大变动的时候,但他己经知道他今年肯定能回去。
三爷的婚期提前了,本来说的是年底,提到了十月底,还是思芸过来说的。思芸和思真都觉得无所谓,顾家全权操办婚事,三爷对于婚期都无所谓,她们更无所谓。思宸就更无所谓了,贺礼准备好,到时候送过去就好了。
到了婚礼当天,思宸并没有去,自从病后,思宸基本上是闭门谢客,更不用说出门应酬了。也就思芸和思宸常过来看看她,姐妹们说会话,思宸既不会觉得多累,也少些寂寞。不管对三爷多么失望,兄妹一场,思宸本来也想去,结果前一天突然下了大雪,思宸想想还是决定珍惜身体,只把礼物送到。
结果成婚第二天就闹起来了,不是三爷闹的,是顾四姑娘闹起来了。就是白痴也分很多种,顾四姑娘则是属于打人那种,当时三爷不知道,虽然他性格软弱,但该有的规矩礼节还是有的,新婚头一天虽然不能同床,但两人是同房睡的。睡的时候没啥,醒的时候顾四突然间疯了,抓起茶壶就往三爷头上砸,三爷躲闪不及,直接脑袋开花。
这属于顾家理亏,顾家又是陪礼又是道歉,三爷捂着脑袋躺在床上养伤的时候没说啥。过些天三天回门礼完了,头上的伤也好了,三爷就去了思芸家中。其实三爷会同意这门亲事,也是有些美好想法的。
顾四姑娘那么丰厚的嫁妆,而且顾家开出这么好的条件来,又允许他随意纳妾,那就是顾四姑娘傻了,他也可以纳妾,他怎么也没想到顾四姑娘竟然是打人的,而且伸手就破他脑袋,实在是个狠解色。
三爷就想着跟思芸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分开居住,同房那是肯定不行了,就是分居两院三爷也觉得危险,最好的就是根本就不在一处住。这样不管顾四怎么疯,他都不知道了,实在那天顾四的情况有点吓人,几个婆子上去都拉不住。
思芸听完直接没言语了,她也没料到顾四疯成那样,但是人家顾家条件都开成这样了,现在婚也结了,嫁妆也拉来了。三爷又想着能彻底分开,只是挂一下名,一点照顾的责任都不想付,这也未免想的太美好了。
思芸做为妹妹虽然不能去指责兄长,但言语却是没那么客气,娶顾四姑娘本来想的就是顾家的好处,不可能一点代价都不付。院子那么大,挑一处离顾四比较远的地方就好了,再者还有丫头婆子,结婚第二天的那个意外不会再上演。
说了好半晌,三爷虽然神情还是有点不太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事情己经这样了,亲都成了,他总不能跟顾家谈和离。
思芸送走三爷,心里也是十分无语,那么好的沈氏他能那么随意的休掉,现在也算是运气好,遇上顾家这样寻女婿的。所以也就不要挑三拣四了,疯子打人也有的,只要小心点,将就着过下去吧。
“太太,二老爷来了……”管家娘子急匆匆的过来传话。
思芸愣了一下,只以为自己没听清,不由的问:“你谁说回来了?”
“二老爷,二老爷从江淮过来,车子都进门了。”管家娘子说着,要是其他人来了,也不至这么让人惊讶。
“原来是二叔,回老太太了吗?”思芸笑着说着,自从分家之后,二老爷离开青阳两年多,书信倒是有,人却没回来了,可能想着临近过年,回来看看母亲,这也是正常的。何老太太一直挂念着这个儿子,现在终于回来,今年她肯定高兴。
“己经去回了。”管家娘子说着。
思芸又问:“青姨娘和两个哥儿跟着吗?”江淮离青阳路途遥远,何二老爷可能是衬着做生意之便过来的,家眷未必带着。
“二老爷单身来的。”管家娘子说着。
思芸便道:“既然只有二老爷一个人,原来二房的院落就不用收拾了,把大老爷的书房收拾出来,先让二老爷住下。对了,让小厮去告会大老爷和三老爷,让他们早些回来。”估摸着路过看看,最多过了年就要走,又是单身一个人,书房足够住了。
“是。”管家娘子答应着。
思芸吩咐完,也带上丫头去了何老太太屋里,二老爷进府之后第一站肯定是何老太太那里。思芸到何老太太正房的时候,何二老爷己经进屋了,何老太太正抱着他痛哭。思芸忙上前去劝,何二老爷也哭的伤心,又跪下给何老太太道:“儿子不孝,惹母亲伤心。”
何老太太再心慈不过的老人家,对丫头下人们都十分慈善,更可况是自己亲生儿子,忙起身把何二老爷扶起来,哭着道:“我的儿啊,你快起来,那么远的路,又是大雪天,实在辛苦。快坐下歇歇。”又吩咐丫头端参茶过来。
“母亲不用担心,我从开阳过来,路上说不上辛苦。”何二老爷起身说着,看到思芸又上前行礼,嘴里说着:“我年轻不知事,也让大嫂为我操心,实在我的过错。”
思芸笑着道:“都是一家子骨肉,二叔这么说,我都不知道要如何接话了。”
正说着何三太太也得了消息过来,上前行了礼,妯娌两个劝着何老太太,免得她又眼泪止不住。思芸一直觉得何二老爷挺混帐,但就是混帐那也是何老太太的儿子,当母亲的哪有不心疼自己的儿子的。
何家各房早就分开吃饭,今天何二老爷回来,自然一起吃个团圆饭。何二老爷分家走的时候闹的十分不愉快,何大老爷却不是个不顾念兄弟的人,只是一起吃饭,并不提往事,就是何老太太都忍住没问两上孙子的情况。因为一个歌伎闹成那样,连带着孙子何老太太都有几分不喜。
“以前弟弟不懂事,惹大哥生气,都是弟弟的错。”何二老爷端酒敬向何大老爷,又道:“我向大哥保证,弟弟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我都改了。”
思芸在旁边席上坐着,虽然是叔嫂,但青阳没那么多规矩,只是男女分席,连屏风都不用。听到何二老爷这话,心里有几分惊讶。何二老爷这是什么意思啊?
何大老爷也显得愣了一下,没有旁人在,便直接问:“家里出什么事了?”难道是那个姨娘搞出什么事情刺激了何二老爷?突然间跑回家里说都改了,他这是想干嘛?
何二老爷摇摇头,看向何大老爷真诚的道:“这几年我在外头行商,见的世面多了,现在才明白当日大哥劝我不扶正姨娘实在明智,不然我何家还有什么名声可言,又哪来的这样的家业。”
何大老爷心里隐隐有几分明白,拍着何二老爷的肩道:“我们是亲兄弟,就是分了家,也不用如此生分,你有什么事只管跟我说。”
当初分家的时候,何二老爷那一份家财实在不薄,只是生意上的事情也不好说。就是何二老爷不是败家子,也有可能哪里周转不灵。就是何二老爷不特意过来这样认错,当弟弟的有麻烦,他当兄长的该帮的还是会帮。
何二老爷听出何大老爷的言外之意,摇摇头笑着道:“大哥误会了,我是真觉得我以前行事太荒唐,惹得母亲伤心,惹得大哥生气,实在很不应该。我打算好好娶房妻室,以后再也不会有那些古怪念头。”
思芸和何三太太都傻住了,何大老爷也怔住了,何三老爷很不可思议的道:“二哥,你的意思是,你要娶妻??”当年不就是因为何家不让何二老爷把那青姨娘扶正,才闹的分家去了江淮,怎么这么快又要娶妻了??
何老太太虽然也是惊讶,不过老人家对这种情爱之时己经很淡然了,男人嘛,别说守着个妾室,就是守着正妻过一辈子的也没有。在她的意识里,自己的儿子没有正妻,以前他自己不想妻就算了,现在他想娶了,那就娶好了。笑着道:“娶妻好,你总得有个媳妇,让你大哥给你张罗着,寻房好媳妇。”
何大老爷脸色有几分难看,没接何老太太的话,直接问何二老爷:“你看上哪家姑娘了?”
“说起来大哥可能也见过,就是开阳南门绸缎庄周掌柜的小女儿,今年二十岁,才貌双全。”何二老爷笑说着,想到自己的心上人,笑得是春花灿烂。
“二十岁还待字闺中吗?”何三太太忍不住问了一句,这个岁数的女子,要么是寡妇,要么是被休弃和离了,真要是没嫁过的,那肯定得有原因。
何二老爷叹气道:“周小姐自幼定了一门亲事,五年前未婚夫婿上京赶考,就再没回来,前不久夫家来人退了亲,听说是考中了,己经娶了官宦人家的小姐为妻。只苦了周小姐,被耽搁到现在。”
众人听着一阵无语感叹,像周小姐前未婚夫这样的主真不少,得了功名就退亲,另娶高门大户的小姐。不过这家更恶心些,要退也该早点退,不该耽搁人家姑娘青春至此,等京城的亲事成了,这才退。估摸着是想着,要是不成再回来娶周小姐,总有个退路。
“我这次去开阳就是去提亲的,周老爷己经允了,我特来告知母亲和兄长。”何二老爷笑着说着,又道:“成亲之后我就把生意转移到开阳来,这样我也好常回家中给母亲行孝。”
“好,好……”何老太太连声说着,她年龄大了,只想着儿孙们能在身边。
何大老爷脸上却没有何老太太的欢喜,问:“那青姨娘和两个侄子,你要如何办?”
158、岳氏(中)
霍景之带着霍希贤和杨氏去了老太太屋里,思宸也没闲着,先派了婆子拿礼去了韩家,不是国公府韩家,是三太太家里。按道理说,她远门回来该回家一趟向嫡母请安,只是身体不好,不能亲自过去,先打发人过去,连礼物一并送上。
婆子去了韩家,思宸又派丫头收拾哥儿的屋子,其实也不用怎么收拾,孩子小,跟朝哥儿一起养。收拾了一半,湖阳郡主身边的婆子就送了红参过来,又说郡主己经派人去请御医,过一会就跟思宸诊脉。 思宸心里明白,估摸着是早上去请安时遇上,霍景之说了她身体不好,湖阳郡主这是来补偿了。思宸并没有拖推,道了谢,又让丫头拿了块银子给送东西的婆子。让宫里御医瞧瞧也好,她这身体一直这么拖着也不行。
中午小厮过来传话,霍景之在霍宜之那里吃饭,不过来了。杨氏过来侍侯,思宸却是笑着免了她的规矩。理由也是蚂蚁论坛首发现成的,就是霍老太太也没让儿媳妇顿顿饭侍侯,杨氏这里自然也免了。就是她现在身体不好,需要静养,她也不让杨氏床前侍侯。思宸自知还没病到这种程度,又不是马上就要死了,再者杨氏要是过来侍侯她了,谁来打理二房,眼看着就要过年,事情正多的时候。 让他们小夫妻一处吃饭,思宸一个人在屋里吃,她病这么久,不止吃药连饮食也忌讳许多。早在青阳的时候,就是跟霍景之一起吃饭,也是两样饭菜。每到吃饭的时候,思宸就有点郁闷,她并不是重口欲的人,只是每次吃饭都是那样的菜色,就是再变着花样做,她吃着也不耐烦。所以每到吃饭的时候,思宸越发想着赶紧来个好大夫,把她彻底治好吧。
御医午饭过后就来了,霍景之不在,霍希贤外头招呼。杨氏和方姨娘在里头侍侯思宸,帐幔放下来,带着丫头退到屏风后面。婆子旁边侍侯,御医诊完脉,婆子引着到了外间,霍希贤上前问:“太太身体如何?” 御医却是问了许多,又让人把以前药方拿出来,思宸身边婆子一一回答,又让人把药方全部拿出来,御医看完笑着道:“太太虽然伤了元气,幸得名医调理,并无大碍,只要按着方子吃下去既可。也不用天天闷在屋里,现在天冷就算了,等开了春,天好的时候也常到园子里散散心。三个月我再来复诊,再看是不是需要换药方。” “那太太的身体几时可痊愈?”霍希贤追问一句。
御医笑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调理身体更是急不得,估摸着最多再有蚂蚁论坛首发大半年时间,太太既可痊愈。” “麻烦先生了。”霍希贤拱手说着,虽然是湖阳郡主的面子把人请来的,但诊金是二房准备,霍希贤把御医送出门,婆子把礼金交给御医身边的小厮。
送完人,杨氏也侍侯着思宸起来,霍希贤又过来请安。御医外间说的话,屋里思宸是能听到的,霍希贤也就没重复一遍,只是重点说了三月后复诊的事。杨氏默默记在心里,虽然思宸说了不用她侍侯,但这些事情她都得记住。 “都不用在我跟前侍侯了,都去歇着吧。”思宸笑说着,她这病只要养着就好了,按时吃定时睡就好了,人越多反而越觉得吵。
方姨娘却是笑着道:“三爷还要去学里,三奶奶也要打理二房的事,不如我侍侯太太。”霍希贤算是请假回来的,他还在国子监读书,只是因为爹和嫡母回来了,他请了假回来,明日早上就要走了,晚上才回来。 思宸想想点点头,道:“老爷说下午敏哥儿和丞哥儿就要回来,你帮着照应。”方姨娘年龄大了,做事也齐全,自己照看不过来的地方,让她照应一下也是应该的。
“是。”方姨娘笑着答应,太太让她帮忙料理两个哥儿的事,那是绝对信任她了。
思宸又看看霍希贤和杨氏,道:“都去吧。”尤其是霍希贤,估计霍宜之找霍景之谈完话,霍景之就要考霍希贤的学问了。看看现在的霍希贤,思宸都有点担心自己的儿子,一个如此强势的状元爹,给儿子的压力太大了。 半下午的时候,霍景之抱着敏哥儿,后头奶妈抱着丞哥儿,丫头婆子们拿着行李回来了。从霍老太太那里抱孩子不容易,霍景之从霍宜之那里出来就去了霍老太太屋里,陪着霍老太太说会话,就抱着儿子们回来了。
方姨娘张罗着安排,霍景之直接把孩子抱到思宸跟前,奶妈也把朝哥儿抱了过来。敏哥儿和丞哥儿都快四岁了,有点记事,不过对于父母几乎没印象,霍老太太让他们叫霍景之爹,他们就叫。到霍景之让他们叫思宸娘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就显得有些愣,跟这个爹一点都不熟,爹娘的是啥还没搞清楚。 思宸虽然有点心酸,也可以理解,毕竟离开的时候还那么小。不过小孩子也好哄,自己慢慢带总是会跟自己这个娘亲。
“孩子三岁就要启蒙,我想自己教,等你病好了,你也一起教。”霍景之笑着对思宸说,虽然他对霍老太太说,他要自己来启蒙教养,却未必有时间,不过把孩子抱过来的借口。又才回京还没找到合适的启蒙老师,霍家的蚂蚁论坛首发私塾是有,还不到年龄上。其实以霍景之的意思,等思宸病好之后,让思宸来教是最好的。 思宸心里是极乐意,不过有点意外,霍景之曾经夸过她的诗词不错,不过诗词对于一个状元公只是休闲时的玩乐。对男子最重要的就是四书五经,考科举得功名,要是霍希贤现在正经书不看去研究诗词,霍景之能打死他。
霍景之笑着道:“只是启蒙而己,哪来的这么多讲究。”以思宸的本事要是让她去考科举那肯定不行,不过教孩子认字没啥问题。更重要的思宸聪慧,凡事明白通透,让她来教,最起码教不出笨蛋傻子。 “是。”思宸笑着应着,又把敏哥儿和丞哥儿放在自己身边,两个孩子还显得有点认生,只是睁着眼看着思宸。
霍景之却是又补充道:“不过最要紧的还是你的身体,要是因为教养孩子再把自己累着了,那还不如把他们两个继续放在老太太屋里。” “不,我一定会小心。”思宸忙说着,只怕霍景之再把两个儿子抱走了。
霍景之又问:“今天宫中御医来了,怎么说的?” 思宸把御医的话重复一遍,最重要的一点是,明天开春之后她终于可以走走,不用天天闷着了。现在霍景之又让她亲自教养儿子,她就更有奔头,觉得自己能好的更快。 霍景之笑着抓住思宸的手道:“这就好,好好调养,我还想着你能给我生个女儿呢。”虽然儿子很重要,但女儿也很好,尤其在霍家严重缺女儿的情况下,儿子足够了,女儿明显缺。
“孩子们在呢。”思宸脸上有几分羞。
夫妻两个说着话,方姨娘进来回话,说一切都收拾妥当,其实主要是把两个哥儿的丫头婆子们的住处按排好,其他要收拾的地方也不多了。
霍景之笑着点头,方姨娘行事一直都很妥当,等以后霍希贤自己能立起来,分家出去之后,也让她跟着霍希贤出去住,也享享老太太的福,笑道:“嗯,很妥当,你累半天了,去歇着吧。”
“是。”方姨娘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霍景之不用去衙门,三个孩子都在跟前,朝哥儿小,奶妈在旁边抱着围观。敏哥儿和丞哥儿的年龄却是刚刚好,霍景之好像发现好玩玩具似的,逗弄着两个儿子。虽然他的长子己经成家,跟小孩子相处的经历却是没有。霍希贤像敏哥儿和丞哥儿这么大的时候,正是霍景之写策论最用功的时候。
敏哥儿和丞哥儿长在霍老太太身边,接触过的成年男性并不多,像霍景之这样的更没有了,不过男孩子比女孩子皮的多,没一会爷仨就玩了起来。
爷仨玩了半下午,朝哥儿首先睡了,敏哥儿和丞哥儿也去午睡。奶妈们把孩子抱走,霍景之唤来丫头传霍希贤去书房。思宸看着霍景之的脸色从愉悦变成凝重,心里知道霍景之是对长子不太满意。
思宸不由的为霍希贤说话,道:“贤哥儿年龄还小,文章也不是一天能做出来的,课业总是得慢慢来。”霍景之是天才,是状元,但他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放到霍希贤身上。一辈子考不上秀才的多了去,更何况霍希贤还不到二十岁,非得让他在科举上有建树,要求是有点高了。
霍景之轻轻叹口气,他明白思宸的意思,但状元公的儿子怎么着也得个举人吧。外放青阳这几年,杨大人一直盯着霍希贤的蚂蚁论坛首发功课,据杨大人信上说,虽然有点长进,但总体来说很平常,完全没有下场的必要。落榜不是丢人的事,但状元的儿子,传胪的女婿落榜,只怕会有人看笑话。
“你歇着吧,晚上我回来吃饭。”霍景之说着,起身往书房走。
霍景之再回到正房时天己经黑了,沉着脸吃的晚饭,思宸也没敢去问,别说霍景之现在教的不是她生的,就是她生的,霍景之想怎么教育儿子都是他的自由,思宸最多衬霍景之心情好的时候说上一句,听不进去她也没办法。在教育儿子问题上,思宸觉得霍景之比她更权威。
吃完饭,丫头里来侍侯,思宸和霍景之到里间坐着,思宸想了起来,道:“我今天派人回娘家请安,太太听说我病着,说明天无事过来瞧瞧我。”
“那真是不巧了,明天我要跟大哥一起出门,晚上才能回来。”霍景之说着,又道:明日你好陪陪岳母。”来的都是女眷,他不在家还好些。
“嗯。”思宸应了一声,霍宜之带霍景之出门,肯定是有大事,不是因为岳家的事,就是因为霍景之谋缺的事。霍景之说着。又道:“太太是想见见外孙了。”三太太和佟姨娘都没见过朝哥儿呢。
次日清早霍希贤和杨氏过来请安,又跟着霍景之一起去了霍老太太屋里,霍景之在霍老太太屋里坐了一会就跟着霍宜之走了。三太太带着许氏和佟姨娘吃过早饭过来的,杨氏去迎的,三太太昨天收到消息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思宸会病成这样,婆婆都免了早晚请安,一般不是病到一定程度不会免了这个规矩。
丫头扶着思宸在屋门口迎三太太,三太太细看思宸神色,弱是弱了些,但精神看着还好。许氏上前扶住思宸,娘们四个进了屋,丫头们倒上茶,思宸让奶妈把三个哥儿都抱出来,看到三个孩子,佟姨娘高兴的差点落泪,三太太和许氏也是满心欢喜。
尤其是最小的朝哥儿,虽然思宸因为他才落得这一身病,但这孩子看着精灵的很,虽然现在还小,还看不出什么来,但当娘的,有个好孩子就是病也是值得。
说了说在青阳的三年生活,三太太和许氏也说不少京城的趣闻,讲了一会话,许氏不由的把话题带到霍岳两家的事上,也不是许氏八卦,而是岳家实在太大胆,以前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岳家敢干出来,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看着霍家要如何办。
当然看笑话的多,倒不是霍家的仇家多,而是这些年霍家的风头太盛,四个世袭罔替的大族,只有霍家一族不止人丁兴旺,权势更旺。要是霍家认下来吃了这个闷亏,那以后京城贵妇们就有笑话说。那个镇远侯府,还出了个状元公,结果人家拿养女顶嫡女代嫁,霍家都能吃下这个闷亏,还照样认亲家。以后看到她们家的女人出门,只管损就好了,他们家的人都能忍。
“此事大伯己有定论,等岳氏蚂蚁论坛首发生产完毕,就把她和嫁妆一起还回岳家。”思宸说着,这话是霍宜之当着霍家女眷们的面说的,虽然当时思宸不在场,但这样的吩咐早有管事媳妇过来传话。也是想借霍家女眷的口把霍家的决定传出去,省得议论纷纷,当然这样的结果还是得让人议论,霍家总算有句话了。
三太太和许氏都显得愣了一下,其实这件事不管霍家怎么处置都挡不住议论,岳氏毕竟进门一年半,己经生下儿子了,现在肚子里又怀着一个。许氏和三太太都曾听不少太太们议论过,霍家可能会衬着岳氏生产的时候,直接动手,到时候人都死了,总不好再鞭尸。 思宸笑着道:“大伯行事宽厚,断不会如此。”
岳家和鲁家都如此暗示过,不过霍宜之和湖阳郡主的意见都是,闺女是你们岳家,我们要不起就退回去,你们要打要杀是你们的事。这也是湖阳郡主的谨慎,现在己经闹的满城风雨,然后岳氏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死在霍家,霍家更说不清了。
就像岳家提休了岳氏却被湖阳郡主骂回去一样,一切都按法律来。你们骗婚我们就告,还人还嫁妆,至于衙门判岳家给霍家多少经济补偿,那再另外算。字据手续一一办好,省得日后口舌。 不然霍家落个虐死正妻的名头,罪名还是霍家人来扛。正妻不是买进门的妾室,要打要杀都随婆家的便。丈夫殴妻,伤害到一定程度,妻子到衙门去告,衙门可以直接判和离。人家活蹦乱跳的女儿八抬大轿进门,然后不明不白的死在婆家,娘家人除非死绝,不然就等着打官司吧。 三太太点点头道:“是这个话,娶妻不是纳妾,是得小心些。”尤其是霍家,多少人看着眼红眼热,其实岳家骗婚的事要是发生在其他人家身上,也不会闹那么大,太多人希望看到霍家的笑话,要是霍家做错事就更好了,现成的把柄抓手里了。
“那孩子……”许氏不由的问了出来,按道理说奸/生子也可以跟随母亲,只是在这个父权社会里,通/奸生下的孩子要是跟随母亲那就是标准的野种,而且岳氏一个女人也不可能独立抚养两个孩子。至于岳家,没直接让岳老爷取消对岳氏的收养关系就是大恩,更不会去管两个私生子的死活。 思宸摇摇头,道:“大伯的意思等岳氏肚里这个生下来之后一起安排。”如何安排就真的不知道了,就连霍景之都没透露过,对岳氏的处置也许不用商议都能有统一意见,但如何处置孩子,方案实在太多,还有宗族问题,最后决定人应该是霍宜之。
其实仔细算算,霍家并不缺蚂蚁论坛首发儿子,霍景之这一辈的,五个成年儿子,三个嫡出。然后大房四个儿子,二房四个儿子,就是三房,除了四爷外还有一个庶子。再往下面算,大奶奶房里己经有三个儿子,二奶奶也生了两个儿子,就像杨氏生了个女儿,除了方姨娘有点失望外,霍家其他人反应都不大,因为霍家是真不缺儿子了。 “唉,岳氏糊涂。”三太太叹息,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自己儿子,停一下因为屋里无外人也就直接道:“岳老爷真是混帐。”岳氏一个在乡间长到十岁的女孩不懂妄冒是什么罪,岳老爷一个两榜进士难道连法律条文都不懂吗!看着是宠,其实是害啊。
159、岳氏(下)
在全京城八卦人士的翘首期盼中,岳老爷终于上京了,然后众人发现,岳老爷不止自己一家人,而是带着岳家舅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岳老爷多花了一倍的时间在路上,本来还有人猜岳老爷是无脸回京城,所以在路上拖延,没想到真相是岳太太娘家人己经找来了,直接把岳老爷堵在半路上,己经缠了一路。
岳太太娘家并不是京城人士,父亲庶吉士出身,入朝为官官至侍郎,一家人也跟着来了京城,后来告老回乡。再后来家中并无蚂蚁论坛首发子弟出仕,也就开始逐渐末落。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过惯了京中的奢爹生活,指着田地收租过日子,一两几钱银子都要看在眼里,跟京中实在没法比。
岳舅爷是岳太太的嫡亲兄长,跟着父亲告老之后就没回过京城,至于他们家如何得到的消息,这倒不奇怪,曾经官至侍郎门下门生故吏总是有几个的。事情闹的这么大,岳太太怎么死的虽然还说不清,但岳老爷谋妻财陪嫁养女这一条是肯定的。要不是通知岳舅爷一声,妹妹死的不明不白,嫁妆也丢的无缘无故,实在对不起人。
岳老爷进京的第二天,霍宜之正想派人去给岳家传话,霍岳两家之事一直没办,最重要的原因就岳老爷人不在京中,总得等被告来了,衙门才能判官司。结果管事的前脚出门,岳舅爷就来了,目的非常明确,问霍家要人要嫁妆。
岳舅爷直接指出岳氏毒死嫡母,和岳老爷一起霸占岳太太嫁妆。毒害嫡母这一条是没啥证剧,但霸占嫁妆这一点却是实打实的,女人的嫁妆只能留给自己的亲子女。要给庶子庶女也不是不可以,但得娘家人同意,至少得知会娘家人一声。像岳老爷和岳氏这样的行事,这就是霸占,这就是犯法。要是霍家决定把岳家包庇到底,岳舅爷状纸上不介意把霍家也加上。
霍宜之接待的岳舅爷,也深刻的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我是流氓我是怕,说岳舅爷是个无赖都不为过。岳舅爷话里透露出的那个意思,岳家现在一穷二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官字两个口,不管往哪开门,京城这么大总有一个说理的地方,要是说不明白,他就天天来霍家说事。
霍宜之气到无语,最后直接跟岳舅爷说,岳氏怀孕待产中,至于岳氏的嫁妆,是从岳家抬过来的,是不是岳太太的嫁妆,霍家不知道也不想管。官司判下来,岳氏和嫁妆会一起还回岳家,至于是不是岳太太的,还得请岳舅爷去找岳老爷。
话说完,霍宜之直接让蚂蚁论坛首发小厮们把岳舅爷请出去了,岳舅爷虽然横,但也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他来霍家这一趟只是来表个态,把嫁妆讨回来,要找的还是岳老爷。
带着一肚子火气霍宜之回到正房,抬头就见湖阳郡主正在屋里坐着,湖阳郡主虽然有自己的府邸,但按规矩说霍宜之的正房就是湖阳郡主的正房,只是湖阳郡主来这府里的时候少,也就成了霍宜之的卧室。
管事早把前头发生的事告知湖阳郡主,湖阳郡主听完就笑了,她原本只担心岳舅爷太软弱,虽然流氓成这样也出乎意料外,爹好歹还是个侍郎呢,不过这样也好。没等霍宜之回来,就吩咐管事的道:“去,叫二老爷来。”
按理说,霍景之不该来霍宜之的内宅,他们兄弟有啥事可以外间书房说。不过霍宜之马上就要回来,她也不想再挪地方。反正这内宅里也没什么女眷,湖阳郡主自己都不是很讲究的人,也就懒得讲究了,也就两句话的事。
湖阳郡主看到霍宜之进门并没有起身,霍宜之看到湖阳郡主虽然高兴,但并不意外。因为岳家的事,湖阳郡主是天天往这边跑。做为霍宜之的妻子,湖阳郡主有些失职,但做为霍家媳妇,霍家宗妇,湖阳郡主从来都把霍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一个混混无赖,所图的不过是钱,老爷何必因为这个生气。”湖阳郡主笑着说着。
丫头给霍宜之端上茶,霍宜之叹气道:“想当年也诗书礼大家,子孙怎么就这样了呢。”
湖阳郡主不禁笑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别说曾经的诗书礼,就看曾经和霍家齐名的孙家就能知道了。当然孙家嫡系还有爵位,也许什么时候还振能兴一下。像书香门第之类的,唯一能靠的就是子孙争气,能得功名入仕为官,要是连着几代,子孙里没有争气的,只是吃老本,再摊上一个稍微败家的,把一个家族败到底没啥好奇怪。
霍宜之看到湖阳郡主的笑容不由的把话题打住,其实论行事手段,湖阳郡主比他狠的多。她的行事准则一直是,我要么什么都不做,我既然做了,就要把对手彻底打死。
“看来岳家之事不能再拖了,岳氏可以继续留在别院待产,跟岳家的官司是得了了。”霍宜之说着,衙门先判了案,嫁妆退回去,至于岳氏本人,等她生产完了,再通知她这件事,然后直接让岳老爷把女儿领走。
湖阳郡主点点头。
“鲁太太来霍家来了这么多趟,现在我们既然己经决定上公堂,应该知会鲁家一声。”霍宜之说着,虽然不管鲁家怎么说,决定是不可能改了,但提前知会一声也是应该的。
“我跟老爷想到一处去了,我己经让管事的去唤二叔过来,这趟就让二叔去吧。万一哪里谈崩了,老爷再过去不迟。”湖阳郡主笑着说着。
不止是因为霍景之和鲁老爷同朝为官,论口才论腹黑,霍宜之都拼不过霍景之。再者霍景之再是状元,霍家大事也轮不到他拍板,先派霍家二号人物过去,就是哪里谈不拢,霍宜之再出面总还有得谈。要是直接霍宜之出面,谈崩了那就没有蚂蚁论坛首发回转的余地了,总不能那时候再让霍景之出面替霍宜之圆,那就显得霍家长幼不分。
霍宜之点点头,他知道湖阳郡主心里是早有主意,只是并不直接说出来。夫妻这么多年,湖阳郡主不管娘家多好,自身多么能干,行事多么跋扈,湖阳郡主跟他一起的时候,对于他的夫权都十分维护。就是跟霍老太太争权那一回,湖阳郡主也是提前跟他说了的,这是湖阳郡主的为妻之道。
湖阳郡主端起茶碗喝茶,一时间夫妻无话,说是夫妻,他们夫妻相处的实际时间真不长。除了新婚的时候,怀孕生子之后,湖阳郡主就直接搬回郡主府。夫妻见面的时候还没湖阳郡主跟霍老太太见面的时候多,霍宜之甚至于想过,孩子晚生两年就好了,那样他对湖阳郡主有用的时间还长点。
“上回你派婆子送去的点心我倒是吃着不错,哪里来的?”湖阳郡主突然笑着问。
霍宜之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道:“是大爷外头寻来的一个点头师傅,我吃着不错就让人给你送去,你既然喜欢,就让他过去侍侯吧。”
湖阳郡主笑了起来,有时候她都不知道要如何说霍宜之好,霍宜之对人好是十打十的好,他很少想一些转弯做法。就比如这个厨子,她说喜欢吃点头,要是换一个人说,保证你会说,你常来这边府上就能吃到,或者你什么时候喜欢了就派人传话,我给你送去之类的。霍宜之就只能说,你把厨子带走吧,你方便就好。
霍宜之被笑得愣了一下,正想说话,就听外头传来丫头的声音:“二老爷来了……”
湖阳郡主忙把笑容收了,霍宜之也坐端正了,霍景之进屋。聪明人说话从来都是三言两语,岳舅爷的事管事的己经说了,现在湖阳郡主叫他过去,不用谁开口,霍景之就直接道:“一会我就让人写了拜贴送去鲁家。”
“马上就要过年,下了十五就要请衙门判官司,知会一声总是应该的。”霍宜之说着。
霍景之停了一下突然间道:“听说鲁家七姑娘,鲁老爷嫡出,才德兼备,今年十六岁,正待字闺中,我想说给小四。”
湖阳郡主倒是不意外,霍景之回家头一天跟鲁太太说了那样一席话,婆子说给她之后,她当时就猜到了。她恨岳家这么打霍家的脸,霍景之当然恨,不过当伯伯的,他肯定会想着小四以后的婚事。
霍宜之稍稍愣了一下,霍宜之当然也想着小四以后的亲事,但是鲁家七姑娘,在京城很有才名,据说也是美貌如花。十六岁还未订亲,当然不是因为没人提亲,而是鲁家想把她送进宫,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传闻,就是皇后的亲妹妹也不敢说自己是一定能进宫的。便道:“鲁家七姑娘是很好,只是鲁老爷……”
湖阳郡主笑了起来,看向霍宜之道:“二叔既然说了,他定有自己的蚂蚁论坛首发道理,这门亲事要是真成了,对小四岂不是有利。”宫门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当然,鲁老爷也可以拒绝霍家,再给鲁七姑娘挑门好亲事。
霍宜之点点头,既然霍景之开口了,那就让他去谈,真谈成了也是一件好事。就是鲁七姑娘不服气,嫁都嫁过来了,也就由不得她了。不然给小四娶什么样的媳妇,以小四的条件只说娶个媳妇那肯定能,但要是娶个条件差的,以后还是个笑柄。
话说完霍景之就告辞走了,屋里只剩下霍宜之和湖阳郡主,一时间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霍宜之的屋子,霍宜之是正主,湖阳郡主自己没说走,霍宜之正不会赶她走。只是霍宜之并没有那么巧的嘴,他也不知道要跟湖阳郡主说些什么好。
霍宜之甚至于不止一次想过,是不是他太呆了,以至于湖阳郡主这么不喜欢他。当然湖阳郡主也不讨厌他,相敬如宾,别说朋友了,真如客人一样。
丫头换了新茶上来,湖阳郡主倒是找了个话题,问:“关于孩子的事,老爷是如何想的?二叔都去跟鲁家提亲了,孩子的事只怕鲁家也得要个说法。”
孩子问题湖阳郡主真没怎么想过,她的心思主要在如何报复岳家身上,像给小四找媳妇,如何处置孩子,霍家兄弟比她更会操心,也会想的更周全。反正不管怎么办,湖阳郡主都不打算Сhā嘴,这事该是他们办的。
霍宜之叹口气,这事他也考虑的够久了,从决定上公堂那一刻起,孩子是怎么也周全不了。要是岳氏肚子里的这个是女孩还好些,要是男孩还真有点麻烦。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没说的原因,道:“以小四庶子的身份让小二收养。”
要是岳氏再生个女儿,还可以含糊点,以小四长女的名义让大奶奶收养,养在嫡母名下,嘱咐大奶奶以后嫁妆按嫡女的来,霍家的女儿实在少。儿子就只能这样了,大奶奶房里嫡子庶子己经三个,二奶奶房里两个嫡子,这孩子要是占了嫡子的蚂蚁论坛首发名份,二奶奶肯定不会同意,庶子的话,马马虎虎还可以接受。
“孩子的身世肯定瞒不住,这样转个圈也好,省得鲁家姑娘委屈,进门就先当娘。”湖阳郡主说着,遇到狠一点主母,这样的孩子直接养死,反正小孩子折夭率高,霍三太太又是那样的没用。
要是交给大奶奶和二奶奶,有奶妈有婆子,不缺吃不少穿,自己长大就好了,最起码主母不会起杀心,故意弄死。想了想,湖阳郡主又皱眉道:“不过这孩子真不好养啊。”
要是养不好就得养成仇,虽然是霍家的孩子,霍岳两家上了公堂,尤其是生下来的这个儿子,本来该是三房嫡孙的,结果落到如此尴尬境界,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记恨。
霍宜之也明白,所以把他们从三房调到长房来以抬高身份,以后要是有时间有精力,他也想亲自教养。明明是母亲做错的事,孩子却得承担后果,霍宜之现在能做的,也就努力让他承担的少一点,要是孩子长大了还是怨恨,那也没办法。总不能因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结果,现在就把孩子掐死吧。
说话间天己扫黑,己到晚饭时间,湖阳郡主想想直接吩咐身边丫头道:“今天我留下吃饭,让厨房多花点心思,把我的喜好也说了。”
丫头赶紧去了,霍宜之实在有点喜出望外,看向湖阳郡主的神情都不知道如何形容好。
湖阳郡主神情却显得有些忧伤,淡淡然的道:“崔玉莹说我这一生都不知道珍惜,只会把人的真心踩到脚底下,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在反省,我是不是真的错了。”
崔玉莹拒绝了她一辈子,只到最后思宸才把崔玉莹的蚂蚁论坛首发真心话拿过来,不是不喜欢。而是太了解她的为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想让湖阳郡主一直喜欢一直挂念,那就要一直拒绝。把真心奉上去,换来的不是真心,而是厌烦。
一生太顺利,太圆满,很多事情也就不在乎了。崔玉莹看上她,比她看上崔玉莹还要早,就是湖阳郡主一直觉得巧合的相遇也是崔玉莹刻意为止,然后就这么让她牵挂半辈子。崔玉莹最后在信上说,回想这一生,她觉得很欣慰也很高兴,她用了一生时间自由的去想,去爱,然后她一直想的那个人,也想了她大半辈子。就是她死了,还一样会想着她。
160、鲁老爷
贴子送上,次日下午霍景之去了鲁府,做为一部尚书,鲁家虽然不像霍家这样的显贵,但也是标准的权贵。这样的府邸门口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没想到这趟霍景之过去的时候,门口正吵着热闹。
岳舅爷求见鲁老爷,鲁老爷不见他,然后他就在门口赖着不走。门房哄他走,然后他就在门口耍起了赖。霍景之过去的时候,正是闹的欢。
霍景之当然不好在门口围观,把马交给蚂蚁门房,管事的匆匆过来,一脸流汗状的引着霍景之进了鲁老爷的论坛书房。霍景之进了门,书房里除了鲁老爷外还有一人,大概五十几岁,头发白了一片,霍景之正想着这是谁,京城对这事说上的话他应该都认识的。却猛然想起来,这是岳老爷,好些年不曾见过,而且算算年龄岳老爷应该首发四十岁差不多,没想到现在看起来老了十几岁不止。
见礼坐下,茶花送上,鲁老爷笑着道:“收到霍大人的贴子,我就把岳大人也叫了过来,有些事情我们也该一起商议商议。”
岳老爷当即站起身来,向霍景之拱手作揖道:“是我对不起霍家。”
霍景之并不理会岳老爷,只是有几分为难的看向鲁老爷,道:“我此次过来,是转述兄长的决定,鲁太太因为霍岳两家之事常来霍家走动,兄长觉得应该告知鲁老爷一声。”
鲁老爷和岳老爷都怔了一下,岳老爷还有点不明白,鲁老爷却是听出来了,霍景之过来转述霍宜之的话,那就是霍家的最终决定了。也就是说霍景之对这事己经做不了主了,他就是个传话的,霍景之在朝中再牛叉,也做不了他大哥的主。
想到此处鲁老爷有点冒冷汗,霍宜之做为镇远侯兼郡马爷,在京城并不算名人,不管是跟他弟弟比还是跟他老婆比,都很默默无闻。但此人也是公认的宽厚诚实,老实人一个,但要说好欺负,那就绝对错误。
霍景之继续道:“兄长之意,年后给应天府递状纸,要是应天府不敢判,那只有麻烦郡主入宫一趟,请太后懿旨了。”牵扯到尚书和侯府,摊上这样官司的府尹也是倒了八辈血霉,不管怎么判都得得罪一个。为了不难为府尹,那只得进官,直接由皇家宣判,本案又一点都不复杂,事情讲明白,太后就能下旨了。
鲁老爷一呆,岳老爷站着直接腿都打起颤,嘴唇都白了起来,只差给霍景之跪下了,拉住霍景之的胳膊道:“霍大人就看到我们同朝为官的份上,进宫之事万万不可,不,就是闹上公堂,我们两家脸面何存。”
霍景之这才看他一眼,口气冷淡,却甚不客气道:“岳家以养女冒嫡女,这样一巴掌打到霍家脸上,霍家早就没脸了。”
“不是的,霍大人,当日之事是后宅无知妇人所为,我并不知晓。我要是晓的,断不会如此行事。”岳老爷苦苦哀求着,又道:“这本是我们两家私事,何必闹上公堂。霍家要是觉得此事不妥,岳家之女任由霍家处置。”
“你岳家的女儿自有你们岳家人处置。”霍景之笑了起来,神情有几分不屑,随即转头看向鲁大人道:“兄长之意己传到,告辞。”
话间落霍景之转身就要走,岳老爷正想上前拉住霍景之,鲁老爷训斥岳老爷道:“还不退下,还在这里丢人现言。”
岳老爷张嘴想说什么,鲁老爷却是向身边的小厮使了眼色。现在霍家人看到岳老爷抽死他的心都有,有岳老爷这个搅局的在,此事根本就没办法谈。几个小厮上前硬把岳老爷请走,鲁老爷这才叹口气,向霍景之拱手道歉:“我这个弟弟……唉,庶出之子不免少些教养见识,还望霍大人见谅。”
霍景之当即拱手道:“鲁大人言重了。”庶出之子这话都说出口了,鲁老爷自己也是个庶出的。
鲁老爷让着霍景之再次坐下来,鲁大人长长吁口气,眼泪似乎都要掉下来,道:“虽然是我弟弟之错,但也是我这个当兄长的教导不周,才酿成如此大错。真是无颜见霍大人和郡马爷。”说着鲁大人起身又向霍景之作揖。
霍景之忙起身扶住他,道:“鲁大人快不可如此。”
霍景之扶着,鲁老爷抹着眼泪又坐了下来,鲁老爷看向霍景之,一脸肯求的道:“此事真没有缓合余地?”
霍景之叹口气,无比真诚的看向鲁老爷,神情无辜的像朵白莲花,道:“鲁大人,我明白你爱护弟弟的心情,只是……昨日岳舅爷找到家兄,直言岳氏毒害嫡母,霸占嫡母嫁妆。鲁大人也是个明白,岳太太之死也许一时半会查不清楚,但霸占嫁妆这条却是板上钉钉,要是岳舅爷再找出什么证剧来……毒害嫡母可是大罪!”
鲁老爷顿时无言,本来因为代嫁之事,此事己经闹得沸沸扬扬,这事虽然事关名声,妄冒之后对方认下也有的。就是霍家实在容不下岳氏,由岳家或者鲁家动手处置了岳氏也是可以的,此事却不宜闹上衙门,因为直接影响岳老爷的仕途。
出乎鲁老爷意料之外的,岳舅爷也跟着岳老爷一起上京了,也带来了更大的炸弹。这一下把鲁老爷炸的都有点晕,他明白霍景之的意思,要只是代嫁,霍家也许会给岳家鲁家这个面子。但岳家犯了这么大的事,霍家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己,宣布婚姻无效,强制离异,那岳氏不管犯了什么事,也就跟霍家没关系了。
霍景之看鲁老爷不吭声,叹口气又道:“我想鲁大人也明白,鲁霍两家一直亲和,鲁太太上回去霍家之时,该说我都说了,不管是我,还是家兄都不想跟鲁大人为难。只是此事,也望鲁大人不要为难与霍家。”
上回跟鲁太太说的再明白不过,鲁老爷和岳老爷是血缘兄弟,但这个并不是宗族法律承认的,鲁家完全可以甩清楚。现在是鲁大人自己硬往里扎,拉都不拉住,那谁也没办法。
鲁老爷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道:“我明白霍大人的好意,只是血缘兄弟,我岂能弃之不顾。现在己经沸沸扬扬,我要是再不管不问,别说官职功名,就是性命只怕也……”性命是无碍,罢官也没什么,过些年还可以起复,怕的是除了功名,那就真完了
霍景之也跟着叹口气,却是不接话,只等鲁老爷下文。
鲁老爷站起身来,向霍景之再次作揖,道:“此事己经闹到如此田地,强求霍家确实不应该,其他的都好说,只是万不可闹到宫中去。我跟府尹还有几分交情,此事不用上公堂,直接由衙门判下文书,法则手续一样不少,只是勿要声张
霍景之的脸色变了,不再是刚才跟鲁老爷称兄道弟,共诉衷肠的模样,冷着脸道:“鲁大人心疼弟弟,难道我和家兄都不心疼自己蚂蚁侄子吗。鲁大人担心弟弟前程性命,难道我和家兄就不担心小四以后孤独终老吗?此事闹的如此之大,真像鲁大人所说,无声无息的把此事完结,岳家可以悄悄带着岳氏和嫁妆走,但霍家还要在论坛京城立足,小四以后还得娶亲事。此事处置的不明不白,任谁都要问一句,小四是寻嫡妻还是填房。岳氏所生之子,到底是嫡还是庶?”
“这……”鲁老爷哑然。
霍景之哼着又道:“难道让霍家把官府文书抄上一千份,满京城散发吗?”
鲁大人脸皮抽动,霍家要进宫让太后判案。当然不止是因为可怜府尹难判案,而是太后出面,惊动最大,懿旨出来马上全京城都知道,这样霍家的脸面就全部找回来了,当然也利于霍四爷再娶亲。想了想,便道:“四爷亲事就是我的事,我定给四爷寻门好亲。”
霍景之神情不变,却是突然道:“我听说鲁七姑娘才德兼备……”
鲁老爷又是一惊,直瞪向霍景之,霍景之淡然道:“鲁七姑娘十六岁未许人家,我明白鲁大人的心思,只是宫门……我劝鲁大人三思。”
鲁老爷直盯着霍景之问,只差直问霍景之,这话到底是谁说的。湖阳郡主经常出入宫纬,深受太后和皇后喜爱,宫中消息非常灵敏,霍景之自己状元出身,又点了盐政,深得圣宠。这要是真是宫里的意思,那他多年心血岂不是白费。
“鲁大人自然视爱女为掌上明珠,不肯轻易许人,霍家也并无强求之意。本来就是霍岳两家之事,与鲁大人并无关系。”霍景之淡然说着。
鲁老爷心情十分复杂,话说到这份上,他要是再听不出霍景之的意思他也白活这些年了。想让霍家买鲁家的面子那就把女儿许出来,岳老爷本来就是欠霍家一个媳妇,他想管,那首先就要把欠的帐还上。停了一下才有几分自嘲的道:“果然是镇远侯府啊!”朝中有人,宫中有人,确实不用卖他这个面子。
霍景之看一眼鲁老爷,正色道:“鲁大人希望不惊动任何人就平息之事,置霍家脸面不顾,鲁大人这是爱惜弟弟。但我霍家白白受辱谁来体谅,鲁大人话说的简单,给小四寻门亲事,但这门亲事岂是这么好寻的,就像我现在跟鲁大人说,把你的女儿许给小四,你不也一样不愿意。再者,太后下旨是霍家向世人的交代,同样的,鲁霍两家联姻,鲁七姑娘嫁小四为嫡妻,办场大喜事也是一种交代方式,只看鲁大人怎么选了。”
鲁老爷回过味来,一时间低头不语。是结亲还是结仇,就在一念之间,当然他也可以完全置身世外,就像霍景之一直说的,这事跟鲁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霍景之也不想再说下去,该说的全部说完了,现在就看鲁老爷怎么选了,起身道:“言尽与此,就此告辞。”
“我送霍大人……”
霍景之骑马回家,先去大房给霍宜之汇报工作。鲁七姑娘的霍四爷的亲事虽然没有马上拍板,但鲁老爷明显在犹豫,鲁七姑娘进宫的事情是没希望了,霍四爷的条件在京中虽然说不上十分好,但也说不上差,配鲁七姑娘也是马马虎虎。用女儿去换弟弟的功名,就看鲁老爷要怎么办了。
“鲁大人送我出门时,态度温和,我想就算最后岳老爷真被除了功名,鲁大人也不会因此记恨霍家。”霍景之说着,他不想跟鲁家闹的很难看,所以第一次见到鲁太太时,他就把话说明白了,这事你们别管,跟鲁家没关系。
霍宜之点点头,能少结个仇家就少结一个,虽然鲁七姑娘进不了宫,但鲁家一时间半会也不会很差。霍景之回京复职正在谋缺,霍宜之也是奔波许久了。道:“要是鲁七姑娘真能嫁给小四,真是好事一件。”强力的姻亲对于小四有好处。
“马上就要过年,鲁大人还有几天时间考虑。”霍景之笑着说着,不管再怎么议论,再怎么着也得把这个年过去,没有大年下打官司的,正好给了鲁大人时间。又道:“看鲁大人平常行事,我倒觉得他会同意。”
“还有一事,我跟郡主商议了很久,要不是出了岳家这件事,早该跟你说了。”霍宜之突然道。
霍景之想了想问:“大哥请讲。”
“分家。”霍宜之直接道。
霍景之先是一怔,随即明白,是啊,霍家是需要分家了。虽然说一般情况下父母在,子女都得在父母跟前行孝,但也得看情况来。现在的镇远侯府实在太显赫了,就像这回小四的事,那么多人议论,那么多人八卦,那么多人等着看霍家的笑话,抓霍家的把柄,都是这个道理,完全是架在火上烧。
霍家三房是可以忽略不计,但大房里有湖阳郡主,镇远侯府和郡主府连成一片,直接占了一条街。霍宜之这些年是默默无闻,但湖阳郡主一直很活跃。霍景之刚中状元那会,名声是有的,但才入官场还需要侯府的势力。
十几年过去了,霍景之己经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变成从三品盐政,现在的侯府甚至于都要指着霍景之了从三年前点了盐政之时,霍宜之都想过这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高/潮到一定程度,紧接着的就是下坡路,对家族最好的状态就是一直半杯水,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一个霍景之再加上一个湖阳郡主己经快把这霍家的这杯水装满,现在的霍景之既然己经不需要侯府的势,那就分出去。分出去之后,霍景之的仕途只怕会比现在更顺一些,没有镇远侯府二老爷这个名头,看着好像是把荣耀去掉了一部分,但这个荣耀什么都带不来。他们是亲兄弟,不管是不是分了家,弟弟需要帮忙,当兄长的肯定会帮。
霍宜之一直盘算没有说出来,是因为霍景之在外放,外放历练的时间不一定,不在京中影响比较小,而且霍宜之也可以帮着照看京中情况。现在霍景之既然回来了,从三品外放归京,以霍景之的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二品,一部主事,官位至此再顶着侯府的名头,不管对霍景之还是侯府都不太好,分家是必须的。
“小四的事情还没完,你谋缺的事还在波奔中,分家之事不会现在提。”霍宜之说着。
“我明白。”霍景之低头说着,不会现在马上办,可以开始想了。
161、婆媳
腊月二十六的时候,二房的年租终于交上来,去年的年租是思宸病中料理的,今年倒是不用她操劳,霍景之在家。家中大帐霍景之亲自料理,一直忙着外头,真的有些时候没看过帐了。过年的准备事宜则是杨氏操办,至于霍希贤国子监放假之后就去了杨家,明年就是三年一次的春闱,天下才子齐聚京城,杨大人府中正招呼着仕子,也就让霍希贤一起去听听。
“前几日我妹妹来了,说起来明年春闱的事。”思宸笑着说着,思慧来过好几趟了,就为明年邵昀春闱的事。只是霍岳两家之事正闹的沸沸扬扬,霍景之回京又是谋京缺的,邵昀并不是想这时候来打扰霍景之,但为了此次春闱他也是准备许久,安远侯爷该请的人也请到的,杨大人那里也是常去,邵昀就想最后让霍景之看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