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娶亲上,林星河的想法是不能娶高了,君不见历朝驸马都是悲催的存在。他情愿低娶,也不愿意去侍侯媳妇。
现在人在贾府住着,是没人说议亲的事情,但看贾母的意思就再明显不了。贾母给林星河这个林家庶出儿子保媒,保的是自己娘家,一门双侯爵出身的嫡长女。林星河心里非常明白,贾家老太太很看的起他。
贾母如此明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想着让自己虽然是嫡出,但不能袭爵的孙子娶林家嫡出小姐,实在差太多了。
宝玉要是嫡长子能袭爵位,或者他金榜题名中了状元,注意是状元,一般中举都不行。然后朝廷上混的好,这时候贾家说让宝玉娶黛玉,这还是可以坐下来商量商量的。现在十岁的小孩子,前程之类的都看不出来,贾家就是猪油蒙了心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说到黛玉的亲事,黛玉九岁,虚岁十岁了,像议亲之类的事情其实也该想想了,只是林家上下都不提,就连贾敏都是想都没想过。为啥不提,因为林星河的前程还没出来,这个时代的女人未出嫁前靠的是父兄。
女人怎么样算是过的好,首先第一条是要嫁的好,女子凭什么嫁的好,凭门庭家世,更重要的是父兄混的好不好。
林星河说秋姨娘那句,到宫里当娘娘都使得,这是一句有点夸张的话,不管是林如海还是林星河都没把打算把黛玉送到皇宫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去,太苦了。但林星河对于自己唯一妹妹的将来他是有打算的,或者说他对自己的将来打算的很清楚。
黛玉现在年龄还小,婚事可以再拖几年,以林星河的想法,到黛玉十五岁的时候再议亲。十五岁也不算很大,但六年的时光,林星河不敢肯定说自己一定能混出来,但至少在京城他肯定不是无名小卒了。
怎么样才是疼妹妹,让妹妹嫁的好才算是真疼她,皇宫太苦不让黛玉去。但可以嫁到王府里当王妃,关于这一点,林星河还是比较有自信的,他能做到。
上京之前林星河心里都有这样的想法了,虽然没跟林如海说过,但估摸着林如海也是这个意思,在黛玉的夫婿备选名单中,不能袭爵的嫡出公子,肯定不在考虑之列。
也就因为有了这样的打算,所以林星河才这么怒斥了自己的亲娘,实在太不靠谱。也就秋姨娘这样的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换个稍微有点见识的,连想都不会这样想。
秋姨娘被儿子一声怒斥说的低下头来,一声不再言语。林星河也不由的叹口气,自觉得自己话说重了。其实秋姨娘是有点嘴碎,但她一般嘴碎也就是在自己面前说说,人前的时候她自知自己见识不行,极少Сhā话。不由的把声音放软了,道:“以后姨娘切不可再说这样的话,伤了妹妹的名声。”
“我知道了。”秋姨娘诺诺应了声。
林星河又道:“天不早了,姨娘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嗯。”秋姨娘应了一声,慢慢转身退出去。
林星河想到外面天黑,连忙又叫丫头提上灯笼小心跟好。自己把接下来的一些打点好,又看了一会书,这才睡下。
11
11、听说 ...
湘云在贾家住了好些天,不等孙夫人来接,贾母主动送湘云回去了。老是让史家人来接也不是个事,湘云心里很舍不得,谁也不愿回去被虐待当苦力,但也知道没办法。打起来精神,一脸笑的辞了贾母,贾敏,又去辞刑、王二位夫人,临走之即又抓住宝玉,小声跟他道:“就是老太太想不起来,你记得想着我。”
宝玉点点头,其实几些天听丫头们里传的,湘云在家里的处境确实非常不好。
孙夫人见她回来请安也没说她什么,只是让她回屋继续做针线。湘云往自己屋走的时候不由的垂头丧气,其实她还是喜欢在贾家生活啊,要贾家好歹她是个小姐,到史家马上就变成苦力了。
连续在家里做了几天针线,饶是史湘云这么会偷懒的也不由的觉得脖子酸。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然后就是做活计,就是能偷懒到花园子里走走,生活没啥乐趣啊。每个人对你都冷冰冰的,有时候看到还刻薄两句,然后唯一的事情就是做针线,这样的生活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心里呐喊着,湘云不由的开始细想,红楼原文里头,湘云的结局。湘云在书里头订亲很早,估计也就是十一、二岁的就订亲了,然后订的按照脂砚斋批语,应该是卫若兰,然后还说卫若兰是才貌仙朗,成亲之后史湘云一度过的很幸福。
记得史湘云十二支红楼曲中还有一句,大概意思就是说,得了这么一个好夫婿也就是把父母双亡小时候所受的苦都折掉了。按这个说法,这个卫若兰是真的很不错。只是很可惜,夫妻并没有长久,后来也可能是卫若兰死了,或者发生了其他大的变故,有可能是后来四大家族家败,卫家也跟着完蛋。
关于史湘云在红学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脂砚斋是史湘云的原型人物,这就太神奇了。因为脂砚斋是参加了红楼梦创作了,她是曹雪芹的合作者,在这部书中,脂砚斋完全是神。
把这些过于神乎的去掉,其实现在穿的这个都不能算是红楼梦了。林如海活着,贾敏活着,贾珠活着,然后林家还多了一个庶出儿子林星河,其实乐观一点想,也许四大家族就不会败了。要是四大家族不倒,自己老公卫若兰也许不会死,自己还可以跟他幸福美满的在一起生活,这样的将来不是很美好嘛。
晚上翠缕侍侯湘云睡觉,湘云也是累一天了刚想睡下,翠缕却是突然间在床边坐了下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道:“姑娘……今天我在前院提水,听到二姑娘身边的两个大丫头在那议论。”
“她们说什么了?”湘云一边问哈欠一边问着,湘绣自己就是个刻薄的,她的丫环能说出什么好话来。
翠缕一脸担心,把声音压的更低,道:“她们说……老爷和太太己经给大姑娘你看中一门亲事,是哪一家的庶子。”
湘云怔住了,怪不得翠缕这样的一副神情,嫡庶有别这个词在古代是非常严格的,尤其在婚配上,庶子配庶女,嫡子配嫡女。尤其是女儿在这点更吃亏,因为男人还能去考个功名啥的,中了举,进了官场上又不论这个。
湘云是史家嫡长女,不但是嫡女还是长女,所以湘云对自己的婚事不是很担心也是因为这个。孙夫人是个很要面子的,再者要是史家嫡长女要是嫁的乱七八糟,她那两个叔叔以后见人都说不起话来。
虽然书里描写湘云是官媒看过之后就订亲的,可能史家也没有很认真挑,但至少是门当户对的,不然书里也不会把卫若兰写成才貌仙郎了。
现在翠缕突然间说是庶子,湘云其实是对于嫡庶并不是很以为然,不过史家敢破规矩,把嫡女嫁给庶子,那这个庶子一定很有为。很有可能就是有功名在身了,虽然说在婚配原则上,男方可以比女方大,但也不可能大很多,自己才八岁,对方最多也就是十八岁,要是再大些,就过婚配年龄了。
要是十八岁就能中举有功名在身,其实方面品行不好说,至少有一条,他很上进,家世肯定也差不了。
这样一想,也不什么了不起的,再者史湘云的婚姻是书里写出来的,就是这个世界有点不一样,贾珠还是娶的李纨,王熙凤还是嫁的贾琏。那同理可以推测,自己嫁的应该还是位才貌仙郎,然后夫妻感情不错。当然真嫁了之后,她一定得想办法,其他人先不说,先得自保。
想到这里,湘云对翠楼道:“婚姻大事,原就不是自己能做主的,就是回去跟老太太说了,她也不好说什么。”
翠缕不由的低下头,轻声抽泣起来,她跟湘云这么说,其实也不是想湘云能改变啥,而是想着给贾母说了,贾母会不会说为湘云说点什么。一个侯爵府的嫡女嫁了庶子,怎么看都不像是良配。
湘云知道翠缕是真心为她好,心里也很是感动。不由的道:“好姐姐,这些年你对我的心我都明白,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难为的,我要是命好的,肯定能遇上个好夫郎。不早了,我们也早点睡吧。”
把翠缕安抚一番睡下,湘云也慢慢睡去了。
天气慢慢转冷,湘云的棉衣类的都也都找出来,贾母派人来接,孙夫人再次应允,湘云高高兴兴的又进贾家。
湘云刚进府就听说了,宝钗要来了,现在贾府里连三春都知道,姨妈要带着儿子女儿上京,还要特别说明的,薛蟠因为争个丫头在金陵打死人了。
不过看三春的反应湘云也明白了,打死人这种事情在贵族中并不是什么很大不了的,三春说起来的那个语气,也就是有点惊讶,惊讶过后也就算了。然后就说到宝钗身上,三春估计也是纨绔看多了,不说其他人,就是宁国府里的贾珍,贾蓉对父子,干出来事情可比薛蟠出格多了。
薛蟠的关司是贾雨村了的,贾雨村写了两封信,一封给了王子腾,一封给了贾政。信送到贾政手里时,王夫人也在旁边,贾政没什么好脸色,王夫人的外甥打死人,就是算事情不大,也平息了。但也绝对不是好事,至少贾珠或者宝玉做出来了,自己得给他一顿胖揍。当然他揍不着薛蟠,只是把信拿给王夫人看。
王夫人看完松了口气,好歹关司了了,薛蟠没事了。贾政阴着一张脸,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掀帘出去。
王夫人也不理会贾政,她跟贾政夫妻做到现在,夫妻情份己然全无。反正她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贾珠更是有出息的,小儿子宝玉看着也聪明。只是把凤姐叫了来,好好给薛家人收拾处院落出来。
薛姨妈信上己经说过了,这趟上京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宝钗要选秀了,希望王家,贾家帮衬,偏巧王子腾又升九都统制,奉旨巡边去了。王夫人跟薛姨妈是亲姐妹多年未见,这趟薛家上京来,她们姐妹肯定要一处守着的。
凤姐回道:“我己经着人把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收拾出来,一所八间房舍。”
王夫人皱眉,道:“会不会太窄了些?”
凤姐也很感到为难,八间房舍确实不宽敞,最后只得实话实说说:“家里也实在没有其他居所了。”
国公府虽然大,但是架不住荣国府人口众多。贾政,王夫人一处,赵姨娘另有小院,贾琏,凤姐是一处,然后贾珠一处院子也不小,幸好三春以及宝玉都小跟着贾母一起,不然东北所这八间也没有。
本来梨香园一所十来间,但林星河住着,就以亲疏来说,林家是姑奶奶家,比薛家要亲近的多。虽然早知道薛家人要来,但老太太说了梨香园给林家人住,王夫人肯定不能说,不行,我得给我娘家妹妹住。
王夫人管家多年,对于贾家情况甚是清楚,也确实没有更宽敞空院落了,只得道:“那就先这样吧,你收拾好即可。”
“是。”凤姐应着,她也姓王,对于姑妈的心情凤姐多少有点了解,但很难感同深受。她压力并不大,她素日讨贾母喜欢,贾母并没有因为贾敏的到来而疏远她。而且让王熙凤说,贾敏并不是难相处的人,她不像王夫人那样讨厌贾敏,自然对林家人在贾家不觉得怎么了。
12
12、选秀 ...
从王夫人那里出来,凤姐带上平儿坐了车自回家去,外衣脱下来,凤姐倚在塌上也是一脸疲惫。饶是她能干,夹在贾母与王夫人中间,她也觉得很累。而且从内心说,凤姐更向着老太太。就是这几年老了不管事了,贾家大小事情还是她说了算。
平儿素来知道凤姐心事,看旁边无人,便道:“依我的小见识,奶奶该劝着太太些才是。”
有一句话叫形势比人强,王夫人对贾敏面子肯定过去了,但心里实在纠结。只是就是纠结又能怎么样,贾母独疼贾敏一个,都不是最疼,是独疼。嫁出去门的闺女就当没出阁的待,王夫人就是心里再不愿意,也不能跟婆婆闹起来。
再者这林家小爷明年春闱考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万一真考个状元,榜眼的,那样小小的年纪,谁不高看他一眼。那时候贾敏这个嫡母,可是要跟着水涨船高的,林家也就显得越发尊贵了。
凤姐叹口气,平儿都知道的道理,她如何不知道。摇摇头道:“虽然以前不曾见过姑太太,但平日里听太太有几次提起,那口气像是喜欢的吗。有时候啊,就是道理明白,心里也未必能拗过来。”
平儿听得无法,也只得叹气。却是想起另外一件事,道:“我倒是听说另外一件事,是丫头里风言风语说起来的,说老太太要给林家小爷保媒。”
“噢?”凤姐一怔,连忙问:“定的谁?”以老太太的性格,给林星河保媒肯定是自家姑娘,迎春,探春在年龄上都算合适。
平儿不敢说的太肯定,道:“听说是史大姑娘。”主要是这事上头还没放消息出来,丫头们也不敢乱说。不过能传出来这样的话来,肯定是有点影的。
“史大妹妹?”凤姐想了想,也点头道:“她倒是比二姑娘,三姑娘合适。”史湘云是嫡出,就凭这一条在说亲上,她比迎春,探春都占优势。不过贾母保这样一个媒,看的出来贾母是极看的起林家,自己以后行事还得更小心才好。
“说是这么说的。”平儿说着,又道:“我己经吩咐下去,不得乱说。”
凤姐点头,这话是不该乱传。
两人正屋里说话间,外面脚步声响起,只见贾琏挑帘子进来,凤姐连忙起身相迎,贾琏一副是悠闲自在的模样,他是刚从东府里吃了酒回来,凤姐把他外衣接过来挂好,又吩咐道:“平儿倒茶。”
平儿连忙把茶端上来,凤姐复又坐下来,笑着问:“二爷这是哪里去了?”
“珍大哥请吃酒。”贾琏笑着回答,这是贾珍才从外面的来的一般戏子,唱的确实不错。
提到贾珍,凤姐倒想起另外一件事来,道:“今天太太把我叫了去,姨妈不日就要带着哥儿,姐儿来了。”
“噢……就是那个在金陵因为争个丫头打死人的?”贾琏也想了起来,现在两府里一直在传。脸上神情十分不屑,道:“因为一个小丫头就弄出一条人命来,实在是……”
凤姐脸色阴了了来,道:“怎么,京城哪个府上没闹出过这种事来,放到我表弟身上就不行了!”
“呵呵……我不是这个意思。”贾琏连忙陪了个笑脸,又道:“事情不是完了吗,还有什么事?”
凤姐心中气平,道:“姨妈信上说,再过几日他们就到了。”
“你安置就好。”贾琏笑着说着,现在凤姐管家,这些事情自己料理就好。
“还有一事,姨娘这次上京来了,主要是为了薛妹妹待选的。”凤姐进入正题,一般接待之类的事情她肯定料理的了,只是待选不是小事。
“待选??”贾琏多少愣了一下,惊道:“姨妈家的表妹要入选,够格资吗?”
“怎么不够了,你还不知道吗,今上降不世隆恩,为了公主郡主选陪读,充才人赞善之职,薛妹妹的条件如何不够。”凤姐说着。
“噢,噢……”贾琏也想了起来,原来是选这个,那确实够资格。还以为薛妹妹要跟大姐元春似的,想选进宫当女史,薛家的身份就真不够了。只是当公主郡主陪读……贾琏忍不住又道:“也没必要去选吧。”户部查的并不严,随便去消了名字就好了。
“怎么就没必要选。”凤姐说着,其实在凤姐看来也有点点没必要选,不过那是她娘家人,她不想让贾琏看轻了,又道:“我是想跟你说,东府里珍大哥不是跟掌宫大太监戴权认得吗,你去跟珍大哥说说,你摆了酒宴,让他把戴总管引见给你,薛家姨妈家境富裕,钱不是问题。”
贾琏一听这个,顿时没了兴趣,道:“我又跟戴权不认得,如何去说。”
“你先跟珍大哥说说……”凤姐说着,冒贾琏的名字写信啥的,这种事情她一个人就能干的来了,但想结交官中人物,那就必须得贾琏亲自出马,女子不能抛头露面。
贾琏听着更烦,也不在屋里坐了,起身就往外走,又道:“等我有空见了珍大哥再说吧。”
凤姐气结,张口想叫住贾琏,最后也只得长叹一声。贾琏爱的是,喝酒,听戏,找女人,花钱捐了官,除了领薪俸之外,一天班没上过,还能指望他什么。
-----------
晚饭过后,湘云照例和三春留下陪贾母,贾敏说话,话题不自觉得就转到即要到来的薛家人身上,贾母一边拉着黛玉的手,一边对湘云她们笑着道:“薛家姨妈就要来了,听说他们家有位女儿宝钗,跟你们年龄差不多,聪慧可人,你们又有玩伴了。”
湘云听得一愣,这应该是贾母第一次见宝钗吧,怎么知道她聪慧可人了,不由的问:“老太太见过?”
湘云这么一问,贾母和众人不由的笑了,湘云当即明白过来。这就是一句客套话,不管见过没见过,先这样夸。别人家的孩子,自己是一个奶奶级的长辈,肯定只能夸不能怂,怂了那就是太失身份了。
探春笑着道:“我听说,薛姐姐进京为了待选秀女。”
“选秀女?”贾敏先是一怔,关于薛家的消息她知道的最少,所以现在乍一听探春如此说,心中不由的一愣。其实探春说错了,主要是她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对于选秀的几种分法肯定不太了解,只是听说待选,就以为是选秀女了。
贾敏却是个明白的,她当年就有选秀女的资格,其中对身份的要求非常严格。家族背景,族人尤其是父兄所任官职,甚至于连嫡庶都有要求,就比如贾家四春,只有元春和惜春有资格,她们是嫡出。
先说薛家的家庭背景,这一条就不够,虽然也是书香继世之家,但袭的是皇商。也许有钱,但秀女资格的肯定不够。所谓选秀,一是充实皇帝自己后宫,二是给皇室近支指婚,比如指给某个皇子当妃或者侧妃。秀女这样的用处,对身份肯定有要求。
其实皇帝后宫里头,也有一些来路不是很正的女子,但一般撑到死就是个嫔,很多还是追封的。至于给皇子指婚,就是侧妃那也是写进宗族拿玉碟的,身份肯定低不了。
贾母却是看出女儿的疑惑,道:“是待选明年秋天那期。”要是贾敏一时口快说出来,就是现在薛家人不在眼前,让众姐妹听到了,也很难看。
“噢……”贾敏明白过来,当即也不再说什么。选秀女是春天,秋天那场就是选才人赞善的,分在不同时间,也就为了不至于弄混。
旁听几位虽然也听出有异,但看贾母不让说了,她们肯定不会问。倒是想湘云不由的细想,主要是原书里头对于选秀这一节,写的非常含糊。
宝钗进京第一个目的就是选秀,是书里明写出来的,但是选上没选上,文里没有明确交待。后来就有人考证说,宝钗其实没选上。其实关于这点不用考证也能知道,她要是选上了,后来也不会嫁给宝玉了。
只是要是再细想想,就又觉得不对了,书中大家闺秀,贾府四春,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这都是正经大家闺秀。既然有选秀这么一说,为啥只有元春和宝钗有选秀,其他人好像就没提这回事。
现在又听贾敏这个口气,还有贾母说是秋天那期,估摸着跟元春进宫当的那个女史不是一回事。要是说起来,选秀只有清朝有,其他朝代没有这回事,清朝选秀的规矩可大了。
贾家要是以作者家,曹家为原型写的,宝钗也有选秀资格,但肯定不是女史,可以带个丫头进宫去的那种。
曹家是正白旗包衣,包衣就是奴才,与旗内旗人身份比要低一级,但正白旗属于上三旗,本身份位高。她们家的女儿要是去选,也许不如上三旗正经旗人那样,但肯定比一般旗下人要好些。
但到薛家的情况,那就很不相同,要是历史真实背景真是清朝,或者比较接近清朝。薛家也是包衣,户部挂名皇商也只能是包衣,但薛家所属的旗,绝不可能是如曹家那样是上三旗。
理由也很简单,看曹家任的啥官职就知道,江宁织造,还但过盐政。这样的官职在身才是上三旗包衣,薛家一个户部挂名皇商实在天差地别。
不是上三旗包衣,那地位就真低了。进宫本来就是条不能回头的路,元春省亲那一趟,何其奢华,结果元春就说了那么一句:当日送我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别说现代人评价了,就是当了贵妃的元春,亲自经历评价自己生活就是个不得见人的去处。
反正让湘云说,她是一点不想去选秀,就算是史家太太待她很苛刻,她也情愿熬着,到出嫁就好了。选秀进宫,人生也就毁的差不多了,虽然说25岁可以出宫,但这个时代一个姑娘25岁还没嫁人,还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13
13、袭人 ...
都说薛家人要进京了,只是以古代的交通情况,从信上说动身了,到实际到来是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而且按书上说的,薛家就此长住,带的东西肯定少不了。天气渐冷,湘云这趟过来是带了厚衣服的来,恰逢凤姐给姐妹裁衣,也就很顺手的给湘云也做了一身冬衣。
湘云心里很是高兴,要说衣服她也有几件体面外穿的衣服,但数量上却是有限。吴妈妈说的,身量没长成,年年都得做新的,也就不用做这么多。这理由听得湘云直抽抽,贾家的小姐们哪年没有新衣服。
再想想现在又没了针线上的人,自己的衣服得自己动手,湘云实在不想动手,有现成的穿很美好。
“大姑娘……”袭人笑着走过来。
湘云不由的放下手中的书,连忙起身笑迎道:“姐姐怎么过来了?”
袭人笑着道:“二爷出门去了,我没什么事情就过来看看姑娘。”
“快请坐。”湘云笑着,书里她跟袭人关系是很好,因为在湘云很小的时候,贾母派袭人侍侯过她,大概也就是一年多前。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招她回去,去侍侯宝玉,然后又派了翠楼给她。
翠缕连忙给袭人倒茶,她跟袭人关系也很好,她跟鸳鸯,袭人都算是同一批到贾母身边的。袭人话也不多,但能很办事,上下人缘都很好,翠楼也很喜欢她。
“二哥哥做什么去了?”湘云一脸笑的找着话题,其实湘云跟袭人关系看书里写的是一直很不错,没有任何冲突,但湘云问这个话的时候,却是很小心。
对袭人,湘云说不上多讨厌,但也不愿意多亲近。在荣国府所有的丫头中最不可得罪的就是袭人,要以地位来说,平儿和鸳鸯都在她之上,但湘云觉得唯独她不能得罪。平儿为人很厚道,她经常劝凤姐得放手时且放手,就是哪里不小心得罪她了,估计也不会很当回事。
鸳鸯是不管事,她是老太太身边的第一丫环,贾琏和凤姐见了都要叫姐姐的,但她从来不仗着这个为自己谋私,贾母夸她,心也公道。更重要的,基本上和贾母一条船上的,对鸳鸯来说应该都是自己人,她是老太太的死忠。
对袭人有一种现代说法,称她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意思。说不上褒也称不上贬,因为袭人这个人本身也确实不好评价。不过袭人跟一般丫环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的能动性,她很有想法,然后还真敢干,这样的人放在现在企业里她要是不升职那真是没天理。
袭人的目标就是当宝玉的姨娘,宝玉的正妻人选完全不该她去想的事情,但她却有自己的主意,而且为此行动了。多不可思议,要是按封建社会的礼教,这哪是个丫头,就是内定姨娘也不该是她过问的事情,但袭人就能干出来。
不能惹啊,有些时候,有些小人物,看着好像也没了不起的,但关健时候她也许真的能坏了大事。
“听说珠大爷带着他,还有林家大爷,一起去舅姥爷那里去了。”袭人笑着说着,又问湘云:“姑娘这几日做什么呢?”
“没事看看书,天冷了,有点不愿意动弹。”湘云笑着说,却不由细打量袭人神情。笑问:“姐姐是从老太太那里来,看到林姑娘了吗,我正想去找她玩。”
袭人是金玉姻缘的忠实支持者,然后袭人对黛玉非常不以为然,书里也没写是不是有啥矛盾之类的,或者黛玉哪里得罪她了。看到的就是袭人支持宝钗,几次在人前也不避讳,说话那个口气,肯定对黛玉没啥好印象。
只是现在的黛玉可不是书里头写的是孤女了,而且宝黛也不一定有戏,现在是宝玉配不上黛玉了。这样的情况下,袭人对黛玉是个什么态度?
“林姑娘应该在姑太太屋里,没看到她往老太太那边去。”袭人说着,她确实不太留心黛玉,又道:“听说姨太太家就要上京来,也有位小姐跟着,不知道大姑娘听说了吗?”
湘云笑着道:“只是听老太太说过,说薛家姐姐聪慧可人。”
“想也是如此……”袭人笑着道。
湘云笑笑,看的出来就是现在袭人对于黛玉也不是很那啥,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波长不和了。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道:“我也是盼着这位姐姐来,多个说话的。”
袭人只是笑,其实这趟过来,她是有点小想法的。她今年十二岁,虚岁都十三了,很多事情她己经懂了,拉出去配小子那不是什么好出路。老太太把她调到宝玉身边,她就得紧紧抓住。
宝玉现在当然还小,亲事啥的还要好多年后,但老太太素日疼湘云,经常接过来玩,湘云跟宝玉相处的也非常好。两人又是亲上加亲,门当对户,偏偏自己又伏侍过湘云一场,两人关系极好。湘云要是配了宝玉,在她看来是极好的事情。
只是风言风语的,现在丫头都在传老太太保媒把史大姑娘许给林家小爷了,袭人估摸着是有那么一回事,心里不由的失望。宝玉出去了,她一个人坐着也是无趣,所以过来找湘云,但不是想跟她说她可能订亲的事,也就是四处聊聊。
“云丫头在屋里呢?”探春突然间笑着挑帘子进来,三春和湘云一起是住在抱厦里,四个人一处的,关系自然亲近。
袭人和湘云连忙起身,探春看到袭人不由的客套几句,又对湘云道:“都别屋里坐着了,今天天气好,我们外面玩去。”
湘云当即笑道:“走……”
----------
就在湘云以为挨不到宝钗进府就要回史家的时候,薛家大队人马终于来了。王夫人带人迎出大厅,姐妹相见,悲喜交加,自不必说,随即王夫人领着薛姨妈和宝钗到了老太太房中拜见。
早有媳妇报于贾母,贾母也是一脸高兴,对于这个二儿媳妇,贾母说不上很喜欢,但感觉还好,主要是有刑夫人对比的了。现在她娘家妹妹带了儿女上京来,贾母也挺喜欢,人老了就喜欢热闹。当即让丫头传话,把刑夫人,李纨,以及众姐妹都叫了来,凤姐自然不用叫,来的那是她亲姑妈。
三春以及湘云本来就在抱厦中,李纨正教导她们针线。三春虽然说是养在贾母跟前,但贾母年龄大了,教导上多少力不从心,家里姑娘都是李纨教导的。贾母真正教育出来的,只有元春一个。
三春听到还犹可,湘云却是激动起来,来的是可是薛宝钗啊,红楼梦的女二号,山中高士晶莹雪,湘云对于这位宝姐姐也实在好奇的很。
五人一起过去,刑夫人也己经到了,见了礼刚坐下。只听丫头们传话:“姨太太来了……”
说话间丫头挑起帘子,只见王夫人并跟薛姨娘,凤姐跟宝钗一前一后就进来。薛姨妈上前向贾母见礼,贾母连忙扶她起来,口里笑着道:“到底把姨太太给等来了……”
“多年不见,老太太身体还是如此硬朗。”薛姨妈笑着,又对宝钗道:“宝钗,见过老太太。”
早就伶俐丫环拿了圃团来,宝钗跪下向贾母磕头,贾母连忙扶起来,上前打量笑着道:“好,好……”
这番见完,然后就是彼此介绍了,先是刑夫人,随后是贾敏,然后才是李纨,宝钗一一见礼,最后是众姑娘,除了迎春之外,全部都得叫宝姐姐。湘云不由的细看宝钗,果然是大美人一个,关于宝钗的样貌描写是有直接文字的,跟黛玉还有点不同。
当然礼物啥的双方也都是备的,主要是给小辈们的,湘云自然也得一份。众人正说着开心,贾母第一个反应过来:“宝玉呢?”
湘云也反应过来,是啊,女二号出现了,这男一号跑哪里去了,黛玉这个女一号都在这当背景呢。
袭人连忙走出来回话:“早上大爷叫了二爷过去。”
李纨也道:“是他大哥那里,林家大爷也在。”
“快去找他来,说家里来了贵客。”贾母说着,顿了一下也道:“林家哥儿要是也在,也一并请了来,他小孩子家家,没那么多避讳。”
“是。”袭人应着,连忙去了。
众人坐下叙话,薛姨妈也不由的看了眼贾敏,她跟贾敏是认识的,当年在娘家时,王夫人是姐,她是妹。王夫人先出嫁,当时薛姨妈还小,也算是常来贾府玩,贾敏比她还要大几岁。按理说都是未出阁的姑娘该是能说的来,但薛姨妈跟贾敏说话的时候并不多。
贾敏的气派才太大了,薛姨妈在家是两个大丫环侍侯,平常也就跟着两个婆子就差不多了。但贾敏是七个大丫环,走动时至少四个在身边,还得五、六个婆子。王夫人几次感叹的说,这才是千金小姐气派,薛姨妈看着也只能感叹。
要是双方条件差一点,那也没什么,但同是四大家族小姐,竟然相差如此。薛姨妈哪里还有跟贾敏玩笑的心情,就连王夫人这个嫂子心里也是各种纠结。再看后来,贾敏嫁了曾经袭过侯的探花,自己嫁的是个皇商,这又如何能等比。
没想到现在机缘巧合,竟然又在贾家相会,只是自己丈夫早亡;人家的丈夫己经是盐政了,还任着兰台寺大夫。
薛姨娘心里正感叹,只听门口丫环道:“林家大爷,二爷到了……”
14
14、薛家进京 ...
丫头挑开帘子,宝玉和林星河两个一前一后进来,一屋子女眷,当然林星河和宝玉也都不大。就是林星河十三了,但看着还是孩子样,所以这种时候贾母才叫他过来。其实也是因为巧,他正跟宝玉一处,去叫宝玉了也就顺道把他叫上。
宝玉和林星河上前见礼,薛姨妈一手拉住一个,笑着道:“我都不知道夸哪个好,一个个生的如此好的模样。”说着,见面礼拿出来,两人都收了。
至于宝钗没有特别引见,主要是宝钗今年十二岁,又是上京选秀;林星河十三了,年龄上不合适,见过薛姨妈也就算了。
薛姨妈笑着又道:“你们大哥哥也跟着来了,现在老爷书房,你们兄弟更该多亲近才是。”
两人嘴上应着,只是对于薛姨娘这句话,满屋子就包括她亲姐王夫人心里都不赞同。薛蟠临上京才打了人命关司,王夫人都害怕宝玉跟着薛蟠学坏了。
至于林星河就更不用说了,他现在连宝玉都不是很想亲近。他是来考春闱的,跟贾珠这个举人说说话,再加上贾珠的岳父也能帮上忙。只是宝玉,人是够聪明,只是一点心思都不放到书本上。贾珠却是爱惜弟弟,每每与他谈起学问,总是把宝玉叫到身边旁听。
两人坐下,屋里众女眷闲话了几句,贾母就笑着对林星河道:“哥儿还要念书就不用在我们这里了,快些回去吧。”
林星河起身相辞,他还真不想在这里。只是不等他走出门,只听贾母笑着又向薛姨妈道:“我这个外孙,别看年龄小,己经中了解元,我这些个孙子没一个及的上的。”
贾敏一脸笑道:“老太太这在太夸他了。”
丫头挑开帘子,林星河自去不提。
王夫人听到贾母和贾敏如此说法,心里却多少有点不平,贾珠可是两榜进士,林星河春闱还没考呢。
贾母笑着又问:“姨太太的住处可是安置好了?”
凤姐连忙道:“我己经把东北所一处小院收拾出来。”
“嗯。”贾母应了一声,又笑着对薛姨妈道:“多年不走动,现在姨太太难得上京来了,就请姨太太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
宝钗上京是为了待选的,其中肯定有要贾家出力的地方。而且这些年来,她们姐妹不曾相见,难得又一处,王夫人肯定会留的。
薛姨妈本来就是想着住一起的,一个因为宝钗待选,二则是怕薛蟠惹事。听老太太如此说,连忙道谢应允。又说几句闲话,贾母便道:“你们刚来,还有遂多事情要料理,晚饭时节过来,我为姨太太洗尘。”
“谢老太太了。”薛姨妈笑着道谢,随即拉起宝钗,笑道:“我们先过去了,晚上再来见过老太太。”
贾母点点头,笑着道:“去吧。”
王夫人,凤姐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几个人上了车,这才是去东北所。薛姨妈自然和王夫人同承一车,薛姨妈笑着道:“虽然在姐姐家里借助,但一应日常供给却是免了吧,这样才是常处之道。”
王夫人知道薛家家境甚是富裕,也点头应允。而且两姐妹信上就说过,这趟上京肯定不会住一天两天的,薛家现在是一日不如一日,薛蟠又是那样不长进的。不管是宝钗待选,还是以后薛蟠娶亲,要借助贾家之处颇多。薛姨妈的意思就是,住下就不走了。
四人下车,只见里头出出进进的小厮正在抬东西,凤姐少得过去张罗。薛姨妈的三间正房己经收拾出来,两姐妹进了屋,宝钗亲奉茶给王夫人,心知母亲与王夫人姐妹有话要说,看凤姐外面忙碌,也出来帮忙。再者都是他们家的一些东西,宝钗比凤姐更知道如何打整。
宝钗退出去,薛姨妈这才对王夫人道:“关于宝钗待选的事情?”本来也想着托自己娘家,只是实在不巧,王子腾就要升迁出去了。这事也得靠贾家了,贾家能让元春进宫当了女史,宝钗只是待选才人赞善,按道理说,应该是没啥大问题的。
王夫人听到这话心里也有点嘀咕,贾政根本就不听她的,道:“我己经跟老爷说过,也让凤丫头跟琏儿说过,这事不急,先等等看。”待选这事,最早也是明年秋天,还不急。
薛姨妈想想也是,也就不再提起。姐妹两个只是叙起话来,一别十来年,家事繁多,讲起来也就没完了,直到天色将黑,丫头过来传话说老太太那边要传话了,两姐妹这才起身过去。
---------
贾母说了要给薛姨妈接风洗尘,等到王夫人和薛姨妈带着宝钗来的时候,凤姐,李纨己经在收拾,屋里摆了两桌。贾母从里间出来,笑着对王夫人道:“今天你坐着,让她们收拾就好。”
“谢老太太。”王夫人笑着应着,婆婆吃饭,媳妇要侍侯。现在自己妹妹来了,接风洗尘,贾母说不让她侍侯也是情理之中。
“宝姑娘,到我这边来。”贾母笑着叫宝钗。
宝钗稍稍犹豫一下,看向王夫人,王夫人笑着道:“老太太疼你,你去那边吧。”
宝钗这才笑着走向贾母,凤姐连忙拉开右边第一张椅子,贾母笑着道:“过来跟我坐,今天你是客,坐这里。”
宝钗不敢十分推让,凤姐也笑着道:“今天你是客,理应如此,你就坐吧。”
贾母坐了起来,贾敏笑着在贾母左手边坐下来,也笑着对宝钗道:“坐吧,宝姑娘。”
宝钗这才坐下,随即黛玉在贾敏身边坐下,湘云坐在宝钗旁边,宝玉末席。那边席上却是王夫人,薛姨妈,以及三春,也各自落了坐。李纨,凤姐两个是前后张罗,并不入席。
一时间丫头端了菜上来,凤姐和李纨两个忙着指挥摆放,又要到贾母跟前侍侯。宝钗坐在贾母身边看着各色丫头媳妇穿唆,心里此间规矩比之家中不知道大了多少,原本就小心翼翼的心情,现在更是谨慎。
一餐吃完,丫头媳妇收拾,一行人却是转到花厅里说话。贾母自然上坐,本来她身边向来是宝玉,黛玉,这回宝玉坐了下席,贾母却是把宝钗拉到身边。不外乎是一些家常话,然后细细打量宝钗。
要说容貌,贾府三春,就是连黛玉,湘云算上都不如宝钗。再看行动举止,端庄大方,性情还不得而知,应该也不坏。
昨天的时候贾敏还跟贾母说起,薛有姑娘要待选的事情,贾敏很是不解,因为在她眼里看来很是没必要。元春进宫为女史,算是皇帝的贴身秘书,工作量不大,而且升迁的机会大。现在宝钗这样去选才人赞善,给公主,郡主当陪读,那就更没有前途了,到25岁才能出宫,那时候谁会娶她。
贾母却不以为然,所谓赞善是太子府里的官职,基本上跟女史差不多。就是一个是侍侯皇帝的,一个是侍侯太子的。薛宝钗想选的应该是这个,以她的条件进不了宫,但可以进太子府。要是得到太子的宠幸,他是未来的储君,以后要是当了皇帝,就是薛家皇商之家,地位低点,但有贾家,王家这样的亲戚,她是有机会封妃的。
当年元春进宫时,贾母心里也不是很愿意,自己女儿贾敏都不让她去选秀,贾母并不认识进宫对于女子来说是个好出路。只是王夫人和贾政愿意,说的又是大道理,她也不好说什么。
在贾母看来,进宫的路是独木桥,三年一选,多少美女进宫,别说能封妃,就是答应,常在又有几个。25岁出宫,所有的青春年华都没有了,然后嫁给谁,接下来要怎么办。
不过薛家让宝钗去选,估计也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就是贾母不管外面的事情也能知道,薛家是真的不如以前了。以前宝钗父亲在世时,那还称的上是大富之家,但宝钗没福,父亲去世的早。虽然也有一个兄长,但小小年龄就能因为争丫头闹出人命来,那能是好孩子吗。
一个女儿家,没出阁的时候靠的就是父亲,兄弟。不是你长相漂亮,品行端庄就行的。父亲没了,兄弟那样。说亲的时候,男方随意打听一下,估计连姑娘啥样都不会让家人去相看了。
就是薛家有钱,可以陪嫁多些,但姑娘陪嫁那基本上是有定数的,比如贾府将来这三个,一人少则一万,多则两万。宝钗还是嫡出再加一点,三万银子就算很不错了,以后兄长还要娶嫂子,总不能把薛家一半家底带过去。
再高一点人家不说,就以贾府这样的人家说,三万银子算个啥,荣国府只是每年给府里众人发月钱都得一万两。(这个数据是红文家考据出来的,真实性不知。)
一句话说完,京城里头寻门亲事,不是凭家里有钱,姑娘长的好就行的,必须得娘家靠的上。官宦人家想结亲,第一件看中的就是能否在官场上有个帮衬。比如贾珠的正妻李纨,绝不能算是有钱人家,至少家底跟薛家还不能比。但是她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对于贾珠高中很有助益,这个就非常实惠了。
就是薛家有贾家,王家两门亲戚,这到底是亲戚,跟湘云的情况又不相同了。湘云是孤儿不错,但她跟着叔叔,叔叔也姓史,她不属于外姓人,侄女可以算到亲闺女之列,但外甥就怎么也不能算是一家人了。
也可以看宝钗去选秀,也就能知道,薛家人对于宝钗的婚事是一直抱有高攀的想法,有两门好亲戚,只是在同等皇商人家里头挑夫婿,宝钗非常抢手。当然考虑到薛家以前,还有薛姨妈的出身,选这样的女婿也是有点亏。
别人家的女儿如何嫁,贾母也不想很想操心,只是宝钗现在有选秀的想法了。贾母就得抱着也许她真能入选,如愿以偿的打算。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一宝钗真的入选善赞,然后受到太子宠幸,以后太子登基,她也许真成贵人也说不定。对于这样有可能的潜力股,贾母肯定不会主动得罪。
15
15、私议 ...
说话的时候,贾母又对着宝钗一通夸,做为围观群众的湘云听得却多少有点纳闷。书里贾母是挺喜欢宝钗不错,还出钱给宝钗做过生日,但那种喜欢更浮于表面,在贾母心中,别说黛玉这个亲外孙女,估摸着就是自己也比宝钗有地位。
怎么突然间贾母就这么喜欢宝钗了呢,难道因为黛玉这样的情况,宝黛没有希望所以老太太也支持金玉姻缘了?不过记得后来,薛宝琴来了之后,贾母可能看中薛宝琴了,当然后来她早早订了亲就不说了。但从此也看的出来,贾母从来就没想过宝钗嫁宝玉,薛宝琴倒是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式。
心里纳闷湘云当然不会跟任何人说,这种众人聊天的场合,湘云更觉得自己像背景。贾敏带着黛玉来了之后,贾母的重心明显转移了,别说自己,就连亲孙女三春也都成了背景人物了,湘云无所谓这样的待遇,她一直觉得贾家生活比史家好多了。
众人说了一会闲话,又有凤姐逗乐,气氛确实好的很。不得不说,凤姐哄老太太这一手,那绝对超一流,就是宝玉都是绝对比不上。
贾母笑着道:“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今天才来,我就拉着在这里说了半车话,倒是扰了姨太太的休息。”
薛姨妈笑着道:“老太太说的哪里话,多年不见老太太,我们高兴还不来及,倒是没注意钟点误了老太太休息。”
说话间薛姨妈己经起身,王夫人也跟着起身,时间确实不早了,难得老太太高兴,听她一直夸宝钗,看样子是真心喜欢的,王夫人心里也十分高兴。
贾母也是觉得时间不早了,又吩咐凤姐:“好好送姨太太和宝姑娘回去,她们刚来,东西难免不齐全,看着缺什么了只管去置办了。”
“是。”凤姐笑着答应。
贾母亲自送薛姨妈,宝钗到门口,又嘱咐丫头媳妇跟好,这才转身回去。看三春及湘云都在,便笑着道:“你们明天都要上学,也早点休息吧。”
“是。”几人应着。
贾母又吩咐丫头婆子跟好,李纨也辞了贾母,先把三春以及湘云安置睡下了,这才回到自己屋里安置。
凤姐、王夫人却是跟着先薛姨妈,宝钗去了东北所,薛家上京带来的东西己经收拾齐全。薛蟠也从贾政那里吃了饭回来,一时间见了王夫人,凤姐连忙上前见礼,就是见凤姐也没回避。一时间坐下说起话来,王夫人不由的仔细问问薛蟠,对于这个外甥王夫人还没见过,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上京前打死人了。结果这一问不得了,别说王夫人,就连凤姐都听得有些无语,凤姐知道的还多些,只能说“呆霸王”三个字还真合适他。
王夫人这个身份实在不好教育薛蟠,其实也是不巧,王子腾出京去了,不然王夫人真想跟王子腾说说,这个外甥得好好管教一下。他父亲去世的早,贾政这样的姨父身份也不好说教育之类的话,唯一有这个身份也就是王子腾了。
王夫人都不好说话,凤姐更不好言语,又说了一会,时间实在不早,两人也没多留,也就辞了走了。薛姨妈也是觉得累了,连忙让薛蟠,宝钗去送。
兄妹两个送王夫人和凤姐到门口,看着两人上了车,这才转身回去。
凤姐这趟过来就是从王夫人那里过来的,这时候走自然也是搭了王夫人的车。虽然今天是头一天见宝钗,王夫人心里却是有一个主意,这时候便对凤姐道:“你觉得你薛妹妹待选的事情怎么样?”
“这……”凤姐很犹豫,当年元春是选上去了,但元春姓贾啊,宝钗姓薛,虽然说是亲戚,但中间差大发了。那日她也跟贾琏说了,掌宫大太监,要是能巴上了,对于选秀是很有助益。结果……看那样子也是指望不上,她总不好自己跑不过去跟贾珍说这个。
王夫人看凤姐神情也猜出来了,贾琏确实是个不太靠的上的,贾政就更指望不上了,贾珠是一直没跟宫里人打过交道。王子腾要是没有升迁出去,还能指望上的,薛家又是这个样子。那日薛姨妈问她,王夫人只说再看看,其实她心里也是没谱。
“我想的是,你姨妈孤儿寡母的来投奔我们了,要是宝钗待选的事情不行了,我想把她许给宝玉,你觉得如何?”王夫人说着。
凤姐犹豫一下,亲上加亲,这样对王夫人是很有利,对薛姨妈也好,除非选秀成了,不然以宝钗的条件想嫁很好也不可能。再者薛家虽然从薛父去世之后就不太行了。但几辈子皇商积下来的钱还是很多的,凤姐管家这么久深知贾家经济情况,怕王夫人也有这个想法。
想了想,凤姐最后还是道:“宝玉的婚事,怕是要听老太太的。”
虽然心里有所不甘,但王夫人也得承认这点,老太太那样的疼宝玉,他的婚事是得听老太太。想想又道:“今天老太太初见宝钗,我看着老太太倒是很喜欢宝钗。”
“是啊,是挺喜欢。”凤姐嘴上说着,心里却是有点拿不准。在这个府里头,凤姐敢说没人比她更了解贾母的心里,也就因为太明白了,凤姐才有点搞不清这老太太是真喜欢宝钗还只是亲戚情份,或者还有其他原因在里头。
贾母素来喜欢女孩,一般亲戚家的姑娘,有个差不多,贾母都挺喜欢的。宝钗品格端庄,性格温顺,贾母肯定不会讨厌宝钗。只是有没有喜欢到娶做自己的孙媳妇,那就实在说不准。再加上薛家这样的家境,不说其他的,就一个薛蟠,摊上那样一个大舅哥,能凭空多多少麻烦,贾母未必肯委屈宝玉。
其实要不是现在丫头传,贾母保媒把湘云许给林星河,凤姐也想过,也许老太太会有意把湘云说给宝玉,这两个是绝对门当户对,不管从哪方面挑都合适。也就是因为湘云跟宝玉是门当户对了,也就显得宝钗不合适了。
至于林姑娘,那肯定是想都不用想的,老太太都把自己娘家嫡出长女许人家庶子了,怎么也不可能想着让自己这边嫡出幼子娶人家嫡出长女的。
王夫人看凤姐没再接话,她也没再说下去,主要是宝钗能不能选上还不好说。又不是选秀进宫,只是选才人赞善,机会应该还是挺大的,所以一切等到宝钗这边选秀有个结果再说不迟。
凤姐看王夫人不说话,她才不会傻的接话。对于宝玉的婚事,凤姐的意见是坚决站到老太太这边。不是她不向着自己姑妈,只是王夫人肯定争不过贾母,跟贾母比,王夫人真嫩多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凤姐的管家权是从王夫人这里来的,管家权本来该是王夫人的,她不干了,接下来该是她的大媳妇李纨管家,结果到她手里面了。
自己虽然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但并不是荣国府明正言顺的合理当家奶奶,要是王夫人娶了一个可心能料理事的儿媳妇,自己管家奶奶的地位也许就没有了。回到刑夫人那边当受气小媳妇,那种生活并不是凤姐所愿。从切身利益出生,凤姐心里也不是很支持这门婚事。
16
16、贾珠生病 ...
其实就是在贾家,湘云的生活也不是很轻松。有点像高中时代,天亮起来,丫头侍侯着洗脸梳头,然后去贾母那里请安,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就要去上学了。学到中午,放学先去贾母那里吃中饭,休息一会,然后就是李纨上课的时间了。
李纨在荣国府号称佛爷,她对于姑娘的各种要求说不上严格,只是该教的还是要教,再加上这也关系到自己未来。现在教的很多知识是出嫁时需要用到的,学不会,嫁出去之后,痛苦麻烦的还是自己。
下午课上完,休息说会闲话,有时候还做点针线就是晚饭时间,一行人再去贾母那里吃晚饭,晚饭过后一般会陪着老太太说笑一会。差不多到该睡觉时间了,李纨再带着她们去安置睡觉。
当然也不是天天如此,比如谁不舒服了,或者贾母那边有什么事了,再或者学习累了,大家需要放松一下,但大致生活规律就是如此。
黛玉来了之后自然跟她们一起上学,湘云本以为宝钗也会跟她们一起,没想到到贾母那里请完安之后宝钗就走了。湘云想想也是,宝钗现在是要待选了,估计要学的东西也与她们不太相同,再加上她们现在的学习内容虽然有比宝钗大的迎春在,但迎春课业上很一般,也就是跟着混混日子,所以还是跟着小的来,估计宝钗也是学过了。
连在贾家住了大半个月,史家那边并没有派人来接,贾母也没说让她回去,湘云也乐得在贾家住下去。下午时分,李纨正在屋里跟众小姐上着课,凤姐打发平儿过来送冬衣。贾府小姐每年多少件新衣那都是有定数的,但像这种衣服类的也不可能直接交给小姐们,只是交给丫环收着。
还是事后翠缕拿出来给湘云看的,笑着道:“姑娘的衣服送来了,您跟林姑娘的一样,比其他几位姑娘多了一件雪褂子,一双靴子。”
“啊?”湘云稍稍一怔,所谓雪褂子就是外面的大披风,是避雪的。黛玉是从南方到北方来,考虑到南北方天气差异,再加上她是客居,贾母的心肝宝贝,她的衣服别说多这两件,就是多两身都是正常的。
奇怪是她,怎么跟黛玉的一样了,她跟三春的一样才是正常的。呃,也有可能是贾母或者凤姐怜惜她,在史家她的衣服得自己做,不然穿的都不一定有,史家那位孙夫人弄不好真能干的出来。
翠楼却是高高兴兴的把衣服都收好,下午李纨却是没过来,贾珠生病了,丫头进来说的时候,湘云惊了一下。书里贾珠就是病死的,当然是早死了,现在突然间他这时候生病了,湘云不由的想,他不会这次就过去了吧。
只是以书里内容说,四大家族不败落唯一希望也许就是贾珠了。因为他还活着,这本来就是变数。湘云肯定不希望四大家族败落,败落了她要如何办。这个时代的女人没有靠谱的娘家,那也是大杯具,所以就是孙夫人再虐她,她也从来没有想过史家家破人亡。
探春正说着要去看看贾珠,湘云却是连忙道:“我去,我也要去……”贾珠不能挂啊,挂了也许就没希望了。
探春怔了怔,笑着道:“一起去就好了。”又没说不让湘云去,怎么这么激动。
“大哥哥是什么病?”湘云连忙问着。
“受了点风寒,大夫己经看过了,说是没什么事。”探春说着。
“噢,噢……”湘云应着,其实天气转冷了,感冒什么的很平常,只是古代风寒可是能死人的,不是像现代这样一瓶水吊完好了。心里实在担心,不由的道:“那我们快去。”
探春的意思本想叫上宝玉一起的,结果问过袭人却说王夫带着宝玉出门了,现在湘云又如此说,也就没再等他。自家兄长,也不用这么讲究。
四个小姐带个丫头婆子,也没坐车,实在不远。进了院门,丫头就传话道:“姑娘们来了……”
贾珠的侍妾青峨连忙出来挑开帘子让四位姑娘进去,李纨这时候也迎了出来,笑着道:“你们怎么也来了,现在天冷了,记得叫丫头给你们加衣服。”
“来看看大哥哥……”探春笑着道。
李纨虽然也是一脸笑,但脸上神情却有点无奈,向屋里使了个眼色。只见贾珠正披着衣服靠着大靠枕倚要床上,手里还拿着几张文章细细看着,然后林星河床边坐着。
湘云一看不由的怒上心头,不容李纨再说什么,就走上前道:“林大爷,大哥哥现在还病着,就是要谈学问,也可以等他好了再说不迟。”
林星河稍稍一怔,却是细看向湘云,虽然己经见过三次,但这是林星河第一次认真看清史湘云的样貌。有两次都是一群人在一起,史湘云并不算是很起眼。还有一次是在贾珠书房,只是离的相当远,而且走的相当快。
以林星河所受到的教育来说,他十三岁的男子虽然也跟十岁左右的亲戚家姑娘见面,但并不该通话,就比如他去贾母那里见薛姨妈那回,不可能拉着宝钗介绍给他认识。尤其是他跟史湘云可能年后就正式订亲。
现在突然史湘云自己从众姑娘队伍里这么大步走出来,直走到自己面前,林星河就是想回避都不可能了。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身裁什么都可以直接无视了,模样现在也不是能看的出来。这脾气倒是显得侠气十足,给生病的贾珠打起抱不平了。
“呵呵……”贾珠笑了起来,道:“你倒是一直都这样,只是这回你真错怪星河了,我并没有大碍,是我自己想看的。”
他己得知湘云跟林星河定亲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能因为这么一件事两人有什么不愉快的。主要是林星河不能对湘云有什么坏印象了,男人对于婚事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呃……”史湘云不由的低下头,这么说好像是她错了。
林星河却是一脸无所谓的神情,只是起身道:“不打扰大哥休息,等您好了我再过来,先告辞。”
贾珠点点头,湘云跟三春都来了,林星河确实不能在这了。让贾珠说,林星河对于各种礼节要求比贾家的更严格,可能跟林家一直以来的家风有关系。贾家毕竟是军功起家,跟林家传统意义上的诗书礼大家还是不太能比。
李纨把林星河送出门口,回身过来,连忙让三春坐下,又叫丫头们倒茶,笑着看向湘云道:“你啊……倒是真心疼你大哥哥。”
贾珠笑着把湘云拉到跟前,道:“我这个表妹倒是知道心疼我,只是以后也不可如此了,星河是个懂事知礼的好孩子,这回是你错怪他了。他不知道我病了,只是拿了文章过来,后来本来不想让我看的,是我自己要看的。”
“噢……那我跟他陪不是?”湘云说着,不过林星河走的好快啊,也可能是因为姑娘们来了,他在不合适。
“呵呵……”贾珠和李纨不由的大笑,李纨也听从丫头那边得知了湘云要和林星河年后定亲的事情,姑娘们不知道那是因为李纨严令禁止了。有些八卦可以在丫头以及媳妇里头传,但未出阁的姑娘是不该让知道的。尤其是湘云订婚的各种流程还没开始走的时候。
三春被笑的都有点莫名,湘云也有点搞不清状况,丫头们把茶端上来。探春进入看病正题,湘云这回学乖了,只是旁边坐着听不再乱Сhā嘴了。
贾珠其实也说不上病,只是天气转冷咳了两声,不过贾珠平日里身体不好也是真的,李纨不敢耽搁,连忙请了大夫来,结果这么一折腾,小病旁人看着当是大病待了。
湘云听得这才放下心来,其实她真的很想跟贾珠说,大哥你真得保重啊,你是贾家的希望,也是四大家族的希望。你倒下了,不但是李纨的杯具,所有人估计也都要跟着杯了。
众姐妹留在贾珠这里说了一会话,贾母喜欢女孩,贾珠也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了贾珠。再加上一屋里十岁左右的小妹妹,贾珠比她们大了那么多,多疼一些也应该的。
正说着,只头外头丫头说着:“姨太太,宝姑娘来了……”
李纨连忙迎了出去,薛姨妈来了那是长辈,一个侍妾去迎就不合适了。众姑娘也连忙起身相迎,一时间贾珠的三间正房显得很挤了。
贾珠也从床上起来,道:“没什么病症,倒是扰了姨妈。”
“我的儿,你快床上躺好,哪有什么扰不扰的。”薛姨妈说着,又让李纨把贾珠扶回床上去,又道:“我听你母亲说起过,你平日身体就不好,现在天气转冷了,更得好好保养才是。想吃什么,只管说就好。”
“让姨妈操心了。”贾珠笑着说着。
湘云一看这个架式,再看看屋里的人,不能不说有时候生在大家族,太受重视了也不太好。贾珠是长子,比宝玉这个幼子还要受重视的多。幸好这回贾珠也不是感冒的严重,他要是病的厉害着,这么一波又一波的人来看他,他别说养病了,只后这来往人情都受不了了。
凤姐还没来呢,王夫人跟宝玉还没回来,估计还没捅到老太太那里去,贾敏也不知道。还有那只知道跟清客喝酒的贾政来不来,不然真有贾珠受的。
湘云心里这么想着,探春也是想到了,不由的笑着道:“我们来的时候不短了,大哥哥刚好些,就不打扰大哥哥休息了。”
薛姨妈是听说贾珠病了,不放心过来看的,看到贾珠现在好好的,也不想多留。她还是带着宝钗来的,宝钗又是半大不小的年龄了,也道:“珠儿好好养病,我带着你妹妹回去了,我们都在,倒是吵了你不能安心静养。”
贾珠客套的留几句,其实他也是觉得有点累了,风寒需要静养,压根静不下来。李纨把一屋子女人送出门,薛姨妈却是难得与三春,湘云遇那么齐,便笑着道:“今天你们大哥不在家,只有我跟宝钗两个,到我家来坐会吧……”
17
17、金玉 ...
薛家人到贾家的时间并不长,再加上薛姨妈和宝钗也都没生过病,或者过生日之类的活动。三春和湘云虽然常在老太太那里见薛姨妈和宝钗,但薛家人的住处还没去过。当然还有一点可能是考虑薛蟠也许会在家。
薛蟠比宝钗大两岁,比林星河大一步。但林星河还可以叫到内堂里去,薛蟠肯定是连二门都进不去了。其实这个可以理解,林星河是行为举止没有任何争议的解元,薛蟠却己经会因为争小丫头闹出人命了,这样的主就是王夫人也不敢让他进二门。
薛家住处在东北所,跟林家所居的梨香院是最远的,离的贾珠的住处算是不远不近。吃了中午饭,贾珠病了,李纨不上课,姐妹们也确实没什么事情。薛姨妈这么一说,众人也纷纷跟着来了。
东北所小院并不大,一共八间,三间正房是薛姨妈和宝钗的住处,薛蟠住的是东厢三间,然后西厢两间是书房。
薛姨妈这趟上京来虽然打算的就是住下不走了,但她带来的人口实在不多。还有生意要照看,再加上金陵的宅院也需要着人照看,最根本的是薛家现在也真没什么人了,要是薛蟠能扛起来,薛姨妈何苦自己家不住,非来别人家寄人篱下。
“都快坐下……”薛姨妈招呼着众姑娘到了屋里,又把湘云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来,又吩咐着:“同喜,同贵,香菱,倒茶来。”
薛姨妈一喊香菱,不但湘云,就是连探春都有点好奇,迎春老实,惜春太小,探春却是知道,这个香菱就是薛蟠上京时为她打人命关司的。一时间三个人端茶上来,同喜,同贵,是薛姨妈的贴身丫头,也带到贾母那里去过,容貌也相当平常。要是不平常,薛蟠估计也早拉自己房里了。
两人目光不由的看向最后一个进来的,才留了头,模样好不齐整。只是年龄看着也就十一、二岁的模样。这薛大呆子还真是,小孩子都不放过。
一时间茶端上来,屋里姑娘们多,话也就多,薛姨妈又是个嘴碎的,说起家常话来。薛姨妈笑着道:“难得见你们姐妹,你们每天还得上学,也是忙。”
探春笑着道:“不过是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子罢了,我听太太说过,年后也就不用上学了。”
湘云一愣,虽然她对于念书也没啥好感,没想到启蒙教育竟然这么短。不过想想也平常,姑娘们也不用上学考试,好像念书唯一的目的就是认识字,然后自己能看看书,还有做做诗之类的。
正说笑着,只见宝玉挑帘子进来了,探春,惜春,连带着湘云连忙起身,薛姨妈大喜,笑着道:“我的儿,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宝玉笑着道:“我从大哥哥那里,听说姐妹们来姨妈这里,我也来过来热闹热闹。”
“快坐,快坐……”薛姨妈笑着,又连忙让丫头们倒茶。
湘云看到宝玉来了,连忙问:“你去看大哥哥的病,怎么林妹妹没跟你一起?”
对于宝黛现在的发展,湘云并不知道,他们并不住在一处,湘云是跟三春住在王夫人屋后抱厦里;宝玉是跟老太太一屋住,然后黛玉则是跟贾敏一屋住,当然他们还是在一个大院子里。
其实按照书上写的,宝黛最初也并不是马上就开始恋情了,想想他们的实际年龄也很可以理解。书上写的宝玉本来就是待女儿好,然后黛玉一起跟贾母住,故比其实他都要亲密些。想也能知道,不超过十岁的男孩,女孩,就是在现代那也是太早恋了。
现在贾敏跟着黛玉一起过来的,贾敏当然不会限制他们表兄妹交往,只是贾敏日常不管啥事都是把黛玉带在身边,早上的时候黛玉又跟三春一起上学,晚上贾敏在贾母那里呆一会之后,也就带着黛玉去自己屋里睡了。相对来说,宝黛私人相处的时间就少多了。
宝玉叹气道:“天气凉了,林妹妹身上也有点不大好,刚才我跟姑妈一起去看大哥哥,出了门姑妈就回去看妹妹了。”
“噢……”湘云应了一声,看来宝黛也不是那么好,要是按书上写的,宝玉怎么样都不可能丢下生病的黛玉跑到薛姨妈这里找她们玩。
宝钗这时却问:“己经请大夫了吗?”
宝玉点头道:“刚才己经请了,并无大碍,大夫说可能是妹妹身体娇弱,再加上又是南方人未必能适应北方天气。”
“嗯。”宝钗应了一声,笑着又道:“那麻烦你回去的时候,带个话,明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她。”
宝玉点头。
宝玉这么一说,探春不由的道:“那我们现在去看看林姐姐。”
“别,大夫说了要静养,我出来的时候妹妹才吃了药睡下,我就怕吵到她了,才跑出来找你们的。”宝玉说着,又道:“等到明天再过去看不迟。”
----------
宝玉如此说了,众姐妹也就不急着走了,虽然贾珠和黛玉病了,但也都是小病,没什么好担心的。薛姨妈自从来了贾府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如此热闹,贾家的公子,小姐都来了。
也就是因为人太多了,本来不算小的厅这时候也就显得有点挤了。湘云借口去看宝钗的活计,跟着宝钗一起进了里屋。
一进屋,湘云惊讶了,书里对于宝钗的住处也有描写的,说是雪洞一般,贾母看过之后,都有冲动给她重新装修了。但湘云实在没想到,薛宝钗的屋子真的是,家徒四壁,几乎可以这么形容。史家那么苛责她了,让她做针线活,但屋里摆设,还是床上帐幔那都是好的。
宝钗这住处,再细看宝钗打扮,当然她是刚才去看了贾珠,身上穿的肯定是出门衣服。失礼肯定不会失礼,但也绝对说不上多富贵,跟护官符里的写,珍珠如土金如铁相比确实差好多。书里写她安份随时,自云“守拙”,反正就现在宝钗给她的印象,确实是这么回事。
“刚过来没多久,东西才打整理好了,也没做过,只是打了些络子。”宝钗笑着说着,又引着湘云坑上坐。
湘云笑着坐下来,拿着坑桌上的各色络子看,笑着道:“宝姐姐手就是巧。”
宝钗只是笑,又道:“我也是闲来无事,女子自当以女红为主,也做不得别的。”
正说着,只见宝玉也挑帘子进来了,莺儿连忙搬了椅子过来。宝玉却是没坐,只是笑着对湘云道:“你们说什么呢,二姐姐和三丫头,四丫头要回去了。”
湘云这才跟宝钗搭上话,一时间还不想走,便笑道:“不过说些针线活,我还想再跟宝姐姐说会话,你现在走吗?”
宝玉想了想,黛玉现在还病着,他实在不方便过去。回去之后也挺闷的,还不如留下来,便笑着道:“我也留下来,你们别只顾自己说,也带上我一个。”
湘云不由的笑着道:“我说二哥哥,你这脾气是越来越婆妈了,我们在这里说针线活计,你也得过来听,怎么,你也想想学学这个?”
宝钗和宝玉都笑了,宝玉是和湘云打小一处,湘云又是男儿性格,所以宝玉跟她关系是一直非常好,听到这话自然也不恼。只是道:“我是说我来了,你们先不聊这些就是,我也有几日没见宝姐姐了,姐姐最近可好。”
“劳你挂念,一切都好。”宝钗笑着说着,又道:“成日里听说你那块玉,从未细看过,今日正好你来了,也让我瞧瞧。”
“这个容易。”宝玉笑着说着,连忙摘了下来,递给宝钗。
湘云也连忙凑了上去,对于这块玉她也是好奇的很。书上写的是雀卵大小,只是放到电视剧里演的时候,就不能不放大了,就连87版里头那块玉,都有人考据说,那么大个,得河马嘴才能不被卡死。
只见宝钗手里那块,鸽子蛋大小,却是各种美观,别说是宝玉出生时衔在嘴里的,就是平常看到这么块玉也能知道这绝对是好货。
玉小,上面的字就更小,认了好一会宝钗才认出来,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莺儿听到这话,却是笑嘻嘻的道:“我听到这两句话,倒与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
湘云一惊,不对啊,这个情节怎么这么熟啊。这是书里写出来的情节吗,只是原因是宝玉去探宝钗的病引出来,现在怎么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还有,一会该黛玉出场了,结果黛玉现在病了,自己在这里打什么酱油啊。
宝玉听到这话,却是笑着道:“姐姐项圈上也有八个字?也让我看看。”
宝钗缠不过他,转身解开排扣,将项圈拿了出来,解下金锁递给宝玉。宝玉连忙接过来看,湘云也跟着看过去,剧情己经这样了,那也就是别想这么多,她只管打酱油就好。再者,不就是比戴的吗,她也有金麒麟呢。有时候湘云都想,要是湘云没订婚那么早,王夫人和薛姨妈后来宣传金玉良缘时,还都得特别说明一下。
宝钗的这块金锁明显比宝玉的那玉差了好些个档次,黄金饰品当然不能说不值钱,但跟玉的价值是没办法比的,尤其贾宝玉那块还是那么个奇石。
宝玉看了,念着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这八个字倒与我的是一对儿。”
宝钗没吭声,只是笑着把金锁收了,湘云只是笑着围观。宝钗进京第一个目的是选秀,现在选秀还没个结果呢,不管是宝钗,还是薛家人肯定对宝玉都没啥心思。只是宝玉现在说到一对这个词,湘云还真有点好奇了,这宝玉的婚事到底会如何?
宝黛恋情并没有如期进行,而且单纯说门当户对估计也不合适了。只是这所谓的金玉良缘,宝玉这性格跟书上写的差不多,宝钗这才几次照面,说的虽然是些客套话,但跟书上也差不多。
要是两人都是按原著中走,肯定不合适,宝玉和宝钗的冲突是思想理念的冲突,真的是差太多了。两人真结婚了,肯定是怨侣,这真不是努力的事。
正说着,薛姨妈进来,笑着道:“其他姐妹都回去了,就你们两个了,定要留下来吃了晚饭再回去。”
18
18、姨妈留饭 ...
薛姨妈留饭,宝玉留下来了,湘云犹豫一下也留下来了。却是差让丫头回去给贾母说一声,姨妈这里留饭了,她跟宝玉自然不会回去吃。现在离吃饭还有好一会,三人里屋里说笑,其实也没什么新鲜话题,千金小姐的生活真的很无聊,倒是湘云一直让宝玉说些外面的事情。
虽然她也是常来贾府,来的路上也可以挑开帘子一角看看外面街道啥的,但对于外面世界就真的不知道了。
宝玉虽然是可以出门,但他年龄也不大,出门基本上也都是大人跟着,单独出门就是小厮们再大胆也不敢把十岁的宝二爷带出去。不外乎就是哪些王孙公子里了,他们家有什么人,得了些什么东西。
宝钗只是旁边静静笑着听,却是没发表意见,既没没表现的有兴趣也没表现的无聊。湘云没从宝玉嘴里听到什么来,不由的转向宝钗,宝钗估计连宝玉知道的都多。宝玉连戳子都不认识,宝钗却是认得当票,而且自己家里生意多少也是知道的,以前看书的还不太清楚,直到成了湘云了,湘云才觉得这真是不可思议。一个千金小姐,这是懂的太多了,不该懂的也懂了。
“好姐姐,你从金陵上京来,有什么好玩的吗?”湘云转头看向宝钗,她还真有点好奇,宝钗到底从啥时候开始知自己家生意的,连当票都认得。
宝钗笑着道:“能有什么好玩的,一路奔波,累都要累死了。”
湘云笑着又问:“我听说姐姐是有生意的,有什么样子的?”
“也不过几间铺面。”宝钗随意说着。
“噢……”湘云明白,看来宝钗现在就知道了,不然不会知道有几间铺面,笑着又道:“姐姐去过吗,都有些什么,我还不知道店铺是什么样的?”这是实话,上大街她不是坐车都是坐轿,最多就是路过时挑开帘子看看,至于上街买东西什么的,那真的是梦想,只有做梦才能实现。
别说她一个小姐,就是身边的贴身大丫环,翠缕这样的都不会上街买东西。在古代女子抛头露面是大忌,所以别说小姐,就连丫头知道的都很有限。
宝钗笑了起来,道:“云丫头又是疯了,那种地方哪里是我们能去的。我们家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个哥哥是不太顶用,家里生意我妈妈知道的倒是多,我在日常在妈妈身边,自然多知道些。”
“噢噢……”湘云明白,抛头露面类的事情,确实不是宝钗会做出来的。突然间湘云想到薛宝琴,宝钗的堂妹,她倒是去过不少地方,但国外都去过,这样的千金小姐是不是显得另类了些。
有时候湘云也挺替宝钗可惜,她要是生在现在,家里那么大生意,哥哥不顶用,自己完全可以顶着干了。先把家业兴旺了,再找女婿也是容易的多。何必折腾着非要嫁给宝玉,要是贾家不败,其他人嫁给宝玉也许都能幸福,唯独宝钗不行,生活理念完全不同。
宝钗有是的停机德,她对于丈夫绝的没话说,但有一条男人得上进,得去成就事业。这样的想法当然不能说有问题,嫁个无能男人确实说不上幸福。偏偏宝玉又是个那啥的,他对女性怎么样都好,但也有一条,别去劝他上进。
三人说着,薛姨妈己经张罗好饭菜,笑着道:“宝玉,史大姑娘,来,这边坐。”
薛姨妈上座,其次湘云,宝玉,末席是宝钗,桌面上十来个菜摆开,旁边丫头媳妇站好。排场倒是不错,只是看的出来规矩方面比贾母那里差多了。那边吃饭时,是丫头婆子鸦雀无声,这厢薛姨妈却是一直在劝菜。
对于薛姨妈,一般评价就是人很和善,但嘴碎,这个特点还是宝玉点评她的。其实就这么一个下午说话,湘云也觉得,薛姨妈很有居委会大妈的风格。
丫头们拿酒上来,宝玉的奶妈李妈妈就向前劝酒,这也是原著里有的,后来被黛玉一阵抢白不再说话。说起宝玉这个奶妈来,也幸好她跟的是宝玉,换个迎春那样的,她也一样会拿了小姐的首饰去赌。
这回黛玉不在,湘云在,湘云肯定不会吭声。倒是薛姨妈说了李妈妈两句,然后让丫头带她去吃酒了。
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薛姨妈这里明显没有贾母那里食不语的规矩,就湘云来说她也比较喜欢这样的气氛。饭吃完,天早就黑了,薛姨妈也没敢再留,倒是走的时候,李妈妈又不见了薛姨妈让等等,宝玉对于他这个奶妈己经不耐烦了,道:“有小丫头跟着,也没什么事。”
两人先是一起去贾母那里,贾敏和黛玉也在,在薛姨妈那里吃饭贾母倒是没什么反对。宝玉看黛玉起来了,气色看着也好多了,便上前道:“妹妹可是好些了,下午本想看妹妹,听医生说妹妹吃药睡了,要静养就没来打扰。”
黛玉笑着道:“劳你挂念,下午睡了一会,这时候倒是有精神了。”
湘云也笑着道:“我和二姐姐,三姐姐,四妹妹在姨妈那里遇上二哥哥,本来也想过来看看姐姐,还是二哥哥说姐姐睡了,也就没过来。”估计明天不用去看,三春过来吃饭应该都过来见过黛玉,
“己经好了,费心了。”黛玉笑着说着。
贾母笑着又道:“正好你妹妹也好了,你大哥晚上时你大嫂来回话说也没事了。今天中午时,东府里你大嫂子还有蓉儿媳妇,请我们过去赏梅花。明天湘云和三个丫头也都不用去上学,我们东府里闹去。”
宝玉第一号爱热闹的,当即笑着道:“好啊,东府里的梅花开的是最早的,正好妹妹好了,大哥哥也好,我们去热闹热闹。”
湘云脸上虽然也是一脸笑,心里却不由的惊讶,蓉儿媳妇,不就是秦可卿吗,红楼梦中公认的第一美女,兼宝黛之美,各种绝色倾城。
然后湘云的疑问来了,秦可卿到底是啥出身,关于秦可卿的出身问题,湘云在现代时也听过某个红学家的讲座,总之各种扯吧,但不管怎么扯吧。有一个问题湘云自己也很疑惑,秦可卿在书里写出来的出身是不是太低了?
养生堂抱来的弃婴,父亲是个营善郎,然后家里穷到其弟秦钟到贾家念书却教不起学费,这样的出身人家……就是她长的真的很漂亮,更直说一点说,这样的出身就是贾珍看上收做二房,估计都没啥问题。
书里写的是她嫁给贾蓉当正妻,还不是填房,是原配。然后还非常得贾家长辈们喜欢,贾母更是喜欢的很,这种情节在贾家那种环境下实在很不合理。贾家宗族族长是贾珍,下一任就是贾蓉,他的正房妻子就是正经八道的冢妇。
要是秦可卿是秦业亲生的,这个还可以勉强说的通,现在还是抱养的。其实别说古代,就是现代人对于血统啥的也有点讲究的。
当然皇族之类的,湘云听着也觉得有点扯。不过湘云自己更倾向于,某个跟贾家交好,然后犯事倒台了的贵族家小姐。不然养生堂抱来的弃婴,娶来当冢妇,别说贾家上下都是势利眼的大家族,就是一般讲究一点也不会娶这样的媳妇吧。
至于宁国府各种混乱,娶不到多高身份的媳妇,其实贾珍这个人,在女人方面是真·畜生不错。但在能力上,贾珍比贾家其他男人还是强点的。
大观园建造之时,选址是贾珍说的;然后荣国府里,凤姐和贾琏想办法偷贾母东西去当的时候,贾珍说过,自己家够用,他本身是理家的,这点就比贾政强多;然后还说过,有些事情把脸破上去也能检省之类的,再看看荣国府管事的除了跺脚啥都不会贾琏,贾珍是比他强。
更重要的体现在秦可卿丧事上,那种排场,那个场面,全部都是贾珍自己打点出来的。当然他舍得花钱是其一,但排场真不是钱都能打点出来的。四王八公都来了,还有掌官大太监戴权,跟贾珍关系都不错。朝上有人能说话,家里家务也能料理的了,当然跟很上进的比是没得比,但在贾家男人里算是拔尖的了。
不过这个疑问应该是没得解了,湘云自己这样的身份,就是秦可卿身份真有问题,也不可能轮到她知道。红楼梦又不是全文本的,这估计是千古之迷了。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打起精神来,明天去看红楼第一美人。
19
19、秦可卿 ...
早上湘云起了个大早,翠楼侍侯她穿衣的时候,只见翠楼连大毛衣服都准备好了。不由的道:“下雪了吗?”这才进十一月,果然古代的冬天来的早。
翠缕笑着道:“飘着雪花呢,看样子大雪是要来了。”
湘云激动起来,她见雪的时候实在很有限,现代时她是南方人,十来年不见雪花很平常。穿过来这还是第一个疼天,不过想想也没觉得多冷,想想也是,穿成千金小姐了,她要是冷的受不了,丫头们要怎么活啊。
三春也己经收拾好,四个人带上丫环出门去贾母那里去,小丫头们挑开帘子,雪花就迎面而来了。探春笑着道:“今年的第一场雪呢。”
迎春也笑着道:“看这天色能下大。”
“要是下大了,我们去花园里扑雪如何?”湘云兴奋的说着。
三春不由的笑了,探春笑着道:“就云丫头调皮。”
说话间,四人进了贾母正房,贾敏和黛玉,宝玉都己经在了。看到四个进来,贾母这才想起来,笑着对丫头道:“今天要去东府赏梅,姑娘今天不去上学了。”
丫头连忙过去传话。
湘云虽然脸上笑着,心里却是感叹,自己家开学堂就是好啊,大人传一句话,马上就不用上课了。不过姑娘们的课程确实是凭心情来的,这么一个原因就不用去上课了。
一时间,刑、王夫人,和李纨,凤姐过来。丫头们也开始摆桌吃早饭,贾母带着姑娘们,宝玉吃饭,媳妇们都得站着旁边侍侯。还得给贾母以及众姑娘布菜,当然包括贾敏。
有时候湘云也得感叹,古代的媳妇真是纠结,当姑娘时还好些,媳妇这活……做为一个现代女性,还真觉得压力很大。
侍侯翁姑,遇上一个不刁难的婆婆,日子可能也不会太难过。然后第二条,老公有了小老婆也得笑脸以对,以至于老公睡了丫头,媳妇,那就睁只眼闭只眼吧。至于离婚,那是男人的权利,女人被休回家后只有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湘云不由的瞄了下凤姐,凤姐是个强人,或者说曹大是个强人。凤姐对于老公的要求,要是严格来说,她是只允许贾琏跟她一个人有性行为。二房,小妾之类可能会影响到她地位的不说,就是乱七八糟媳妇,甚至于包括平儿,凤姐的超级心腹,凤姐都会念好久。
其实别说古代那种社会环境,就是现代官二代家的太太会有这样想法也不多,凤姐就敢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曹大本人对于凤姐这个角色是用赞赏的态度写的。“都知爱慕此生才”何其欣赏,性格决定命运,虽然最后凤姐的结果不好,但只能说那是时代的错。要求自己的男人只跟自己一个好,这个要求在女人眼里,哪里又是错的。
凤姐这样的要是放在现代,不用贾琏休她,她早就踹贾琏八回了。一个现代CEO,那样彪悍的女人,贾家亏空那么久,没见贾琏从外面弄一两银子回来,凤姐就能翻腾着这样那样捞钱。贾琏会干什么,当然贾琏心肠并不如贾赦,贾珍那样,但谁也不能否认贾琏很无能。
一个那样无能的男人,一个那样有本事的女人,最后只能一叹,凤姐,你真是生不逢时。还有探春的那一句,我要是个男人我早出去了。或许这也是曹大想表达的,是社会在压抑着女性,要是女性能够自由的去选择,要是女性能够像男性那样,她不一定活不出自己的精彩来。先不说其他的,要是凤姐和贾琏换一下,探春和宝玉换一下,贾家完全是不同的气象了。
在万分感叹中,湘云把早饭吃完,想到马上去赏梅花,总是高兴的事情,连忙把不高兴的情绪扫出去。反正她离出嫁还远着呢,只是又想到史家的情况,以及贾家的将来,不能不又纠结起来。
“姨太太,宝姑娘来了……”丫头传着话。
丫头们挑开帘子,只见薛姨妈和宝钗笑着进来,既然尤氏请客,知道薛姨妈在,连她们都请上那是人之常情。
湘云不由的看一眼宝钗,其实在这个时代能过的好是宝钗,冷情,无情,把所有青春女性该有的爱都用理性压下去。只求着丈夫能够上进,然后封妻萌子,自己当个所有人都赞称的贤太太,至于老公晚上跟谁睡了,找了多少个小老婆,这些都不去管的。
湘云还想像不出这样的生活,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性,是没什么乐趣的。网络,淘宝,甚至于连购物的乐趣都没有,只能天天呆在那么一个宅院里,那样类似于监狱的生活,吃穿用度,好与不好其实并没啥影响。
真是越想越烦心,湘云真有撞墙再穿回去的想法。心里纠结,湘云脸色就没那么好看,只是屋里人头众多,平常也就贾母会多注意她,现在黛玉,宝玉在身边,又来了可能选进去当赞善的宝钗,自然不可能多分心在湘云身上。
正说着,丫头们传话:“珍大奶奶,小蓉大奶奶来了……”
一句话让湘云打起了精神,秦可卿来了……
--------------
说话间,尤氏和秦可卿一前一后进来了,湘云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秦可卿看着也就二十岁下下,那身段,那身脸庞,那气质,瞬时把屋里人都比了下去。湘云不由看向宝钗,黛玉,宝钗是能看出一点点大人样子了,黛玉就还是小孩子模样,从九岁小姑娘身上看出风情,身段,那实在太挑战了。
只听尤氏笑着道:“那边府里梅花开的正好,己经着人备好,就想请老太太过去看看。”
昨天尤氏和秦可卿己经来过了,当时贾母己经同意了,这趟算是来接的。贾母当即笑着道:“难得你们孝顺,去,我们都去。”
说话间贾母起身,然后其他人也就动了,因为这次行程是说好的,所以车马早就准备好。湘云多少有点兴奋,出门啊,就是去从荣府到宁府去,那也算是出门了。这么想着,等到湘云看到门口一排车马时多少也愣了一下。
宁,荣二府在一条街上,二、三步远,当然让这些贵妇太太们走路太不现实。但也不用这么一大队车马吧。湘云心里惊讶着,然后,只见鸳鸯,琥珀先扶着贾母进了最前头一顶的轿子,其次,薛姨妈,贾敏,再然后是,刑、王两位夫人,李纨,凤姐都是各自一顶小轿。
宝玉是骑马,湘云是跟黛玉,宝钗一起上了车,三春又是一辆车。至于跟着的大丫环们自然又车,这么一大派马车,还只是从荣府到宁府,贾家现在确实显赦,当然更显赦的事还没来。
从这边街过去,然后街头就是宁国荣,同样三间大门,贾珍和贾蓉正在门口站着迎。今天贾母来了,贾珍肯定要出动的。宝玉先下了马,然后扶贾母下轿,随即贾珍,贾蓉就迎了上来,然后各自丫环们扶着主子们下了车。
湘云下了车,翠楼扶着她往里走,湘云却不由的看向贾珍,贾蓉这对畜生父了。贾珍看着三十几岁不到四十那样,贾蓉看着二十岁不到,两父子长的倒挺不错。只是湘云真有点想不通,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这两父子怎么都喜欢一块搞。
秦可卿,贾蓉的正房原配,贾珍都不放过,何其畜生。至于尤二姐,尤三姐,那都是有一腿。还有贾蔷,跟贾蓉有一腿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但看书里那个意思,难免没跟贾珍有一腿。有时候不能感叹,估计就是因为亲父子,所以才肥水不流外人田。
跟着众人进了宁府,贾珍直接引着去了会芳园,因为来的都是姑娘小姐,又有姑表,姨表亲,贾珍和贾蓉领着老太太进了正厅之后,两父子就退出了,只让尤氏和秦可卿过来招呼。
还不到中午饭时间,但屋里果品己经摆上,尤氏让丫头们连忙上茶来,秦可卿早亲捧茶与贾母,笑着又道:“老太太先歇歇,园里亭上正是看梅花的好地方。一会我们就过去,饭也就摆在旁边厅上”
“甚好。”贾母笑着点头。
一茶杯喝完,大部人马再次出动,外面雪却是越来越大,尤氏连忙另人抬了竹轿过来给贾母乘坐,鸳鸯撑着油纸伞给贾母挡着雪。
众人过去,一边赏梅一边论雪,湘云跟着众人一起,不得不说,千万别小看了古人,尤其是古代富贵人家,这么大雪,她竟然并不觉得多冷,衣服实在穿的好,还有各色手,屋里收拾的暖阁,夏天乘凉的虽然还没见识到,冬天取暖的倒是见识了。
一时间宴席齐备,秦可卿领着贾母入席,其实所谓的赏梅,更多的就是一种吃吃喝喝,大家乐的活动。不过只看这一次活动,虽然说是尤氏和秦可卿一起侍奉,但贾母明显更看中秦可卿一些。
再看秦可卿仪态,再自然大方不过,而那通身气派,别说自己婆婆尤氏这个填房身份比不上。就是跟秦可卿年龄差不多,王家小姐出身的凤姐也是比不上。凤姐想讨老太太开心,还得想办法哄着老太太,秦可卿似乎只是那里一坐,贾母就很喜欢她了。贾母这样的反应,再想书里秦可卿的出身,反正湘云是真不太相信了。
饭毕,众人说笑一会,宝玉却是道:“我困了,想睡个午睡。”
秦可卿笑着起身道:“我带宝叔叔去吧。”
贾母点头,秦可卿向来是很妥当的。
一时间秦可卿领着宝玉去了,史湘云却是怔住了,这个情节,接下来不会宝玉梦游太虚了吧然后就宝玉的性启蒙了。湘云想到这里不由的满头黑线了,这是恶搞的吧,宝玉今年才十岁啊,十岁……
20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