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齐鲁文化 > 第六章 齐鲁英杰(13)

第六章 齐鲁英杰(13)

对于战争,孙膑率先提出以“道”制胜的观点:“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件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这里的“道”就是战争规律,包括天时、地利、民心、敌情、战法、士气、战机等多个方面,只要掌握了“道”,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除此之外,孙膑还提倡“必攻不守”和“批亢捣虚”(亢为咽喉),即攻击敌人的要害和薄弱环节是制胜的法宝。

非常可惜的是,《孙膑兵法》在东汉末年已经失传。公元1972年,《孙膑兵法》(竹简)在银雀山汉墓出土,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损坏严重,残缺不全。

八、­阴­阳家: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40—前26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学派的创始人。

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稷下学宫是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舞台。邹衍就是稷下学宫非常有名的学者,他知识丰富、“尽言天事”,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称为稷下诸子之首,“邹衍之术,迂大而宏辨”。

邹衍开创了­阴­阳家学派,主张“五德始终说”和“大九州岛说”。

所谓“五德始终”学说,就是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事物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五行相克相生来实现的。对于人类来说,从开天辟地时起,社会就按照五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每个朝代都是以一德为主,且每一德都有盛衰。德盛,朝代就兴旺;德衰,朝代就会灭亡。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也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循环向前的,是一种客观的必然。

所谓“大九州岛”学说,就是指中国只是天下的九分之一,称为赤县神州,禹时代划分赤县神州为九州岛,除了中国,还有八个州,它们都被大海环绕,且每个州又分为九州岛,由于方位不同,各州的风俗也各不相同。

齐宣王在位时很有野心,一心想要“王天下”(统一中国)。对此,孟子曾说他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齐泯王即位后野心更大,不仅要称王,还要称帝。邹衍的学说非常适合统治者的思路,因此他本人和学说受到齐宣王和齐泯王的高度重视。

后来,齐泯王越来越骄纵暴烈,很多人离开齐国。正在此时,燕昭王招贤纳士,各国人才纷纷前往燕国。在这种大背景下,邹衍也离开齐国前往燕国。据说:邹衍来到燕国时,燕昭王曾亲自为他扫地迎接,并拜他为师。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韩、赵、魏等国联合起来共同*齐国。齐国是邹衍的家乡,他虽然憎恨迫使自己背井离乡的统治者,却始终爱恋着故乡。所以,在燕国负责生产工作的邹衍没有参加这场战争。燕昭王死后,惠王继位。惠王与昭王不同,他非常不信任先朝旧臣,而且此时的燕齐局势已发生逆转。惠王听信谗言,认为邹衍是齐国人,又没有参加齐燕战争,就下令将其逮捕下狱。直到齐泯王死后,齐襄王才*了这起冤案。邹衍恢复自由时,稷下学宫也恢复了以往的繁荣。身遭大变故的邹衍思乡情切,最终回到家乡齐国。

据传说,邹衍的墓地就在今章丘相公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