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齐鲁文化 > 第六章 齐鲁英杰(29)

第六章 齐鲁英杰(29)

公元1127年,宋朝汴京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双双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先后渡江南去,没想到赵明诚于第二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市),年仅49岁。李清照悲痛无比,在丈夫的祭文中写道:“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丈夫的去世使李清照大病一场,在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此时金兵正在向南侵入,皇室混乱,李清照与逃难人一起开始了避难生涯。在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之时,嫁给了名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的改嫁,史书说法不一,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活艰辛。结婚之初,张汝舟对李清照照顾得很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张汝舟想占有李清照尚存的文物,而这些文物被李清照视之如命,因她与前夫赵明诚共同创作的《金石录》还没有整理成书。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此后李清照渐渐发现彼此的志向情趣大异。张汝舟见自己不能俘获李清照的心,也不能支配她的行为,便恼羞成怒、拳脚相加。李清照将人格看得比生命更珍贵,在此情况下决定与其分手。但封建社会里的女人无法离婚,无奈下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原来,张汝舟曾向李清照讲述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情,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但依照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必须坐两年牢。李清照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上的奴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表明自己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虽然李清照只坐了9天牢便被释放,但在心灵深处却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过多的打击使李清照心力交瘁,但她依然在与命运的抗争中顽强地活着。南渡后的诗文、词章、内容风格为之一变,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确立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表现的多是闺情,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与别离相思的痛苦。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显现出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的平仄、声韵、音律等文体­性­特征,得出诗词“别是一家”的结论,为诗和词划清了界限,使她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李清照还将词人分为两派:以晏殊、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为代表的“不知”者;以晏几道、黄庭坚等为代表的“能知之”者。这种划分基本与后人所称的“婉约派”和“豪放派”相对应。李清照也被后人称作婉约派之首,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三、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

辛弃疾出生于济南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在他出生前的13年,中原已沦为金人的国土,辛弃疾的家乡也被占领。金人的残暴统治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南宋朝廷在求和派的控制下,不但放弃收复河山的大计,还采取丧尽民族气节的投降政策。辛弃疾处于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自幼目睹生灵涂炭的惨状,又经祖父辛赞的教导,年纪轻轻就心怀复国大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