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有非凡功夫的徒弟孙悟空相救,唐僧才没有送命。等到把唐僧、经卷、马匹等都捞上来后,经卷已经全部被水沾湿。来到岸边,师徒四人只得把千辛万苦取来的金刚经一页页拆开,然后放到石坪上晾晒。等到经文干透收取时,发现经文已经入石三分,再也无法揭下来了。
后来,人们将唐僧师徒晾晒经书的石坪叫做“暴经石”,待旁边的河流干涸而成为峪后,人们又将其称作“经石峪”。
四、“五大夫松”的传说
泰山的中天门路旁和五松亭前有两株高大的松树,被人们称为“五大夫松”。这里流水潺潺,花草葱翠,可以遥望十八盘、南天门、云步桥,风景之秀丽、清幽,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据说,“五大夫松”是由秦始皇命名的。当年,嬴政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自称始皇帝。不久他在朝中儒生地劝说下,决定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此表示自己是有德行的君王(孟子也曾说,新取得天下的帝王必须再取得上苍的承认,并在祭祀了上苍之后才算真命天子)。拿定主意后,秦始皇领着文武大臣和众多儒生前往泰山。来到泰山脚下时,大队人马先停下来歇息,然后商议具体怎样进行封禅典礼。按照儒生们的说法,“封禅”就是在泰山脚下祭地,在泰山顶上祭天。祭天为封,祭地为禅。而且,祭天时最好自己走到山顶,如果帝王走不动,可以坐车轮裹着蒲草的车子,以免辗坏山上的草木,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出对泰山的敬重。秦始皇听得有些不耐烦,一气之下禁止儒生参加祭典,自己带着亲信大臣们开始上山。一旦走到不好行车的地方时,他就下令砍树伐草、开山凿石。
五大夫松
费了好大力气,秦始皇等人才来到泰山山顶。等挑选良辰吉日举行完祭天仪式后,他还在山顶上立起一块大石碑记述这件事情。正当众人打算下山时,忽然乌云密布,风雨雷电一齐袭来。由于山顶上没有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众人慌了手脚,急忙四散寻找躲避的地方。秦始皇也很惊慌,正好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棵松树,高达数丈、枝繁叶茂,树冠好似天然草棚,风雨不透,急忙跑到树下避雨。
山里的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风飘云散、雨过天晴。由于松树的遮挡,秦始皇没有遭受风雨的侵袭,为了奖赏松树的遮雨之功,当即封其为“五大夫”。由于“五大夫”是秦代官阶的第九品,当时被封的松树只有一株,因此人们称这棵松树为“五大夫松”。
到了唐朝,陆贽在《禁中青松》中写道:“不羡五株封”,后人由此理解为五株松树。据《泰安县志》记载:“万历壬寅(公元1602年),泰山起蛟,遂失所在。”也就是说,“五大夫松”在公元1602年时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泰安县志》中还写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正月,奉旨钦差丁皂保植补松树五株。”后来在战火中毁坏了两株,1983年又枯死一株,只剩下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两株松树。
五、“黑虬升天”的传说
泰山东麓有一条风景清幽的小水湾,平日里水湾清澈见底,但山雨大作时水湾却咆哮如雷、浪花四溅,好似龙在水中翻腾。因此,人们将这个水湾称为虬在湾,俗称虬子湾。
据说很早以前,这里确实有条神虬,是因犯了天条而被王母娘娘囚禁在小水湾里的。平日里,它始终蜷缩着身子在池中修炼,没有能力兴风作浪。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