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作泰山的诗歌很多,他在《进雕赋表》中写道:“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现仅存其40岁以前的诗50首左右,游齐赵的诗作仅寥寥十几篇。
6蹦苁孤橙私院醚В号费粜抻胩┥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卢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4岁时父亲去世,是母亲郑氏将其独自抚养长大。
欧阳修生前虽然没有登临泰山,却有许多关于泰山的作品,因为他与泰山书院的师生有较多交往。其泰山诗文众体皆备、各具特色,鲜明的观点有力地支持了泰山书院师生及其教育活动,扩大了泰山书院的影响,在庆历新政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确实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他以师友相兼的身份指导书院师生的学术研究、诗文创作。可以说,书院师生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凝聚着欧阳修的汗水与心血。
欧阳修喜好碑帖之学,收集了大量金石铭刻、拓片,并撰写了《集古录》一书,阐述了泰山金石之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在《集古录自序》中写道:“汤盘孔鼎岐阳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以来圣君贤士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篆分隶者诸家之字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然风霜兵火,湮沦没灭,散弃于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集古录》直接促成了刘跂的《泰山秦篆谱》和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的产生,这对泰山文化的弘扬光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欧阳修对泰山文化作出的独特历史贡献。
7焙霜冷瀑自凌侵,生性孤挺抽千尺:孔尚任与泰山
孔尚任(公元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清初著名戏剧家,也是古代戏剧家中与泰山缘分最深的一位。
孔尚任与泰山有很深的渊源,与泰山名士也有很深的交往,普照寺住持和尚元玉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出仕前,孔尚任就与元玉结识。出仕之后,他曾多次游历泰山,与元玉的交往也更加亲密。康熙二十年,孔尚任前往京城担任国子监博士,当时元玉也来到京城,两人相见后都非常激动,来往也更加频繁。当元玉返回泰山时,孔尚任为其创作了《送石堂上人还山》:
瓶钵京华岂壮游,旧山山色引归舟。
已知莲社容名姓,又向云踪问去留。
白发才生心易老,青灯久对泪难收。
寒衙壁上君诗满,早晚闲吟破旅愁。
谁曾想,此次的京师离别竟成为永别。18年后,在孔尚任罢官回乡时,满腹学识的儒僧已经驾鹤西去。康熙五十年,已经64岁的孔尚任再次游历泰山。站在三贤祠旁,想想自己不明不白地被罢官,他有感而发地创作了《拜泰山三贤祠有感》:
吊古人来拜废祠,三贤儒雅尽吾师。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