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齐鲁文化 > 第十章 食不厌精话鲁菜(16)

第十章 食不厌精话鲁菜(16)

石玉璞听说后,急忙出钱请客,并在席间拱手恳求邻居、同行们不要叫这个外号,却适得其反,石蛤蟆水饺的名声反而更大了,饭铺生意更加兴旺。1983年,我国著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教授来到博山,品尝过“石家水饺”后赞不绝口,挥毫书就七个大字:“博山风味推第一。”如今,石蛤蟆水饺在山东非常有名,是山东名小吃之一。

6蔽涑切饼

旋饼是山东省武城县的传统名吃,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崇祯十七年春,闯王李自成率军攻打北京,路经武城时闻到了特殊的香味,便带领随从寻找,径直来到小小的馅饼棚。饱餐之余,李自成兴致勃勃地看了馅饼师傅的加工过程:大师傅熟练地擀皮、加馅、卷包,成形后大师傅又在手中旋转拍打成饼状,放在鏊子上烙成微黄|­色­,之后又放入用碎瓦子铺满的地鏊之中,炙烤成金黄|­色­。闯王看后连连称赞:“走遍天下第一次看见如此玄妙的做法,难怪此饼有特殊的香味。看你制作此饼的方法,叫‘旋饼’更为合适!”武城旋饼由此得名,并很快传遍了鲁西大地。

武城旋饼选料­精­良,使用上等面粉和瘦­肉­。和面要根据四季温度的不同掌握软硬,并反复揉捏,以使其有很好的筋­性­。馅有猪­肉­的、牛­肉­的、羊­肉­的,也有­鸡­蛋的。成品厚如指、大如盘,烙好后­色­泽油亮金黄、外皮油酥焦脆、内馅松软香­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

如今的旋饼在原有基础上又发掘出 “三鲜”、“虾仁”等多个新品种。

7备咦馍馍

高桩馍馍是济南历史悠久的传统面食之一,当地经营高桩馍馍的店铺有很多。清末民初时,城里府东大街的同复昌较为有名,在西关福康街的兴圣成有多人专门生产高桩馍馍,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歇业。如今,济南制作高桩馍馍最有名的是杨鸣友,其制作技术已传四世,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制作高桩馍馍时,把面粉和酵面放入盆中,倒入约45℃的温水(少放水),搅拌均匀(旧时用小木杠压200次左右),用力揣匀揉透。然后把面团放在面案上,用力多揣揉几次,每揣揉一次撒一次面粉。待面团揉匀且较硬时,搓揉成宽约8厘米的长条,做成每个约2两的面剂,再把每个面剂多揉几遍,并搓成厚约10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的圆顶生坯,要使顶部呈半圆形,底部向上为凹形。将所有做好的生坯整齐地摆放在木盘内,加布盖好,饧半小时左右,待生馍馍胀发起来时,即可摆放在铺有湿笼布的屉内,同时用手把每个生馍馍搓一遍。生馍馍间要相隔1厘米左右,摆完后要用湿布盖在馍馍上面,使蒸汽慢慢蒸发,防止汽水滴在馍馍上。最后扣上笼盖压住上面湿布的四角,移置到沸水锅上,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做好的高桩馍馍­色­白光亮、硬而有层次、耐嚼微甜。

现在,绝大多数生产馍馍的店家均已使用和面机与馍馍机,只有极少数店家依然以手工制作高桩馍馍,机械加工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却失去了部分高桩馍馍的风味特­色­。

8甭硖闵毡

马蹄烧饼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芝麻、糖稀、食用碱、食用油等,用特制锅炉烤制而成。刚出炉时皮瓤分离、外脆内­嫩­、酥香兼备、香气四溢,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又由于其形状如马蹄,故名马蹄烧饼。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