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东博书院 > 2005年12月16日

2005年12月16日

北京昌平区天通东苑

俺回来啦

俺从西安回到北京啦。在西安就有朋友说快把博客关了吧,点击的人太多,影响社会治安。我晚上回到蜗居,看了这两天的评论和留言,看的时候都想答复,可是全部看完之后又忘了很多,实在答复不过来。那就得着啥说啥,先把这两天的行径交待一下吧。

这回去西安主要是参加陕西卫视的“开坛”的两期节目。跟他们是老朋友了,答应每年都去的,可是今年因为保先任务重,彼此时间不碰巧,几次约定又都错过了。好不容易在年底挤出这么两天,算是还了债务。有个坏人说:“老孔你是不是在西安有个情人啊,怎么老叨咕着要去西安呢?”请西安的朋友给我证明啊,一年才去一次,哪有这样的情人啊。不过这次去开坛,有件可乐的事儿,他们去年欠我50块钱,就夹在新年贺卡里准备给我寄来,可是居然给忘了,一直压在抽屉里。今年良心发现,董阳同志亲自又把去年的贺卡隆重送给我,我说这贺卡可有保存价值啦。老白、李蕾、薛博文都没变样。小薛陪我出酒店时,路人认出我,上来跟我握手。我晚上出去吃­肉­夹馍,又被大学生认出。本来那馍就非常实惠,1块5,比北京3块钱的还肥厚好吃,老板听说我是著名坏人,非送我白吃一个,我就没羞没臊地吃了。昨晚在西八里村吃了两串臭豆腐,老板夫­妇­年龄跟我差不多,辛苦而充实的神态,看上去很默契很恩爱。我想假如我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现在过他们那样的日子也不错。晚上的节目是谈幸福问题,大学生们多数认为幸福离不开金钱,还说我当教授就幸福,我说未必,我的痛苦你们哪里知道。他们可能认为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跟我一起的嘉宾袁秋香老师是陕西资深的媒体权威,半个老太太了,却思维敏捷,言辞伶俐,是个­性­情中人。她老伴早上给她放一双棉拖鞋,她都很感动。而现在的很多人,你对他再好,解衣推食,上马送下马迎,他也感觉不到,还贪心不足,忘恩负义。所以我在节目里赞扬了50年代的那代人。

冷沧浪问《金庸评传》的事情,那书的发行可能不到位,大学出版社比较老实吧。我下个月出版一本《笑书神侠》,我关于金庸的主要胡说八道差不多都收集在内了。到时候我告诉大家。

刘心武讲的红楼梦,很多学者认为是野狐禅,或者是落后的。但大家要注意那是电视节目,不能用固定的学术标准去要求。应该让人人有谈论红楼梦鲁迅金庸希特勒的自由,不学术就不好吗?学术就一定好吗?

好几位朋友问余杰,我也好久没见他了,有时候很惦念。余杰的猛文比我猛,余杰的美文比我美。喜欢读余杰的朋友可以多品味,余杰近来的文字比以前成熟了一些。

我写文章讽刺批评过王朔,但我对王朔本人很有亲近感的,我们不止一次在一起喝酒。他其实具有很纯的一面,待人是善良的。骂我的人不会是朔迷,朔迷应该是幽默的。也可能是某个熟悉的捣蛋鬼故意激怒我,然后偷着乐。

在西安时,有小妖报信说三星杯一胜一负,我不在时能有这结果,我很满意了。不满意的是火箭败于快船,姚麦组合回天无力。看来个人英雄主义是吃不开啊。

有位家长说要请我吃猪蹄,谢谢啦,可别介。一是俺正决心瘦身,二是恐怕坏人又要趁机攻击我贪赃受贿。这坏人也挺累啊,说是恨我吧,还天天看我的博客,小心别烫着。

喜欢阿忆的朋友,一会我贴一篇阿忆的近作上来,我俩是大学同室­操­戈的。

给我留悄悄话的一位,是我多年前的金庸同道,好多年没见了,高兴。那时你就对金庸有很深的见解了,对我颇有启发。

今晚还要处理一些事情,先写到这里。祝朋友们年底平安!

哇,看不过来啦

怎么一天的功夫就啸聚了这么多三山五岳的好汉哪,古代要有这玩意儿,那发动农民起义多容易啊,幸亏农民不爱博啊。

今天讲座效果很好。可是回来一看,果然因为我没有看直播,罗洗河脆败!而且是1个多小时就被崔毒蝎给屠了大龙,创下了世界大赛最快崩溃记录。小猪今天好像不会下棋了似的,就算我去,怎么也能挺上1个半小时啊!好在小胡胜了李昌镐,这样两盘半决赛都是1:1,明天决赛,希望中国至少拿下一个。我就不信,我不看直播,这中国就永远不胜利啦?

又看到那个骂我的人了,还是那几句话,这回化名“西川”和“韩毓海”,看来是跟北大有关系的人,对那两人也有怨恨,顺便挑拨我们一下。这回我不删掉了,让他继续发泄吧,如果骂我侮辱我能够化解他心中的伤痛,这样也挺好。不过我劝那位哥们儿,不管你怎么恨北大(北大也确实有很多缺点),还是应该用正常的工作学习来立身处世。这么愤青,过几年回头看看自己,会羞愧的。

我小学时曾经因为一个邻班的同学多次骂我,就找了几个哥们收拾了他一顿。因为我是­干­部,不能自己出面。可是过了几个礼拜,他又跟我好了起来,教我吹黑管,他一直不知道是我暗中指使死党揍了他。我心中特别悔愧,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告诉他。小学毕业后他家搬到上海去了,我送了他一套样板戏的画片,但还是没有承认自己的罪过。这件事我不知道处理得对不对。

今天网络速度特慢。看到过去的熟人留言和评论,非常亲切。当年二中的学生张浩东,非常聪明,物理和作文都好,跟我争论关于科学问题等。我还在一篇记叙辩论赛的文章里提到你了。你那时学习好,很有些狂,记得有一次我把你训斥哭了,王岱老师来劝解。时间过得真快啊。咱们班的王阳现在读博士呢,前一阵还在北大开了讲座。我对北京二中充满了感情。

想买我书的人,现在不必买《47楼207》和《黑­色­的孤独》了,我明年春天要再版或者出个­精­选集。

明天出个差,可能不来博客了。家里没啥招待大家的,不好意思。刘三姐说:“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可是我连山歌也没得,就算给大家提供个聚义厅吧。

庆东啸西

书评人敦诚

孔庆东的《匹马西风》,封面苍苍,马尾飞扬,好一幅江湖图画。少年更上47楼,老大评作教授副。噫吁兮,岁月忽已晚,醉侠仍醉中,只身行“古道”,不走立交桥。

乍看书名,就想到金庸的《白马啸西风》,孔氏客居韩国两载,教鞭小鞋轻胜马,何妨徐行且吟啸,于是,就有了这洋洋洒洒的听潮之作。虽说“韩流”来袭后,国人尽哈之。但我们其实并不了解一个真正的韩国,那个比它的时尚产品与流行文化更丰富­精­致、深闳内美,也许比我们更接近儒家传统的韩国。好在这位作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旁系传人的北大教授讲学高丽,为我们带回了令人捧腹深思的见闻:譬如中秋节,韩国对这个伟大节日的重视程度令我们汗颜,似乎已到了“假如敌人中秋节这天进攻韩国,岂不是举国乱成一团,一触即溃”的程度。孔庆东当然不是以此劝我们多吃点月饼,常回家(抬头)看看,他指出了一种可怕的淡漠,对中秋这样的节日的淡漠本质上是对民族文化的淡漠。

再比如每周打­飞­机来听课的吕承娟,让孔庆东这个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为“教育”感动,向学生学习。孔庆东从来不是一个板着脸的教师,他也从来不是一个让人“汗不敢出”的作家。他有多认真,就有多胡闹。他可以在板门店题字,与李昌镐对弈;他可以把峨嵯山考证成“我­操­山”。对于韩国人的山地­性­格(倔强、脾气暴,要强,善变),他适时祭出中庸的传家宝、金庸的无招胜有招,取得了民间外交的一次又一次胜利。

本书以其亲历­性­,给出了一个具体而微的韩国:化妆室里的韩国,餐桌上的韩国,与韩剧的女­性­意识对称的幽怨的韩国。但它不仅仅是关于韩国的现场报道,孔庆东主要的用心还是借韩国杯酒,浇祖国块垒。这一点他在自序的牢­骚­里已流露一二。为人父、为人师,为人大代表,守着读书人齐家治国的传统愿望,竟惹得街坊媒体讽谤后的满腹闷­骚­。但孔庆东像李文秀一样有着古高昌国人的固执。世风是滑车铁壁,笔纸乃匹马西风。因此庆东之“啸”,既是快板评书,亦是马嘶蝉鸣。

想当年,少年听雨47楼上,醉里挑灯蚊帐,如今是,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啸西风。我们欣慰地发现,在这本书里,选择用一只翅膀飞翔(左翼)的孔庆东,意气并未随年华而消磨。

惦记博的日子

博客这个东西是不是会上瘾哪?我怎么这几天老惦记呢?心里头不时喃喃自语着“博啊博”的。希望过几天能够摆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真正博士。人家粤语歌里唱得好哇:“我是男儿当机枪!”我当时想,那女儿就该当手榴弹了吧。

昨天三星杯半决赛中国二将一胜一负,明天希望都胜。至少应该胜一盘吧。最好小胡拿下李昌镐。可惜我明天太忙,看不了直播了。我一不看直播,中国选手的气势就受影响,每次都这样,真神了。昨天本来小胡也大占优势,吃了李昌镐一大块,我以为两盘都拿下没问题了,就去开保先总结大会了。散会回来一看,邪门了,李昌镐鬼使神差,惊天大逆转。李昌镐是真正的韩国英雄,韩国各界要是有五十个李昌镐这样的豪杰,韩国领导世界是肯定的了。

今天下午来看了一下博客,看见一位大骂我的,我给删掉了。因为是用骂人话取的名字,说是只要上网就来骂我,只要见面就要打我。我奇怪怎么会有如此的深仇大恨啊。是我给了不及格的学生?是我拒绝过的小报记者?是阶级仇恨?是我的情敌?政敌?学敌?畏畏敌?还是今天心情极坏,恨我入骨?想不明白。有仇就说明了,这样不好。我上中学打架的时候,200多人,死伤30多,但都说得明明白白,不搞­阴­谋诡计的。因为破坏气氛,我给删掉了。请那位见谅。至于那位阿七先生的指责,虽然我不同意,但他是很真诚的,是认为自己发现了真理,来提醒大家不要上我的当的,所以不能删掉。思想是不应该统一的,思想需要相互理解,兼容并包。

其他有几位批评我的,我都特别感谢。我去年讲金庸课时,好几次讲错了。把气宗和剑宗讲错的事,下课时来给我纠正的是这位同学吧?其实错误还有,比如一次把金城武讲成韩国人,也是下课才发现。讲课也是门遗憾的艺术啊。

今天准备明天的讲座,用了很多时间。这讲座是上半年就一再预订的,给海淀区的骨­干­教师讲,应该很有意义吧。明天还要去电视台,是非常忙碌的一天。

希望朋友们不要对我评价过高和期望过高,那样又会招来正人君子痛骂我了。我本来就一直在压迫和落井下石中勉强生存,所以才笑得这么得意。我真正的痛苦是无法公开发表的,只有亲近的朋友才知道。所有的误解、嫉妒、仇视,就像现在窗外的寒风一样,要习惯、要面对,要“穿过她的黑发你的手”——我曾在某餐馆点过这道菜,端上来一看:海带丝儿炖猪蹄儿!

今天发现白豆腐蘸­鸡­蛋酱也挺好吃。以前我都是蘸辣酱。鲁迅说:“来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这老头子是很懂美味的,就是很少写。

朋友们的问题比较多。我有空的时候,能答复几个是几个吧。人活着,就是个互相帮忙。今天我活得比较好,就帮别人。明天坐了监牢,肯定会有人送猪蹄的。

今天要早睡了,886,各位。早歇着吧您哪!

《匹马西风》书评

马儿肥眼儿媚

张稚容

北大多名士,醉侠孔庆东也是真风流。他在煌煌北大开课讲金庸,大讲特讲,一不小心讲成了诸多学子挤破头的盛况。更有字句幽默、行笔磊落的《47楼207》、《口号万岁》等书流传天下。据众多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员观察,若是读孔侠庆东的书,很少有读者面相严谨,把持着不苟言笑,如进食难咽之­精­神食粮,倒有不少如下情况发生:少女捏着鼻子莞尔,少年压着喉咙­干­咳,中年人连连摇头叹息,不敢扑哧出声,成此种种笑压抑的惨状,可见图书馆禁止喧哗的规定,对幽默的书,和能识得幽默的读者都是非常的有害。

论孔侠庆东的幽默,是因其博学多采,能讲鲁迅也侃得金庸,又心胸开阔,在北大濡染多年仍以“东北胡子”自况,所以人壮马肥,可纵横江湖长啸吟。论孔侠庆东的幽默,又因其双眼构造不对称之美而流生妩媚,一眼大,专事媚人,一眼小,可内检嘲己,幽自己一默从来是天下最好的幽默,若然其双目凝神,又可识美景佳人的可爱之处。以上所言,举实例证,来自孔侠庆东的新书《匹马西风》。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