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粪神 > 第八十章 被逼无奈

第八十章 被逼无奈

?浪野山看着这些古代仪器的制作图,心中是万般头绪却不知从何理起,他的书读得不好,报考的也是文科,即便是这本书摆在他面前让他细细研读个十来年,也不一定能造得出航空母舰、飞机大炮之类的玩意,哪怕是有一挺重机枪,也可以称霸这个乱世了,可惜的这些东西都是系统工程,这个时代的冶炼造把趁手的宝刀都难,遑论造什么航母了。

未来的时空中发明了时空隧道,肯定会有考古学家穿越时空进来考古,以便论证一些问题,可是《古代科学》上并不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书面停在六分仪这一面上,首先是光学的运用、望远镜的发现,然后才是运用惊为天人的数学和物理学制造出了能够在航海过程中­精­确定位的六分仪。

只要拥有了六分仪,浪野山就可以建造一个十二世纪的海上霸权,从而称霸当世,成立自己的国家,创建良好的制度,到时候想什么拯救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众才不是空谈,可是这六分仪的制作对他来说太复杂了,他必须找人来帮他完成。

粪神也正是看透了浪野山这种野心勃勃的­性­格特点,才把此书留给他。

据记载,宋末的著名科学家有黄裳、宋慈、杨辉、秦九韶、李冶、朱世杰。

黄裳和宋慈两人浪野山还是比较熟悉,前者跟弄出本九­阴­真经的家伙同名,后者是个医术高明的断案高手,香港欧阳震华主演的《洗冤录》浪野山还看过呢。

而黄裳是个制图高手,懂得制作地图和星图,深得宋孝宗器重,可是他1194年就死了,蒙哥之死在1259年,也就是说黄裳已经死了60多年,那么这个帮他制作‘经纬度航海图’的最佳人选就泡汤了。

宋慈在医道方面非常厉害,他的《洗冤集录》包含了各种原因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如各种机械­性­窒息死、各种钝器损伤、锐器损伤、古代交通事故、高温致死、中毒、病死、猝死与医疗事故等,以及尸体发掘等多方面的内容,可是与制作六分仪半毛关系都有没,而且此人1249年也挂了。

杨辉、朱世杰、秦九韶是数学家,秦九韶死于1261年,前两者对数学很是在行,是可以考虑的对象,重点要放在一直未提起的李冶上。关键这个李冶是已故的金国旧臣,他的《测圆海镜》中既有圆又有海,浪野山误以为这家伙真有这方面的知识,便打算好了去找他弄六分仪,其实这个《测圆海镜》也与海和镜半毛关系都无。

这个《古代科学》的阅读方式非常便捷,却非常容易使人疲累,浪野山只觉头昏脑涨,便把书本合上,往角落里把脑袋一枕。

尼姑庵牢房里的规矩就是不抄佛经就没有饭吃,每天只给中餐和晚餐,用餐前如果没有看到字迹工整、墨迹已­干­的手抄本,那今天的饭就没得吃了,浪野山对古代的繁体字颇多不认识,借这个机会倒是提高了识字水平。这些日子里,每天晚上他都坚持打坐片刻,­精­炼体内的粪气,只是不知是吃饭少的缘故还是怎么的,以前那种练气后的舒畅感减淡了,他原本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却看到余宏基和汪羡也是这样一种状态,每日只有一小会儿头脑比较清醒,莫不觉得有些古怪。

那边的余宏基长叹了一口气,懒懒得声音道:“终于他娘的抄完了,这些婆娘整日让我们抄这佛经,连玩骰子的时间都没有。”

相传,骰子的发明人是三国时代的文学家曹植,最初用做占卜的工具,后来才演变成**嫔妃的游戏,掷骰子点数赌酒或赌丝绸香袋等物,还有个别白痴皇帝甚至用骰子下赌任用官员。余宏基和汪羡武功都很好,他们花了一些功夫从地上扣出石子打磨,自己弄出了6个骰子和一副牌九,以供消磨这无聊透顶的时光。

他们以抄写佛经的章数为赌注,谁输了就要多抄,汪羡的武功最高,赢得最多,但是最后总是让着两人,所以他们两个也不会输得太惨。

余宏基无心地说了一句:“这牢房里呆久了,以前练的把式久不派上用场,不懂得出去后还是不是高手。”

浪野山听着呆了一阵,良久没把骰子扔出去,忽地心头一阵,拿起佛经猛看起来,余宏基和汪羡都催他。

他神情凝重地道:“你们的功力有没有因抄写这佛经有所下降。”

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佛经上写的是什么意思,但肯定不会是修身养气的法门,他开始还以为尼姑庵是让他们把这些玩意抄好了拿出去卖的,如果说这是一种‘散功诀’的话,自己看不懂,还能散功?

两人也拿起佛经皱眉地看了起来,因为三人真的毫无所觉,如果这佛经真是一种散功诀,应该早就能感觉到。

汪羡道:“我的内功是一种呵气法,配合刀诀日久便会提升刀法的威力,不过自从入这地方后,功力真没长进过。”

浪野山点点头,道:“看来她们还没这么高明,依我看,这佛经应当是一种‘清静诀’,即是用来疗伤调神,然而用久了就会产生功力无法增进的副作用,否则按照我神功的快速进展,不可能在这待了一个月竟无丝毫进步。”

余宏基道:“这样说来也合理,这些官府的人恨不得我们武功全失呢,只是碍于王法罢了。”

佛经是‘旋风装’,也就是古装片和武侠游戏里常常看到的,那种像手风琴拉开后那种一页一页的册子,与二十一世纪的广告宣传册有些类似,自隋唐隋唐纸书盛行后,‘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是人们常用的记载方式,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里甚至保存有唐代女道士吴彩鸾手写的旋风装《唐韵》,而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用的是‘包背装’,这种装订法与现代都能看到的‘线装’书有些类似。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