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紫月,你说我是不是太残忍了。”
“哈,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天瑜还会觉得自己残忍了。难道你成了圣母玛丽苏不成,如此的悲天悯人起来。”
天瑜看着床顶那大红的颜色,刺得她眼睛有些疼,“争夺皇位,历朝历代都有。就说那唐太宗,他不就是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才登上了皇位,还有他的那些儿子,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你是想说他的那些儿子都没有好下场是吧。”
“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他的血统也注定了他登不上皇位的。”隋炀帝的外孙,能登上皇位太阳才打西边出来。
“第4子李泰,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王,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十年,改封魏王,心怀夺嫡之计。于是太子和魏王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太子李承乾被杀后,李泰也被”幽闭“起来,后改封泰为顺阳王,迁居均州的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35岁就死了。高宗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
“你怎么突然感概起唐太宗的儿子了,难道是想以古为镜。”紫月有些好奇的看着天瑜。
“第5子李祐,武德八年,封宜阳王,其年改封楚王。贞观二年,改封燕王,十年,改封齐王,授齐州都督。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祐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祐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你说了那么多,到底是想要说什么。”
“唉,身在帝王之家,从来就没有不争不抢的,要是真有不争不抢的,那可真是傻子了,百里宇虽然人不怎么好,我因为自己的私心毁了他,让他跟皇位彻底的无缘,我心里也真是不怎么好受,紫月你是不是我心肠太软了,以前的我,哪里会愧疚。”天瑜颇有些自嘲的说。
“胤禩真正在史书上被大书特书是自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太子后,尔后沉沉浮浮,直至殁于雍正朝,都是由此埋下的祸根。
皇次子、太子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所生。赫舍里氏生下他后几个时辰就死于坤宁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帝对结发妻的去世很是悲痛,次年即封胤礽为皇太子,并亲自教他读书,六岁时又请大学士张英、李光地等为其师。胤礽经父、师指点,幼年时确实显露出几分聪明,文通满汉,武熟骑射,仪表堂堂,着实惹人喜爱。但他愈大则愈发挟宠恃骄,养成了过分骄纵和暴戾的性情,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满。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因涉嫌谋逆而被关押,皇储之间的矛盾已然升级。四十七年八月康熙帝出塞行围时,随行的皇十八子胤祄病重,君臣均面有忧色,康熙亲自回銮看视。九月,胤祄死。而胤礽对其弟之死,毫无友爱之情,就更加深了康熙对他的恶感。胤礽受到康熙帝的斥责之后,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嫉恨在心,在行军途中,每夜逼近父皇所居的帏幄扒裂缝隙向里窥视。此举动使康熙帝日夜戒备,深为不安,终于是年九月初四日拘执太子。
旋即,九月初七日,康熙令留京的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事。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尤其在当时讳暗不明、满朝震动的情况下,更是体现出康熙对他非同一般的信任与器重。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抵京城。十八日,遣官以废皇太子事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将胤礽幽禁于咸安宫。对太子位觊觎已久的皇长子胤禔此时蠢蠢欲动,大有舍我取谁之意,遭康熙严斥,谓其”秉性躁急愚钝,岂可立为皇太子“。逢此重创,胤禔自知无望承继大宝,便向皇父推荐胤禩,言”看相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钦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此番言论惹得康熙勃然大怒,此时的康熙认为胤禩有希冀大宝之心,对其予以防范。
次日再召众皇子至乾清宫,云”废皇太子后,胤禔曾奏称胤禩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礽,今其事旨已败露。着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向来与胤禩交之甚深的皇九子胤禟邀皇十四子胤祯一同带了毒药前去阻谏,胤祯奏言:”八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康熙斥曰:”你们两个要指望他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极,封你们两个亲王么?你们的意思说你们有义气,我看都是梁山泊义气。“胤祯于言语间冲撞了康熙,帝怒,拔出小刀对他说:”你要死如今就死“,欲诛胤祯。亏得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众皇子叩首恳求,康熙方才收下小刀,命诸皇子将胤祯责打二十板,逐之出去,才算是化解了一场父子间的流血冲突。
不日,张明德一案审结,胤禟、胤祯供:”八阿哥曾语我等:‘有看相人张姓者云,皇太子行事凶恶已极,彼有好汉,可谋行刺。我谓之曰,此事甚大,尔何等人,乃辄敢出口,尔有狂疾耶?尔设此心,断乎不可。因逐之去。“胤禩供:”曾以此语告诸阿哥是实。“问张明德口供亦无异。康熙帝因之谓胤禩闻张明德狂言竟不奏闻,革去贝勒,为闲散宗室。张明德情罪极为可恶,着凌迟处死,行刑时令与此事有干连的诸人俱往视之,实乃杀鸡吓猴,令众毋效尤。
此案方毕,皇三子胤祉又于十月十五日奏称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康熙大怒,再加追查,方知张明德一案胤禔也才是罪魁祸首,胤禔听说张明德有武功高强之人,便收买他打算行刺太子,又听说张明德曾去劝说胤禩刺杀太子而被胤禩赶走一事,遂在太子被废后向康熙报告,欲把祸水东引至胤禩,康熙查明白一切后,便革去胤禔王爵,幽禁于其府内。
十月二十三日康熙帝病,自南苑回官,回忆往事。流涕伤怀,因召见胤禩,随后又召见胤礽。继而内侍传谕曰:”自此以后,不复再提往事。“不知康熙与胤禩相见时都谈了些什么,但料想父子之情犹在,唏嘘之间必能将前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事情释然一二。此时胤禩并未亲自出头去争过太子之位,纵有一二屑小之人于此间挑拨搬弄,亦非他之罪。若非此后的百官保举一事,恐其父子之情亦当一如往昔。
康熙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逾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言:”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谕曰:”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康熙帝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语,满朝官员谁敢不从,唯诺诺是矣。十一月十六日,胤礽得释。
十一月二十八日,康熙复封胤禩为贝勒。
次年正月下旬,康熙旧事重提,查问众臣一致举荐胤禩为皇太子事,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言:”今马齐、佟国维与胤禩为党,倡言欲立胤禩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况胤禩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贱族,今尔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为皇太子,不知何意?
值得玩味的是,康熙拒绝了康亲王椿泰等人对马齐所定的斩刑,反而将其交由胤禩拘禁。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即二废太子时,马齐受命署内务府总管,重受倚用,可见康熙对他还是颇为信任的。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九日,一切铺垫停当,胤礽顺理成章的重立为太子。尔后,康熙加封诸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俱着封为亲王,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礻我俱着封为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祯俱着封为贝子。“
”你说的是康熙年间一废太子的情况,想说什么。“
”那皇八子,难道他不倒霉,我认为他最倒霉的就是遇到那张明德,非要说他不凡,有帝王之相,不过那皇八子也想不到会遇上那张明德吧。同样,百里宇就算遇不上你算计他,也会遇到其他人的,你有什么好内疚的。“
”是啊,谢谢你的安慰啊!不过,今天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我想,我们还是好好的过吧。“
1初9 初吻
“怎么,你的洞房花烛夜过的不错吧。”洛霆又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天瑜的背后,让天瑜吓了一大跳。
“你怎么总喜欢在我背后出现,难道你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不成!”
洛霆倒是没有在意天瑜的怒吼,反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天瑜,“我很好奇啊,你跟紫月公主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她肯陪你演这出戏呢?”洛霆的眼中满是不解还有疑惑。
天瑜的心情却没有刚才放松了,应该告诉他妈?经过紫月的指点,天瑜也知道自己对洛霆,心里也是有那么几分不同的,只是不知道那几分不同到底有多少罢了。
“想不想听我说个故事。”看着洛霆的眼神,天瑜知道他对这个故事十分的感兴趣,所以也就不犹豫了,开始讲述起自己在现代的经历,还有自己是如何的穿越而来。
看着洛霆面上变幻莫测的神色,天瑜觉得真是太值了,恐怕谁都没有如此的福气,能够看到洛霆变脸啊!
“你的经历很传奇。”良久,洛霆说了那么一句。
传奇,是啊,是够传奇的。“我以为你会惊讶,还会把我当做怪物看,不过现在看来却是没有。”古人难道会相信如此怪异的事情,还是洛霆特殊,所以接受能力特别强大呢?
“你的故事是很传奇,我也是很惊讶,不过我喜欢的是你天瑜这个人,跟你从哪里来的,真是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不过,你要是想要这样吓到我的话,你的如意算盘也是打错了。”
想要吓唬他吗?天瑜不得不承认,心里也确实是有这个打算。
不知道什么时候洛霆已经紧紧的靠近天瑜,“上次,我问你的话,你还没有回答我。”
洛霆喷出的热气直直的扑在天瑜的脸上,让天瑜觉得痒痒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什——什么,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喜欢你,那你呢。”洛霆的声音比起原来有种说不出的低哑,听起来倒是十分的动人。
又是这件事,这洛霆脑袋里难道就不能思考思考其他事情,这让天瑜心里实在是十分的不爽啊!
“你要知道我是从现代来的,当然了,我生活的现代跟这里是完全不一样的。那里讲述的是平等自由,当然了不是完全的,不过比起你们这古代是好很多了。起码女人的权力是高了不少。你能答应我一生一世一双人,在古代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我告诉你,在现代就是一夫一妻的制度,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你也不要骄傲,我挑丈夫,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你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事情罢了。少得意。”
看着面前,天瑜得意洋洋的样子,洛霆实在是有些佩服这天瑜,这丫头从哪里来的这种自信,还有从哪里来的这种理所当然,不过想想,也不是很难理解,那什么现代,想来确实是比这古代要好了很多吧。
“嗯,我虚心接受你的教诲,还有什么要说的。”
“你能接受我的来历,这也是让我喜欢的一个条件之一。”
这丫头,真是越来越古灵精怪。
“嗯,我很荣幸。”洛霆十分谦虚的说。
“尽管你长得是十分的面瘫,让我十分的不高兴,不过,总的来说,你长得还是差强人意吧。”天瑜十分嫌弃的看着洛霆,仿佛,洛霆长得真的是不怎么样。
洛霆心中暗暗翻了一个白眼,自己长得不怎么样,这天瑜的眼睛没有出问题吧,自己可是公认的北冥国第一美男啊!不过,不能生气,要知道这丫头可没有不敢做的事情,自己现在还没有哄好她,所以要忍耐,一定要忍耐。不过,等到自己哄好她的时候,也就是——哼哼——哼哼——不解释。
“我对于我的长相能够入你的眼,也是万分的荣幸。”
天瑜看着洛霆那小心谨慎的样子,心里却是十分的难受,“可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你将来会当一国之君。”
天瑜的话落,洛霆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你什么意思。”
“你能做到只有我一个女人,可是我不想住在皇宫,那跟牢笼没有什么区别,我喜欢的逍遥,我喜欢的是自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谁告诉你,我一定要当皇帝的。”
“什么,你难道不想做皇帝不成!”天瑜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里听到的东西,“你不是墨星国的后裔吗?难道没有想过收复河山不成?”
“我要是想要这么做的话,早就做了,何必等到今天。”
“你看真是不孝啊!”尽管心里是很高兴洛霆说的,可是天瑜的面上还是十分的不高兴。
“我父王在去世的时候,就说过,其实我们一族真的是不适合做皇帝,而且我也不喜欢做什么皇帝,有什么意思。”
“难道你不报仇了?”杀父杀母之仇那可是不共戴天的,洛霆实在不像是如此善良大度到能不计较的地步啊!
“这些年积攒袭来的势力,我会全部交给洛振,其实他比我适合的多。”洛霆的脸上很平静,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般。
“你倒是很豁达啊!”天瑜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没想到这世上最不喜欢名利的男人还真让自己遇到了,竟然根本没有兴趣做皇帝。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想想,自己原本还想着要帮他一统三国,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想到百里宇,天瑜难得的心里的愧疚再次浮上心头。不过,此时再愧疚也是没有什么用了,只能叹一句,百里宇的命实在是不怎么样吧。
“你的要求,本王好像都做到了,现在你是本王名正言顺的未婚妻了吧。”
这个臭屁拽拽的沙文猪,这些日子一直用“我”的自称,现在倒好了,居然用本王,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才好。
“勉勉强强吧。要知道我现在可是水月国的驸马!”天瑜不想洛霆太得意,所以要给他一些苦头吃。
“哦?是吗?本王现在一定会让你知道你的身份到底是什么的。”
天瑜有些奇怪,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天瑜看着眼前突然放大的俊脸,简直是熬欲哭无泪了,自己的初吻啊,竟然就葬送在这个小人的手里,这是伤心死了。
“你——你——”天瑜现在也不知道是该羞愧还是该哭才好了。
洛霆倒是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意味深长的看着天瑜,好像在看什么极品美味似的,“味道真不错。”
在天瑜发飙之前,洛霆还是立刻转移了话题,“我想听听那《天龙八部》的结局。”
天瑜现在也尴尬的不得了,洛霆既然转移话题了,自己还是不要太计较的好,这人的厚脸皮,天瑜可是有领会的,“群豪站在山谷边上,尽皆唏嘘叹息。武功较差者见到山谷旁尖石嶙峋,有如锐刀利剑,无不心惊,玄渡等年长之人,知道当年玄慈、汪帮主等在雁门关外伏击契丹武士的故事,知道萧峰之母的尸身便葬在这深谷之中。
忽听关上鼓声响起,那传令的军官大声说道:”奉镇守雁门关都指挥张将军将令:尔等既非辽国奸细,特准尔等入关,唯须安份守已,毋得喧哗,是为切切。“
关下群豪破口大骂:”咱们宁死也不进你这狗官把守的关口!“”若不是狗官昏懦,萧大侠也不致送了性命!“”大家进关去,杀了狗官!“众人戟指关头,拍手顿足的叫骂。
虚竹、段誉等跪下向谷口拜了几拜,翻山越岭而去。
那镇守雁门关指挥使见群豪声势汹汹,急忙改传号令,又不许众人进关,待见群豪骂了一阵,渐渐散去,上山绕道南归,这才宽心。即当修下捷表,快马送到汴梁,说道亲率部下将士,血战数日,力敌辽军十余万,幸陛下洪福齐天,朝中大臣指示机宜,众将士用命,格毙辽国大将南院大王萧峰,杀伤辽军数千,辽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宋帝赵煦得表大喜,传旨关边,犒赏三军,指挥使以下,各各加官进爵。赵煦自觉英明武勇,远迈太祖太宗,连日赐宴朝臣,宫中与后妃欢庆。歌功颂德之声,洋洋盈耳,庆祝大捷之表,源源而来。
段誉与虚竹、玄渡、吴长老等群豪分手,自与木婉清、钟来、华赫艮、范骅、巴天石、朱丹臣等人回归大理。
进入大理国境,王语嫣已和大理国的侍卫武士,在边界迎接。段誉说起萧峰和阿紫的情事,众人无不黯然神伤。一行人迳向南行,段誉不欲惊动百姓。命众人不换百官服色,仍作原来的行商打扮。
这一日将到京城,段誉要去天龙寺拜见枯荣大师和皇伯父段正明,眼见天色渐黑,离开龙寺尚有六十余里,要找个地方歇脚。忽听得树林中有个孩子的声音叫道:”陛下,陛下,我已拜了你,怎么还不给我吃糖?“
众人一听,都感奇怪:”怎地有人认得陛下?“走向树林去看时,只听得林中有人说道:”你们要说:‘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才有糖吃。“
这语音十分熟悉,正是慕容复。
段誉和王语嫣吃了一惊,两人手挽着手,隐身树后,向声音来处看去,只见慕容复坐在一座土坟之上,头戴高高的纸冠,神色俨然。
七八名乡下小儿跪在坟前,乱七八糟的嚷道:”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面乱叫,一面跪拜,有的则伸出手来,叫道:”给我糖,给我糕饼!“
慕容复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
坟边垂首站着一个女子,正是阿碧。她身穿浅绿色衣衫,明艳的脸上颇有凄楚憔悴之色,只见她从一只蓝中取出糖果糕饼,分给众小儿,说道:”大家好乖,明天再来玩,又有糖果糕饼吃!“语间呜咽,一滴一泪水落入了竹蓝中。
众小儿拍手欢呼而去,都道:”明天又来!“
王语嫣知道表哥神智已乱,富贵梦越做越深,不禁凄然。
段誉见到阿碧的神情,怜惜之念大起,只盼招呼她和慕容复回去大理,妥为安顿,却见她瞧着慕容复的眼色中柔情无限,而慕容复也是一副志得意满之态,心中登时一凛:”各有各的缘法,慕容兄与阿碧如此,我觉得他们可怜,其实他们心中,焉知不是心满意足?我又何必多事?“轻轻拉了拉王语嫣的衣袖,做个手势。
众人都悄悄退了开去。但见慕容复在土坟上南面而坐,口中兀自喃喃不休。”
20堪 不堪真相
天瑜跟紫月大婚才过了三日,百里宇的死讯居然也传了出来,天瑜听到消息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滋味儿了,反正心里到底是感慨了一番。
“好了,人都已经死了,你在后悔又有什么用。”紫月看着天瑜难受的样子,心里也不舒服,于是开始劝慰起来。
也是,既然已经做了,那就不要后悔,这世上也从来没有后悔药买。
“对了,你跟洛霆确定了关系,现在怎么样。”可能是为了让天瑜转移注意力,紫月主动说起了其他事情。
“能怎么样,就那样子呗。”
紫月看着天瑜一副无限娇羞的样子,就知道天瑜最近过的一定不错,“你的书最近好像出版的不错啊,你的记忆力真是不错,居然能把那些小说都默写下来,我可真是服了你了。”
“放心,我既然赚了钱,那肯定是要跟我我的好夫人分享的。”天瑜看着紫月的目光里尽是逗趣。
“少来,百里宇死了,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事情就那么简单就结束了,我那便宜父皇,他可是最疑心的一个人,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就那么死了,不管他喜不喜欢这个嫡长子,可是在他的心里皇室的威严是不容许任何人践踏的。”
“就那么短的日子,你认识那水月皇还真是不少啊!”
紫月有些苦涩的笑了笑,“我没有告诉你,其实我继承原主的记忆,没有完全继承完,只有那么七七八八,还有一些我是怎么都没有记起来,可是那剩下的一些记忆,在你来水月找我以前,我是想起来了。”
“很重要?”看着紫月那苦涩的脸庞,天瑜猜得出来,那记忆肯定是不怎么美好的。
“你当一国的公主真的是不小心跌落在荷花池旁没了性命不成?那次是因为有人要轻薄原来的紫月公主,所以才——”
“不会吧,在皇宫里有人竟然要轻薄一国的公主,他是不是不要命了。”
“你当别人傻的,当然是我那便宜父皇允许的。”
“你是说——”
紫月给了天瑜肯定的答案,“你说的没有错,这水月皇宫里几乎所有的公主在那混蛋的眼里都只不过是利用的工具罢了,我前面的两个公主,一个是被当做了礼物送给了来水月的风临国的大皇子,可是没有想到那大皇子也是一个没有用的,竟然就死在了李玉的手上。”
天瑜有些好奇的问,“那大公主后来怎么样了?”
“继续被当做礼物送人啊,只是送的是不同的人罢了,后来不甘受辱,自尽死了,死的地方还就是那荷花池。”紫月说起这些脸上尽是痛苦还有无奈,不知道是她自己的,还是为了原主。
“那你前面的二公主,也是因为这个没命的?”
“二公主,不知道该说是她的命比大公主好一点还是差一点了,大公主是被当做礼物送出去的,而二公主是自愿的。”
“自愿的?”这让天瑜十分的不解。
“她自愿是为了她的母亲,二公主的生母只是一个地位不高的才人,所以在水月皇宫里可以算是受尽了欺凌。二公主早就知道大公主的命运了,她主动的找上了那混蛋,表示自己愿意为他做事。”
“都说虎毒不食子,我看这话实在是太有偏颇了,那水月皇简直是比畜生还要不如啊,自己的亲生女儿,他竟然舍得——”
紫月嘴边勾起一抹冷冷的弧度,“他怎么不舍得,为了他的皇位,为了他的野心,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是他不能做的,别说亲女儿,就是他的老婆,我想,只要对他的野心有用,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送给别人。”
“原来的你——”
“原来紫月,不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美人,那价值可是比我前面的大公主还有二公主可大多了。”
天瑜有些奇怪,“这些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按理说,要是紫月知道这些事情的话,那水月皇早就杀了他了,哪里还轮得到她活着。
“很好奇我怎么还活着是吧。这也多亏我的名声,天下第一美人,多好利用的名头,还有裕亲王,裕亲王对原主的疼爱也是真的,所以原来紫月的日子也是因此好过了不少。至于这些事情我是怎么知道的,是二公主告诉我的。”
“二公主?她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一个人如此屈辱的活着,可是还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自己的皇妹,这二公主也是个人物啊!
“那轻薄你的人是谁?”
“定远将军的孙子,不过是哥哥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而且肥的就跟头猪没有什么区别,光看他的脸,你连眼睛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堆肥肉。”紫月想到记忆中的画面,心里就是一阵的恶心。
“啧啧,我是不是太有本事了,竟然能让水月皇把你许配给我。”天瑜不知道是自嘲还是什么,反正是十分的得意。
“有对你才华的肯定,也有——对你的监视吧。”
“你来监视我?”
“是不是好奇,他怎么如此确定我这个女儿会帮他做事?因为他给他每一个女儿都服了他特制的毒药。我还好,懂得解毒,那药是让我早早的解掉了,根本不在意。”
“难道他都察觉不出来?”天瑜有些奇怪,按理说,有没有中毒那应该是看得出来的。
紫月有些得意的开口,“我要是这点本事都没有,那也实在是的太逊了吧。”
那倒是,这可是紫月的独家本领,自己倒是想多了。
“你今天,不会是专门来跟我唠叨家常的吧,这可不像你啊!”
“你还真了解我,好,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希望你把那蝴蝶男给拉下台。”
“那那么看得起我。”天瑜有些惊讶,这紫月是不是把他的本事看的太大了。
“你的本事是不大,可是我相信洛霆的本事。”紫月看着天瑜狡黠一笑。
天瑜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应该笑了,她不如直接说,相信洛霆来的强。
这次跟紫月在书房谈了很久很久。
见到洛霆,天瑜没有隐瞒的将从紫月那里听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洛霆。
不过看着洛霆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脸色,天瑜有些好奇的问,“你是不是一直都知道。”除了这个原因,天瑜还真的猜不出其他的原因了。
“我在水月的探子是跟我说过,这个消息,可是没有你今天说的全,所以听你说,我也不是太惊讶。”
“你说,那水月皇该不该下台。”
“你知不知道秦朝是怎么覆灭的。”洛霆不答反问
天瑜想了想说
“春秋战国时代,诸候不断混战,长期的战争,使人民生活疾苦,人民渴望和平与统一。那时,周室已经无法控制局面。诸候国逐渐强大,通过战争来实现统一。秦国的变法,是统一的选择,通过变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战争机器,只有强制性地驱动人力、物力,才能使秦国更加强大。在当时,秦国的”苛政“没有使秦国灭亡,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商鞭变革“获得秦人的支持,《史记》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在战争的压力之下,想通过所谓的”仁政“休养生息,是不可能的。战争是残酷性,为了诸候国的生存,必需调动一切战争资源,必需有兵役、劳役,最终劳民伤财。长期的战争,更需要长期地强制性调动一切战争资源。如果用”仁政“,就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就会在战场上失败,最终威胁诸候国的生存。战争是灾难的开始,又是灾难的结束,人类社会渴望和平,意味着战争必须结束。历史选择了秦国,结束分裂的战乱。商鞭的变法应运而生,是时代的选择。在长期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历史否定所谓的”仁政“,而肯定秦的变法。&160;但统一后,人心思定,人民渴望和平与幸福,社会的矛盾不再是战争与和平的矛盾,而是反抗与压迫的矛盾。人民渴望能有安定和睦的环境,而对秦朝的”苛政“否定。秦国统一后,没有及时改变政策,仍用”商鞭变法“,在”苛政“下,民不聊生,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最终被历史所抛弃。改变秦朝的命运,是陈胜起义。秦朝强制性调动人力修筑工事,因为误期不能到达,按秦法令要严罚,造成陈胜起义。点点星火,点燃全国,带起反秦势力,在浩浩荡荡的反抗之下,秦国灭亡。这就是为什么秦国在统一之后灭亡,里面有量变与质变的问题。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的准备,一切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统一前,秦的”量“是指秦地。统一后,秦的”量“是指全国。统一前,秦人经过秦国的长期治理,人心安稳。但统一后,六国之人没有经过秦政洗礼,对秦的”苛政“难以接受,人心未稳,潜伏动乱危机。《史记》记载”商鞭变法“初时:”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在这里可以看到,在变法初期,秦人也抵制变法。六国之民初被秦国统治,同样抵制秦政。人民在战争结束之后,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人心思定。而秦国不反思,更换政策,仍用”苛政“。随着秦统治的扩大,反抗秦的量变扩大,而且秦政越来越苛,达破一定的度后,就会质变。被压迫的人民,终于起来反抗秦朝,秦朝在起义反抗之下崩溃了。
而一些其他的原因则是: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第一,史记陈胜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延误了戍期,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遂反。但是大雨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免责或减责事由,但是陈胜吴广却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果,一律论处。
秦国在伐灭六国之后,国家面临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可以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却不能在全国全面开花。可以从陈胜吴广的戍边来看。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疆域小,百姓戍边来回旅途短,戍边时间也不长。但是到了秦朝以后国家太大了,这个制度就会出现问题。到汉朝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允许百姓以钱代戍。
秦朝官吏的执法过于粗暴。秦国是个耕战国家,奖励军功。统一之后原本应该早日结束的军事管制制度被无限期延长了。秦朝的地方官吏多为军人(如灭韩的将领叫内史腾,之后即为秦守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手段往往粗暴。比如押送陈胜吴广的那两个尉,”吴广忿圭尉“”尉果笞广“。也因为这样,在陈胜起义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经表明态度要依从起义转而伐秦(如吴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谅他们。;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后也不过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这样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后,以数百人之众,就能”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由此可见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从陈胜吴广以扶苏和项燕为号召来看(而根本不顾后者的国家正是被前者的父亲所伐灭),显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对秦室并无特殊的恶感,政治宣传失败。
;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并伴有族群间的歧视。稍微一观察,我们发现,刘邦、项羽、英布等秦末枭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关东人,而且他们几乎都有在关中服徭役的经历。就目前对始皇帝陵边修陵民工瓦当的发掘来看,记载的籍贯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关东地区的郡县。秦朝修筑直道,伐匈奴百越,所需要的粮草大部分来源于关东地区。我记得探索与发现当中有一期说秦朝伐匈奴的粮草来自于齐地的,运粮食的车队要2次翻越太行山,3次度过黄河,每65。5石粮食中只有1石可以到达前线。由此可见对关东经济的掠夺到了什么程度。;秦国的统一进程具有殖民征服般的政策,这使得关东人遭受了极大的苦难。秦国凡攻略一地,必夺其地,迁徙秦民居之。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二十六年,赦罪人迁之穰。侯厓复相。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等等等等。这也是上面所说刘邦、项羽、英布等秦末枭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关东人,而且他们几乎都有在关中服徭役的经历的原因。而且,秦国关中地区的人只是苦于严厉的法律,而并不是苦于徭役,他们的经济并没有受非常大的损耗。这也是为什么在秦末大起义之后,所有的爆发点都在关东,而关中地区始终没有发出一叮点火花;刘邦进关只是约法三章,就使得民大悦;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占有了关中,粮秣极为充足的原因了。秦领导人素质的变化。秦国讲求法治,这种法治是建立在君权基础之上的,皇帝的个人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二世胡亥,本就不为有才德之人,且不是仁君,它是由宦官赵高推上皇位的,不实施仁义,无才能无素质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究其所以就是这样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
天瑜说完终于明白了,”你是说仁义。“
”不错,终于想通了,秦始皇不知仁义,所以秦朝最终覆灭,如今的百里青更是灭绝人性,你以为他的覆灭还远吗?“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