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南丐帮和青城山诸人与杨二公子相别回城,陈青铁力邀南丐帮众人到桂圆村暂住,那桂圆村的大户桂元龙是陈掌门的弟子,家宅宽广,也不怕南丐帮人多。南丐帮有多人受伤,又带一个囚人,住客店极是不便,就一同到了桂家。那桂元龙四十来岁,长得白白胖胖,不复有当年在青城山时少年矫捷模样,当下见了南丐帮好汉到来,真是天大之喜,又叫宰牛杀猪,好生招待。原来那陈青铁课徒极严,日前见了桂元龙大腹便便的样子,知他必是生活闲适,放下了功夫,严词叱责一顿,道次日再考较他的功夫。这下南丐帮人来了,他极力招待,也是想陪客乘机喝醉,躲过考试,师傅陈青铁就不能考较他了。
第二日陈青铁同谢长风二人一早出门,将一干晚辈属下留在桂家。二人按杨时节所说,找到菜市胡同,远远的已看见他家灯火通明,走近了却见几架马车停在院中,杨公子正指挥家人将一些衣服被子之物住车上搬。见是二人来了,连忙过来见礼。谢帮主道:“杨公子这不是在搬家吗。”杨公子道:“我昨日已将这小院卖给三信钱庄的杜老板了,反正我一个人的,也住不了这么大的院子。”陈掌声门看那院子甚是破小,杨家是累世巨富之家,怎会有这种小院子。当下道:“公子这院子也是买的吧”杨公子道“不瞒二位,这院子还是在下三表舅送与在下的。当年先父过世,本在城东给我留有一座大院子,却年因一时急于用钱,就卖了出去,哎,不想今日这小院也要卖了,不管那么多,先凑一笔银子要紧。”陈谢二人心想:“他是大户之人,若一时要用一点钱,何至于就卖了祖业。必也是为了救济他人,才会卖房子。”那老仆赶了马车过来,道“二爷,我和小四几个先将这些衣服和粮食送去,你如找玉蟾道爷拿到银子,就去找年年丰粮庄的肖老板,小米是三两一担,糙米是一两二一担,价钱我已讲好,比市面上便宜了一点点,你给他银子,他帮着叫伙计送来。”杨公子道“你快些去,我都知道了,灾民还等着用的,路上不能耽搁了。”那老王和陈谢二人打个招呼。领着人赶着马车走了。
三人一同骑马出城向东而行,朝玉蟾山而去。前日暴雨,山路泥泞。走得极慢,午后方到山脚下,这时天色突变。四面乌云合来,不多时就唏哩哗啦下走雨来,三人只得打马到一个破山神庙避雨。三人刚进庙中,就见两个乡人也跑了进来,那两人面色幽黑,正是长年在山区劳作之人。一人手中拿来一铁锄,一人背一个竹篓,想来正在山间劳作。杨公子衣衫鲜华,陈谢二人也不是寻常之人,那二人表情木然,缩头缩脑地只是坐在一旁,也不说话。
杨时节甚是焦 急,忍不往上前问道:“二位大哥,你们是本地人,知不道这上山的路还好不好走”一个农人道“公子是想上山上香还是请道看命?如是上香就不必去了,如上山相面。倒也去得“杨公子道:“这是为何”那人道:“公子不知道,前日大雨引发山洪,已将吞天观冲塌了,如何上香。”陈谢二人皆是一惊,道“玉蟾精于修建之道,那吞天观怎会塌呢”另一农人道“可惜了那道观,当年修时,我也去出了几天小工。听说玉蟾道爷修道观花了七万两银子,有三万是沪州酒坊杨老板出的”一人道“有什么可惜,反正杨家对玉蟾道长大方的很,又叫杨家出银子修不就行了”一人道“这你却不知了,今时不同住日,现在当家是杨家大公子,老杨老爷已死了,现下这杨老爷未必还会那么大方了。昨日我在山上,就看见道爷在山上气得直吹胡子。”一人道:“那也不着急,他还可以找二公子。二公子那人仁义,道爷开口,他怎能不给。”一人道:“这也怕不行了,若是几年前也许能行,现下不行了,那二公子太过仁义大方,凭谁开口都给银子,四乡八野有什么天灾人祸他都大把银子拿出来救济。现下只怕已经闹亏空了。”二人说起杨二公子,立时有了精神,当下你一句我一句,这讲某年某月那里出了什么事,杨二公子一掷千金,那个讲何年何月某家出了何事,二公子一言不发,就赠银若干,等等到诸事,说得口水直飞,细致入微,直如亲眼所见,殊不知二公子正在身后。讲到后来二人竟争吵起来,原来一人说却年麻树村张寡妇死了,只留下三个孤儿,二公子听了这事,就叫人连夜送去三百两银子,另一人却道不是三百两。而是一百三十两,那人不服,道是他表姑妈的舅子亲眼所见,就是三百两,另一人道,却年二公子已闹亏空了,那能一出手就是三百两,那是一百三十两,当时他舅子的表姑妈也在场,怎会弄错。乡人憨直,就为那三百还是百三吵了起来,吵到雨停,二人才走,兀自还在远处争论不休。
陈谢二人听了二乡人之争不由得好笑,又想起昨日在酒楼上听杨公子和那老王所谈,再无半点怀疑。心下对杨进节的人品好生佩服,却见那杨公子眉头紧锁,郁闷不开。三人出庙,杨二公子道:“二位便请上山,也代在下给那道长问个安好,在下却不上山了”谢长风道:“眼见就到了,为何不上去”杨公子道“刚才那二人的话,你也是听见的,那道人对那吞天观向来珍如生命,这下塌了,必要重修,他又怎能还我银子,说不得他还反要向我要争子。哎,昨儿我还高兴一场,只道多少能从道长手里弄些银子,也为那些灾民买些粮食,不想上天捉弄人。可怜那些灾民啊,少吃缺衣,怎能生过日”说完已是泪如雨下。
谢长风心下再无迟疑,道:“我帮几日前倒得到一笔银子,总有七八千两,杨公子就先拿去救济灾民得了。”杨时节大喜,道“你这不是救了那些灾民的命,在下给你磕头了。”谢长风如何肯受,将他抱起,道“我给你写个字条,你去桂元村找严舵主,他自会将银子给你。”杨时世道:“只等灾情过后,在下有了银子就还帮主”谢长风自道岂能要他还。写了信给他,那杨公子道“救灾如救火,在下这就先下山去了。”调转马头如飞而去。
谢长风心中畅快,二人打马上山,山道极是难行,及至傍晚时分,才到山顶。山顶上却是另一样景致,只见山上的青石大道已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处处皆是奇花异石,亭台小榭,回廊九曲,小桥如拱,真如是进了一个苏州圆艺之圆了。西南方向古木参天,林中飞檐斗角,立着好大一座道观,自是那吞天观了。
二人心里一惊,这才隐隐想起,昨日那人说他名叫杨时节,嘴角微有一丝笑意,道:“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那二字。”
原来路上行人欲断魂是这个意思。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