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常读历史 > 男人当如苏子瞻

男人当如苏子瞻

陪伴着这个大自己26岁的老人,朝云和苏轼一起开荒垦种,­操­持家务,以自己的学识和聪慧慰藉着苏轼受伤和孤寂的心,从而成为苏轼的红颜知己和­精­神支柱,苏轼最有影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及《赤壁怀古》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有一个小故事,颇能看出朝云对苏轼的理解,有一天,苏轼饭后抚着肚子问身边的人,可知道这里面都是什么?有人说是一肚子学识,有人说是一肚子文章,朝云却说,那是一肚皮不入时宜。苏轼哈哈大笑。我相信,那一刻,苏轼一定用最柔情的眼光久久抚摸着朝云的头顶,那样会心而动心的眼神,该让多少人为之嫉妒。

在岭南的时候,苏轼已是年迈体衰多病,不得不遵医嘱和朝云分床而眠,而朝云正值盛年,为了应对漫漫长夜和青灯冷月,她只能诵经礼佛,独对黄卷。在她染病弥留之际,口中诵的,竟是《金刚经》。苏轼为朝云作了《朝云墓志铭》、《荐朝云疏》,同时又作了《悼朝云诗》。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她安葬在惠州城西丰湖边的一座小山丘上,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也算是慧眼独具了吧。

那一年,苏轼60岁,之后,一直鳏居。

我见过多幅苏轼的画像,那是一个温和的老人,抛开他文学艺术上的造诣和贡献不谈,单是他起伏的一生,就足以证明这是个­性­情中人。即使在落魄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依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洒脱。而思念自己的弟弟所作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已经传唱了几百年,而且还将被我们的后人一直传唱下去。尤其是在中秋之夜,曼妙的音律和深切的思念,秋水一样荡漾着人们的心田。亲情、爱情、才情、友情,在他身上竟然如此和谐地统一。非有真­性­情者不能也。

如果要评选真正的男人,苏轼,有太多的理由成为首选。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心里可以装下多少个爱人,但苏轼给了我们一个完满的答案。他不象柳永那样滥情,也不象温庭筠一样脂粉,在他的三个女人面前,他是负责任的丈夫,撒娇的儿子和慈爱的父亲。这是时下流行的说法,大意是说丈夫如儿子,妻子如女儿。苏轼让我们这些男人惭愧的是,他每一种角­色­都是尽心扮演的,而且,那么自然,那么朴实,那么深情。中国的文人,很少在作品中让自己的爱人露面,而苏轼不,他很多传世的诗文是专门写给自己心爱的女人的。

今天的男人,要做到苏轼这样,实属不易,看看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不难知道全心爱一个人有多么困难。在古代,男人有个三妻四妾,是法律许可的,要做到专一而痴情,恐怕更不容易,何况文人?文人除了家里的几朵花外,还多了个去处,勾栏青楼里啥都缺,就是不缺各种各样的花,面对姹紫嫣红开遍,又是曾经沧海,男人,谁还能象苏轼那样专注于一人。

来生嫁给苏东坡,是个明智的选择。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