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解放企业人的心灵 > 第14节:商业史上有趣的悖理现象

第14节:商业史上有趣的悖理现象

商业史上有趣的悖理现象

商业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让一部分人嗟叹,让大多数人情绪高涨:在做企业这个行当,最有钱的人、最有背景的人、最能­干­的人、最聪明的人、最勤奋的人、笨而勤奋的人,往往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取得很大成功的总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没有成功的人士因为这个悖理现象的存在而有了希望。

本来资金、知识、勤劳、聪明、人脉是创业的基础­性­条件,可是纵览创业史,那些成功创业的人士,他们多数起步时既没有多少钱、没有名牌高校学历,也没有多少人脉资源,甚至也缺乏超常的能力。老一辈企业家,如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等,新一辈企业家,如马云、江南春、史玉柱、南存辉、李书福、李彦宏、沈南鹏、郭广昌、黄光裕等,抑或80后的一批企业家,如李想、茅侃侃、高燃等,当初他们的家境都相当一般,他们的资质和背景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之处,但他们却出类拔萃,成为中国的脊梁和骄傲。

本来企业积累的资本、人才、软件、硬件是一个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基础,可是纵览企业史,那些积累丰厚的企业却日渐式微,那些原本无中生有的小企业却朝气蓬勃。当我们看到亨利·福特创立的通用汽车百年后连年亏损,当我们看到井深大与盛田昭夫创立的索尼,拥有创新雄厚的基础,却被一流最具创新力公司甩出了很远,不由得增添了几分惆怅。相反,一大批小公司如Google、阿里巴巴、巨人则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直逼行业大哥大。

那些积累丰厚的大企业,为什么日渐式微?通常理解成为基础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助推更大的成功?那些看上去式微的人物和企业,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没钱、没人脉、没有太多知识,如何能成功创业?被资金、模式困扰的中小企业,究竟如何走出困境?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郎咸平倾向于抓住本质

如果让知名学者郎咸平出面解释商业史中的悖理现象,他会很容易抓住"本质"。本质是一个最终的真理。从一个固定终点的"本质"看世界,也就是拿着理想中的战略对头、模式奏效和商业逻辑清晰来对比现实,郎咸平很容易看到危机和不经济,也很容易推崇战略和模式制胜。

从一刻接一刻的"本真"看世界,到处是新发生和新机遇,出路在于摈弃成见,觉知当下新发生的整体力量。

可是,在商场、在人与人的交易中,"本质"是一刻接一刻地变化着的。企求从庞大的已知,通过逻辑推演,找到代表真理的"本质",注定没法触及商业真实。本质天­性­烂漫,一刻接一刻改变着行头和内涵。做企业重要的是专注那一刻接一刻的真实。从一刻接一刻的"本真"看世界,到处是新发生和新机遇,出路在于摈弃成见,觉知当下新发生的整体力量。

冯仑看到了真实

企业家冯仑也观察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20年前他是学者,从1991年他们几个人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已经在商海里畅游了15年。他现在看问题,有学者善于归纳问题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出于企业人的切实感受。他们的小公司当初有9个股东,后来1人退出成了8个股东,再后来又有6个被抓起来,还有1个逃跑了,只有他这样一个没有太多背景、资质平平的人"活"了下来了。冯仑对许多问题都有独特的感受。

为什么最能­干­的人没有"活"下来?冯仑解释说:有"背景"的人,一旦"背景"倒了,就危险了,等于竖起了一排排的敌人;太能­干­的人也容易夭折,自以为是,不能与人合作,超强的能力使他们沦落;在市场、法制不成熟的环境下,若方向不对,越勤奋越惨。冯仑给出的"药方"是真心好学:一是常常反省自己,二是学先进、傍大款。

跟郎咸平不一样,冯仑的出发点是冷冰冰的现实。复杂的理论有可能扭曲一个人的判断,切身的感受却可以让判断落地。但是,冯仑的观察还不解渴。他说出了那些看上去的强势有可能沦为现实中的弱势,但是却没有说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从弱小到强大的真实。做企业毕竟不是从已知到已知,而是从已知到未知。或许跟他从事的行业有关,在他的解释中难觅创造力的踪影。我们知道,创造力是弱小胜强势的关键,也是从已知到未知的关键所在。一如罗丹所说,不要去模仿前人,要学会辨别那永垂不朽的宝藏,即对于自然的至爱与人格的忠诚。有了它你就可以跳出因袭的樊笼,永远要探求现实,禁止你盲从任何大师。

◇欢◇迎访◇问◇◇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