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的"我是"过程中,高燃的判断力跟着提升。他不满足一己的进步。他组织80后创业者俱乐部,建立圈子定期聚会交流。那些有着强烈"我是"感的年轻人,要集中起来相互得益于头脑风暴。但他不满足于这个圈子。他历经努力终于报考了长江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并不见得是他最满意的,但是那里的学员人脉是他最喜欢的。他喜欢没有距离地跟高手交流。高燃的判断力在创业与交流互动中增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或许,李想与高燃在起步时抱定的目标并不是太远大,可能只想赚几千元上万元。但是他们的视野在不断开阔,他们的事业在不断拓展,他们的目标也在不断成长。在创业的实践中,他们意识到:我是一切的根源。
毫不恐惧直面最坏的结果
创业相对容易,从零起步,而且有一个吸引人的未来在召唤。可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危机和挑战。在诸事不如意的可怕时刻,勇敢选择坚持的人,构成了成功企业家的群体。只有那些想到会死会出现最坏的结果而毫不恐惧的人,才会表现出完全真正的自信。一如蒙田所说,"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与强制"。
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与强制。
企业家,尤其是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曾经影响了数不胜数的事件,他们艰难攀登上了众人向往的无限风光的峰顶,一般人感觉他们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他们自己体会的却是孤独与落寞。他们还没来得及陶醉喜悦,旋即被那里冰刀一样的寒冷、稀薄的空气、不见底的悬崖等窘境所迫,于是便想走下山来。可是,他们却找不到Сhā足的地方。而且,他们原来上山时住过的客栈此时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地。
他们也是常人。在公众眼里无所不能的企业家,内心深处便生成了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焦虑,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终生面对挫折、恐惧或永远无法克服的缺陷。在那诸事不如意的可怕时刻,有些人急流勇退,选择了放弃和消沉;有些人远走他乡,选择了逃避做一个无意义的愚公;有些人甚至不给家庭和世人留下一字片语,而贸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更多的人拒绝让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为情绪所操控,勇敢选择了从悲痛、内疚以及愤怒等诸多情绪中复原,坚持从失败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负重前行的动力。
▲▲虫工▲木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