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魔鬼有张床 > 正文 手记40 风月秦淮

正文 手记40 风月秦淮

月照千古楼,

圆梦不由心。

船到了这里,渔船绝迹,商船减少,游船渐渐多了,那古朴淡雅、飘红沉翠的秦淮河,终于到了。

走近了,夫子庙四周,筑堤环抱,前面东西是聚星亭;后面是大成殿与尊经阁;南面是月牙池和照壁;只可惜,景物虽美,看上去却千疮百孔,已被小日本毁得差不多了。

进了夫子庙,高高在上的老夫子,虽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却挡不住野蛮的践踏,屡遭劫难,先毁于南宋军火,如今又毁于日寇枪炮。

上香、磕头、祈祷,祭罢孔子,大家便去游月牙池。

月牙池上,游荡着三两只轻舟,无歌声笑语,甚是寂寥。大家看看,无什留恋处,不再去照壁,叫船家调转船头,怅然而回。

靠了岸,聚星亭旁,选了一处酒家,大家开始吃饭。

席间,我们继续玩酒令。

先玩的是一个古令——投壶。

投壶游戏,上至春秋战国,下达秦汉唐宋,延续千余年;可惜,到如今,会玩的,就只剩几个博古通今的文人雅士了。

古人以箭投壶,我们便以花瓶代壶,筷子代箭,投不中者,罚酒一杯。

接着,大家又玩了一个俗令——划空拳。

划空拳时,划拳人不喝酒,席上其他人喝酒,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划拳。划拳中,凡是二人平局,左右邻喝酒;凡是手口相逢,席上余人全都要喝酒。

这则游戏,大家玩了个七荤八素,喝了个满堂红。

最后,大家又玩了一个通令——拍七。

拍七令,分为明七与暗七,为了斗眼斗手斗心,我们玩的是暗七。几圈玩下来,虽然乐不可支,却弄得大家筋疲力尽,携手相扶,回到船上去休息。

上了船,船家早备好了醒酒汤,大家赶紧吃了,昏昏睡去。

等我醒来,睁开眼睛,却见牡丹已醒,正在给三位先生敷热帕;见我醒来,牡丹笑道:“好妹妹,快来帮帮姐姐,可累死我了。”

旁边,海棠还斜倚在竹塌之上,沉醉未醒。我赶紧过去,为她敷上热帕。

一会儿,大家陆续醒来,一边吃茶,一边下棋。海棠对闵先生;牡丹对黎先生;我对贾先生;先生呢,在旁边抱手观战,不问输赢。

差不多了,船又开行,到了宽阔处,泊于河心,先生提议,要我们三姐妹画画,须以自己之名入画,还得画花而不见花。

奴随主便,我们三姐妹调弄丹青之时,几位先生已为我们铺好宣纸,然后笑立一旁,静候佳音。

三姐妹笔走游龙,一挥而就。

海棠画的是:

朦胧残月,朦胧眠鸟,小楼朱帘长垂。

闵先生接过一看,笑道:“借古人之词,画今人之风。不错,不错,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海棠何处?卷帘即见也!”

牡丹画的是:

洛阳宫殿,朔风凛冽,武皇一怒,天下飞雪。

李先生接过一看,笑道:“借古人之典,画今人之韵。不错,不错,武皇一怒,天下飞雪,百花齐放,独牡丹不开。真国­色­天香也!”

我画的是:

一池碧水,荷上堆雪。

贾先生接过一看,笑道:“天然去雕饰,如水到渠成,好清纯淡雅的一幅画。白荷者——百合之隐喻也。妙哉,妙哉!”

淡淡的阳光下去,微微的河风吹来,天将黄昏,四下船上,稀稀疏疏的亮起了灯火。

夜­色­下的秦淮河,水含烟,月笼纱,天上星光璀璨,水面灯火剔透,歌声、乐声、笑声、桨声,轻轻地飘荡在暖融融的河面上,

在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秦淮河上,上演了多少风流与韵事,今天,我们也来了,来参加一场千古的盛会,为古老的秦淮河增添一分风彩。

船上,一场盛会开始上演,海棠出来,跳的是一段绸舞,用的是《梅花三弄》的调子。但见她脚移流水,袖抛流云,身转绣球……我和牡丹配乐,一出跳完,但见四周游船,渐次地向这边移来。

牡丹上来,跳的是一段鹤舞,用的是《阳春白雪》的调子。我和海棠伴乐。但见她轻灵曼妙,纤巧生动,犹似蜻蜓点水、蝴蝶穿花。一出跳完,传来了掌声,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四周,已聚满了水泄不通的游船。

到了我,我上去,跳的是一出毽舞,用的是《广陵散》的调子。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急时如暴风骤雨,缓时如落叶飞花。昔有公孙大娘舞剑器,一舞动四方。毽舞与剑舞异曲同工,倒使我受益匪浅,学虎成猫,不得­精­髓有皮毛。一出完,便见掌声雷动,叫好声、吆喝声不断,

最后,我们三姐妹来了个合灯舞。海棠提的是麒麟灯,牡丹提的是云灯,我提的是荷花灯,四位先生也来了兴致,一个敲锣,一个打鼓,一个弹琴,一个吹箫,一时间,在这繁花似锦、柳丝如绦、翔鸾栖凤、莺歌燕舞的秦淮河上,观者如潮,艄公停橹,游客止步,更有那公子瞠目,群芳哑口!

惊诧之余,有人感叹,有人不满,有人遗憾,有人……一些人因为赶上了这场盛会而欢颜,一些人因为赶上了这场盛会而无颜。

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秦淮河,因为我们而大放异彩,也因为我们而黯然失­色­,看过了我们的风采,几乎所有的游客,都失了玩下去的兴致,待到曲终人散,便陆陆续续、纷纷调转船头,挂帆归去。

眼看秦淮河已是灯火阑珊,我们也该回去了。船儿回转,心儿依柳,先生们,已是心满意足了,我们三姐妹呢,似乎如那重阳菊、初春梅,又在枝头风光了一回,哪管零落是何时。

第二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花边记者,竟然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我们三姐妹的玉照和颂歌,还用了一个大大的标题:

风流三姐妹

风月秦淮河

一时之间,我们三姐妹声名鹊起,街头巷尾,争相传颂。

古往今来,在这沉香堆艳、游龙飞凤的秦淮河上,谱写了无数的风流与挽歌,那李香君的历史虽已走远,可那柳如是的身影,仿佛还如昨天,依稀可辨。

继往开来,在我们的身后,不知还有多少的群芳共舞,一枝独秀?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