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宰猪杀羊结束之后,迎来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夜了,这小年夜也是这里的人们,比较重视这一节气的
其实,过小年就是迎接新年的一个开端,据说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也是民间家家户户祭灶的日子
这所谓的祭灶,其实就是祭拜灶王,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一日,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对其实施赏罚
说起这“灶王”,林小桥还曾经听到李氏讲过这样的一个传说,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经娶了一个贤慧的女子郭丁香为妻,后来又休弃续娶了一名叫李海棠的女子但是这李氏是个好吃懒做的,没过多久,就把张家的财产挥霍一空,还改嫁于他人
张单家境突然败落,又遭遇了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了乞丐
有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那户主人家施舍给了他一些热汤热饭,后来他发现这个施饭的人,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于是他羞愧难当之下,就碰死在了灶前,被姜太公封为了灶王
这灶王最初的时候只管火,后来受到天帝的委派,才成为了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了一家之主
灶王的权力很大,可是他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就是用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
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其实就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吃食,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的时候,光说好话不说坏话
焚香祭拜之后,要将旧的灶君像揭下来,焚化烧掉换上新的灶君像,这样就算是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
不仅如此,在祭灶的时候,还必须要供上一碗面汤,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
这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这样子做,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说好话
除此之外,这里的人们祭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规矩,因为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能由男子来祭拜,女子是没有资格上前祭拜的
灶王腊月二十三这一日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是完成了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古人是十分重视这些规矩礼节的,所以林小桥也并没有吵着闹着推翻这种无理的规矩,而是遵守着规矩,没有参加祭灶仪式
林小桥虽然没有资格祭拜灶神,但是她也是一直在边上看着林二牛和大郎二郎两兄弟做着这些,也就仿似自个儿亲身经历了一回似的
祭拜灶王完毕之后,林小桥还尝了尝那个糖瓜,味儿确实很甜,有些黏牙,怪不得说是让灶王吃了甜嘴的咧
腊月二十三日以后,家家户户便都要开始打扫庭院居室,清除家里的积垢,置办起年货,准备过年吃的吃食,一直要忙到除夕
过了腊月二十三,离着过新年也就只剩下六七天了,所以每家每户对于这过新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之前,每户人家都要对自个儿的家里,彻底的进行一回大扫除,好好的打扫室内,俗称扫尘
这扫尘其实为的就是除旧迎新,扫除不详,所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的工作,将家里头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这样才能将一些晦气与不详通通扫除干净,迎来的便是好运连连来
而且,林小桥听说,这里的人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定为“扫房日”
这扫尘,其实主要就是将家里头进行彻底的清洁,所以这一天,李氏便给家里头的每一个人都安排分配了洒扫的任务
林小桥姐妹俩被分配到了擦洗家里头的桌椅和冲洗地面的任务,两人干的也是颇为起劲儿的
而林二牛和大郎二郎两兄弟,则是要分别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都打扫干净
李氏自个儿在这一天,也是早早的将全家上下都叫醒起床,然后将每个屋子里头的床单等物,刷洗干净,这个任务在林小桥看来,也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宏大的工程了
另外,在所有的迎接新年的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也是这里的人们,最为盛行的一项活动
至于这剪贴窗花的事儿,当然是林小桥姐妹俩和李氏的任务喽,因为这可算是一个细致的活计啊
林二牛粗枝大叶,大郎二郎两兄弟也从来就不是这块料,最多也就是等着别人剪好之后,他俩拿去贴着差不多
说起这剪窗花,林小桥惊喜的发现,这里的样式和图案还真是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使得林小桥大饱眼福
例如啥子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五蝠捧寿,犀披月,莲年有鱼,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虽然以前在老宅的时候,周氏并不多在意这些,每年也没怎么重视起这个剪窗花的活动,但是,李氏先前还在娘家的时候,跟着孙氏学过很多关于这剪窗花的样式图案等
所以,李氏起初剪着这些窗花的时候,还有些生疏,不大熟练,但是后来渐渐的就拾回了以前的手艺,将那些个窗花剪得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