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光阴,总让我们无可奈何,时间过得越快,我们就越悲伤,因为即将毕业
十月初的时候,鸿涛提议拍一部属于班级的毕业剧,记录我们大学的美好时光,把我们曾经那些快乐的记忆用动态图像记录下来这一提议在班级取得了很大的支持,愿意参加拍摄的同学很多,可是毕业剧的内容一直无法确定Hxm
关于毕业剧内容的建议有很多,有人说要真实记录我们的生活,按时间顺序把一些经典好笑的大学时光编织起来,串成一部微电影这个想法被否决了,因为我们后面的决定是,借助美丽的校园风景,拍一部有感情的片子,最好是有励志的成份,同时作为学校的一个小宣传片,也算是我们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
毕业剧开拍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先是剧本问题,延迟了半个月,鸿涛经过几次修改,最后才定稿完本,其后的演员选拔相对比较简单,阿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男主角,林桑榆是女主角,而我晓贤,以及其他几个同学作为配角
角色都确定了之后,拍摄道具是一个问题,四处询问都借不到DV,最后无奈,只能用数码相机拍摄过程,鸿涛是最辛苦的,其次是两位主角毕业剧的内容较为简单,先是讲述了大一的无知与贪玩,大二紧接而来的是爱情,青涩的暗恋让阿瑟对桑榆展开了追逐,大三,尽管阿瑟很努力,却依然逃不出被拒绝的命运,因为桑榆要考研最后描述了大四的生活,临近毕业才明白很多,阿瑟对爱情开始有了不同的见解
毕业剧的拍摄一共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鸿涛作为编辑兼导演,又是后期制作,那30天忙得不可开交,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最后十几幕剧剪辑合成时,电脑整整工作了13个小时,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
由于学许上11点准时熄灯,鸿涛的电脑是台式机,所以合成完整视频的那天晚上,好几个同学一起到楼下守着电闸,恳求熄灯的大爷许久,他才同意延缓熄灯时间,也才幸运的将短片完整合成
毕业剧一共35分钟,虽然很短,故事简单,可是效果却很震撼,剧里的配乐十分应景,每一个音符都牵动人心整部片子唯一的不足就是声音有些杂乱,又因为工程量太大,没有加字幕毕业剧在全校公映的那一天,是选了普照教学楼的一间教室,当时教室里座无虚席,就连最后和两边的空地都站满了人
毕业剧成功上映,因为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前面部分大家看得很欢乐,笑声不断,可是看到最后,悲伤的音乐,外加即将毕业的离愁,无比伤感,甚至有小学妹都看哭了
关于毕业剧,真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美好,鸿涛作为策划的主导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肯定也正是那个毕业剧,才引发了我写小说的决定
很多事情,都是无心Сhā柳柳成荫不管当初拍摄的过程有多么辛苦,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我们五年,十年,二十年后,再次看到《那年的我们》,我相信我们依然会是满满的感动,依然会是泪水盈眶
大四的生活,其实一点都不平淡十月中旬的某一天晚上,我接到孙梅的电话,说院里要给10级新生开一个讲座,让我们去当主讲人孙梅是我预科的同学,她现在的成绩是年段的
最初,我婉拒了,始终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讲什么,至少得等毕业后几年,有所成就了,再回来交流还差不多孙梅表示她也有所犹豫,与我感觉相似,但受人所托,碍于人情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挂电话的时候,她让我再考虑考虑
后来,院学生会的一个小学妹给我打电话,她建议我说说个人经历,鼓励一下那些学弟学妹仔细想想,其实,我却是也是有些优点,比如善良,比如正直,比如感恩,或许多多少少会给学弟学妹带来一些影响,消他们能够像我一样,爱母校,且深爱,那也算是我对仰恩的一种感恩方式,于是我答应了
开讲座的那天晚上,我作为第三个主讲人上台,第一个是一位老师,第二个是孙梅,她主讲如何学习,第三个是我,主讲了做人做事以及感恩
站在和昌楼的讲台上,对着台下数百个学弟学妹,我心情是激动的,没想到我会站在这里成为榜样,这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也不敢想的
那天晚上,我就像聊天一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高考失利来到仰恩,加了学生会,再进了红十字会党支部,直到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路经历很多辛苦,其中一直支撑我的,是坚定的信念,还有执着的信仰
讲座上,我把自己的三个信仰赠送给学弟学妹:一心态决定命运二友情历久愈浓三人生苦短须尽欢还送了三句我喜欢的名言给他们:一天道酬勤二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三付出未必有回报,但是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甚至连我的为人处事原则也毫不濒的分享:一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助人者自助二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最后我花了很长时间谈感恩因为不管自己做了再多的努力,收获再多的成功,都脱离不了很多人和物,比如,稳定的政治环境一个温暖的家,爱我们的父母帮助和支持我们的朋友教导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种植粮食的农民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的社会,这些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必须学会感恩,感恩的同时,也才教会了我们珍惜
一个感恩的人,生活是快乐的,因为TA懂得珍惜,因为TA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因为TA拥有着一种珍贵的生活态度同时,感恩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最后,我告诉学弟学妹,我最大的梦想是: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或许,在这个病态的社会,有这样梦想的人,都会被当作傻子,或者是虚伪,可我不在乎,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我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去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
成长是一个冗长的过程,一种优秀的品质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需长期的培植孕育,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拥抱一颗感恩的心,努力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用阳光明媚的笑脸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然后一步一步实现最终的人生价值
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别人的期望
演讲结束后,我赢来了热烈的掌声,我想,我成功了
讲座之后的隔天,支部里有一批党员要转正,作为组织委员的我参加了转正大会,会议是由雨泽主持的,会上每个要转正的预备党员都必须上台发言,向党组织汇报预备期一年所做的事情,以及发表个人的转正宣言
晓贤作为其中一名即将转正的预备党员,轮到他上台发言的时候,憨厚老实的他露出傻傻的笑脸,站在台上很大声的报告着他一年来所做的事情,都是关于红十字会的付出以及参加的党支部工作,直至最后,我清晰的记得他很认真的说道:
“如今我也要成为正式党员了,在这三年多里,我不断的成长着,得到了很多,但是这一切,都因为一个人,他改变了我,让我可以勇敢的站在这里,我很感谢他”
晓贤停顿了一下,这时候坐在前面的淑颖对着晓贤挥挥手,晓贤接着说:
“那个人就是:杨?衷心的感谢你!”晓贤向我鞠躬点头
那一瞬间,我感动了,泪水在眼眶里转动,看着晓贤,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想想07年9月,第一次见他,我就知道他与众不同;07年10月,我鼓励他上台竞选纪律委员;我任职班长的两年,他协助我管好班级纪律;08年10月,我们一起参加了校红十字会;直至毕业,我们在红会里同甘共苦,一起经历了很多,患难与共!
三年多,晓贤一直以一个完美的形象存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比他好的男人他没有伟岸的身材,没有帅气的面容,没有显赫的背景,但是,他却是一个单纯善良助人为乐勇于担当上进奋斗严守校规热爱母校的男子汉,最让我欣赏的是,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大学漫长的时光里,我与晓贤的回忆太多太多,在我成长的印记里,晓贤一直都是我的贵人,在红会那些辛苦的日子,如果没有他的支撑,或许我不会顺利的走到最后,他那对名利不争不抢只愿付出的精神,一直是我所崇尚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