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这段《论马》其寓意便是让高宗赵构能够放得开,不要鼠目寸光的看待事物。一定要高瞻远瞩才可以,而且岳飞还将自己比作致远良驹,乃是可以委以重任之人。
还别说,《论马》这番话,让赵构对岳飞重视起来,这些话赵构觉得也不无道理,于是在论功行赏期间,把岳飞由检校少保提升为太尉,并且把宣抚副使、营田使改为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这回岳飞的官阶成了武人最高级别的太尉,正二品的官儿!这是虚衔调动,其实实际的差遣已经变成宣抚使了,这样的话岳飞的虚实两衔基本上相等,可以与张俊、韩世忠等人平列在一起。
三月份,在右相张浚的建议下,赵构从平江府又迁住进建康府。并且又单独召见岳飞,毕竟要提拔岳飞,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岳飞接到单独召见赵构的命令之后,便看得出来赵构有意要重用岳飞,岳飞奉命瞻仰天颜后,赵构表示除了韩世忠、张俊两位大将的兵马不可节制外,其余之人都可以归你岳飞节制!
这意思很明显了,而且岳飞也是欣喜若狂,这意味这什么?等同于刘光世、吴玠、杨沂中等人的兵马都可以归属岳飞节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的兵马,这几支军队若是真正归于岳飞节制,那么岳飞就手握近三十万的重兵!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收复中原就指日可待了!
赵构怕岳飞不相信,于是便衔写了一个手诏,让岳飞前去接管行营左护军,也就是刘光世所部人马,并且授予王德、郦琼行营左护军都统制、副都统制之职。意思也就是说让他们听命于岳飞!而岳飞就代表老子赵构!两人并没有不高兴,随之便表示愿意接受岳飞节制。
其实,赵构他不是没脑子的人,军队之间的不协同作战,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弊端,但是当时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经过岳飞这么一说,感觉岳飞可以胜任这项工作,本来嘛!岳飞驾驭近三十万大军还是没啥大问题的!也就是说南宋全国七成以上的兵马接受岳飞节制,这样的话岳飞近似于所谓的“天下都招讨大元帅”了!
三月十四日,宋廷便开始催岳飞收管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刘光世所部并大大概在五万人左右,因刘光世还没有被炒鱿鱼,所以岳飞接管的行营左护军的事情也因此没有公开。
其实,赵构之所以重用岳飞,也是有他的原因,中原之地,现今在伪齐之手,赵构恨刘豫,同样刘豫也不待见赵构!两人便开始相互诋毁。
这时候赵构所倚重岳飞是打算干掉伪齐,而刘豫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干掉南宋,可以说两方都是各怀鬼胎。至于让岳飞节制南宋全国七成以上的兵马,这件事儿诸位完全可以当作一个笑话听。
因为赵构根本不会作出这样有魄力的事情来,就算暂时答应给岳飞兵权,那也不过是赵构一时的冲动而已。自从赵构登场以来,可以看得出来,他有哪一件事情做的有魄力呢?没错,这件事情也是一样的结果,赵构不可能明断,将兵权安心交给岳飞,而岳飞到头来也只不过是空欢喜了一场而已。至于要全国七成以上的兵权?门儿都没有!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