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去赶早市购猪肉吗?”毕自强扣上衣扣,穿上凉鞋,说道:“哥,我跟你一块去吧。”
“哦……那好吧。”
毕胜利蹬着一辆三轮车载着毕自强,悄然行进在空旷静寂的大街上。夏夜里,苍穹中繁星点点,不停地闪烁着……
清晨,南疆市火车站货运站四号门的卸货场。
一节火车货运车厢停在卸货站台附近,静静地趴窝在那铁轨上。一群衣着不整的人们从不远处走来,那是由十几辆木板车和三、四十人组合而成的装卸队。
这些装卸工人一个个都穿着又脏又破的劳动服,有的人歪戴着草帽,手上还拎着手套或袖套;有的人肩膀上搭了个布垫子,扛着粗木棒或扁担。领头的那年轻人一头短发,身材高大结实,皮肤晒得黝黑发亮,生命中焕发出来的青春活力使他显得英气逼人。他衣冠楚楚,那一身打扮就跟旧社会的地主老财似的:上身穿一件绸缎花格子衫衣,下身是蓝色厚布喇叭裤,脚上穿的一双皮鞋擦得闪闪发亮,右手腕上戴着一块镀金表。
这人是谁?他就是在火车货站水果市场里被称为“老板”,现年二十二岁的田志雄。此时,他嘴上叼着一支“万宝路”香烟,双手叉着腰,站在现场旁边察看着工人搬运货物的情况。
在田志雄身后,一左一右站着两个长得结实强壮的小伙子,这两人的年龄与他不差上下。他俩是田志雄最得力的手下,一个叫“老宝”,一个叫“亮仔”。田志雄看了一会儿,低声吩咐着他俩什么。之后:“老宝”身手敏捷地爬上了货运车厢上去观看:“亮仔”在一辆木板车旁边站住了脚步,亮着大嗓门,又喊又叫地指挥着那些装卸工人。一箱箱北运而来的水果纸箱从货运车厢上被搬运下来,随之,又被装上木板车,一整车一整车地被人拉走了。
二十多年前,田志雄的叔叔田富仁生活在市郊菠萝岭上自建的简陋房里,靠打零工为生计。妻子田氏因患病不能生育,已快四十岁的田富仁,因膝下无儿无女,整日里发愁,哀声叹气的。后来,田富仁在农村的哥哥便把自己最小的第五个孩子,当时只有一岁半的田志雄过继给田富仁当儿子抚养。田志雄五岁那年,田富仁的妻子因病过世,他是又当爹又当妈,把田志雄拉扯长大。
田志雄从小跟着叔叔拉板车长大,不仅人长得高大强壮,也早以习惯干力气活了。十二岁那年,他和师兄毕自强、陈佳林一起拜在胡大海门下习武四年多。十五岁初中自动缀学后,他便来到货场帮助日渐年老的叔叔拉板车,开始做搬运的苦力活,靠一份汗水来挣钱养活自己。
离火车站货运站三号门不足二百米的地方,就是南疆市“十里亭”水果批发市场。这个市场形成于一九八二年前后,实际上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允许私人经营长途贩运的产物。刚开始,经营北货南运的外地商贩不太多,市场里冷冷清清不成气候。三年之后,这个水果批发市场开始热闹起来,渐渐形成了一个大量吞吐北方果的水果批发集散地。现在这个市场里的门面已有百家之多,挂着各种名称、牌号的水果经销部和水果批发处,有国营单位经营的,有集体单位由个人承包的,也有个体户经营的。这些门面都不太大,每间二十个平方米,里面大都是摆放着各种水果的样品,等待着客户上门联系要货或洽谈生意。水果批发市场的中间地带,主要是由能够堆放货物的大型仓库组建构成的,里面占地很大,四处都堆放着各家各户批量的水果鲜货。从火车上运下来的北方水果,一时不能卖出去,大都可以在这里存放上一段时间,等待着买主来要货。
从火车站货运场出来,田志雄走进水果批发市场内的一家铺面。“老宝”、“亮仔”两人紧跟其后。铺面门口挂着“鸿发”北方水果经销部的牌子,这是田志雄经营水果生意发迹的大本营。别人大都是一家铺面挂一个牌号,田志雄这里却是三家门面连在一起挂着一个字号,从此可略见他的经营实力和气势之一斑。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