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感自行实现是人们引导自身“命运”的一种机制。如果我们对某件事情抱有坚定的信心,那么这类事情多半能发生。
所谓预感自行实现,专业书籍中是这样定义的:预感自行实现是人们引导自身“命运”的一种机制。举个例子来说吧:即便你一再告诉自己,你作为一个女人和男人具有相同的能力,但是在你的内心中却有一种潜在的怀疑感,不相信自己的这种看法。也许自己是挺能干的,但是还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对已经到手的麻雀我已经满足了。你可能根本没有去想,应当去爬上屋顶,争取抓到那只鸽子。在这里,有两个障碍需要排除:一个是害怕爬屋顶,一个是害怕弄得不好说不定连麻雀也丢了。要知道,你如果爬了,那么你有可能得到两个回报:攀登的乐趣和屋顶上的鸽子。“如果我鸽子也没抓到,人却摔了下来,那怎么办?”如果你这么去想,那么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我们应当反过来去想:“我既能享受攀登的乐趣又能得到屋顶上的鸽子,这不是双丰收嘛!”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女人显然还在坚持陈旧的自我价值观:我不行。她们应当把自己的能力和别人的比试一番,超越自己的界限,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
始终消极评价自己的人,等于埋下了预感自行实现的种子,它必然会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许多女人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自己的未来没有奢望,她们不相信自己有力量在职业上取得成功,但是事到后来她们却抱怨,自己的童年多么“不顺”,有多少好机会全错过了。这种事后抱怨又有什么意义呢。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反省自己的消极思想意识,代之以积极的健康的思想观念。路德维希试验可以告诉我们,思想观念可以产生强大无比的力量。
在一根绳子上固定一个小重物,用手抓住绳子。现在你要做的是:第一,手不要动,第二,用自己的观念想象重物在移动。过了一段时间后,重物果真会按照你设想的方向移动。
诸如此类的试验还有许多,例如,运动员如果坚信自己能出好成绩,他就有可能改善自己的成绩;学生如果得到了老师的良好的评价,他就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只要有信念,我们不仅能移山,而且还能影响我们自己的成绩、情绪和其他许多方面。
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对某件事物抱有坚定的信心,那么这类事情多半就能发生。
佩特拉是一个例子。她很清楚,自己对一个人抱有什么样的期望,这个期望就有可能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来了一位新同事,她坚信这个人肯定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果真他的确表现出他是这么样的一个人。这就是说,待人接物的方式有可能使一个人成为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一个考生如果还没考试就认为主考教师要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他对待主考教师的方式就可想而知了,他对待老师的方式足以引起老师的反感和讨厌。
当然,对某一个人抱有什么样的看法,这本身不足以使这个人变成一个好人或坏人。这种看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持有这种看法的人会在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时刻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表情。
如果一个人一大清早起来情绪就不好,那么从挂衣橱拿出来的衣服多半是心情不好的时候穿的,这个时候,不好的心情就会表现在脸上,结果后面的公共汽车也没赶上,到了办公室的时候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这个时候领导肯定会过来批评你,说你上班迟到了。
这种情景相信是每个人都经历过。预感自行实现常常很难发现,因为它发生作用的地方是潜意识的最深处。而且由潜意识的控制引发出来的期待值常常具有各种各样的伪装,隐藏得非常巧妙。我们平常很难发现,什么时候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什么时候命运是沿着潜意识指定的方向发展的。
如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害怕一件事情会发生,那么哪怕我们对这件事情完全没有影响力,而且我们也什么都没做,结果这个事情就这样还是发生了,那多半是预感自行实现在作怪。
一个人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待人接物,一个事件以什么样的结果告终,我们很难判断出来是不是预感自行实现在作怪。作为人来讲,我们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确认,一件事在发展形成过程中有没有预感自行实现在作怪。我们这样做或许可以有点帮助: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愿望,然后破译出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想法,在做这件事之前,再考虑一遍,自己的头脑里一共都有些什么愿望和期望值。事件发生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仍然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这种训练我们可以学会观察自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