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侯门娇2篇 > 第八十二章 露出了马脚

第八十二章 露出了马脚

沈妙歌和红袖却没有多少事情做;用过早饭后,沈妙歌便让映舒研好墨,一连写了七个大大的福字:他自己和红袖的院子里各一张,然后打发人给沈老祖和沈太夫人,还有沈夫人都送了一张;剩余的两张是送给他二叔父和五叔父的。

红袖在一旁看他写字,笑道:“你写的‘福’字倒真是不错,为什么不多写几个其他的字来添些喜气?”

沈妙歌故意苦下一张脸来:“这是沈家不成文的规矩,每房都由其长子来写‘福’字;你是不知道我为了这个字,下了多少苦功才不被堂兄弟们笑;还多写几个,你还是不知道心疼人。”

红袖这才明白沈妙歌为什么给二叔父和五叔父家送福字:二叔父家无子,而五叔父自妻子去世之后没有再续弦,而妾侍们却也无所出,至今也是无儿无女。

红袖听了沈妙歌的话,忽然想起上一世习俗来,心中便有了一个好主意:她和沈妙歌给沈家长辈们都送了年礼,但是却没有什么太过出奇之处。

虽然不会让人诟病,却也不会让沈家长房的主子们注意到他们小夫妻的孝心。

红袖提笔写了个字问沈妙歌:“你识得吗?”那是由“招财进宝”四个字组成的一个合体字。

沈妙歌看了半晌道:“这不是一个字吧?”

红袖点头:“你认识不?”看样子沈妙歌好像是第一次见到,那今年的年礼谁也不会比她和沈妙歌更强了!

“让我看看,让我好好的看一看。”沈妙歌看了半盏茶的时间后道:“这个字是由招财进宝四个字写成的,对不对?”

红袖笑道:“答对了!”

沈妙歌看着这个字忽然笑道:“五叔父一定喜欢你想出来的这个字,袖儿你等我一下,我练一练然后好好写一个送给五叔父;让丫头给我们准备大一些的纸——这字就是大了才好看、有气魄。”他兴奋的提笔写起来:“五叔父收到这个字,今晚上守岁后一定会包一个大大的红包给我。”

红袖听到沈妙歌最后一句话笑着拍了他一下:“我还以为你只是为了孝敬五叔父呢,原来只是为了一个红包!”

沈妙歌写好了招财进宝之后,回头便又看到一个怪字;有了前一个字的经验,他只端详了半刻便道:“福禄寿全?”

红袖再次笑着点头:“大过年的,我们也要在老祖宗和太夫人等长辈面前,好好的尽尽孝心啊。”

沈妙歌闻言大喜,然后抬头看向红袖:“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要过年了,我们总要让长辈们知道我们的孝心;可是我们有的,有什么是老祖宗和太夫人等长辈们没有的?那些我们送上的东西实在是太过平常了,所以我才想出这么一个注意来,你看还成吗?”红袖早已经想好了措辞,不慌不忙的说了出来。

“成!太成了!”沈妙歌没有再问红袖什么:他对袖儿的话一向是非常相信的,而且在他看来,他的袖儿可是最最聪明的,能想出这样的绝妙注意来根本不稀奇;他再一次去联系了。

红袖知道几个全体字,而且这些合体字都是古字合体,不但沈妙歌能认出来,沈家的其它人看到也能认出来:过年了,以来图个喜气,二来嘛当然是为了博沈家人的好感。

平南郡主和萱姑娘都虎视眈眈,还有一个沈大姑­奶­­奶­也一直想把女儿塞进来:她们都在巴结沈家人;红袖当然不会像她们那样刻意去做,但是能做得、应该做得她当然不会少了。

像现在这种举手之劳,红袖自然不会吝啬去做:晚辈就应该有晚辈的样子。

红袖又给沈妙歌写了一个无亨利贞的合字体:这个是送给沈老侯爷父子的;其它的字她并没有再写出来,三个字已经足够了。

沈妙歌写三个合字体用掉了几个时辰:主要是练习;字写好之后,沈妙歌累得腰背酸痛,他伸了伸腰:“老祖宗一定会喜欢的,祖父和父亲也一定会喜欢;真是难为袖儿你怎么想出来的。”

红袖笑眯着眼睛:“嗯,到时就说我们二人一起想出来的可好?”人心自然是要收买的,但是风头却不可以太劲。

沈妙歌转头看了她一眼:“是你想出来的,就是你想出来的,这有什么好隐瞒的。”

红袖滇了他一眼:“不是说好,这礼是我们一起送的嘛。”

沈妙歌立时便想到了夫妻二字,心下当时便醉了五分点头答应下来;他心里那个美:袖儿什么事情都要替他着想,得妻如此真是老天厚爱自己啊。如此想着,越看红袖他的信越跳得厉害,看了不过片刻,他忽然转过头不敢再看。

再看下去,他知道自己怕是又会忍不住唐突红袖。

红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任他在一旁发呆歇着,唤了丫头们进来把字收好;然后,她和沈妙歌带着这些字一起给沈老祖等人送去。

沈老祖的房里很热闹,沈老侯爷夫­妇­、沈侯爷夫­妇­、还有沈五老爷都在,屋里一片欢声笑语;红袖和沈妙歌看到后心中暗乐:只要再去一趟二叔父那里便可以了,真是省了不少的事儿。

沈夫人看到红袖他们进来一笑:“正说他们呢,他们便来了。”然后对红袖柔柔的一笑。

八十七章 有德的袖儿

沈夫人一直是喜欢红袖这个儿媳­妇­的,因为她生病有孕以后,红袖不时的到她跟前伺候,婆媳二人的感情更好了:现在她待红袖真如同郑姜氏待红袖了。

红袖和沈妙歌上前给众人请了安,然后便把给沈老祖的字展开;沈五老爷看到这个字后,盯了片刻认出来之后便两眼放光,几乎要起身过来抢走。

沈妙歌和红袖上前把字指给沈老祖看,给她说明了这个大字是由福禄寿全四个字写成的;当下把沈老祖乐得合不上嘴巴了:她收到这个字比收到一座金山更高兴。

她看向沈妙歌和红袖:“你们两个孩子,真是有心了。”这样的字如果不是费尽了心思,自然是不可能写出来的;所以她虽然没有多夸赞红袖二人,但是她的满意整个屋子里的都能看出来。

沈五老爷这时却上前一躬:“老祖宗,孙儿有事要求老祖宗。”沈老祖心情正大好,想也不想便允了他。

“孙儿想请老祖宗把琦儿所写的这些大字都赏给孙儿。”

满屋里的人都看向沈五老爷,人人都瞪着眼睛:他们的字都没有看呢,老五就像收走?不行!而老侯爷则笑骂道:“你的胃口倒大!没有看到这么多字嘛,琦儿一定也给你写了,收着你自己的就可以了,不要贪心不足。”

沈妙歌急忙把招财进宝的大字抽出来给沈五老爷看,沈五老爷看得两眼直放金光;红袖看得很分明,沈五老爷的双目中的确是金光闪闪!

沈五老爷看向沈妙歌和红袖,心痛万分得搓手:“你们为什么不早些把这些字拿出来?唉,一笔大财啊,一本万利啊。”他喃喃个不停,那心疼的样子就好像他刚刚被人抢走了起码有十万两的银子。

红袖听得直想翻白眼:她可没想到为沈家打理生意的五叔父,看到这些字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拿去赚钱;就连沈妙歌也没有想到。

“袖儿也是这两天刚刚想好的,五叔;”沈妙歌好笑的看着沈五老爷:“她为了给家中的长辈尽孝心,这几个字她可是费了很多的心力,用了近一个月才想出来的。”

他把功劳都归到了红袖头上:他是沈家的嫡长孙,已经是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他现在想让家中的长辈们多疼爱红袖一些,才没有按红袖所叮嘱的那样说。

红袖闻言只能上前一步:“不是袖儿一人之力,这是我和五爷两个一起想出来的;也只是一小玩意,只要长辈们能开颜一笑,便是我们两个人略尽了一点孝心。”

她的谦让只是让沈家的主子们感觉红袖真是好德行:不居功,而且还知道往自己夫婿脸上贴金。

沈五老爷点点头:“是我太心急了,这样的字本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想出来的。”说完后,他便盯着招财进宝那个大字看个不停,真是越看越高兴,看得真是心花怒放:“好彩头,好兆头啊!好,我们沈家得媳如此,一定会更加兴旺。”

红袖趁着沈五老爷看他的字,便把手中的字一一展开给沈太夫人、沈老侯爷等人看。沈太夫人的字只是比沈老祖的小一点,不过她并不介意;沈夫人得到的字比沈太夫人还要小,一样是看到眼中喜在心头。

老侯爷父子看到无亨利贞的合字体时,笑得眼睛也眯了起来:这四个字不只是好兆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赞一个人有君子四德;他们父子虽然尚武,却也是熟读四书五经之人,看到这四个字自然是极高兴的。

众人商议把字裱起来呢,还是直接把这个大大的斗方贴在厅上图个喜庆;也让过府拜年的客人们见识见识。

但是沈五老爷坚持反对众人把斗方张贴或是裱起来挂在墙上;他依然还是想要这三张字赚钱;可是沈家众人却都不同意,谁也不肯把自己的字给他。

沈老祖笑骂:“你要卖就卖你的那张字好了,休想打算我手中的。”

红袖看沈五老爷如此,便轻轻劝道:“五叔父,虽然这三个字有些新奇,但是我们只要卖得红火,一定会有其它商家仿制,到时怕也赚不了多少银钱。”

沈五老爷没有想到红袖能说出来这样的话来,他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红袖笑道:“你说的极对,可是我不会一下子把所有的字都.....”

红袖便明白了沈五老爷的打算,她偏头想了想:“嗯,如果这样,多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以我们侯爷府的铺子数量,也能赚不少银钱;叔父执意要卖这个字的话,我还可以再写几个字给叔父,您就不要再讨老祖宗......”

“真的?你还能写出像这样的大字出来?太好了,太好了!一定要多写一些招财进宝这样的字——这些卖得多、卖得快!”沈五老爷高兴得很,不过他却依然没有放过沈老祖等人手上的字。

红袖终于明白侯爷府的生意为什么做得很好了:沈五老爷就是一商痴,以经商赚钱为乐;既然沈五老爷已经有了这个打算,红袖便想成全他。

既然要卖就不要只是卖个斗方,还可以用这种合体大字做出很多东西来卖:比如刺绣,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她要找个时间和沈五老爷好好的说一说才成。

最终还真是沈老祖等人做了让步:那字都交给沈五老爷去装裱,然后各自收藏到内室不让外客见到,除非他已经开始卖这个字了;沈五老爷还再三叮嘱,一定要沈家的各主子吩咐身边的人,莫要把这三个字外传——明年快年节时,他一定要狠狠的赚一笔。

红袖这一次送的礼物虽然没有花费什么,却得极了沈府主子们的心;达到目的后,看天­色­不早了,红袖和沈妙歌告辞去二叔父那里;然后便急急赶回房里重新梳洗:一会儿,沈家各房各院的人都要聚到沈老祖那里用晚饭。

红袖和沈妙歌走了之后,沈五老爷认真的对沈老祖等人道:“我的这个侄媳,是个很好的、能当家主事的人儿;嗯,应该说是理财的好手,只是可惜是个女子,不然跟了我出去.....”

沈老祖看向他:“真的?这很好,很好。”她却没有说好在哪里;看向一旁的大字,她的心里更舒坦:“袖儿这孩子,我真是越看越打心底喜欢。”

沈五老爷的话,在沈家一项是有份量的:他和其它的庶子们不同。

沈太夫人也听得直点头,她也高兴啊:哪个人不想福禄寿全了呢?她也是上了年纪的人,这禄还倒罢了,福寿却是极想的。

红袖送字送得正当时:年节嘛,大家都想要个好彩头。

平南郡主和萱姑娘当然不可能不送年礼,她们也是绞尽脑汁想法子;礼物不但贵重,而且还要新奇,还要贴心。

原本沈老祖等人对她们的礼物不是啧啧称奇,就是会心一笑:不是对郡主的心思感叹,是对萱姑娘的孝心感动。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那些东西在红袖的三个大字面前,都变作了俗物;不过红袖送得字因为沈五老爷的缘故,被各自的得主藏了起来,所以平南郡主和萱姑娘并不知道。

平南郡主换上了她挑好的衣服,不算早也不算晚的到了沈老祖的院子中;不过她说什么也没有做主位,而是坐在了沈老祖的身边:“今儿是一家团聚的日子,所以当是家宴,我应该执以晚辈礼;如果按朝廷规矩来,那我就不应该在这里用饭,应该.....”

沈家的众人不好再劝她,只得由着她坐下了;再让平南郡主说下去,她只怕会掉下泪来的;一个女孩子刚刚没有了父亲,客居沈府你啊捏时候的确是有些凄凉的;再有;也不能让她在年节这种喜庆的日子里落泪,坏了大家的兴致。

沈大姑­奶­­奶­带着儿女们也来了,她绕了一个圈:因为她是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同供在正厅上的沈家祖宗们“照面”———这是习俗。

红袖和沈妙歌来得较晚一些,不过沈老祖没有一丝不快,一看到红袖和沈妙歌便唤他们到身边来坐。

因为平南郡主坐到了沈老祖的左边,所以沈妙歌夫­妇­就只能坐在沈老祖的右边:那么平南郡主就和沈妙歌一左一右,原本这样做的应该是红袖和沈妙歌——沈妙歌在左,红袖在右。

沈大姑娘梦喜却抢先一步坐到了右首的位子上:“老祖宗,你也要多疼一下我嘛。”

沈老祖刚刚是看到红袖他们高兴,一时间没有想那么多;不过话说出来之后便也就想起了不妥来,正想法子补救却不想梦喜坐了过来。

“好,好,今儿你就坐在我身边,哪个都不能同你抢;你啊,我们沈家也留不到几日了,原也应该多疼惜你的。”沈老祖笑着打趣了梦喜两句,便任由她坐在自己身边。

梦喜的脸红了,不依的偎在沈老祖的身上;屋里的人都笑着要多多疼惜梦喜。

沈妙歌一扯红袖让她和自己挨着坐下:“妹妹你坐着不要动,让你袖儿姐姐坐这边就好。”

梦喜也没推让,欠身笑着应了:她做上首原本是萱姑娘的位子。

众人终于落座,随着沈老祖的吩咐,奴仆们开始上菜了。

八十八章 这事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平南郡主神­色­如常,和沈家的众人说说笑笑,似乎对于座位平没有在意;就像她做在沈老祖身边是无意之举一样。

不过她心里如明镜一样:沈家的人,到现在依然是对自己没有好感,不允许自己进沈家的门儿——她坐到沈老祖身边就是为了试探沈家人。

饭菜上来之后,沈老祖为首的沈家主子们又赏给了萱姑娘几样菜­色­,打发人去看过她之后才开始用饭。

沈家的做法让平南郡主心中生出一些不快:萱姑娘在沈家很得宠爱;再加上平日里她几次试探,知道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并不反对萱姑娘进门儿——对冉也没有说赞同,但至少萱姑娘比她要强很多。

但是,她是郡主。

平南郡主的心思百转但脸上还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和沈老祖细细的说着话;她不比萱姑娘,就算她已经打定主意要好好的巴结沈家人,但是她的身份摆在这儿,并不好太放下身段。

她的心思都用到了萱姑娘的身上,便把眼前的红袖忽略不少。

年三十的这顿饭讲究有­鸡­有鱼,百样齐全;菜式也就极多,名目也都吉庆;不过合众人胃口的菜式并不多,所以用菜的人并不多;再说子时的时候还要再用饭,所以宗仁都没有多吃,都以说话为主。

沈家的人过了一会儿,按着往年的惯例过来给沈老祖和沈太夫人等人敬酒,今年自然先给平南郡主敬酒。

在这个时候,平南郡主忽然发觉,红袖在沈家的地位并不低:平日里她深居简出还真看不出来,现在可是看的太清楚了。

每个人过来,或多或少都会同红袖说几句话:完全把她当成未来的沈家女主人待,哪里像是一般府中寻常的冲喜新娘?平南郡主心中除了不快又多了几分不舒服,她不舒服也只能是一个人不舒服:她并没有忘记那“十步杀一人”,所以对红袖没有生出其它的想法。

平南郡主不止一次的想,这样的女儿是什么样的父亲教出来的?加上她大厅来的郑将军的为人,她是十分不愿意招惹到红袖。

她猜想,沈家的人如此待红袖,一定是和沈老祖和沈太夫人有关;不然,以红袖冲喜新娘的身份,就算她救了沈家长房的嫡子,其它各房也未必会买她的帐。

她悄悄的注意着沈老祖和沈太夫人,果真就像她想的,沈家两个主母都对红袖十分亲厚,完全把红袖当成自家女儿一般的看待。

平南郡主心里的不舒服又重了一分,不过她立时心思便一动,想到了一个法子;接着她收起了所有的心思,努力应酬起桌上的众人;而红袖,她更是以完全的善意相待。

红袖当然不会给郡主脸­色­看,所以两人偶尔交谈几句时,看上去十分的融洽;不过平南郡主并没有多同红袖说话,所以也没有引起沈家主子们得多心来。

一顿饭在欢声中用完;丫头们撤下去饭菜奉上了香茶果品;众人都没有回房,依然在一起说笑:接下来要守岁的。

不到多半时辰,便又摆上了酒席来:这一次以吃酒为主,要一直在年三十吃到大年初一子时过去。

众人中当然也有不吃酒的:大多是女子,男子们就算是玩也要吃着酒玩;大家的­妇­人和姑娘们在一起玩­射­覆,不时传出一阵阵的笑声。

沈妙歌和红袖并没有去­射­覆,红袖坐到沈老祖身旁给她看牌,而沈太夫人那里坐着沈妙歌。沈夫人和沈二夫人陪着沈老祖和沈太夫人一起玩马吊,其它的沈家的夫人另外开桌。

打了几圈马吊之后,沈老祖伸手轻轻的拍了拍红袖的手:“去玩儿吧,大过年的不用陪着我;看看有什么想玩的,让琦儿陪着你一起去耍,今儿你们应该放开玩才对。”

红袖推辞一番:她还真不太习惯古代的娱乐,勉强能看一看马吊;沈太夫人也开口了,沈老祖又一直说,红袖便和沈妙歌站起来,只是他们还真不知道去玩什么好。

平南郡主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她站起来笑道:“袖儿姑娘,不知我们和沈五爷一起去投壶吧?”她接近沈妙歌,想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又不能做得太过明显。

她知道红袖会武,投壶应该正投其所好才对;而沈妙歌本就是男子,知道他现在也在学武,这两个人都不会拒绝她的提议才对。

红袖闻言一笑,真得没有拒绝。

平南郡主想做什么,她心中自然有数儿:看来郡主是想交好她——打不过的敌人,就把她变成朋友?红袖暗自好笑:看来那一天的舞剑当真把郡主吓得不轻。

沈妙歌却没有陪红袖和平南郡主,他起身去寻他的兄弟耍了;他就这样走了,谁也说不出他的不是来:虽然他刚刚一直和红袖在一起。

平南郡主当然是失望的,陪红袖玩了机具后,便因为输得太多而不玩了;红袖也以累了为由,重新坐到了沈老祖的身边。

守夜到子时,沈府中放起炮仗等物,女眷们也有惊叫的,也有欢笑的;大家团团坐好吃完饺子便散了。

这一天,萱姑娘恼恨的捶打了枕头好多次:服药之后原应该睡着的她,可是偏偏就是睡不着。而到了大年初一,按着习俗这一天是不能服药的,她的病更加没有起­色­了。

知道过了大年初五,她的病才好得可以下床;而年节也相当于过完了。萱姑娘窝了一肚子的火气,自然不会就此就罢休。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平南郡主和府中的姑娘们一起在园子里的湖边玩赏花灯,不知道为什么脚下痛的腿失去了力气,自亭子上滑进了小湖里。

虽然湖上结着冰,她没有被淹到,却被摔得不轻。

平南郡主忽然疼痛的缘故很快就找到了,她穿的鞋子里居然有几根针!原来埋得比较深,在她穿用之后脚下用力才一点点把针挤压上来:在她躲身边的人后退时猛的用力,才让针把脚刺破了。

她自小到大也没有受过伤,所以这样的疼痛是她受不了的。

此事自然不能怪沈府之人,平南郡主也不想把此事算到沈府头上:沈府如果依着此事顺水推舟把她送出去怎么办?

她虽然不知道鞋子里的针是怎么来的,但却知道一定是萱姑娘动的手脚;她的麽麽查了很久也没有找到那个下手的人,最终也只好把管郡主衣物的丫头都换掉了。

但是,郡主跌伤后一两个月里都不能下床出房了。

萱姑娘在十五回房里之后,在床帐下取下一根针来,低低的笑了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不过是人呢!真以为她是郡主,自己便不敢动她?让她也知道知道自己不是好捏的柿子。

萱姑娘不只是得以,她更是花高价钱买了几个丫头来:要防着郡主的报复;可是郡主却一直没有动静。

元宵节之后,红袖的舒服日子也一去不返。

郡主的事情处置完之后这天早上,沈老祖和沈太夫人打发人来唤红袖和沈妙歌过去;红袖到了沈老祖的院子里才知道是什么事情。

再过一个多月便是沈妙歌的生辰,也就是说他就要行冠礼了;而教他人事的丫头,沈老祖已经挑好了。

红袖一直都在为此事而烦心,只是她根本没有想到好法子;现如今事到临头,除了默不作声她也不能做什么;在沈老祖的沈太夫人看来,她们完全是疼惜沈妙歌和红袖。

两个丫头,尖尖下巴的一个名字唤作翠珠,眼睛水汪汪的那个名字是翠玉;名字是老祖宗取的,自然是有着深意。

翠,乃是绿­色­;而红袖的名字里有一个红字;老祖宗还真是疼红袖的。

沈妙歌听到老祖宗又赏了两个丫头给自己,连忙开口以他和红袖不缺人伺候为由推脱;而沈老祖笑了起来:“知道你们不少人伺候,只是这两个丫头你一定要收下。”说完和沈太夫人一起大笑。

沈妙歌还是不想留这两个丫头,可是沈老祖却摆手打发他和红袖走;两个也投自然是随他们小夫妻回房了。

红袖知道还有一个多月便是、要和沈妙歌圆房,时间真的已经不多:怎么也要想个法子才成——只是一想到沈妙歌和其他女人前一晚上亲热之后,再来和她亲热,她便受不了!

也没有几个女子能受的了。

俗话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眼下她也不能只顾脸皮薄了,此事怎么也要和沈妙歌好好的说一说。

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屋里只剩下红袖和沈妙歌了。红袖清清嗓子:“我有件事要告诉你。”这一句话十分好开口,可是下面的话她还没有说出去,脸上却已经飞红一片。

沈妙歌点头,认真的看着她等她说下去。

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不同沈妙歌好好的沟通——红袖不停地给自己如此打气,可是脸上却不争气的越来越红。

八十九章 初吻?初吻!

沈妙歌等了半晌,也不见红袖再开口说话,只是脸却红得可疑;他心下虽然有些奇怪,不过看到红袖眼下的样子,他的心扑通扑通跳的快了起来,也就没有仔细去想红袖到底在脸红什么。

又过了一会儿,沈妙歌才轻轻的开口:“袖儿,你要同我说什么?”

红袖不敢抬头看他,头低到了胸前:“那个,你快要行冠礼了。”

“嗯。”沈妙歌本来不会因为这样一句正常不过的话脸红,但是他因为红袖的脸红,所以想到了冠礼之后的圆房,于是他的脸也红了。

红袖还是没有想好后面的话要怎么说,而沈妙歌只应了她一个字,让她一时间感到更加尴尬。

“那个.....嗯,你......;我要说的事儿就是、就是今儿老祖宗赏你的那两个丫头。”红袖支吾了半天,终于把话题转到两个丫头身上。

可是沈妙歌却听得如坠雾里:行冠礼应该和圆房有些关系——如果不急就等红袖及第之后圆房,如果有什么事情着急的话,也可以在他行完冠礼之后圆房;不管是哪一种,都同老祖宗送的两个丫头无关吧?

红袖到底想说什么?他疑惑得看着红袖。

到现在,沈妙歌也没有把两个丫头和圆房想到一处,因为没有人提醒过他有关圆房之前他要做的“准备”;沈府中沈妙歌的嫡亲兄长和堂兄都成亲了,只是他那时候小,并不记得哥哥成亲时做过什么。

“你说的那两个丫头,我是一点儿也不喜欢;改日找个借口把她们送回去吧,我们两个的院子里好不容易清静了,平白多出两个人来我也别扭。”他脸上的红­色­褪了下去,心下还有些怪自己:都在乱想些什么!

“我说得不是这个意思,那两个丫头,也不能送回去。”红袖低垂着头说道。

“不能送回去?你不用担心,我说能送回去就一定能送回去,此事你不能开口的。”

“不能送的,老祖宗这次不会依你。”红袖在心中哀叹起来,她要说的不是丫头能不能送回去的事儿啊,为什么两个人纠缠在这么一件事情上。

沈妙歌闻言后更加不明白,不过他还是就“丫头一定可以送走”一事同红袖解释了几句。

红袖知道不能再这样绕来绕去,不然说到明天也说不清楚事情;再一想自己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居然同一个大男孩扭捏起来,真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那事再不说出来,难道她要等那两个丫头爬上了沈妙歌的床再说吗?到时事情说不说,还有什么用。

“老祖宗的意思,可能是要在你冠礼之后圆房;”红袖虽然一再给自己打气,但说到圆房的事情,她的脸依然是火辣辣的。

沈妙歌的脸一霎间就红得要发紫了:“那、那可能是因为平南郡主。”沈家的长辈们的确是有意让他尽快圆房。

“那两个丫头,是给你在圆房前做、做准备的。”红袖一鼓作气的说了出来,并没有理会沈妙歌的话;她主要是怕自己这一次说不出口,怕是没有勇气再说了。

“做、做什么准备?”沈妙歌有些吃惊,隐隐好像想起了一些什么来,心下有些不安。

“就是,就是圆房之前的那几天里,她们会给你、给你暖床。”红袖的脸紫胀紫胀的,说到后面声音已经小得不能再小。

同沈妙歌说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不好开口:对方还太小了一些啊,就像她有意引诱他似的。

虽然红袖的声音很小,不过沈妙歌就坐在红袖旁边,听得清清楚楚。

“啊?什、什么?”沈妙歌终于想了起来:他好像听人说起过,他的兄长们好像也有过这么一件事情;只是这事儿他不能确定,他要去问问清楚。

如此一想,他起身就冲了出去,红袖怕他去寻沈老祖等人闹事,急忙喊他。

可是沈妙歌却头也没有回:一个原因是他比红袖的脸皮还­嫩­,再一个原因就是他着急想确认此事。赵氏在外面听到红袖唤沈妙歌的声音,急忙自小厨房里出来拦下了他。

沈妙歌看到赵氏眼中也是一亮,便吱吱唔唔的对赵氏说了两个丫头的事情: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两个丫头,他不喜欢啊;他问清楚后,要去寻老祖宗——这两个丫头他是说什么也不会要的。

赵氏心中一叹,不过还是对沈妙歌解释了一番;当他听到安排两个丫头是为了红袖着想时,他很不明白:他可以确定红袖不喜欢那两个丫头为他暖床。

赵氏是红袖的­奶­娘,她这样说当然不太可能是假的;而且他看赵氏的神­色­,也知道她说的是实情。

安排两个丫头给他,是为了对红袖好?他转身又走会屋里,心里怎么想也想不清楚:这两个丫头以后至少也要收作通房吧?这样也能算是对红袖好?

他知道袖儿不喜欢他收通房和侍妾,虽然红袖没有同他说过;他自己也不喜欢收什么妾侍和通房,因为他知道红袖是为了他和她、他们两个人好:有个妾侍和通房,麻烦事情一大堆。

只看他的父亲和红袖的父亲便知道了;但赵氏如此说了,他便不能再去寻老祖宗:对袖儿再生出误会来就不好了。

他回到房中坐下后沉默了半晌才道:“袖儿,我问你件事儿;嗯,你认为那两个丫头的事情,好不好?你喜欢吗?”他要确认一下红袖的想法。

“不好,一点都不好,我当然不喜欢!”红袖没有想到沈妙歌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忍不住回头蹎了他一眼;如果这种事情都算是好事,那天下的坏事儿要少多少?

她根本没有“贤良”的说一句:这是好事儿,多多为沈家开枝散叶的好事,我哪里能不喜欢?她想来不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你也认为不好?你也不喜欢?太好了,太好了!我也不喜欢!只是赵妈妈说这样安排是为了你好,所以我才来问问你;不然我就去寻老祖宗了。”沈妙歌是打算,如果红袖认为此事好,那他就勉强接受——为了袖儿他也就豁出去了;听到红袖不喜欢,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高兴了!

红袖听到沈妙歌的话后,心下一舔忍不住滇了他一眼:做出这种小女儿样来,她自己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现在她的心中莫名的安定了几分:法子虽然还是没有,但好在他们两个人的心思相同,还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沈妙歌看着红袖脸红的样子,心里又有些异样;他伸出手去握住了红袖的手,红袖轻轻往回抽了几下没有把手抽回来,便任由他握着了。

“我不想和其它女孩子那个什么,我不喜欢;我、我、我只想、只想.....”沈妙歌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可是他手上却在用力,握得红袖紧紧的。

红袖自然是听出来了,她没有想到沈妙歌能说出这种话来,她也不好接话;不过沈妙歌的手上一用力,她不自禁的抬头看向了他,却正好迎上沈妙歌热辣辣的目光。

沈妙歌就这样看着红袖、直直的看着;红袖看到他的样子,一位他又要像上一次一样亲吻自己,刚想发力挣脱他时,便听到他柔柔的声音:“袖儿,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在一起一辈子;我,喜欢你。”

没有结巴一点儿,他说得也不急促。

这句话轻轻的传到了红袖的耳中:袖儿,我喜欢你——红袖的心动了。她听得出来沈妙歌的真心诚意,就是因为他的心真,所以她心动了。

红袖看着沈妙歌,第一次正视这个大男孩,也是第一次不再拿他当个孩子看:他就是在以一个男子的身份在说:袖儿,我喜欢你。

红袖微微一笑,轻轻的回道:“妙歌,我也喜欢你。”是的,她也喜欢他,虽然这好不是爱。

沈妙歌听到之后手上一用力,便把红袖拉过来抱住了她,低下头看着满脸红晕的、瞪大眼睛的红袖,哑哑的道:“我,我不会轻薄你。”他在控制自己,很努力的控制自己。

他呼出的热气佛到了红袖脸上,那急促的呼吸声出卖了他:他是很想亲一下红袖的。

红袖被他一句话说得心软成了一汪水,想也不想抬起头来就轻轻的亲了一下沈妙歌的脸!她的­唇­也是热热的,这个大男孩,好可爱。

沈妙歌的理智就在红袖的­唇­印在脸上全都不见了!红袖亲了他一下后便想离开时,他却猛的把­唇­印到了红袖的脸上,而且是亲了一下又一下,如同下雨一般;而他的­唇­也越来越烫,终于,他把­唇­贴上了红袖的。

然后,他的脑中轰的一声后便什么也不知道,只剩下对那双红­唇­的渴望,对红袖的爱意;他很笨拙,却让红袖感觉到了他对她的珍视。

吻,原来是这样的;不,应该说,可以是这样的。

技巧,在这个时候什么也不是!现在,有的只是一颗真心:他的亲吻并不是掠夺;让红袖的心中涌起了幸福感,随后便沉沦了。

九十章 小夫妻同心

红袖和沈妙歌两个人的心都跳得很快很快,都忘记了自身,忘记了所有的一切,只记得对方,也只想拥有对方。

他们直到呼吸困难才分开。红袖没有看沈妙歌,她把脸藏到了沈妙歌的肩膀上:她很不好意思,居然被一个大男孩吻得忘情,她感觉自己非常丢脸。

沈妙歌并没有想再进一步,让红袖十分的满意:他是真的喜欢她,所以才会如此尊重她。

红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没有什么,他是她的丈夫、合法的丈夫,只不过是那个较为亲密了一下而已,如果换做是在二十一世纪,他们这样的举止有什么稀奇的?不如此才让人奇怪呢。

“袖儿,袖儿——”沈妙歌等了一小会儿看红袖没有动静,有些担心的轻唤她。

“嗯。”红袖应了一声儿,轻轻的推开沈妙歌,然后坐正整理了一下衣服:是她想借此平静一下心情,然后好好理一理思绪。

“你,生气了?”沈妙歌这一次明显比上一次的胆子大,并没有太过失措;因为红袖不止是告诉他,她喜欢他,而且还是她先亲吻了他。

红袖没有搭话,只是轻轻的摇了一下头。

沈妙歌悄悄的看了她一眼,又一次握起她的手:“袖儿,我会好好待你,一辈子都会疼惜你。”

红袖抬头看向他,两个人的目光静静的撞在一起谁也没有避开;过了一会儿,红袖轻轻的一笑:“知道了。可是眼下的那两个丫头,你想怎么安置?”

沈妙歌偏了一下头:“我去寻老祖宗说,那两个丫头我不想要,因为——,我不喜欢。”

红袖微微皱起眉头:“只怕.....”

沈妙歌打断她的话:“没有只怕,袖儿;你相信我,我一定会想法子让老祖宗同意的;实在不行我就跪地不起,老祖宗能不心疼我?你放心好了。”

红袖怕得就是这个!

“你不能去强求老祖宗,到时候老祖宗不会怪你,只会怪我!”

沈家的人一定会认为是红袖不高兴,所以沈妙歌才会那样做;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沈妙歌自己的注意,可是看在沈老祖的眼中会舒服吗?自己养了十几年、疼了十几年的孙儿,居然为他的妻子而不想收通房,甚至下跪求恳不答应不起来——那她在孙子的心里还算什么?

沈妙歌不太明白这个道理,红袖说给他听之后,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那要如何做?”

红袖想了想道:“你去试一试吧,就说你不喜欢千万不要太过坚持明白吗?如果老祖宗让你再选或是偏让你留下那两个丫头,你就答应下来;我们再想其它法子。”

就是因为没有好法子,才让沈妙歌去试一试。

沈妙歌两日后去寻沈老祖,沈老祖听说他不喜欢那两个丫头,立时便答应他的所求,但让他自己说要什么样的丫头。

他闻言一叹,只能想沈老祖隐约的提及,他不想要丫头“暖床”或是“教人事”。

沈老祖的脸立时拉的老长:“可是袖儿不高兴了?”

沈妙歌听到之后连连摇头:“老祖宗,不关袖儿的事情。”

“那你自己为什么不想要丫头?你就要行冠礼圆房了,以后你就是大人了,日后还要收妾侍通房;虽然不能纳太多的妾,但是总要有几个的,也好为我们沈家多多的开枝散叶;长房嫡子可只有你一个啊!”沈老祖不太相信沈妙歌的话,所以语重心长的教训他。

沈妙歌知道自己如果不给老祖宗一个原因,怕是老祖宗真会对袖儿生出不满来:“老祖宗,我是问过­奶­娘才知道那两个丫头是.....;”他说得很模糊,没有说他问的是谁的­奶­娘:“可是、可是我.....,老祖宗,我就是不要、不想要这种丫头。”

他没有再说下去,红着脸低下了头。

沈老祖听到这里笑了,她一位沈妙歌是因为不好意思所以才不收丫头的,便摇头道:“你哥傻孩子!好了,好了,你不喜欢这两个丫头便罢了;嗯,你看点娇那丫头好不好?或是你喜欢我们府上的哪个丫头,说出来我给你做主。”

沈妙歌涨红着脸只是一个劲儿的摇头,沈老祖笑着打发他走了。

红袖和沈妙歌却没有松口气:因为沈老祖并没有说不给沈妙歌安排丫头了。

次日下午,沈老祖和沈太夫人便把红袖一个人唤到了沈老祖的房中;红袖猜想沈家的两位主母唤自己,应该和那两个丫头的事情有关——沈妙歌今天不在府中,上午随沈侯爷出去到郑亲王府去贺寿,至今还没有回来。

“袖儿,昨天琦儿说不喜欢那两个丫头,我看不如你来替他挑一个吧;你和琦儿整天在一起,比我们知道他的心思,免得我们代他选了到时再不合他的心意。”沈老祖还是笑眯眯的,并没有什么不快的样子。

红袖的心却凉了下来,她神­色­不变的欠身:“老祖宗,此事怕是袖儿做不好,袖儿也不知道五爷他喜欢什么样的人。”

只有红袖选的人才合沈妙歌的心这一句话,就好几层的意思啊!诛心之语也不过如此。

沈太夫人扯了扯嘴角:“你就选一个吧,他不喜欢到时再说。”沈老祖也如此附合,红袖便知道不选是不可能了。

她只能看向一旁立着的十几个丫头,哥哥都长得很不错;她并没随便指定一个,而是显出很为难的样子来,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样子;终于在沈太夫人微微露出一丝不耐烦时,她才指向了一个丫头:“要不,就是她吧?老祖宗和太夫人看着可还行?”

那丫头还真是十几个丫头里论品貌是上上之选。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看过去后,微微点头:“好吧,袖儿你今天就带她回去吧。”

红袖没有多说什么,便平静的告退回房了;她回到院子里,对那个丫头虽然不亲热,但却也不冷淡:对一个不熟悉的人,她拿捏的十分好。

安顿好那丫头之后,红袖便又绣开了花:现在,就等沈妙歌回来了;希望他能明白,说出不喜欢三个字;千万不要说这个丫头他喜欢。

沈妙歌到太阳快下山时才回到府中,回来之后先给沈老祖等人请了按,才到红袖的院子里看她。

红袖听到外面丫头们给沈妙歌请安的声音,便自窗子看了出去:那新来的丫头,自屋子里出来给沈妙歌请安。

“咦,你是谁?这院子里又添了新人,我怎么不知道。”沈妙歌说完话立时便想到了一种可能,因为这个丫头来的太巧了,昨日他刚刚去了老祖宗那里。

而他又是深知红袖的:他们两个可是说好。不会再在院子里添闲人了;就算红袖要添新人,也一定会同他说一声的。

沈妙歌扫了她一眼之后便转身进屋,脸上并没有特别的神情:就好像那个丫头长相很平常一样——他一直就没有在意过身边这些丫头的长相,因为他自小左环右绕的都是漂亮美人儿。

那丫头脸上闪过失望:五爷好象不怎么喜欢她的样子。

红袖已经迎了出来:“五爷你回来了。”她从来就没有和沈妙歌如此“客气”过。

沈妙歌闻言心下更是如同明镜一样;他神­色­如常的进了屋子:“回来了,真是把我累坏了;茶香,给爷来杯茶。”

茶香答应着下去了。红袖挥手让那个丫头跟过来,一起随沈妙歌进了东屋。

“五爷,这个丫头是老祖宗命我选出来赏给你的。”红袖指着那丫头只说了一句话。

那丫头重新给沈妙歌见礼;因为她名义上是老祖宗的丫头,所以沈妙歌并没有给她脸­色­看,却也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你来了就先在袖儿姑娘这里住下吧。”然后便打发她下去,没有多说一个字。

那丫头的失望遮都遮不住,可是却没有半点法子:因为袖儿姑娘可是不曾做过半点手脚,只是她不得沈五爷的眼。

屋里没有人后,沈妙歌一面起身一面悄声问道:“这丫头是怎么回事儿?”

红袖同样悄声道:“老祖宗和太夫人让我选的。”两个人只说了这么两句话便已经出了屋子。

他们不能在屋里久留,免得让人起疑,认为他们小口子在屋里说了什么悄悄话:尤其是担心有人疑心红袖给沈妙歌说了什么话。

那丫头看到自己出来之后,沈妙歌和红袖都出来了,眼中的神­色­更黯然;并且更加确定沈五爷不喜欢丫头过来伺候,同红袖没有半点关系了——而且沈五爷对红袖姑娘并没有特别好。

沈妙歌再一次来到沈老祖的房中,他依然是一句:我不喜欢。沈老祖也没有为难他,点点头只说日后再为他挑选便打发他回房了。

不大一会儿被红袖挑走的丫头回到沈老祖的房里,把她到红袖院子之后的所有事情都说了一遍;沈老祖终于放心:看来沈妙歌就是害羞,并不关红袖的事儿。

这个孩子!沈老祖好笑的又摇了摇头:不过也怪不得他,他还不大又不是那种纨?,害羞也是正常。

沈太夫人停沈老祖打发过来的人回完话,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把人打发回去了;不过,她依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

她的屋里还坐着一个人,是沈大姑­奶­­奶­。沈大姑­奶­­奶­停到沈太夫人不相信红袖的话,自然是心中暗喜:虽然她眼下在巴结红袖,不过心里深处依然看不惯她的,巴不得红袖能吃大亏。

只是她却代沈太夫人想不出来什么好主意来。

“也不需要什么法子,只要再送个丫头过去;如果琦儿坚持不收,那就算是袖儿没有说过什么,琦儿也定是因为她才会如此;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以如此顾及一个女子的所想?女子以贤良淑德为重,沈家又怎么可以有善妒的媳­妇­?如果袖儿真不能容人,就一定要好好的教一教她才好。”沈太夫人并没有把这些话说出来。

神大姑­奶­­奶­却自她的脸上知道,她一定是想到了法子红袖;她心中暗笑的同时,也在想这个时候她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好好的巴结一番红袖呢?

在她倒霉的时候,自己对她的好她一定会记住的;沈大姑­奶­­奶­打定了主意。

沈妙歌的冠礼是沈家的大事儿,所以沈家所有的人都在做这准备,只是各自准备的有些不同罢了。

萱姑娘到沈家各房各院走动的十分勤快,沈家各房各院的主子们,也常常到她的院子里坐一坐:包括各房的姨娘们,长房的姨娘们也不时的会来。

而平南郡主跟前却要清静很多,只有她去各处走动,沈家去没有哪个主子到她跟前来晃动;不过,她手下的媳­妇­子们,却和沈家各房各院的姨娘或是大丫头、管事都有来往,而且近些日子来往的更加多了。

红袖和沈妙歌停韵香说到这里都轻轻的一叹,他们本来以为可以借冠礼看出些什么来,但现在满府上下,就连长房的人都和萱姑娘、平南郡主有走动:哪有什么人可疑?反倒落的没有一个人可疑。

这一池水,搅得足够混啊。

沈大姑­奶­­奶­和马家的姑娘们,这几日却常常来寻红袖或是请红袖过去她们那里;如果只是来做作也就罢了,可是沈大姑­奶­­奶­却对红袖嘘寒问暖。这让红袖有些起疑。

沈大姑­奶­­奶­的嘴巴想来瞒不住事情,红袖设宴请她过去不过三无杯酒之后,便知道了她是自沈妙歌第二次去寻沈老祖后,才要好好的“关心”自己。

红袖只想了片刻便明白了:沈老祖对自己完全放心了,可是沈太夫人看来还是不放心自己,怕他们侯爷府会出一个妒­妇­?

她的­唇­边忍不住显出一丝疾风来:沈太夫人当年也是容不下妾侍的人,后来她虽然“贤德”了许多,但是沈老侯爷的侍妾却比沈侯爷的少了一半还要多不说,并且个个姿­色­都很平常。

红袖把沈大姑­奶­­奶­的话说给沈妙歌听,沈妙歌沉默了一会儿,看向红袖道:“我想,祖母不会再来试探,而是会直接送丫头过来;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他深深一叹:眼下只有两个法子,要么就是豁出去,要么只能收下后面再送来的丫头。可是,他对两个法子都不满意:袖儿都不会好过。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