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石头的散文集 > 从想结婚到相亲

从想结婚到相亲

他说,“有的看不上我,有的我又看不上。”

我笑着说,“我早就知道相亲不靠谱,你也不靠谱。”

从内心来说,我是不大接受相亲的。一对互不认识的男女在各自亲友或中间人的陪同下坐在一起,费尽心机的展示各自最完美的一面,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寻求着共同语言,旁敲侧击、刨根问底的询问着对方的方方面面。这种见面太正式了,这种约会太没有情趣了。

但换一个角度想,相亲也并非全无必要。像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剩男剩女”之所以被“剩”了下来,不是因为交际圈狭窄认识的异­性­有限,就是因为事业心太强顾及不到自己的终身,这个时候就需要“相亲”这样一种可以结识不同行业的异­性­、坐下来认真考虑婚姻的活动提供帮助了。

相亲是中国传统婚礼礼节之一,也称相门户或者对看。古时候的相亲和现在不一样,男女当事人并不见面,而完全由媒婆从中搭线,也就是所谓的“提亲”。当然,提亲的发起人一般都是欲娶妻的一方。这个时候,媒婆就会像推销员似的来往两家之间,在李家就说张家的公子怎么有才有貌,在张家就说李家的小姐如何贤淑美丽,然后再由双方的父母跳过男女当事人定下亲事。

这就是中国旧社会主宰婚姻的八个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也正因为这八个字,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婚姻悲剧,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在那个讲究“三从四德”、“父母之命不可违”的时代,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自由恋爱,就算有爱情,那也多是才子佳人一见锺情式的单一爱情模式。偶尔有像《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那种日久生情、惺惺相惜式的爱情也大多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所以古时的爱情故事多是悲剧。

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就幸福太多了。不仅可以自由恋爱,就算是相亲也可以自由决定见面的方式和地点。我们可以与对方约在咖啡厅里见面,一边优雅的喝着咖啡,一边按照前一夜为自己总结的优缺点大纲展开滔滔之谈。我们也可以在父母的安排与陪同之下,双方共进晚餐,在大人们唠嗑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对方的兴趣爱好了如指掌。我们也可以在中间人的预热之后,提着自己的“意思”登门拜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

认真考查下来,我发现,原来我爸爸妈妈当年也是通过中间人介绍,上门相亲定下的婚事。甚至不单单是我爸妈,就是他们那一辈的同龄人也几乎都是通过介绍、相亲而组织家庭的。

但尽管如此,在我的内心里,我还是不大接受相亲。为此,我还不小心得罪了我的大舅母。那次,大舅母一家来我家吃饭,聊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说到给我介绍一个女孩子,并极力的夸赞了一番对方的家世、品貌和­性­格。我当时听着就浑身不自在,我说,“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您还是别为我­操­这个心了,我还不想考虑。”大舅母听了当场就不高兴了,“你也别把自己摆得太高,说不定你看得上人家,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你呢。”一句话说得我当时哑口无言。

2010年已经过去了,2011年才刚开始,但似乎也承继了上一年的结婚热浪,一封封的喜帖纸片般飞过来,一盒盒的礼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

在这样的刺激下,我爸妈也开始坐不住了,于是蠢蠢欲动,大有为家里添丁添口之意。刚好这天晚上,小舅打来电话,说沈家的某个姑娘现在长得很是漂亮,上门去提亲的后脚贴前脚,小舅的意思是想介绍给我。这位沈家姑娘其实我和爸妈都很熟悉,是妈妈娘家的一个隔着一点的亲戚,以前我们家没搬家的时候两家见面的机会也挺多。我妈妈对这个沈姑娘也颇为喜欢,小时候就见她长得标致,所以接了小舅的电话之后很是上心。而当事人的我反而潇洒的说,“你可千万别,一是我不喜欢这种方式,二是和她太熟了,走在一起不自在。”

我以为我的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谁知第二天,妈妈突然感慨的说,“唉!昨天接了你小舅的电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翻来覆去的就想着这件事。”

看到妈妈忧喜参半的表情,听着这好气又好笑的话,我哭笑不得。心里只能感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作者题外话:写于2011年年初。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