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盈盈你真行,少年班,多了不起呀,现在还在读北大。”董苓由衷地钦佩。
“嗨,其实一点都不好,您不知道,少年班读起来可累了,那么小就住校,除了学习上智力够用,好多孩子生活上自理能力都特差,也不太懂人情世故,很多方面比一般孩子都弱,而我们的使命是一定得考上大学,而且还得是名牌,不然少年班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没空像别的孩子一样玩,也没有时间去潜心学习别的,在很多方面和我哥比起来,我就缺乏造诣,也没有根基,像中外名著,他上大学前就读了几十本,还在学校搞文学社,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字写得还特棒,尤其是毛笔字,我可没下过他的功夫。”肖盈不慌不忙地执行着肖维的第二道指令。
董苓见过肖维写的字,想起自己的字和他比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不无感慨地说:“你哥哥的字是写得不错,我挺羡慕的,我也是上学时没打好根基。”
“苓苓姐,你也是少年班的吧?我哥说你都研究生毕业了,可我就觉得你年纪一点都不大。”肖盈已经把您改成了你。
“不是,我可没你那么聪明,我是小学跳的级,小学课程简单,我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就教了我不少字,所以我比别人早上了一年学,我们那时是春季招生,后来为了改成秋季,大家就得在同一年级读三个学期,我父母就又让我跳了一级,这样我比同班同学小两岁,级跳得多了,问题也就来了,像你说的,没有打好根基,我的字就特别差,好多字连笔顺都不对,记得小时候一放假,我爸就让我练字,可一开学我就又图快开始按自己的方式写,至今也没练成,不过看到别人漂亮的字,就特别羡慕。当老师就应该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我最怕板书,没办法,好在现在有电脑,能帮我掩盖一下。”俩人呵呵笑着,手挽着手,真像是一对亲姐妹。
肖维早就给肖盈安排好了路线,他知道董苓不会提什么想法,全交给盈盈还真有点不放心,所以他规划了先到天安门瞻仰毛主席遗容,再进故宫南门,下午出北门进北海,划船看白塔,有空可以去景山看看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树,5点钟结束游览,晚上去王府井东华门吃小吃,或天坛旁边吃炸酱面,7点半前必须把董苓送回房间,她晚上10点多的火车。
俩人边玩边聊,“你和你哥关系很亲密吧?”董苓羡慕地问。
“是啊,他上大学后,每次都单独给我写信,放假一回来我俩就有说不完的话。可能是小时候父母忙吧,总是把我们俩留在家,我就像跟屁虫似的天天粘着他,别的男孩可讨厌自己妹妹跟着了,他却每次都护着我,小时候他们一帮男孩子们玩打仗游戏,就把我放在中间一个乒乓球台子上,我站得高能看清他们所有的部署和隐藏,人家一出来我就给我哥通风报信,后来别人都骂我奸细妹妹,为此我还哭了好多回呢。”
“是吗?这么好玩,家里有个哥哥就是好。”董苓身为独生女,一直遗憾家里没有其他孩子。
“不过我很少叫他哥,都随着我爸妈叫他豆豆。”
“豆豆?和他那大个头可一点都不相配,为什么呀?”
“您呀,还是下次问他吧。”盈盈没正面回答,又接着说:“我们俩好是挺好的,不过也有闹别扭的时候,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家里还生炉子,水开了,他偷懒非叫我灌水,原来我也灌过,可那次不知怎么把胳膊上燎起一个大白泡,可能是壶边靠到了手臂,转眼起了个像乒乓球那么大的白泡,把我哥吓坏了,帮我吹了半天,还拿出他所有的喜欢东西让我挑,可我什么也不要就是哭,后来他带我去商店,用我俩后面好几天的午饭钱给我买了好多我梦寐以求的好吃的,可以说是奢华的美食,我才破涕为笑,我哥央求我不准跟爸妈告状,我答应了,可我妈一回来我就觉得委屈,马上就全说了,害得他挨了一顿揍。为此他一个礼拜没理我。”
“你可够鬼精的,我看肖维转不过你。”董苓笑着捏了捏盈盈的手。
“那是,豆豆差远了,他有时还傻乎乎的。” 盈盈一点也不谦虚,还挺得意。
“有吗?没觉得呀?”董苓想想肖维还是挺聪明挺踏实的。
“当然,你不知道,告诉你一他的秘密,这是我发现的,连他都不知道还有别人知道这件事,那是他上初中时,我还在读小学,他特喜欢一只钢笔,觉得用它写字字写得格外漂亮,根本就不让别人碰,天天像宝贝似的,他每天骑车上学,中午回家吃饭,他怕那宝贝钢笔放在教室不安全,中午回家时就把它揣兜里带着,可他那兜破了个洞,钢笔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出去了,他下午要回学校时才发现,一路顺着找,愣是推着车走到的学校,也没找着,放学了还不甘心,又找一遍,最后只得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后来你知道他怎么着?晚上居然给钢笔写了封信,说自己怎么喜欢它,也感谢它对自己的帮助,现在不小心把它给丢了,如果有人捡到它,希望它喜欢新主人,当然也期望它能回来,然后把它叠成钢笔的形状,装回那个破兜里,直到第二天,那张字条也神不知鬼不觉地丢了,他才如释重负,好像钢笔能看见似的,你说他傻不傻,像刻舟求剑。”盈盈如数家珍般说着肖维的故事。
“真没想到,他还挺细腻的。”董苓想起自己找那只紫水晶耳环时好像也有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但自己除了懊恼还真没做什么,忽然觉得肖维挺可爱,还不失浪漫。
俩人不仅玩得轻松愉快,聊得还很投机,董苓也给肖盈讲了好多南京的故事,说了不少自己小时候的事,包括自己的家庭都没有避讳,俨然已经熟识很久的样子。
不仅如此董苓对一天的行程也非常满意,尤其是纪念堂,对董苓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她们这代人对毛主席还是很有感情的,生长在*时代,耳濡目染都是毛主席的伟大光辉形象,董苓从小就羡慕北京的孩子,觉得他们天天在毛主席身边,向往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来北京见到毛主席,当76年9月9号,董苓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他老人家逝世的噩耗传来时,举国哀悼,想到再也见不着毛主席,无法实现自己今生的梦想了,她还痛哭了一场呢。今天在纪念堂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真实地看到了以前书本上、像章上熟悉的面容,也算了却了一桩童年的心愿;游览故宫则带给她的是雄伟的气势和帝王家的禁锢,和南京有异曲同工之处又有百倍于它的神韵;在北海又让她再一次感受到了北京的美丽,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季节,和盈盈在湖中划船时,真的看到水中倒映的白塔,欢快的小鱼,完完全全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歌词中,童真无邪的时光好似就在昨天……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