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一天肖维回来特别兴奋,告诉董苓他要出差了,去杭州,虽然很近,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第一次出差,还要去美丽的西子湖畔,他像要旅游去一样,想象着美景和休闲,心中充满渴望。
到了杭州入住西湖边的宾馆,它在西湖的西面,三面临湖,一面靠山,风景非常优美,肖维不敢相信公司竟然安排每人单独一间房,不用合住,一下从七人喧嚣的宿舍换成豪华宁静的单人间,他开始还觉得太浪费,可没几个小时后就充分地享受到了它的优势,而且由衷地感慨外国公司人性化的政策。他们是晚上抵达杭州,当天并没有任务,约好第二天一早在大堂会面去客户现场工作。
肖维不知疲倦,放下行李就跑到西湖边,漫步在长长的隄岸上,尽管夜晚的景致朦胧得看不清,可舒适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他不觉想起“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的经典诗句,正是六月时节,可能和诗句中的季节差不多。徜徉于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回味一段段传奇故事,恰似缥缈的仙境,自然是流连忘返。岸边长柳依依,水中波光磷磷,茶楼中传出婉转、悠扬的越剧,优美柔情的唱腔,更给这一派闲庭景致增添了一抹细腻和风韵。这就是千古传赞的“风光不与四时同”“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卷!
回到房间,肖维打开水洗澡,让温暖的水尽情地冲向自己,独享着自己私有的空间,裹在舒适柔软的浴袍中,和着房间里优美的音乐,无限悠闲。打开电视观看正宗的外国频道和电影,更是流连忘时,在学校很少看电视的他,现在十几个频道随便播,难得的一份惬意。他竟一直看到凌晨2点多还意犹未尽。怪不得一人一间房呢,旁边有别人就是不方便,要不是明天还要工作,他真不想强迫自己休息。后来他才知道,他们的所有的差旅费包括补助都是要向客户收取的,公司给每人订单间才不是为了他们的方便。
接下来的几天他就再没这种闲情了,工作一开始,他们就是没日没夜地干,客户付给他们那么高的费用,就是要让他们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肖维的电视再也没有开过,房间里除了被子和毛巾能看出有人住过的痕迹,其它的物品他几乎都没碰过,如果他不强迫自己每天早起半小时去西湖边跑步,几乎没觉得是在杭州。
他们周末也没有休息,可一把工作做完就拎着行李直奔火车站,好像谁都不愿多待一分钟,肖维很是不能理解,怎么所有的人都没有心情欣赏美景呢?难道除了工作就没有生活了吗?大家连杭州特产都没空出去买,就在车站利用等车的时间选购了一些,像完成使命一般。肖维也随着大家购物,杭州的丝绸可是举世闻名,他给董苓挑了一条丝巾,给海川他们买了些嘉兴五芳斋的粽子,火车站的东西比外面要贵出两三倍,但时间对他们更宝贵,所以高工资一般都会和高消费成比例,哪怕相同的东西由于你没时间,都会比一般人买的贵,就连吃饭,他们累了一天懒得跑出去,也常常在宾馆吃,除了昂贵的饭钱,还要支付15%的服务费。肖维已经进入了这个圈子,再也不能用学生的眼光来衡量周围的一切。
他也想董苓了,跟着大家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上海。
到上海时已是华灯初放,肖维回到阔别一周的学校,感到格外的亲切,熟悉的一切唤起一股莫名的激动,看见谁都想打招呼,好像他离开了一年似的,以前一个月的假期都从没有过这种感觉,是因为董苓?因为就要毕业?还是学校的环境和工作的氛围是鲜明的对比?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在第一时间就去了董苓的寝室,俩人更有如隔三秋的感觉,一阵激|情的亲昵之后,他们兴奋地聊起来,他的礼物让她特别喜欢,肖维给董苓详细地讲了他出差的感受,夜晚别样的安逸,清晨生动的景致,他还念念不忘那舒适的酒店,最后他对董苓感慨地说:“昨晚赶完报告都12点了,我才打开电视,你知道多冤呀,好几百块一晚,我愣是才看过两次电视,要不是今早还得见客户,我真舍不得睡觉。你说这么美的地方,我都没空出去转转,要知道这可是西施的家乡啊。”
“噢,我看你最大的遗憾是没机会看美女,终于原形毕露了。”
“嗨,我不就想看看吗?天天对着周扒皮似的客户,半夜鸡叫时我还没睡呢,你不怕我老得快呀?”
“不怕,正嫌你年轻呢,亏了你天天忙,不然得多花心啊。”
“嘿,有了你我还看谁呀,见一个就增添一份幸福感,你应该高兴才对。”
“讨厌!”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