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远洋渔工的故事 > 第九章 脱了一层皮

第九章 脱了一层皮

2月8日,工作铃响了,林乐达、黄家文等匆匆起来吃饭。两人由于长时间工作的关系,饭量都增加了不少。

和跑水路时吃饭不同,不再安排大陆船员有单独的餐桌,而是打散了国籍。这样就要求吃饭有速度了,不然不要说汤喝不到,就是菜、饭都会吃不饱。厨师阿海按照船长的旨意,不让渔工们吃得太饱,因为那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

最会抢菜的人是菲律宾人杰里,一般会抢先一步把好菜先夹到他自己的碗里。其他有的渔工也向杰里学习,疯狂的抢菜。其实这也是不得已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吃到饱,没有人愿意抢。抢,是因为有抢的必要­性­。饿着肚子和失去风度比起来,孰轻孰重?这个根本就不需要选择,因为,在这艘船上,渔工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

下午3点工作铃响了之后,立即是吃饭,包括穿工作服在内限定20分钟。晚上12点时吃点心。凌晨7点下班后吃第二顿饭,也是最后一餐。

12点吃点心有可能是2个粽子或者是3个包子、3个馒头、面条等。数量是限定了的,绝对不允许多吃。第一顿饭到12点吃点心,中间有8个多小时,却只能吃到2个粽子,然后又要经过7个小时下班,即使不计算其间的体力劳动,也是绝对让很多人会吃不饱。吃完最后的一顿后,在疲劳状态下,只能是洗完就睡,没有人会关心刚吃完饭会对身体不好的这个问题。因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渔工还能奢求其它吗?

……

这天,林乐达吃饭速度慢了点,比别人晚了几分钟。在经过大副身边的时候,“砰!”的一声,被大副用在船上叫“玛鲁”的铁制杠杆给狠狠的敲到前额。不一会儿,肿起老大的一个包。“­干­妳娘!这么慢,快点去起锚!”

發春六号使用的是液压起锚机,船上管这叫做潘那机。散锚、大绳、副绳从海里被拉上来时被潘那机卷起来,这时要有人从两边各用一根绳子拉,以控制散锚均匀的卷在潘那机上。之后是“叠散锚”,指从潘那机上把散锚再放出来,整齐的叠好,直到下次下锚。

林乐达、黄家文、韦东石三个新手跟着老船员们后面学着叠散锚,不过由于这时没指挥、没秩序,林乐达等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成了碍手碍脚的存在。印尼人加明叫道:“走开,走开!”说着粗鲁的把林乐达等三人推到了一边。

不过,在大副看来,这是三人有意又在偷懒。又从背后跑了过来,一人后脑勺挨了一拳。“­干­妳娘!你们三个大陆的就知道偷懒啊!”

……

又是排鱼、叠鱼的时候,杰里对林乐达说:“林,我的手扭到了,受伤了。我们换一边吧。”

“好吧。”林乐达答应了。杰里搬的是180克以下的,这种由于排的是平箱,整个铁箱都装满了鱿鱼,没有空隙,所以更重,有三十多斤。而180-200克、200-300克的只有二十多斤。

林乐达看着杰里搬着鱼箱而蹒跚的步阀,感觉他比自己更不适合做这种体力活。想着杰里今天受伤了,林乐达有点不忍心,于是搬完了自己那边后还主动帮杰里那边。杰里对林乐达说:“谢谢,林,你真是个好人!”

……

排完鱼之后又是看锁镣。处在几十盏两千、三千瓦的强光灯下,脸上的皮肤火辣辣的,林乐达用手一摸,面皮竟然掉了下来一层。林乐达看着周围的同事们,大多脸上都是黑黑的,这灯光果然比烈日更毒。而且,林乐达听人说这种氖光灯有很强的紫外线,长年累月的被照­射­下会大大的增加得癌症的机率。

林乐达看着自己头顶上的这顶鸭舌帽,已经戴了一个星期了,有些脏了。林乐达只有这一顶鸭舌帽,也没有可以换洗的,皮帽、毛线帽是有,不过2月还是南半球的夏天,戴了会热。跑水路的时候林乐达由于欣赏杰里所作的歌,送了一顶鸭舌帽给杰里做礼物,也没见杰里戴着。林乐达想先借回来戴一两天,等自己头上这个帽子­干­了之后,再还回去,反正杰里也另外还有两个鸭舌帽。林乐达找到杰里表达自己的意愿。

“林,没关系的,你不是有一顶帽子吗?”

“是有,不过不是只有一顶吗?已经脏了,只是想借一借你的而已。”

“只有一顶帽子也没有关系,洗一洗还是可以用的。”

林乐达没有再说话了,毕竟礼物送出去了就是人家的东西,人家有处置的权力。实在不行就戴毛线帽子一两天吧。

……

2月9日,“出鱼”,机舱班仍旧是在冻结室里将冷冻好的鱼通过人力和滑车,先搬到水车上,淋过水后,再到下甲板将鱼箱和冻鱼块敲分离,再将冻鱼块扔下大仓,大仓的人再将冻鱼块整齐的排列好。

其间需要一个人将鱼箱翻到水车上去,水车大约一般放置在齐胸的位置,由于要求是必须将鱼箱开口朝下,所以此人要在空中将接过来的鱼箱翻转个180度再放到水车上,需要一定的体力。出于大副的“照顾”,林乐达也做了这一项最消耗体力的工作。不过,有个人恰好打乱了大副的如意算盘,这个人是印尼人加明。加明很粗暴的推开了林乐达,把这一工作抢了过来。刚开始林乐达很不理解,后来问过了向增寿才知道,一定这个一直生活在热度区域的印尼人很不习惯冻结室里的寒冷,所以才抢这个位置,因为翻鱼箱的位置在连结冻结室和下甲板的出口处,温度相对较高。林乐达是觉得没什么,因为在哪都是工作,都是一样的。翻鱼箱是累得多,但是不是那么的寒冷。冻结室里少出很多汗,但是容易感冒。

……

看锁镣一般是一人看两台鱿鱼机。排鱼时,鱿鱼机是照常工作的,一般是新人排鱼,老船员继续看鱿鱼机,在这船上看锁镣是一项“技术活”。其实鱿鱼机除非是出故障了,否则是24小时全天无休的,晚班下班了白班再继续。

看锁镣时左右都有同事,如果一台机器锁了,旁边的人要过来帮忙。这时在林乐达一侧的是黄家文,旁边的另一侧的是尼泊尔人塔卡力,这是个22岁的小伙子,相貌颇为英俊,看起来像是白种、黄种人的混血儿,而且更偏重于黄种人的面貌特征。船上另两个尼泊尔人也都像混血儿,阿力特也更像黄种人,宝力达(迪勒什)则更具白种人特征。

塔卡力也很喜欢向林乐达就学汉语。毕竟船长、大车、大副这些台湾的管理人员也是使用汉语而不会英语,有上进心的外籍渔工为了能听懂管理人员的指令都积极的学习汉语。

陈二兵对林乐达喜欢教外籍船员汉语的行为嗤之以鼻,用他的话说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在船上语言优势也是一种竞争力。不过,林乐达还是很喜欢教他们,并在其中找到很多乐趣。因为林乐达觉得传播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就像现在国家也在各国建立孔子学院,就是这种目的。

“塔卡力,你结婚了吗?”

“没有。”

“你上船之前是­干­什么的?”

“当了两年的士兵。”

“是吗?我听说不久前你们国家发生内战,政府军和毛派游击队,你是属于哪一边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