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龙是深得某位首长赞赏的。首长先后五次视察高城市,每次都留下深刻印象。重要的是,首长每次视察,都是叶公龙陪同。首长因而对叶公龙留下了好印象。
叶公龙在高城市当书记,是做出了成绩的。这一点,不但是官方,即使是民间,也十分有口碑。这有点不容易做,但叶公龙做到了。
叶公龙做起事来很搏。
叶公龙没读过多少书。按共产党现在的要求,不读书是很难当大官的了,但那时候不同,你不可能完全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学完多少的学问才来当官。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进行了长期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国五十二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事业也一日千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主法制也正在积极有效的建设中。虽然共产党也走过了艰难的路途,虽然新中国的成长足迹也曾弯弯曲曲,但是,中国共产党自己能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取得进步,新中国也正在以令人羡慕的速度前进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干部越来越强调要年轻化、知识化,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越来越讲求知识,那么,根据这一要求,最基本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历文凭。这下子该怎么? 还是那些官,在没有进行换届选举或者其它官内调动之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该当市长还是当市长,该当镇长还是当镇长,一切照旧。我们的党对广大干部是爱护的,根据以前的干部大多数都是某一种原因进来反正依靠读书进来当领导的相对比较少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规定,允许广大干部通过进党校学习等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各个大学对在职干部要采取宽进严出的制度,谁想读书你就给他读,只是毕业时卡一卡就行了。一时之间,专门针对在职干部和在职准干部的各种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满天飞起来了,稍有上进心的有能力的认为也许还用得上的人都重新开始读书。能进,就必定能出,中国大地上有那么很长的一段时间为不少的地方领导打造了为数极多的文凭。只要你留心一点,你就会发现,去年还是初中或高中学历的某领导,今年已经是堂堂正正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了。叶公龙起点高一些,当时他步入政界时填写的档案就已经把自己拔高到高中毕业,为这事他曾经心跳过好长一段时间,现在,他经过艰苦的学习,终于直接读出了研究生文凭。尽管这个文凭有点像狗子当年的研究生文凭一样好笑,但是叶公龙的文凭和狗子的文凭有着本质的区别。狗子的文凭虽然没有人考证它,但是我们知道它百分之一百是假的,而叶公龙的绝对是真的。真的文凭在真的领导者手中,它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这个研究生学历给叶公龙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回报得是如此的热烈和快速,以至于叶公龙不得不感叹在共产党的天下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好好!
说些题外话。在这场尚在继续的文凭热中,爱益最大的应该是办学者。比如高城市委党校,因为大办文凭班,每年从这里出去的学生有上千名,每名毕业生全程收费二万四千元,这不贵。但这些学生怎么考得了试呢?于是,党校急他们所急,同意当当他们的参谋,以便他们能够从过于烦琐的考试事务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做他们在这个职位上所应该做的别的事,就安排给他们当枪手,每人仅象征性地收取八千元。这样皆大欢喜。枪手,就是专门给别人代考或者代笔之类的专业人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事物,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现代中国人都能够十分明白无误地掌握它的要领的,在此没有必要过多地描述。
叶公龙最初时在生产队当过会计,这年他刚初中毕业。叶公龙初中毕业已经在村中拿到了第一,在他之前,他们村中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初中生。叶公龙初中毕业当然没有遇到任何方面的阻力就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在生产队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地位仅次于生产队长。叶公龙起初干得很不错。
但是叶公龙干着干着就多了一个心眼,他会背着不识字的社员多记或者少记工分。不是因为他有私心给自己家人多记或少记,而是,他会把对别人的喜怒表现在记工分上。但是,生产队里的人谁不对自己的出勤情况烂熟于心了?不但如此,啊一位都可以随便找到三数位社员站出来作证。这样一来,叶公龙上任没多久,就引起了全村人的愤怒,大家一致集体罢免了叶公龙。这一下,叶公龙在村里头无论如何是再也呆不下去了。
跟某些皇帝比如朱元璋有相类似的地方就是,很多大英雄出身都带有点无赖性质,叶公龙就是这样。有很多民间版本的故事说朱元璋当年非常无赖,又当和尚又当乞丐,把人家说得一钱不值。其实,你管人家当过和尚也好,当过乞丐也好,这本与我们无关,我们只需要知道人家老朱做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后那个神气的劲儿就够了。在一个皇帝面前,你任何人的出身还怎么拿出来跟他相比呢?叶公龙当年听到村里的老人讲述朱元璋的故事时,这种出身不分贵贱的思想就已经深刻地烙上了他的心间。正因为如此,他年纪轻轻的也不怕别人的笑话,学起别人做了牛中。
所谓牛中,与牛贩子不尽相同。牛贩子是自己用钱买下了牛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卖,从中赚取利润,牛中则是自己没有本钱买牛,每逢赶集的日子就早早地来到墟上,等别人来买牛。如果没有牛中,一笔买卖是很难做得成的,因为买牛卖牛的双方都不会相牛,一头牛摆在那里,不是你卖牛的说它好就好,也不是你买牛的说它不好就不好,这些活就得靠牛中来做。牛中会非常内行地告诉你,这牛的体魄怎么样,能不能吃,又会不会吃,养不养得熟,关键是能不能耕地。很多东西起来,价钱通常都得听牛中的劝说。买家嫌贵,卖家嫌平,相持不下,牛中就从中调停。所谓“中”,也即由此得名。高明的牛中不但能够让双方都服服贴贴,还能让买家和卖家都同时私下里觉得自己划得来,多少占了点小便宜。这中间就得运用各种手段,欺骗、恐吓、引诱、安抚、劝说,什么招式能够做成这个生意就把什么招式派上用场。牛中的经济来源是由买卖双方提供的,买牛也好,卖牛也好,都不是经常有的事,所以相对于某一个人来说,这就是很大的一件事了,大家都为了得到准确的消息,所以双方都舍得花这一小笔钱。牛中讲价是不出声的,怕泄露了机密,所以他们无一例外地是靠打手势。
叶公龙后来从政做得那么好,那么顺利,与他做牛中的经历不无关系。坦白地说,叶公龙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牛中。他做牛中非常有名气,附近几条墟的人都信他。
后来,叶公龙因为初中毕业,算是有点文化的人了,被抽到禾子岭水电站工作。那里正在修建水电站,需要人手,也需要一些会几个字的年轻人。叶公龙就这样被抽了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