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 > 第31章 一个县出了两个县长

第31章 一个县出了两个县长

王达礼的国民党保安团与关庆民的八路军独立团,公开闹摩擦是在关庆民担任了“沂蒙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之后。

王达礼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但却把牙根气肿了。他本来就老爱犯牙疼病。

“一山岂能容二虎?想我王达礼,是国民政府任命的正统县长,已经­干­了多年。这共产党怎么一下也蹦出了个县长?这也太邪乎了吧?”王达礼到处地骂,并在全县范围内公开贴出告示;拒不承认关庆民的所谓县长,要求民众予以抵制。

实际上,共产党任命自己的县长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当时日寇封锁严重,根据地连一两盐都运不进来。而国民党成心挤兑共产党、八路军,不仅不承认他们的番号,一分钱的饷也不拨。共产党也是人,也得吃饭喝水拉屎撒尿,没办法,只好成立自己的政府。从县至区至乡、村,层层皆有,走到哪里,找到村长,一声令下,吃的喝的住的就好办得多。

低头不见抬头见,两军终于短兵相接了。

有一次,关满仓(即关庆民的侄子,时任中队长)带着一个中队进了一个叫刘家洼的村子。这儿是游击区,形势很乱,一会儿是城里的鬼子来了,一会儿是国民党的保安团来了,一会儿是八路军来了。老百姓被搞得疲惫而紧张。关满仓带着人进村的时候,天刚亮。关满仓找到村长,要求村长给弄点吃的。同时,要求村长给筹200斤小米。部队可以付现钱。

村长四十来岁,姓袁,能说会道(不然当不了村长,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村长颇具典型­性­)。袁村长先敬了关满仓一支烟:“关队长,要说吃的还不愁,我马上通知各户准备就是,可要说这200斤小米……”

关满仓是个直脾气:“有话直说。”

袁村长­干­咽了口唾沫说:“王县长刚筹了300斤小米带走了。现在老百姓快揭不开锅了,只怕这200斤小米……”

关满仓说:“150斤怎么样?”

袁村长如实说:“那也难。”

关满仓拉下脸说:“要是有抗日民主政府关县长的命令呢?”

袁村长愣了愣:“什么时候又出来个关县长?”

关满仓拿出了一份盖有鲜红大印的公告:“瞧,关县长是根据地人民群众选出的县长。”

袁村长迟疑了一会,说:“那……那王县长怀里的那颗大印好像比这还大吧……”

关满仓有点火了:“不管怎么说,这150斤小米还烦袁村长多费心,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有着严格的群众纪律,现钱一分不会少。”

袁村长思忖了下,答应给办。

但袁村长出来后,多了个心眼,马上派人去牛头崮找王达礼作了汇报。王达礼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立刻带了一个大队300多人,直奔刘家洼。

王达礼的人马刚到村头,正遇上关满仓带着队伍扛着120斤小米向外走(实在没有筹到150斤)。

王达礼一声令下,保安团包围了关满仓的人。王达礼认识关满仓,说话时还是蛮客气的:“满仓晚辈,说来我同你爷爷也算世交。看在你爷爷的分上,我斗胆直言:你们共产党也太没王法了吧?想闹点粮食就闹,何必打着县长的旗号。”

关满仓当然不服了:“王县长这话说得可有点欠周全,怎说我们是打着县长的旗号?我们的县长就是县长,名副其实。是根据地的老百姓选的。”

王达礼满是嘲讽地笑了笑:“根据地?就柿子崮周围那十几个穷村?那好,你回你们的根据地威风去,别在我们国民政府的地盘上发号施令。”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