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这时我叔叔又“出事”了。
人说性格决定命运,真是一点不假。我叔叔上中学后,老实、木讷、本分的性格几趋形成。平日里,他就知道学习。他数学、三角、几何、物理一般,但日语学得挺好,常常是“优等生”,月月能拿奖学金。兄弟俩星期天下馆子吃海鲜,全是弟弟请客。
顺理成章的,我叔叔的大名上了“赴日留学生预备名单”。这时,班里的一名叫静江美惠子的日本女同学爱上了我叔叔。日本小姑娘的示爱方式丝毫不亚于欧洲女孩,同样的大胆而热烈。她的父亲是青岛一座日本纱厂的老板,家里很有钱,她经常给我叔叔买好吃的,一口一个“续荫君”,喊一声鞠一个躬。她还常常到我叔叔住的集体宿舍里找出他的脏衣服来洗。有时星期天,她还雇上一辆黄包车拉着我叔叔去游玩。
不过,我叔叔的艳福终于招来了他班上几个日本男生的嫉妒,他们抽空子在一天晚自习后,把我叔叔痛打了一顿。
这事让我父亲知道了,他岂能善罢甘休。他专门选在大白天上课的时候,手提一根大木棒(用报纸包好),从教室后门进入,照着打我弟弟的几个日本男生每人一棒,直打得那几个小子躺在地上哇哇乱叫。我父亲还不罢休,吼道:“今天下午大操场,武士大大的,谁不去谁孙子……”
说完,扛起木棒扬长而去。
事情当然闹大了,学校决定开除我父亲。
正巧,日方外调我家情况的人员也回来了(赴日留学生一律政审,日本人的政审同样严厉,家里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反日背景)。结果令校方大吃一惊:其父系当地有名的抗日武装首领,断不可重用……(此前,兄弟俩的档案填的是“小商人”,父亲为沂蒙县“穆陵关炭栈”老板。)于是,结果可想而知,兄弟俩均被学校以“打架斗殴,滋事扰学”为名,驱出校门。
在回家的火车上,兄弟俩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先是哥哥问:“怎么样,那个……那个她了吗?”
弟弟不解:“哪个哪个呀……”
哥哥有点急:“那个就是那个呗……”说着做了个下流的动作。
弟弟明白了:“没……没那个。但那个了……”
轮到哥哥不明白了:“那个是哪个呀……”
弟弟又瞧不起了:“那个还不明白呀,真是……”说着做了个亲嘴的动作。
“原来是这个呀?”哥哥马上又瞧不起了,“这个算什么呀,要是我,早干了!不干白不干。”
“她倒是让我干来……”弟弟有几分懊丧。
“傻吧……”哥哥哼了一声。
需要交代的是,静江美惠子一年以后,还专程到沂蒙找过我叔叔,她去了“穆陵关炭栈”。但到那里哪能找得到人呢?最后是几经打探,才知道我们家是老鹰崮的人,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她一个年轻的日本女孩怎敢贸然上山。这位多情的日本姑娘只好怅然返回。
//t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