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 > 第62章 重修爱济小学,捐款汇给谁

第62章 重修爱济小学,捐款汇给谁

老头子接着说:“谁说是百万,是30万。”很认真的样子。

“好好,30万富翁。”

“这还差不多……”

就这样,30万元很快打到了我爷爷的名下。为这,老人家还专门拿着户口簿去银行开了个户。“累得我够呛。”他逢人便说,“我有钱了,哈哈……”

钱没到了县政府,也没到了教育局,更没到了县实验中学。那些原先对他客客气气的人,见了他也不再理他。有一天,县委那位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在县府礼堂门口看到我爷爷,却装着没见着的。

我爷爷朝他啐了口唾沫:“妈了个!”声音很大,估计那位副书记肯定听到了,他本人即使听不到的话,随行的工作人员也肯定听到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吭气的。

我爷爷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末了,又小声来了一句“妈了个”。

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县里的第一大个体户李祈安旗下的一个建筑队开始往崮下村运石料、水泥、砖瓦。问他­干­什么。他大声说:“给俺爷爷盖别野(墅)。”

很快,全县都知道了,老革命王汉魁要盖别野(墅)。只是到了挖墙基的时候,我爷爷才告诉县教育局,他盖的其实是小学校,说盖别野(墅)是跟你们闹着玩的。

尽管教育局对我爷爷的这个玩笑感到极不高兴,但帮着盖学校毕竟是件好事,教育局的领导还得笑脸相迎,连声致谢。

三个半月后,三排崭新的砖瓦平房建起来了(那时还不时兴盖楼,建材也便宜,水泥4元钱一袋,砖4分钱一块,瓦5分钱一块,沙子论车卖)。我叔叔的夙愿如愿以偿。只是在刻纪念碑时,又多了我父亲的名字。上写:爱济小学老同学王世荫、王续荫捐建。

看到最后的署名,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我朝着台湾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躬:谢谢您了,叔叔……还有个小Сhā曲呢。

学校盖好后,还剩下4万多块钱。面对这4万块钱我爷爷犯了愁。这时,崮下村的支书已经换成了穆蛋的儿子,我们不妨叫他小穆蛋。小穆蛋仍是老称呼:“三爷爷,这些钱你自己留着用吧,买点好吃的。”

“去,我吃龙­肉­也花不了这些钱呀,不行,还得甩出去,不然我睡不好。”

最后,他又帮学校买了个小锅炉,又买了些体育用品。这样一算吧,还剩一万多,学校的校长(是绕弯的三儿)说:“这样吧,三爷爷您把这一万元存到学校的账户上,作为救助贫困学生的资金。”

我爷爷昏花的老眼马上一亮:“咦,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这钱不能给学校。”

绕弯的三儿说:“三爷爷连我也信不过?”

我爷爷说:“不是我信不过你,是我信不过这风气,怎么上边一来人就非要喝酒哩。是来检查教育,还是来检查饭菜?”

这么一说,绕弯的三儿无话可说了:“那您说怎么办吧,老人家,学校里差不多有100多名交不起学费的学生。”

老头子猛地来了一句:“要防止吃‘空饷’!防止吃‘空饷’。”

不仔细听的人,还真听不出“空饷”两个字来,也更不明白他话的意思。

两天后,他把小穆蛋和小绕弯同时找来:“这样吧,你俩听着。你们马上给我列出个贫困学生名单来,等哪天放学的时候,开个大会。我要给他们分钱,一人一百元,让他们的家长与学生本人同时签字!我要发到户,发到个人,跟过去在山上分饷一样……”

至此,小穆蛋和小绕弯才明白过来。两位自然不敢怠慢,只好照办。三天后,我爷爷将手中的余款全部散尽。

如今,当年的这批学生中大部分上完了初中,一小部分考了出来,工作遍布潍坊地区。最好的有读了山东师范学院的(现已改为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老家任教。由于基础差,他们没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实事求是。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