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国崛起美国 > 3、你不能坐着澡盆进城。

3、你不能坐着澡盆进城。

在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一条汽车流水线,每隔3秒就有一辆汽车从这个传送带上走向全球的各个角落。汽车如此深刻地融入了人类的生活,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正是流水线,它最早的理论家是弗雷德里克·w·泰勒,而实践者是福特集团的创始人亨利·福特。

泰勒这位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因为视力问题不得不离开大学,到费城一家机械制造厂作学徒。1778年,他到一家钢铁厂当工人,他的才华和勤奋使他在6年时间里从一个最普通的工人成为总工程师。

为了解决当时工人“磨洋工”的问题,他花了12年时间研究工厂管理。1911年.他发表了自己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管理的专著,是“科学管理”兴起的标志,人们把他提出的管理制度称为“泰勒制”。

其实质就是将工作流程尽可能地分解开,把每一个动作的最快、最好的方法固定下来。测算出时间,工人的工资就以此为基础制定。进而从任务、方法、工具和原料方面都形成标准化。其实,泰勒制更像一场“心理革命”,教会人们用科学管理来代替经验管理。

泰勒开创的“管理革命”,很快就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并成为推动美国迅速走向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1910年,福特面对日益广阔的汽车市场,意识到原始的手工组装技术和工序效率低下,应当像马车一样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用哪种新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呢?

泰勒的理论和当时的屠宰业流水线给了福特灵感,当他看到从屠宰线起点来到终端,一头活牛已被分解成一块块牛­肉­时,大受启发,提出了与此相反的工作流程,对大批量汽车流水作业方式做出了­精­彩的构想:

大批量生产方式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一样,在准确的时间涌出材料、原料的源泉,然后汇合成一股小零件的河流,这条河流又在准确时间汇聚成大零件的河流,当这些在准确时间流动的河流汇集到河口出处时,一辆完整的汽车就诞生了。

经过不断尝试,1913年,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在福特汽车厂建成投产,从这头进去的是零件,从那头出来的就是一辆汽车。

组装一辆T型汽车的时间由小时缩短为小时,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每隔10秒就有一辆T型车驶下流水线,年产量达到13万辆。1915年产量超过了40万辆。1927年,当T型车停止生产时,总共出厂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

然而新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大批量的生产意味着工厂不再需要全能型的工人,生产流程被细化了,原来只需一名工人完成的工作到1914年已被分解成30多道不同的生产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不同的工人完成,工人必须跟随机器流水线的节奏不间断地重复单调的动作,时间一长,人也仿佛变成了机械。这一枯燥而高强度的工作只能换来每天美元,在当时属于一般­性­的收入,工人们纷纷离去。

初露峥嵘(5)

面对成群结队辞职的工人,福特被震动了。如果不把工人,特别是熟练工人留住,这种最新的生产方式就无法发挥作用。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