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生小包子
小皇帝闹肚子,把一众御膳房的兄弟们给连累了。
左伊闹肚子,把老王给紧张坏了。
第二天早朝看宰相和皇帝都一脸劳累,脸色苍白,让同志们都很疑惑,难道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于是这一天的朝会开的特别小心翼翼,大家说话都特别紧张,尤其是时不时看宰相一脸心不在焉,疲惫的模样,皇帝更是快瞌睡过去的样子,更是让臣子们紧张无比。
一解散,小皇帝脸色匆匆忙忙的走了,宰相老王也急急忙忙的离开了,更是让想打听消息的人犹疑不决。
宫里两宫太后也不是傻子,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总是有蛛丝马迹,于是阎公公遭殃了。
一代老人,果然就跌在了这件小事上。想当初把皇后给做了就没什么关系,想不到如今带一个小孩出去玩,居然被抓了。
于是老阎光荣退休了,太后念他是老人,成全他可以养在宫里,也可以出去外头寻个院子,但是不能出汴京。
其实老阎心里清楚,自己迟早要退,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太后不喜欢这个宫里比他还熟悉的人。但是小皇帝却心中内疚,都是他自己害了阎公公。
想着能补充阎公公就好了,于是想到了那个养老保险,不声不响的派人去办了,然后问阎公公有没有什么想法。
老阎想了想,说那个太学那边的院子挺不错的,能不能赏给他养老。小皇帝一听,当下就答应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院子而已。
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这样就不算太亏待阎公公了,不过刚刚阎公公答应的时候,他还真有点郁闷,皇帝让你提就提,万一提个不识抬举的,自己怎么拒绝。还好,老阎挺识相的。
在宫里混的,哪一个不是人精,老阎要了那个屋子不仅仅是养老,还有皇帝念他好的意思,看他昨天在那里玩的那么开心,今后一定会常常想念那地,而自己住那里一定也会让皇上记起。
自己在宫里这么多年,坏事也没有少做,老了要保全不容易。
……
左伊这边不知道因为一顿烤土豆,把阎公公给拉下马了,还在家中规矩的过着孕妇养生保健日子。
如今她身边都是老人,那老态龙钟的宋妈姆,还有王家老仆王大娘,小七同志因为每次左伊作案都有她的份,王安石一生气,给嫁了出去,绝了后患。
那边望穿秋水的大龄剩男杜小月高兴死了,一口气把自己的娶媳妇基金从建行里提取出来,也在汴京买了个小宅,诚心诚意的邀请小七去看房子。
果然,女人都是受不了房子的诱惑的,抱过大牛,爬过大树的小七,看着房子里院子中间那颗通天大树,看着大树旁边拴着的那头奶牛,高兴的点头答应了。
朝中变法在继续。
没有了忧郁的小苏在身边,光哥独自忧郁。当初小皇帝在太后的指示下召集臣子,询问如何解决财政困难。
光哥很实际的说,首先应该节省朝廷开支,注意节流,如皇亲大臣的大量赏赐可以节省下来。
这句话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后头的太后们听了就是很不高兴,不赏钱了,就没有那高高在上的姿态了,没有给马吃草,马儿怎么愿意跑……
王安石虽然刚刚入朝廷可是明显比光哥老道,他说: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就这一句话,后面的太后就觉得舒坦,把她们想说的都说出来了,难怪先皇仁宗念念不忘说此人可用。
王说:节省开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该从理财上着眼。
这个理财说的文绉绉的,其实就是增加财政收入,如何增加,当然是收税,只是方式和名目不同。王的本意当然是摒弃那些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统一收税,不让钱乱流,直接入国家财政,这样百姓好,国家也好。
可是光哥不同意,当场跳出来反对,他是外地当过官的,王的这个想法太美好了些,最后的结果可能只是又给地方官增加一种敛财手段而已。
话是这么说,可是太后们还是倾向于王安石的提议,毕竟百姓的死活很远,国库的空虚很近。
总而言之,王的变法在继续。
左伊也头疼,明知道老公干一件无功而返的事情,可是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种国家问题,不是一个变法能解决,也不是左伊一个伪宋朝人可以搞定的。
只能一方面想着弥补,幸好上次小皇帝去健身银行为阎公公搞定了养老基金,也了解了一翻,到王安石耐着老婆的逼迫,说到建设银行和朝廷合作发放俸禄的时候,想不到小皇帝居然点头了,一下子就通过了,连两个太后都没有提反对意见。
太后都是人精,小皇帝的动作瞒不了她们,为阎公公办养老基金的事情她们是知道的,同时觉得这孩子有孝心,顺带着对那建设银行也顺眼起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