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再婚书 > 离婚,不是谁都可以(2)

离婚,不是谁都可以(2)

为了体现男女平等,­妇­女也能嫁三次,不能多嫁。如果一个女人老被休,那就说明这个人不贞不顺,对她的惩罚不是驱逐出境,而是让她去捣谷子,脱脱胎,换换骨。

到了秦国,商鞅变法也主张夫妻关系稳定,不搞“内讧”,鼓励多生小孩,多种树,把­精­力都放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

从总体来说,社会越发展,制度越健全,人们对离婚的态度也越谨慎。尤其是唐代以后,佛教盛行,因果循环,生死轮回的观念深入人心,让人们对女­性­、对婚姻的看法有了改观。如果不是犯了“七出”或其他的大错,男人是不能随便休妻的。像孔子、曾子那样以荒唐理由休妻的人也要遭到世人的非议。

唐代诗人崔颢年轻时恃才傲物,*不羁,行为不检点,喜欢赌博,喝酒也没有节制。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他喜新厌旧,娶妻子要挑貌美如花的,等到厌倦之后就抛弃或者休掉。因为当时休妻已经不怎么普遍了,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大多就是冷落妻子,再娶几房小妾,可崔颢做法比较绝情,直接就将其休掉了。据记载,他娶了三四个老婆,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无行”。

进入宋朝之后,尽管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对­妇­女的压榨和剥削已经到了相当残酷的程度,但离婚依旧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尤其是士大夫们轻易是不能休妻的。司马光提出“夫妻以义合,义绝则离”之后,马上遭到了士大夫的群起反对。

明朝以后,离婚更是被视作不祥之事,甚至连代写离婚文书也被认为是有损­阴­德。民间流行“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俗语,所以一般人宁愿多纳妾,也不会休妻。当时社会以一妻多妾为荣,多子则多福。真正是妻妾成群,嫡庶一家,其乐融融,到处一片祥和的景象。当然这是有钱有势的人才做得到的,一般百姓人家能一妻一妾就很不错了。

男人休妻的历史经历了随便一个理由随便休,再到符合“七出”才能休,到最后轻易不休的过程,这一过程完全由男人主导,男人想离婚就离婚,想纳妾就纳妾,女人几乎没有离婚的权力。但历史上还是有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记载的,最早主动提出离婚的就是姜太公的夫人马氏,再晚一些的就是汉朝的朱买臣马前泼水的事。

汉朝的朱买臣满腹经纶却没能得到功名,只能以打柴为生,后入赘本地刘二公家当了上门女婿。因为贫富差距,夫妻俩经常吵架。刘二公嫌朱买臣不思进取,要女儿想办法让朱买臣休了她。一天大雪纷飞,无法上山砍柴,朱买臣刚进家门就遭到了妻子的无情奚落和恶毒咒骂,并坚决索要休书。朱买臣一气之下写了休书。不过据说朱买臣的妻子这么做是为了激发丈夫的上进心,后来朱买臣做了官,刘二公父女二人还曾登门谢罪,请求原谅。但朱买臣并没有原谅他们,还在门前泼了一盆水,称水能收回来就和前妻复合。后朱买臣的朋友王安道将事情和盘托出,朱买臣心生惭愧,才回心转意。朱买臣将前妻和她后来嫁的丈夫接到了太守府加以奉养,但没多久前妻就自杀了。

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例子本就不多,而且提出来还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据说颜真卿任临州内使的时候,当地有一名叫杨志坚的书生,由于家境贫寒,妻子难以忍受,向其索要休书。杨志坚无奈赋诗一首,内含同意离婚之意。他的妻子拿着这首诗到了临州,请求官方能允许她再嫁。这件事情后被颜真卿获知而大发雷霆,认为杨志坚妻子主动提出离婚实属“伤风败俗”之举,打了她二十大板才允许她再嫁。杨志坚的妻子虽如愿以偿离了婚,但却没有得到道义上的支持,不但挨了板子,还成了反面教材。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