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再婚书 > 点颗守宫砂就守得住Chu女贞?(2)

点颗守宫砂就守得住Chu女贞?(2)

直到唐代,家长对女子婚前­性­行为仍保持着比较宽容的态度。唐大历中有一个名叫晁采的才女,她的邻居文茂也是一文学小青年,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感情,还偷吃了禁果。事情暴露后,晁采的母亲不但不责怪,反而感叹“才子佳人理应如此”。当然,晁母如此宽宏大度和当时­性­解放的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

到了宋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宋朝国力衰弱,民族主义思想严重,士大夫颇流行讲气节。不但男人讲气节,­妇­女也要讲气节。讲来讲去,最终又讲到女人头上去了。女人婚前放纵自己就是没有气节,男人如果娶这样的女人也是没有气节。尤其是明代以后,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妇­女婚前发生­性­关系已经成为严重的政治­性­错误。为了确保所娶女人是Chu女,社会上出现了“验红”这一现象。

所谓的“验红”,就是看新媳­妇­在新婚之夜行房后是否流血,如果见红就是Chu女,否则就是“破烂”。最奇怪的是,按理说是不是Chu女都是比较私人的事,但由于人们太在意这个了,结果就有了新娶媳­妇­的人家,新人要在新婚之夜后的第二天早上,把带血的白手绢放在盘子里向众人展示这样的一幕。如果新娘是Chu女,大家就会纷纷致贺,新郎还会送一个写有“闺门有训,淑女可钦”的大红喜帖向女方家报喜。而拿到报喜帖子的女方,便可高高兴兴拿着这个四处炫耀。相反,如果白手绢上没有血迹,那就说明新娘子不是Chu女,其下场很可能是当场被休,即使不被休今后也会遭人耻笑一生。

一般来说,“验红”是在拜堂之后的事,但也有的家庭是先“验红”,继而新人再拜天地。新­妇­落红,当即鸣炮奏乐,夫妻拜堂。如果没有落红,拜堂这事就免了。

实际上,用见红来判断是否是Chu女是不科学的。女人的Chu女膜结构各有不同,Chu女膜薄的可能在第一次­性­行为前的某次剧烈运动中已经破损,Chu女膜厚的可能*也不会破裂。这些情况都会见不到“红”,如果单纯以是否落红来判断Chu女,那有些女子就会含冤莫白。

在清人采蘅子的《虫鸣漫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个十二三岁的少女,一天穿着开裆裤骑锄头柄玩耍。她走后,一个老头在锄柄上发现了丝丝血迹,知道是小姑娘的Chu女膜破了,于是将锄柄拿走,藏了起来。数年之后,这个小姑娘嫁人了,新婚之夜其没有落红,夫家怀疑她不贞,想要休掉她。这时,老头把锄柄拿了出来,偷偷将当年发生的事告诉了姑娘的夫家,夫家这才释然。要说这个小姑娘实在是太幸运了,想想如果没有老头这个有心人,恐怕小姑娘这辈子都要背负上不贞的骂名,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如果说“验红”是古时女子一生必经的一道关卡,那“守宫砂”则是古时女子的另一个魔咒。

对于“守宫砂”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谁都知道在以前那是等同于女人贞­操­的一个名词。 “守宫砂”就是在少女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据说那就能验证女人们的贞­操­,是古代常见的检验女子是否是Chu女的方法。其实,“守宫”是蜥蜴的一种。它躯体略扁,脊部颜­色­灰暗,有粒状突起,腹面呈白黄|­色­,口大,舍肥厚,四肢各有五趾,趾内多皱褶,善吸附他物,能*在墙壁上,也许就是大家常见的“壁虎”。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