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学生会设立在一撞三层的办公大楼里一楼两间办公室里面。办公大楼前有一片隔着铁拦栅的绿化隔离带,里面花香四溢,绿草青青;楼后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此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包括我在内,学生会共有七个成员,除了文艺部长是女的外,其余都是男性,每个人都是各系、各专业里挑选出来的班干部,均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专业特长。
学生会改组后的第一次会议由主席高小华主持。他中等身材,西装笔挺,戴有一副近视眼镜,气度不凡。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具有一种天性的震慑与号召力,他声音洪亮,口齿伶俐,滔滔不绝的讲演让人无与伦比。
与会期间,他从《校学生会章程》谈起,再到学生会的状况,工作重点及目标,始终在一种轻松,热情洋溢的气氛中进行着。他才思敏捷,讲话井井有条,他对我们的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就象一团面粉,在一个大师傅的手里,熟练地变成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一样简单流畅。
通过这次会议,我对这个很有才华的老大哥无比崇拜,并试图从他的言行中吸取有用的精髓。
由此看来,我对学生会秘书这项工作还是很满意的,我几乎一字不漏地记录下了他的谈话内容。经过整理,成为我有生以来起草的第一份学生会文件,我以不同的方式设想着这文件散发到同学们手里的情景,我将自豪地对他们说:“这是我写的!”
然而,这样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同学们手里还不如一张草稿纸那样实惠,我对自己的成就不被人认可感到惭愧了。
校学生会全体成员,在学校大门口照的一张全家幅,至今一直保存在我那本发黄的像册里,它是我大学时代的骄傲,我每每带着一种无尚的荣耀翻开它时,都情不自禁地回味那段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时候没有报酬的幸福时光。
在团委、学生会的倡导和共同努力下,我校第一部校刊《喷博》杂志,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
几天后,我将最后一篇校对稿件交给主编陈兴林手里,然后一起将样刊的装订成册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校刊明天就可以印刷了,一起出去庆祝一下?”他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
“这是应该的,不知道我们以什么方式庆祝?”我问。
“要不,出去喝一杯?”
我摸了摸自己囊中羞涩的口袋,很难为情地说:“我看今天就算了,还是改天吧!”
“为什么?”
“没,没什么,只是不方便!”
他看出我的心思,爽快地说:“别推辞了,今天由我请客!”
他将我从办公室里的凳子上拉起来说:“走吧!”
我便随他走出了校门。
他个头与我一般高,显得有点胖,戴着近视镜,很有书生气。他是从湖北省武汉考来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由于受父母亲的影响,学识渊博,为人和蔼,处处礼貌待客,深受老师的喜爱。
然而,他不是班干部,无缘进学生会圈子,是团委和学生会招聘来,负责《喷博》杂志编辑工作的主编。我便理所当然地成了这杂志的副主编!
我们在一家挤满了食客的小饭馆坐定后,老板笑容可掬地来到我们跟前,递给我们一本菜谱。陈兴林随意点了几个菜后,交到我手里:“你看喜欢吃什么东西,尽量点,千万不要为我节约?”
“够了,吃不完很浪费的!”我说。
“那好,我们喝点什么酒?”
“啤酒!”
他将菜单还给老板说:“先来两瓶黄河啤酒,菜上快点!”
老板高兴地将菜单交到厨房后,给我们摆了两副碗筷和两个玻璃杯:“二位慢用,需要什么请尽管吩咐。”
他始终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让人感到特别亲切。
“你别看这个饭馆很小,生意却很兴隆!”,他向我介绍这间饭馆的情况,看来他是这里的常客。
“你知道人的生财之道是什么吗?”他接着问我。
“不知道是什么呢?”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