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野樱桃 > 159.上卷.向谁倾诉(55)

159.上卷.向谁倾诉(55)

( 1995年底,省人大内司委正式立案,确认我的案子系错案,应予纠正。但事过近一年,没有结果。遂触景生,写出此文。这期间,经郭树兴运作,我回到《西安晚报》副刊部当了一段“打工编辑”。图为与副刊部友人郭树兴,刘小荣,高亚平,徐晓红等同游六村堡万亩桃园。

等待平反的日子

2001年4月3日上午10时许,我终于为《血沃高原》这部历时三月、伏案疾书的长卷画上了最后的标点。这标点不是句号,而是一串酷似泪水的“……”。因为,最后一节写的是将军的葬礼。

我用深的泪水为一位共和国的将军送行,虽然,将军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了。

伸开双臂,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又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我将椅子挪到离书桌一米以外的地方,点了一支烟,默默地抽着。片刻,眼前便漫起一缕缕烟雾。

烟雾缭绕中,我回到了那个雨烟迷蒙的深夜……

半年前——也就是2000年的国庆期间,我和作家韩起住在城东北、浐河岸边的一个名为“西部渔港度假村”的客房里。我们是应省高管局(高速公路管理局)邀请,为即将建成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写一部报告文学,或者说为他们树碑立传。那天晚上秋雨潇潇,大约9点多钟时,一位身着戎装的军人来找我,来人叫赵秉森,和我有过一两面之交,他妻子李丽玮是出版社的编辑,他是解放军驻陕某部的师政委,大校军衔。

赵秉森开门见山地对我说:“我舅父是位老红军,生前曾任甘肃省副省长,中顾委委员。老人1998年去世后,甘肃省委曾组织作家为他写一部传记。但我舅母觉得写得不好,通不过,就对我说,听说你们陕西的作家很厉害,你在陕西请位作家为你舅重新写吧!说老实话徐老师,来这以前我是做了多方面调查的,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我妻子,都推荐的是你……”

我有些感动,便问他:“下这么大的雨,到这里来的路又很难走,这么晚了,你是咋来的?”

赵秉森就笑:“哈……有车。这样才显出我们请你的诚意嘛!”

“可是……”感动归感动,我还是不敢答应他。我知道,能当上“中顾委”委员的人,一定是当地资格最老的老一辈革命家,而我却是个身背着“劳改释放犯”恶名漂泊于市井江湖的自由撰稿人,身份上的巨大反差——用古人的话来说,一个是“居庙堂之高”的重臣、高官,一个是“处江湖之远”的草民,让我诚惶诚恐。

赵大校举手截住了我的话头:“我知道你想说啥。徐老师,我刚才跟你说过了,我做过调查,你那案子是公认的冤案,你这个人却是公认的好人。无论是才华还是人品都没说的。不然我不会顶风冒雨稀泥大喳地跑这来。这事我就认定了你啦!”

我这人不怕打压,就怕“抬举”,大校的一番慷慨陈词,真意切,引爆了我胸中的一腔“江湖义气”。

“好啦,就冲你老弟的这份信任,这事我­干­!”

至年底,我和老韩完成了那部3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集《长安飞虹》,我便只身转移“战场”,住进了西稍门外的一家小宾馆,开始为黄罗斌将军写传。

黄罗斌是陕西蒲城人,16岁参加革命,先后任渭北游击队指导员,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三团政委、团长、旅长、师长,身经百战,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更是刘志丹手下的爱将。新中国成立后又历任宁夏、甘肃党政主要领导。一生充满传奇,命运却大起大落……为这样一位高级将领、开国功臣写传,其难度可想而知!书中涉及的人物可以说是上至**,下至小士兵。而他身上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几乎就是一部从“红军草创”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传记不同于小说,不能杜撰虚构,书中的每个事件、每个人物都要和历史的真实——党史、军史对上号。书写成要送中央党史办审查呢!

黄罗斌的夫人从兰州寄了五箱子资料,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仔细阅读,反复比对求证,又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黄的战友,直到3月初才开始动笔,每天写一万字左右。小宾馆临着马路,我在日夜呼啸着的车辆声中完成了这部30万字的共和国高级将领的传记,写尽了他82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