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野樱桃 > 230.中卷.为谁歌哭(50)

230.中卷.为谁歌哭(50)

( (高洺赴江城的那天聚会中,我吟出了这半句诗。ww在座的著名作家高建群立即激动起来:好,真好!仅这一句,不在李清照、薛涛之下……我说:记得这是高洺写给她以前的丈夫的,思念之,跃然纸上。高洺却解释说,不对,是“席边”不是枕边。酒席筵前没有知心朋友,所以不喝酒。我马上意识到,高洺在说谎。大概是怕现在坐在她身边的丈夫吃醋吧?显然,这个谎说得很蹩脚。高洺到底是老了,失去了当年那种坦荡率真、从不说谎的秉­性­,学会了掩饰自己……想到此,我便有了淡淡的忧郁。)

对于我的来访,高洺是很热的。说了一会儿话,她便要出去买菜。我拦住了她。她说:那总得吃饭呀?我说;难道你平时就不吃饭?她笑了,说:我平时是胡凑合。有时间下点挂面,没时间就开水泡馍。我说:那就下挂面。高洺说声“不好意思”,便到厨房煮挂面去了。趁这工夫,我翻开她放在桌上的那部被出版社退回来的长篇小说的手稿。开始是一目十行地浏览,不久便被小说中的节吸引住了,渐渐地进入阅读状态……直到高洺将煮好的挂面端到我眼前才打断了我的阅读。吃完饭我又接着读。但终于没有读完。

现在如果让我回忆那部小说的节,我真的是回忆不起来了。但当时的感觉还是记得的。出版社退稿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政治上不好把握,意思是如何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他们拿不准;二是小说的结构比较凌乱。因此建议作者放一放再说。我觉得以上理由是有道理的。然而,编辑部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小说所描写的真实­性­。她这部名为《第二代人》的小说所描述的正是她当知青的那段生活。作品中所倾泻出的那种真实的生活场景,淋漓的喜怒哀乐之是此前我读过的小说中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记得我当时就对高洺说过:你好像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写自传。高洺出语惊人:就是。我就是在为那段日子竖一块墓碑。我说:小说的重要手段是虚构。高洺说:虚构就是说谎吧?那段日子刻骨铭心,容不下谎了。

还要说的是,高洺的那部小说以及她的其他作品,全部是在千户村那间几乎家徒四壁的小屋里,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啃咸菜、煮挂面、吃开水泡馍,守着孤独寂寞写出来的(她其实完全可以回到她父母居住的将军楼里去——那里离她上班的工厂也很近,过一种贵族小姐的生活。可她不,她要在这冰锅冷灶的小屋里圆她的文学之梦)。仅此一点,我就认定她是一个不同凡俗的女人。以后谁说她的坏话我也不会随声应和。

从1978年起,我在西安主持编辑一个叫《西安工人文艺》的内部文学刊物。高洺经常到编辑部来,也拿来过不少作品。但我给她得不多,原因是她的作品有太多的个­性­­色­彩,而她的个­性­又是袒露率真,喜怒哀乐无遮无掩。我虽然很喜欢这类作品,但那是个冰河刚刚开始解冻的季节。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我不得不“王顾左右而他”。

也就在这段时间内,西安的一些在文学上初露头角的业余作者们,自地组织了一个文学小团体,称为“群木社”,其中就有当今最走红的作家贾平凹(据说,群木社这个名字就是平凹起的,意即“一群木头”)。群木社很像个文学沙龙,定期在某个人家中聚会,交流创作经验,讨论社员作品。群木社有多少成员,我不清楚,因为他们那一拨和我不是“一拨”,但我知道除了贾平凹外还有高洺,高洺是其中极活跃的一位。若­干­年之后,群木社的社员大都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贾平凹为“之最”。而高洺却逃离了文学。我常常为此而感到惋惜。我曾想:如果群木社坚持下去,如果高洺在文学上坚持下去,以她的才气,她的个­性­,如今在文学上闹成一番怎样风光的景致,那是谁也不敢妄断的。

那么,逃离文学的高洺到哪里去了呢?

在另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从那以后的十多年间,我几乎没有和高洺真正地接触过。说几乎,就不是绝对。记得有段时间听人说:东大街的青年会里举办一个现代派画展,很轰动,我便怀着好奇心跑到了青年会。在千头攒动的现代派画展的展室内,竟然碰到了高洺。这时的高洺完全是一派现代西方女郎的装扮:喇叭裤,领口敞得几乎露出**的短袖衫,头高高绾起,眉毛是画过的,嘴­唇­是涂过口红的……今天看来,这种打扮不仅不再时髦,而且早已过的。而在那个时节,这种装束往往被人们斥之为奇装异服,并且被正统的女人们大戳脊梁骨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