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淡定而强大:生死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四川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教育、人口流动、经济、政治、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行事风格和精神品格,具体体现为行事方面叛逆礼法、率性任情、自信旷达、灵活善变、好文讥刺,精神品格上强调独立人格、凸现个性存在、崇尚刚柔并济。这些特征留给外地的群体印象往往是斑驳、复杂、混乱、五色斑斓、莫衷一是的。
事实上,四川人的精神平台就是世俗、文化和自由,而道家精神则贯穿始终。可以说,正是道家精神形成了四川人的文化人格。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传统源于道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评论道教时说:"以老子学说为基础的一个特殊学派的发展却受到了中国人价值取向的普遍欢迎:重视肉体生命本身,亦即重视长寿,相信死是绝对的恶,一个真正的完人应当能避免死亡。"
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到庄子的逍遥放达,道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尊严,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yu,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宽容的心境,这是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而道教就诞生在四川,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是道教的精神源头。作为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已经浸入四川人的骨髓里了,并不知不觉地落实在行动和言语上。成都作家洁尘在谈到成都的城市气质时说过,"在城市人群中,一般来说是儒家的思维,达不成则退,但先得去追求达;偏偏成都,天生就有老庄的味道。"
四川在历史上虽然多次移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移民省份,但历代移民都认可古蜀文化。所以,凡是进入四川生活的人,身上天生就有一种道家的飘逸之气。四川人独特的飘逸之气有着怎样的表现?人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先来看看四川人在大地震中的表现:
湖南卫视的记者去灾区采访一些还留在山上废墟不肯走的人,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记者问他们为什么不到下面去(城市的避难所),他们说,他们住在这里的开阔地也是一样的,反正重建家园也要在这里开始的。刚好是午饭时间,那些村民非常热情地劝记者跟他们一起吃饭。那种热情是很自然的,他们都不怎么看镜头的,不是对着镜头做秀那种。记者再三推辞他们还是劝,记者就带着摄像师去看他们吃什么。他们居然在吃火锅!!!!虽然是简易版的,只有点蔬菜豆腐啥的,不过他们都吃得很开心的样子。记者就问他们这些菜是哪里来的,有个大叔说:"都是解放军送来的,前些日子空投下来的。好多直升飞机!你要是在这里多耍一会子,还能看到直升飞机咧!"
另一个故事也曾经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它更能说明四川人自然、淡定、幽默的心态。
我们这离北川县城只有不到20公里,地震中100%的房屋受损,第二天坐了一夜,第三天搬到小学的操场。因为停电,就是没倒的房子里冰箱里的东西都开始变味了,所以所有人都把冰箱里的存货拿来煮了,一大堆人围着吃。这时候直升飞机在操场上方盘旋。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