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格老子四川人 > 第33节:3.三星堆、金沙遗址:复活的神秘王国见证蜀人历史(2)

第33节:3.三星堆、金沙遗址:复活的神秘王国见证蜀人历史(2)

在这些城中,一个圆心逐渐被聚集,于是在距今4800~3000年前,成都平原上逐渐聚结出一座最为灿烂的城。城有坚固的城墙,城墙外掘有深深的壕沟。南城墙外的两个祭祀坑中,数以千计的大型青铜器、黄金制品、玉石器"一醒惊世人"。方圆2.6平方公里的城圈内,分布着密集的宫殿区、祭祀区、生活区和手工作坊,显示着四川人的祖先当时已经建立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被专家誉为最为灿烂的长江文明起源--这就是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

1929年春季的一个傍晚,燕道诚同他儿子燕保青去沟底淘水车。当把水车提开,用锄头深淘沟底时,他们突然发现了一大堆玉器。曾经在县衙做过事,被当地人称为"燕师爷"的燕道诚也算是个文化人。他一看宝贝众多,不敢声张,原土掩埋,直到夜深人静才全家出动,将其搬回了家。然而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燕家淘沟挖宝的事,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也就在那一两年间,广汉月亮湾挖出珍宝的消息在成都平原不胫而走,来自各地的古董商闻讯后蜂拥而至。然而,燕道诚与众多玉器商人所不知的是,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下,在河的对岸,沉寂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而那些宝贝最终被发现时,时间已经走到了57年后的1986年。

其实,在1986年之前,考古学家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对这个地方进行着仔细的梳理。1931年春,正在广汉做传教士的英国牧师董宜笃从燕道城手中拿到了几件玉石器,随即送交给华西大学博物馆的戴谦和教授。当时的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是美国人葛维汉,当他第一次见到那几件玉石器时,一股兴奋瞬间点燃了他。于是,在1934年3月15日,葛维汉与华西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林名均教授组建的一支考古发掘队,首次在月亮湾燕道诚家的院子旁进行了发掘工作,从而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但是这一次,他们所获甚少,600米外的三星堆遗址,和他们擦肩而过。

1953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王家佑和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先生等人来到广汉,他们重新提出三星堆--带有古文化遗产的可能。三年后,四川省博物馆的王家佑、江甸潮在三星堆-月亮湾一带进行考古调查。这一年,在王家佑的鼓励下,燕道诚一家终于将家藏的玉璋、玉琮、石璧等珍贵文物贡献了出来。

上世纪70年代,三星堆和月亮湾一带搭建起砖瓦工厂,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遗址遭受破坏。此时,正在广汉文化馆当文物­干­部的敖天照为了保护三星堆文物四处奔波。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开始了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抢救­性­发掘。1986年,四川省考古所在三星堆进行了最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在发掘过程中,旁边的砖厂工人无意间叫开了那道芝麻开门。一二号祭祀坑先后被砖厂工人发现,人们被众多的文物惊呆了。几代考古人为之奋斗了近一个世纪,终于打开了通往古蜀国的一道大门。然而,­精­妙绝伦的文物又让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都超乎想象。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