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领导生活 > 领导生活 第十一章(2)

领导生活 第十一章(2)

郑啸风开始了一场他蓄谋已久的调查研究活动,组织了一个由多部门领导参加的调研队伍。市交通局、公路局、勘探局、江河县等三个县的负责人,一行十多个人,准备沿着北安市的周边进行实地考察。有公路时开车,无公路时步行。他把这次考察定名为“路上掘金”。

大概在两年以前,郑啸风就注意到了北安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三省交界处。“三省交界”,几乎成了介绍北安市地理位置的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地理志和地理教科书上都这样表述。前些日子,这个问题成了郑啸风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每天都在拿着地图写文章,他把省际关系当成国际关系,把三省边界当成国际边界,在那里生活着本市最偏僻,最贫困的一群人。假如能让居住在这里人们真正过上小康生活,他也不枉当了一回市长。因此,他希望从“三省交界”独特地理位置上掘出一条黄金之路。

而要掘出一条黄金之路的前提是必须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才能取得发言权。

说北安市是三省交界的地方不错,可真正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在江河县北部山区。江河县在交界点有一个野草镇,四万多农业人口和三千多非农人口,另外两个省各有一个镇在西南部和东南部,从地图上看,三个镇构成了一个三角,呈“人”字形,江河县的野草镇就在“人”字的顶端。现在的情况是,从这个顶端通向其他两个镇分别是三十五公里和三十公里,均为人行小路。由于交通原因,三地交流严重受阻,更不能达到物畅其流。自古以来,三省居民之间通过这条小路就有频繁往来,通婚现象非常普遍。由此也构成了这里复杂的地方方言和乡间民俗,既可称为杂乱无章,又可称为丰富多彩。所不足的是,野草镇离江河县城近一百公里,太偏远了,只通四级公路。郑啸风要做的是:打通从江河县野草镇到另外两个省的边境小镇,不仅能使江河县与其他两省连成一体,也与北安市连成了一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那么,野草镇和其他两个省的边境小镇就有了足够的条件来开展边境贸易了。

这是郑啸风认准了的事,非做不可的。所以,他带上了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他们一次完成勘探设计和项目论证工作。

江河县常务副县长罗小理也参加了这次“路上掘金”活动,他全程陪同了郑啸风。第一天,他们就把车队开到了野草镇,就再也不能前进了。当天晚上就在镇子里住下来。镇政府的领导们很感动,因为这个地方太偏远,上面的领导很少来,来一次也不容易。县里抓工作重点,也不会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加大力度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从事政务活动的个人和团体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政治利益,要求是眼皮底下看成效。地方偏远了,你做得再好上面也看不到,你做得不好上面照样看不到。历届县级和镇上的领导都没有真正在这里用过心。他们抓的,通常是公路两边,是县城附近,要么就是交通发达的地方。搞建设、修马路、办工厂、科技兴农、新农村建设等等,都集中在这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市里的省上的领导走马观花下来一看,不用下车就知道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想当官的就可以借此升迁,想搞项目就可以伸手要钱。上面来的领导也可以写一篇像模像样的调查报告或汇报材料。所以,像野草这种地方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年轻的镇长牛劲说,以前来的最大的官就是一个常务副市长,据说是大前年来的。郑啸风说,两年前我是常务副市长呀。牛劲说,原来他们说的就是你呀。

郑啸风的到来使小镇进入了兴奋期。从镇政府到镇上居民在瞬息之间知道镇上来了个大人物,那五六辆小车便是明证。居民们围着车指指点点,议论它们分别是谁的座驾。本来郑啸风一行是呆在镇政府机关休息一下的,听说老百姓都知道他们来了,就想到镇里看一看,走一走。罗小理劝他不要在镇上走,害怕有上访者围住你,找你麻烦。牛劲说,这个你们放心,有上访的事我们早就解决了,绝不会把问题往上面推。我们这里民风淳朴,为人厚道,街上四邻都很和睦的,顶多是争争吵吵的事。这里很少有刁民,少有­鸡­鸣狗盗之徒。大约有十多年没发生过刑事案件了。去年唯一发生了一次民事纠纷,大虎村的一个家庭,大侄子跟小婶婶偷­情­,让小叔叔发现了,把两人打了一顿。之后两家人关起门来自己协调,协调的结果是:小叔叔把大侄子的老婆睡两次,算是扯平了,谁也不欠谁的。两家人至今也相安无事。罗小理哈哈大笑,称赞这是一种公平的解决方案,很人­性­化,比拖刀动爷要好得多。郑啸风一听也来了兴趣,十多年没发生过刑事案件,对于一个五万人的边远小镇来讲,绝不是件容易事。于是他们就上街看看。说来也真怪,镇上的居民们从直观判断得知,个子大的最有风度的那个就是市长,对郑啸风似有一见如故之感,大家都望着他笑,但并不围追堵截。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